交银国际研究宏观策略 宏观策略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政策学习与解读 要点解读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质”是首要任务。此次会议整体上延续了二十大报告的精神,更加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具体的内涵也贴合经济范式从“量”向“质”的转变,会议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围绕科技创新的新质生产力是其中最重要的抓手。不论是从改革背景的强调,还是从涉及的篇幅、公告段落的排序上,还是首次提及“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无不凸显围绕科技相关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重要性,与之相配套的人才、教育、资金、基础设施等各项政策预计将陆续出台。 更强调政策方向的协同性、一体性,这可理解为政策工具、区域及行业的一体性增强,中央层面将在各维度扮演更为积极的统筹作用。 对于市场体系定性的调整,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未来会更兼顾公平,在谋发展的同时,未来也会更兼顾到安全,结合政策方向的协同性、一体性增强,预计政府将在各个领域扮演更为积极的引领作用。 兼顾长期战略与短期目标。此次三中全会提到了短期经济目标“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并不常见,在中央全会上提及短期经济目标历史上一共只出现过三次,前两次分别在1998年和2008年。短期目标的提及,可能意味着下半年的政策将更偏积极,以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告的八大看点 我们根据公报内容,结合7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从中挖掘出八大看点: 改革背景变化,突出了科技的影响 提出完成改革任务的具体时间点 围绕科技创新的新质生产力是关注重点 对于市场体系定性的调整,未来会更兼顾公平 宏观调控一体性明显提升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凸显了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更关注安全 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进入新阶段,有助于扩大内循环,拉动内需 2024年7月19日 蔡瑞,CFA Carl.Cai@bocomgroup.com (852)37661808 钱昊 Alan.Qian@bocomgroup.com (852)37661853 李少金 Evan.Li@bocomgroup.com (852)37661849 此报告最后部分的分析师披露、商业关系披露和免责声明为报告的一部分,必须阅读。下载本公司之研究报告,可从彭博信息:BOCM或https://research.bocomgroup.com 要点解读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质”是首要任务。此次会议整体上延续了二十大报告的精神,更加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具体的内涵也贴合经济范式从“量”向“质”的转变,会议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围绕科技创新的新质生产力是其中最重要的抓手。不论是从改革背景的强调,还是从涉及的篇幅、公告段落的排序上,还是首次提及“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无不凸显了围绕科技相关的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重要性,与之相配套的人才、教育、资金、基础设施的各项行业政策预计将陆续出台。 更强调政策方向的协同性、一体性,不论是从强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是“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或是“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可以理解为政策工具、区域、行业的一体性增强,中央层面将在各维度扮演更为积极的统筹作用。 对于市场体系定性的调整,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未来会更兼顾公平,在谋发展的同时,未来也会更兼顾到安全,结合政策方向的协同性、一体性增强,预计政府将在各个领域扮演更为积极的引领作用。 兼顾长期战略与短期目标。此次三中全会提到了短期经济目标“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并不常见,在中央全会上提及短期经济目标历史上一共只出现过三次,前两次分别在1998年和2008年。短期目标的提及,可能意味着下半年的政策将更偏积极,以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告的八大看点 三中全会的公报已经发布,但仍需等待数日才能看到《决定》的全文。我们根据公报内容,结合7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从中挖掘出八大看点: 改革背景变化,突出了科技的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背景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背景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突出了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也凸显了改革部署中围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 提出完成改革任务的具体时间点 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深化改革决定,此次三中全会明确表示“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预计随后将大幅加速落地各项改革举措。 围绕科技创新的新质生产力是关注重点 三中全会大篇幅涉及到科技相关内容,同时公告段落中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都分别提升至仅次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位置,与经济增长范式由量向质的切换,凸显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教育、科技、人才并无独立段落,此次二十届三中全会则为科技创新开辟独立段落,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此次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三中全会首次提及“数字经济”,《决定》还强调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决定》还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对于市场体系定性的调整,未来会更兼顾公平 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更强调公平、活力,要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失灵,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决定》提出了一些重要立法任务,包括制定金融法。 这意味着未来监管在调节市场失灵方面会发挥更为积极以及重要的统筹、引领作用。 宏观调控一体性明显提升 明确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相比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针对财税体制有独立段落以及“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提高效率”,此次公告未有针对财税改革独立成段,但强调要“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同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这表明财税改革仍然重要,但地方中央之间的财税体制改革是系统性工程,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新变化”的大背景下,涉及到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统筹协调,这也与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等重点领域息息相关,需要政策更好的发挥协同效应,从更高维度进行统筹部署。 相比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此次会议还提出了“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我们认为这一方面这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这也可以更好地贴合“因地制宜发展新制生产力”的要求。这意 味着一体性的实施不仅仅在于宏观政策体系的一体化,还意味着区域协同一体化的增强,未来会构建跨行政区域的合作机制。 《决定》提出要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同时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同时《决定》要求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优化各类存量结构调整。这意味着在房地产市场供需出现新变化之际,中央政府将承担更多的扩表职能,与此同时也将从更高维度进行宏观资产负债表的管理与调整。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凸显了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二十届三中全会表示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决定》提出了一些重要立法任务,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更关注安全 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此次会议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安全”的词频明显提升,分布在多个领域,涉及到“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也包含“自然灾害”、“社会安全风险”以及“外部风险挑战”。 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进入新阶段,有助于扩大内循环,拉动内需 相比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以及“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且进一步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决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定》提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这都有助于国内大循环的构建,缩小城乡差距,有助于国内消费市场壮大消费基础,直接拉动内需。 图表1:二十届三中全会公告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主要内容对比 二十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通过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改革目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 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 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 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 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 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 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 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进。 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改革任务。 经济体制改革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 的重点 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 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 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 障。 全面深化改革 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的方向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