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基于杭州的实践探索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基于杭州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2024-07-08--李***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基于杭州的实践探索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驱动数字经济发展 ——基于杭州的实践探索 □常敏,翁佩君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浙江杭州310024) 摘要:杭州着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争创“数字经济第一城”。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线,以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互联网法院为突破口,推动“数字政府”改革,营造国际一流的政务环境。通过加快各类开发区和特色平台建设,探索“店小二”式双创服务,优化数字平台的创新创业生态。通过培育万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打造数字驱动产业变革示范地,建设“城市大脑”现代治理方案输出地,率先推动“数字城市”转型,营造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营造独具特色的东方城市气质和鼓励创新的城市文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杭州实践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9)05-0062-08 收稿日期:2019-03-05 作者简介:常敏(1975—),女,浙江瑞安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翁佩君(1973—),女,浙江宁波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批规划课题“我国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及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X20010。 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工业4.0的浪潮迅速推进,数字经济正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数字中国的进程中,浙江杭州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先行者。2018年10—11月,杭州相继出台了《全面推进“三化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关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旨 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驱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率先建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杭州全面高质量 发展,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杭州正以“数字政务、数字平台、数字产业和数字城市”为主抓手,着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 “三化融合”,争创“数字经济第一城”。目前,国内关于外营商环境的理论研究多围绕政府干预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组织环境理论等展开,实践研究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营商环境建构行为剖析、区域营商环境的评估、民营企业或服务业具体营商环境的分析等,而针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杭州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初步成效有目共睹,在此选取杭州驱动数字经济的营商环境建构经验展开重点剖析,以期丰富相关研究的视角、深化研究内容。 一、推动“数字政府”改革,营造一流政务环境的杭州实践创新 为贯彻浙江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决策及其战略部署,杭州近年来不断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了国际一流的政务环境。 一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线优化数字经济的政务环境。2014年,杭州提出发展信息经济 “一号工程”,为激发新经济活力,政府重点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三年后又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步步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简政放权、优化营商服务。[1]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杭州正逐步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全覆盖,以此倒逼政府深化公共管理改革。杭州市各部门先后公布了“最多跑一次”的事项清单,重新梳理了办事流程,细化明确了办事 指南;依托互联网,不断创新“网上办、就近办、移动办”等便利形式,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力深化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等系列审批制度改革。为了营造一流的投融资环境来刺激新经济,杭州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有效落实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工 程建设项目施工图联合图审管理办法等“1+9”配套制度,力争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完成。如杭州国家高新区(滨江)政府牵头将长河街道六个村社的三产用地改建商业商务用房,以解决数字经济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2019年1月,这个极其复杂的“六村联建”项目只用了98天就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成为杭州首例跑进100天的审批项目,而在改革之前最少需要五个多月。为配套数字政府改革,杭州开创性成立正局级的数据资源管理局,有效推进了各类数据整 合、归集与共享。据2018年1月杭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汇报》显示,至2017年底,已累计归集59个部门290.21亿条数据,并建立了可信电子证照库、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城市小脑”专题库等4个大数据库。在数据交换上,户籍、社保、交通等个别领域数据共享通道已经打开,其中“城市小脑”累计交换数据达到253亿多条,日均交换量0.84亿条。数字的共建共享意味着跨部门事项的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因为数字政务系统会自动归集和分发相关数据给各部门进 行办理,不需要用户再奔波及重复填报资料。全力打造“移动办事之城”的杭州,其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已全国领先。 63 二是以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优化数字经济的营商环境。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杭州营商环境的好 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决定着数字经济的活跃程度,因此,商事制度改革一直是杭州行 政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自2013年12月杭州国家高新区(滨江)率先试点注册资本认缴制以来,杭州商事制度改革步伐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5年5月,杭州正式出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九条”,包括实行“多证合一”、推行“证照合一”、推进“就近登记”,下放取冠市名核准权、简化取冠省名程序,简化互联网金融企业登记程序,允许商务秘书企业登记,试行企业简易注销等多项便利化内 容。2017年5月,杭州又在全国首推“1+N”+X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即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改革,改变了原有执照碎片化办理的方式,改进了申请流程,改善了市场经营者的体验,简化了市场进入准则,切 实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针对大量“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企业,杭州出台政策法规允许设立商务秘书企业,由商务秘书企业进行住所托管①,这意味着“不租商业房,也能开公司”的零门槛创业在杭州率先成为现实,大大降低了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成本。杭州还在全国率先启动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等所有商事登记事项“一网通办”。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杭州继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减少申领发票时间,推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等,到2020年底,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将压缩到 2个工作日、涉企经营许可从受理到领证将压缩到7个工作日以内。同时,杭州正积极推动全面取消 所有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打造全国第一个行政事业性“零收费”城市。 三是以互联网法院为突破口优化数字经济的法治环境。电子商务高度发展的杭州也集中了各类网络消费问题,2016年,“国家工商总局电子商务12315投诉维权中心”和“网络商品质量监测中 心”相继落户杭州,杭州积极创新网络消费维权工作,为互联网经济创设规范发展的市场环境。2017年,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成立,中国乃至世界首家互联网法院落户杭州。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杭州提高司法审判质量与效率的大胆尝试。杭州互联网法院专门开发建立了一个融合当事人在线起诉、应诉、举证、质证、参加庭审以及法官立案、分案、审理、评议、判决、执行等诉讼全流程功能模块的网络平台,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与审判、执行全流程的融合。技术条件的有效支撑与审判团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推动了诉讼链条全程网络化创新。开庭时,原告、被告以及法官都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通过在线交易记录提取证据,调解、宣判也直接在网上进行。全程“在线进行”的互联网法庭,既节省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提高了审判效率。为进一步提升当事人诉讼服务体验,杭州互联网法院扩展在线审理的时空范围,创设异步审理模式,让审判在“异步时空”进行。[2]以设立互联网法院为突破口,杭州继续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开展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试点,探 ①电子商务企业可直接以商务秘书企业的地址作为自身住所(经营场所)的登记地址,无需额外找挂靠地址落户就可开展经营活动。 索互联网跨境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等,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二、建设“数字平台”载体,营造一流科创环境的杭州经验 杭州注重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划与布局,通过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平台,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杭州的“数字平台”既包括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特色小镇等科技创新和数字产业发展的大平台,也包括大创园、孵化器、众创空间等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需的微空间、小平台。 一是加快各类开发区建设,构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大空间。各类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和产业功能区是杭州数字经济的重要基地,各级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数字经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信息产业的承载能力。如新世纪之初,作为信息经济策源地的杭州国家高新区面临着发展空间不足的短板,为此,杭州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提出跨江发展战略, 并将高新区与滨江新区合并,成立高新(滨江)区,使杭州高新区从钱塘江北区块12平方公里一举拓展为钱塘江南区块76平方公里,为高新区谋划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顺的行政管理体制,也使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继而成为综合排名第三的国家高新区。①从“十一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杭州高水平谋划了“两廊”建设,在2007年开始建设的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和大江东产业 集聚区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起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进一步形 成网络创新的空间格局。[3]其中,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下辖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和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已经吸引了阿里巴巴、淘宝网、三维通讯等一批高端数字企业入驻,并建立了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香港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布局了人工智能小镇、微纳小镇、5G创新园等创新空间。 二是着力培育特色新型平台,创设数字经济发展的微空间。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再度掀起 创新创业浪潮,此时的杭州也集聚了一大批怀揣创业梦想的归国留学生和大学生,加快了“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建设步伐。在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各类“双创”发展所需的微空间不断建立起来,城北空置的国企旧厂房、运河畔的旧粮仓、市内市郊的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等空间不断被翻新改造成海创园、众创空间、特色园区、特色小镇等数字经济新平台,努力营造极富魅力、充满生机 的双创环境,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活力。2015年,杭州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市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并对认定为国家、省、市级的众创空间给予众多扶持政策,如在加大财政和融资扶持力度方面,给予国家、省、市级 ①据2018年国家火炬统计中心发布,杭州高新区(滨江)在157家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关村国家高新区和深圳高新区,详见《2018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各众创空间30万元、25万元、20万元的资助;在积极引导众创空间健康发展方面,扶持杭州众创空间联盟,每年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资助,开展全市性的创业活动,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等等。2018年,杭州又出台了《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2018年1号文件),进一步推进众创空间孵化体系建设;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努力创建 省、市、区(县)三级特色小镇100多个。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物联网小镇、人工智能小镇、基金小镇、机器人小镇等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实现了数字经济的快速集聚发展。 三是探索“店小二”式服务,优化数字平台的创新

你可能感兴趣

hot

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探索

金融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2021-04-20
hot

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和探索

金融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2024-01-18
hot

2022年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实践白皮书

信息技术
中国信通院&京东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