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4年第4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4年第4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

2024年第4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

内部资料 妥善保存 养老金融评论 2024年第4期(总第101期) 董克用: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书评 曹德云: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综合措施,共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 施文凯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研究 黄涛:认真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更好服务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娄飞鹏: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养老金融蓝海先机 养老金融50人论坛 www.caff50.net 养老金融50人论坛简介 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由董克用教授联合华夏新供给 经济学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于2015年12月9日正式成立。论坛成员由政界、学界和业界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重要社会影响力的人士组成。论坛主要关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内容,致力于成为养老金融领域的高端专业智库,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随着对养老金融研究的深入,为了促进产业落地,贵州国康养老金融研究院于2021年1月 29日在北京宣布成立,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一流、综合、专业的养老金融智库。 论坛学术顾问: 潘功胜王忠民胡晓义宋晓梧 论坛秘书长:董克用 常务副秘书长:张栋施文凯 副秘书长: 孙博王赓宇 《养老金融评论》简介 《养老金融评论》是养老金融50人论坛月度官方刊物,秉承“专业性、前瞻性、国际性”的学术理念,以“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为宗旨,重点反映论坛成员的学术成果与观点;跟踪国际理论前沿与实践动态;探讨中国养老金融改革与发展,促进养老金融领域交流与融合。我们诚挚欢迎业界、学界的专家踊跃撰稿,为我国养老金融发展贡献智慧。 《养老金融评论》编委会 主编: 董克用姚余栋 执行主编: 张栋孙博 编辑组成员: 施文凯于东浩陈瑶刘佳星 来稿、订阅及索要过刊等事宜,请发邮件至编辑部工作邮箱 caff50review@caff50.net进行联系。 目录 【本期重点关注】 董克用: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书评 .....................................................................................................................4 曹德云: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综合措施,共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 .....................................................................................................................9 施文凯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研究21 黄涛:认真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更好服务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37 娄飞鹏: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养老金融蓝海先机44 【养老金融观点集萃】 吴玉韶:抓住银发市场规模扩容重大机遇48 阳义南等:粤港澳三地养老保险待遇衔接研究53 【CAFF50大事记】 2024年3月CAFF50动态76 导读: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首次被列入中央会议。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需求不断增加,养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养老产品与服务,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助力社会和谐发展。养老金融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养老金融评论》重点关注如下内容: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出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提出通过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综合措施,共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养老金融50人论坛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施文凯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涛表示养老金融能够促进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分析处处长娄飞鹏分析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养老金融蓝海先机,以飨读者。 董克用: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书评 董克用: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2023年10月底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也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及“养老金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继晔新近出版的这本《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2023年)是养老金融领域的少有的个人专著,正好为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增添力作。 一、养老金金融 本文摘自《新金融》2024年第1期。 1994年,世界银行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支柱养老金的理念,即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雇主主导的第二支柱职业年金、个人自愿建立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2005年,世界银行又将三支柱扩展为五支柱。由于养老金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对投资收益的巨大依赖,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获取高额收益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第二、第三支柱多为积累型养老金,员工从年轻时开始投入,直到退休后才领取,时间跨度长,养老金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长钱”。作为“长钱”的养老金与市场上其他“短钱”不同,它追求的不是短期回报,而是在可控风险条件下的长期合理回报。这就对资产管理者提出了新挑战,也给他们带来了新机遇。随着全球养老金规模不断增长,养老金已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变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在一些高收入国家,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作为“长钱”的养老金助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资本市场利用这个“长钱”进行高科技的风险投资,助力了经济成长,同时也给养老金带来高回报。在这个高新技术风起云涌的时代,养老金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回馈了养老金。当资本市场波动时,作为“长钱”是不会轻易离开的。因为,政府对企业养老金的提取有政策限制,不允许轻易退出;金融机构也不会因为担心参与者“挤兑”养老金而主动退出。两种力量同时发力,养老金起到了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 二、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 上面所述的关于养老金体系,以及其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构成了养老金金融的内容。但是老龄化社会不仅要求有养老金体系,还带来 了对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对一般劳动者而言,在退出劳动力队伍的那一刻,是人生财富的高峰,不仅有养老金,而且有积累一生的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按照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从退休到离世是人们资产消耗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理财能力会下降,特别是那些失能失智、失独或者无后代的老人,其对老年金融服务需要更迫切。这就意味着帮助老人打理金融资产以保障其晚年的资金需要是养老金融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可以看出,在老龄化社会,人们从跨入职业生涯的第一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离不开养老金融,这就构成了胡继晔教授在这本书中所论述的“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 不仅如此,在中国,针对快速的老龄化还提出了养老产业金融概念,即金融如何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这个问题并不显著。有两个原因:一是其老龄化速度很慢,对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市场有足够多的时间作出反应;二是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发达,有各种金融手段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国则不同:一是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特别是今后30年,每年上一个台阶;二是金融体系欠发达,养老产业,特别是轻资产的养老服务业很难得到金融支持。这就是笔者在2015年12月发起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时,提出的养老金融在中国应当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的初衷。 三、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胡继晔教授是我国最早提出养老金融概念的学者之一,这本新著是他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课题“全生命周期养 老准备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的结项成果。该书不仅探讨了养老金融的理论,提出了完善养老金融的政策建议,还深入分析了各类养老金融产品的特点。在201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就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加强人们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 该书认为: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的核心是劳动力和资本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力求深入全面揭示金融与养老之间的内在联系。当今社会、经济领域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老龄化的冲击,从资源跨期优化配置的角度,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到金融与养老的内在联系。在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中金融业可以实现跨期资源配置,金融业可以在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中发挥更大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有利于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合理分担个人、社会和政府的养老责任;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发挥金融业的优势,为金融业的发展开拓广阔空间。因此,本书理论上的创新之一是阐释在应对老龄化这一具体问题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并应用于指导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 该书所研究的养老金融问题具有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等鲜明特征,符合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的要求,在奠定中国特色的“养老金融学”研究基础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金融服务养老的问题,首先,涉及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问题,因为金融和养老的核心问题都是研究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其次,涉及人口学,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高峰”,而是“高原”, 这决定了养老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征;再次,养老问题涉及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负担的责任分配上,个人、社会和国家如何分担,老年人和年轻人如何分担,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如何分担,其中涉及极其复杂的利益群体和政治博弈,更涉及相关诸多领域的立法与修法。以上问题的解决,将为“养老金融学”这一未来的交叉学科奠定研究基础。 该书专注于养老与金融的融合研究,包括:如何使用金融工具来存储劳动价值以形成养老财富储备,利用跨期金融市场来配置资产;如何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养老准备,通过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富储备来提高社会保障可持续能力。增加养老财富储备要求对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进行创新,即:关注微观个体如何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财富储备,从传统的储蓄养老理念向投资养老过渡;探究宏观经济体系中如何更有效地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更好地满足养老财富储备、养老产业投融资以及老年人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不仅仅是构建金融与实体经济和谐共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在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化老龄化之“危”为新时代金融创新之“机”的要求。 我认识胡继晔教授超过20年,胡教授也是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核心成员之一。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这一养老金融领域重磅专著的出版,该书站在了目前养老金融研究的前沿,其出版将进一步推动养老金融研究的深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研究、关注这一领域,共同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 曹德云: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综合措施,共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 曹德云: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我国保险资管机构作为养老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长期资金运用、跨周期资产配置、长期产品创设、长期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对接养老金投资的多元需求。保险资管机构愿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助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过共建一个优质的养老金融生态,为推进共同富裕、提高增进民生福祉助力。 本文摘自《当代金融家》2024年第1期。 联合国《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预测,到本世纪中叶,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增加1倍以上。随着大量人口步入老龄阶段,伴随低生育率和长预期寿命,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我国的老龄化挑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2年第4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

金融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2-04-24
hot

2021年第4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

金融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1-04-01
hot

2022年第7期《养老金融评论》内容概要

金融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