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天风证券]:空港设备龙头,海内外需求有望迎来共振,低空经济基建深度受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空港设备龙头,海内外需求有望迎来共振,低空经济基建深度受益

2024-07-09朱晔、王泽宇天风证券周***
空港设备龙头,海内外需求有望迎来共振,低空经济基建深度受益

(一)空港装备:海外和国内需求共振,电动化转型换道超车 1)威海广泰:世界知名的空港地面装备生产商,全球唯一打包服务企业。威海广泰作为亚洲最大、 世界知名的空港地面设备专业生产厂家,目前公司产品品种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唯一可以为 一个机场提供一站式打包服务的企业。全资子公司广大航服深耕装备维修业务20余载,是国内唯 一一家能够对所有品牌和类型的空港(及专业)设备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一站式维保服务及设备 大修、项修的企业,具有一类车辆维修资质。 2)国内航空业资本开支快速修复。国内方面,公司的部分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国内市场地位稳固。从国内航空业景气度来看,2023年航空客运总量同比2022年增长36.9%,疫 情后航空客运量继续强劲复苏态势;2024年1-4月,我国航空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 比增长24.60%,国内航空业资本开支呈现加速复苏趋势,24年有望实现国内空港设备业绩小高峰。 3)国际市场电动化优势明显,24年有望成为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元年。威海广泰从2009年开展空 港装备电动化的研究,在“国际赛道”率先实现了“换道超车”,成功切入国际四大运营公司,目 前与Swissport、Dnata、Menzise、TCR、宏亚公司等客户都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公司产品市场覆盖 机场范围增长到1000余座。公司电动化空港装备已经引领全球行业发展,2023年公司加大电动产 品在国际上的推广和销售,顺利交付亚洲、欧洲、南美洲等机场公司订单。2023年11月中旬,威 海广泰与TCR签署自成立以来金额最大的空港装备销售协议,预计总额约8亿至10亿元,标志着 公司产品得到国际顶级客户的充分认可,海外市场影响力快速提升。23年取得海外订单6.21亿元, 同比增长352%,海外订单呈现快速放量趋势。 (二)消防装备: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公司产品市场地位领先 公司现已形成在坚守高端装备制造业前提下的“双主业”的产品布局,即空港装备、应急救援装备, 业务覆盖空港装备、消防救援装备、移动医疗装备、无人机装备、电力电子装备等板块。公司消防 救援装备依托于全资子公司中卓时代,全面涉足消防车和应急救援车辆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维修 服务领域。公司已打破国外专利技术的垄断,在消防车装备、应急救援特种车装备、高空作业装备 等领域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医疗救援装备方面,公司现已具有配置全科甲级移动医疗和医疗应 急处置能力,是全国移动医疗保障装备最齐全的制造商。新增万亿国债市场需求,助力应急装备产 业发展。2023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提出2025年前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有望带动政府对消防装备的 采购。 盈利预测与估值模型: 我们预计威海广泰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49、4.79、7.03亿元,PE分别为16.10、11.75、 8.01倍。威海广泰电动化转型弯道超车,充分受益低空经济,此外碳中和、电动化趋势打开行业天 花板,未来成长空间可观,我们给予威海广泰2024年25倍PE,对应24年目标市值87.3亿元, 目标价16.4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民航业相关需求受其他交通方式发展冲击;市场竞争加剧;商誉减值风险;测算具有主 观性;运营风险;披露不及时风险 财务数据和估值 1.空港装备国内市占率遥遥领先,盈利能力有望迎来拐点 1.1.发展历程:单一产业向产业多元化转化,业务实力逐步增强 威海广泰是国内先进的消防救援、移动医疗、无人机、电力电子装备制造商。威海广泰创办于1991年,总部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公司注册资本5.3亿元,200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空港地面装备领跑者。现已形成在坚守高端装备制造业前提下的“双主业”的产品布局,即空港装备、应急救援装备,业务覆盖空港装备、消防救援装备、移动医疗装备、无人机装备、电力电子装备等板块。截至2023年底,拥有子公司及主要下属单位20家,员工3000余人,拥有总资产逾59.89亿元。 图1:公司发展历程 1.2.主营产品:空港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迈入自主创新新阶段 产品类型齐全,具备打造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自成立以来,公司深耕空港装备领域30余年,凭借内生发展,不断完善产品结构,成为全球空港装备的领跑者。公司通过技术外延的方式,延伸公司业务链,布局应急救援保障装备产业、无人机装备产业、移动医疗装备产业,从单一空港业务向空港装备、空港维修保障、应急救援保障装备、无人机装备、移动医疗装备等多业务领域拓展,逐步成长为一家高端保障装备供应商,公司客户涵盖航空公司、机场、消防队、军队等。 表1:威海广泰产品介绍 图2:威海广泰产品一览 2023年是公司全面国际化元年,国际业务厚积薄发,取得了可观性增长,广泰品牌影响力空前提升。目前与Swissport、Dnata、Menzise、TCR、宏亚公司等客户都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公司产品市场覆盖机场范围增长到1000余座。2023年年取得订单6.21亿元(包含销售给境内公司再进行出口的订单),同比增长352%。 图3:威海广泰收入拆分-按大类产品(亿元) 空港装备毛利率维持在30%以上,盈利能力维持稳定。公司作为全球空港装备制造行业的领跑者和国内领先的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应急救援保障装备企业,公司技术先进,产品品质高、市场份额大、市场认可度高、毛利率水平较高。 图4:2018-2023年毛利率-大类产品 1.3.股权结构:股权结构集中稳定,子公司各司其职 广泰投资占总股本的27.24%,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光太、李文轩,历任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助理工程师、机械部兰州电源车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威海广泰空港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图5: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4年3月31日) 1.4.财务数据:业绩短暂承压,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 市场逐步恢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18-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1.9亿元提升至24.0亿元,期间CAGR达到1.85%。2024年Q1公司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19.94%。2024年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61.51%。公司业绩承压主要系2023年整体航班恢复速度低于行业预期,许多采购计划仍然延期,空港装备需求在低位徘徊,导致竞争加剧,从而公司业绩遇到更大的压力。 图6:2018-2024Q1威海广泰营业收入 图7:2018-2024Q1威海广泰归母净利润 公司降本增效初见成效,研发投入处于高位。2024年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9.09%,归母净利率为8.70%。2023年净利率较低,主要系公司国内市场营业收入同比虽然略有增长,但竞争非常激烈,国际市场虽然同比收入大幅增长,但因其基数较小,对业绩提升尚不足以弥补国内业绩的下降,因此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降低。 2017-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从22.03%下降到20.23%。2018-2023年销售费用率由7.48%下降至5.55%,主要系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的下降,销售费用下降,销售费用率保持稳定。 2024年Q1公司研发费用率为5.55%,公司为保证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持续研发与升级,不断推进产品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趋势,加强对纯电动类保障车、自制底盘机场主力泡沫消防车等产品的研发力度;同时,积极投入核生化侦检车等拓展产品的开发工作,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研发投入整体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图8:2017-2024Q1威海广泰毛利率净利率 图9:2017-2024Q1威海广泰期间费用率 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行业整体需求开始逐步改善,公司签订的订单总量较2022年同期有明显增长,但这部分订单大部分要到2024年才能交付。而且国际空港装备业务取得重大突破,订单大幅增长。 图10:2017-2024Q1威海广泰ROE、ROA 图11:2017-2024Q1威海广泰资产负债率 2.空港设备:抓住航空业复苏机遇,电动化转型加速出海 空港装备是提供集中处理空港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的行业,处于整个航空产业链末端,作为航空的“运营保障与服务”。空港装备产业可以划分为旅客登机桥(PBB, Passengers Boarding Bridge)、机场地面支持设备(GSE,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和机场服务等部分,其中PBB领域主要包括旅客登机桥、相关桥载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等; GSE领域主要涵盖机务设备、场道设备、地服设备和传送设备等。目前全球PBB市场格局相对稳定,GSE市场海外及中国相对分散,全球可广泛覆盖GSE生产线的专业制造商数量有限,大多数制造商仅可生产特定种类的GSE。 图12:空港设备产业链图谱 得益于国内航空业的发展和行业电动化转型两大有利条件,我国空港装备行业快速发展,电动化技术在国际实现弯道超车。根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到2025年,规划将完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全国民航机场规划布局总数370个。受益于民航新机场建设、设备更新换代以及未来通航的发展,国内航空业市场增速将高于全球水平。中国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全产业链配套水平全球领先,空港装备未来具有巨大的全球市场潜力。 2.1.航空业抓住机遇,重新驶入复苏航道 国家对装备制造业以及技术创新高度重视并且大力支持,民用空港设备发展提速。高端空港装备的核心技术曾一度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我国不断加大民航运输建设方面的投资,民航市场持续增长,加上部分国内产品的质量、性能已经追平或超过国外产品,国内各航空公司、机场等主要用户的态度、观念正逐步发生变化,开始大量接受、使用国产设备,部分客户主要依赖进口设备的局面也随之逐步改变,国产设备越来越得到客户和市场的认同。 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 ,中国民航业2021-2022年是恢复期和积蓄期,2023-2025年是增长期和释放期,根据规划,2025年客运量与货邮运量预计达到9.3亿人次、950万吨。多个省市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北京等,在“十四五”时期发布了机场建设相关政策,明确了发展目标等内容。 表2:“十四五”期间中国部分省份机场建设发展目标 空港装备行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内航空业的发展,后疫情的2023年客运量继续强劲复苏态势。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全球视角来看,2012年-2019年全球航空客运量稳步上升,由29.99亿人次增加至45.40亿人次,复合增长率为6.10%,2020年受宏观环境影响,全球航空客运量较2019年下降60.15%。后疫情的2023年客运量继续强劲复苏的态势,2023年航空客运总量同比2022年增长36.9%,全球航空客运量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水平的94.1%。2023年以来我国民航业抓住机遇、乘势而起,在经历3年低位运行后重新驶入复苏航道。 图13:国内航空客运量(亿人次) 图14:全球航空客运量(亿人次) 中国航空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增长态势,航空运输业逐步恢复中。我国航空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自2022年起,每年稳定增加,截至2024年4月,我国航空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已达到609.60亿元,同比增长24.60%。2020-2023年中国航空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CAGR达到了20.09%。 图15:中国航空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亿元) 2.2.电动化加速转型,技术出海弯道超车 碳中和、电动化趋势打开行业天花板。根据我国《“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规划》,持续深入推进机场运行电能替代,安全高效使用电动设施设备,减少航空煤油和汽柴油消费,加快淘汰机场场内老旧车辆设备。到2025年,机场场内电动车辆设备占比达到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