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以来农商行经营持续面临压力 202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波动、大型银行下沉、经营区域受限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农商行经营情况整体承压: 1)农商行整体:业绩方面,全国农商行贷款增速由2019-2021年平均16%左右,下降至2022年至今的10%,净息差也由2021年的2.33%下降0.61pc至24Q1的1.72%(同期银行整体贷款增速下降2pc,息差下降0.5pc左右)。 利润增速波动较大,2023、2024Q1分别同比增14.8%、15.6%,但2020、2022较弱年份分别下滑14.6%、2.3%。资产质量方面,截止24Q1不良率达到3.34%,拨备覆盖率仅133%,去年以来整体走弱。 2)上市农商行、非上市农商行情况拆分:10家上市农商行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等区域经济较优的区域,资产质量指标相对较好,24Q1不良率稳步降至1.09%、拨备覆盖率达363%,安全垫较为充足。而除10家上市农商行外,其余非上市农商行经营压力则更大一些,24Q1不良率为3.59%,拨备覆盖率则下降至125%。 二、“一省一策”,省级农商行改革进程持续推进 在农商行经营情况承压的背景下,近年监管部门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今年4月中旬监管总局提出“作为我国金融安全基本盘的大型金融机构总体稳健,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小金融机构”、“推动‘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制定风险处置方案”,5月、6月海南农商行、辽宁农商行相继吸收合并辖区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和合作社,为改革进程按下加速键。 梳理来看,自2022年首个农商联合银行“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成立以来至今已有7个省份农信改革方案落地,主要包括两类: 1)成立省级农商银行:包括辽宁、海南两省。6月20日辽宁农商行吸收合并辽宁新民农商行、海城农商行等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辽宁农商行承接各家中小行的资产、业务和员工等,同时各中小银行法人地位终止。而在今年5月海南也采取了相同的模式,海口农商行等多家农信机构一同并入海南农商行。 2)成立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包括浙江、河南、山西、广西、四川五个省份,与省级农商行区别在于各中小农商行仍保留独立法人地位,根据参股方式又分为两种模式:A、“上参下”:新成立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多由省属国资发起)参股或控股下属农商行、农信社,提高省一级对下属农商行的监管力度,山西、河南、广西、四川4个省份均采用这一模式。B、“下参上”:由省内下属农信机构共同出资入股组建联合农商联合银行,如浙江联合农商银行由下属82家机构共同参股组成。 三、板块观点:当前环境下宏观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政策效力有待进一步发挥,银行板块低估值(PB仅0.48x)、高股息(5%)仍是优质的红利品种,建议持续关注渝农商行(股息率5.71%)、沪农商行(5.56%)、江苏银行(6.28%)以及国有大行(如工商银行股息率达5.26%)。 与此同时,若未来后续配套政策继续出台,提振市场经济预期,市场对于顺周期品种的关注度将再次提升,建议持续关注宁波银行、常熟银行、招商银行。 四、重点数据跟踪权益市场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6108.42亿元,环比上周减少553.63亿元。 2)两融:余额1.47万亿元,较上周减少0.86%。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5.66亿,环比上周减少265.53亿。6月以来共计发行1751.70亿,同比增加683.34亿。其中股票型105.09亿,同比增加7.80亿;混合型92.79亿,同比减少45.60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2291.1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3825.8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7.49万亿元,相比5月末增加2908.4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1.95%,环比上周增加1bps;6月发行利率为1.99%,较5月减少5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17%,环比上周下降12bps,6月平均利率为1.35%,环比5月提升4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34%,环比上周下降12bp,6月平均利率为1.52%,环比5月提升3bps。 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25%,环比上周增加3bp。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专项债199.87亿,环比上周减少1413.44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15134.55亿。 5)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本周未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年初以来累计发行1140.52亿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一、本周聚焦 1.1相关图表 图表1:农商行经营指标走势 1.2本周主要新闻 【国家统计局】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5%,与上月持平。 【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强调坚决打击和遏制重点领域财务造假,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 1.3本周主要公告 银行: 【可转债转股】截至2024年6月30日: 1)成都银行:共有28.04亿元转股,占比35.04%; 2)南京银行:共有33.84亿元转股,占比16.92%; 3)中信银行:共有275.93亿元转股,占比68.98%; 4)苏农银行:共有13.03亿元转股,占比52.12%; 5)齐鲁银行:共有13.95亿元转股,占比17.44%; 6)苏州、浦发、常熟、紫金、青农、上海、兴业、杭州银行可转债转股均不足1%。 【公司分红】 1)宁波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共计派发39.62亿元,分红比例16%,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9日。 2)中信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261元,共计派发174.32亿元,分红比例28%,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9日。 3)兴业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4元,共计派发216.05亿元,分红比例30%,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8日;共计派发优先股股息27.93亿元,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8日;其中:第一期优先股每股派息5.55元、合计派息7.22亿元;第二期优先股每股派息4.63元、合计派息6.02亿元;第三期优先股每股派息4.90元、合计派息14.70亿元。 4)招商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972元,共计派发497.34亿元,分红比例35%,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10日。 5)交通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75元,共计派发278.49亿元,分红比例33%,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9日。 6)民生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16元,共计派发94.57亿元,分红比例30%,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11日。 7)邮储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61元,共计派发258.81亿元,分红比例30%,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10日。 8)兰州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共计派发5.70亿元,分红比例31%,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10日。 9)杭州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2元,共计派发30.84亿元,分红比例23%,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10日。 10)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共计派发1000.04亿元,分红比例30%,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11日。 【兰州银行】 1)因工作调动原因,何力辞去公司副行长职务;辞任后,何力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甘肃金融监管局已核准程艺为公司副行长的任职资格。 【齐鲁银行】 1)股东重庆华宇将其持有的500万股被冻结公司股份(占比0.10%)解除冻结、1016万股被质押公司股份(占比0.21%)解除质押,并将500万股股份(占比0.10%)进行了再质押,质押到期日为办理解除质押登记日。 2)股东重庆华宇持有的2.25亿股(占比4.65%)解除司法标记,516万股(占比0.11%)解除冻结,并将516万股公司股份(占比0.11%)进行了质押。 【杭州银行】因工作变动原因,毛夏红辞去公司副行长、董事会秘书职务;董事会聘任公司现任财务总监章建夫为副行长。 【沪农商行】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 【南京银行】公司2024年度第二期金融债券发行完毕,发行规模200亿元,发行期限3年,票面利率2.10%。 【交通银行】因工作调整原因,郝成辞去公司副行长职务;根据光大集团官网显示,郝成已履新光大银行党委书记。 非银: 【天风证券】控股股东宏泰集团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8671万股(占比1.00%),增持后宏泰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比升至23.62%。 【西南证券】董事会聘任张莉为公司副总经理。 【国泰君安】聂小刚正式履行公司董事会秘书职责,董事长朱健不再代行董秘职责。 【中国人寿】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3元,共计派发121.54亿元,分红比例58%,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10日。 【中国太保】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2元,共计派发98.13亿元,分红比例36%,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7月11日。 附:周度数据跟踪 图表2:各省已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及平均利率(亿元,%) 图表3:本周金融板块表现(%) 图表4:金融涨跌幅前10个股情况(%) 图表5:资金市场利率近期趋势 图表6:3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势(分评级) 图表7:股票日均成交金额和两融余额 图表8: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规模(亿元,截止2024/7/5) 图表9:银行转债距离强制转股价空间(元) 图表10:各类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情况(截止2024/7/5) 图表11:非货币基金发行情况(亿份,截止2024/7/5) 图表12: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情况(亿份,截止2024/7/5) 图表13:银行板块部分个股估值情况(2024/7/5) 图表14:券商板块及部分个股估值情况(2024/7/5) 图表15:保险股P/EV估值情况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行; 2、房地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3、消费复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