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中国新转让定价法规
理解中国的转让定价方法与合规性
背景与演变:
随着国际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对中国开放政策的响应涌入,为有效征税并防止税收基础侵蚀,中国开始建立转让定价制度,这一过程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然而,早期的立法多为碎片化,直到最近十年,中国才实施全面的转让定价规定。2016年尤其见证了新的法律出台,对在华跨国公司(MNC)的转让定价合规性进行了改革。
实施与影响:
若MNC早期内部实施有效的转让定价体系,不仅能够支持其业务模式和商业目标,还能优化全球有效税率。但不遵守中国的新转让定价法规可能导致重罚,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转让定价复杂性:内部公司服务
在内部公司交易中实现有效的转让定价具有挑战性,主要涉及价格设定、财务资产交易、成本共享协议等多方面因素。具体而言,涉及:
- 申报要求:相关方交易需在年度所得税申报时联合申报。
- 报告表格增加:从九个增加到二十二个,包括国家间报告(CbC报告)的信息披露。
- 报告截止日期:相关方交易发生后一年内提交。
- 所需信息:包括公司基本信息、内部部门信息、员工人数、高管信息、股东信息;双方的金融资产交易、股权投资、成本共享协议详情;海外关联方的注册地址、实际运营地址、经营范围、适用税率等。
跨区域比较与资源链接
- 在线资源:访问亚洲简报网站获取有关新兴亚洲的战略考虑、在中国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注意事项、年度审计和合规性指南、以及2016年的企业在中国运营指南。
- 专题:涵盖东南亚比较、建立与运营在印度的业务、印度预投资尽职调查、越南利润汇出策略等。
- 订阅:访问网站了解年度订阅选项,获取互动PDF和电子出版物,其中包含可点击的资源图标。
中国转让定价概览
关键发展与政策调整
- 2016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关联方交易与同期文档管理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第42号),引入了三层级文档框架,取代所有先前的转让定价文件规定。
- 政策历程: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转让定价法规,包括标准化审查和审计程序、先进定价协议(APA)流程等内容。
- 主要变化:2016年的规定相比之前的政策有所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报告公司的要求及所需信息,是中国迄今为止在转让定价领域发布的最详尽的法规。
转让定价全景图
时间线 |
事件 |
199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首次引入转让定价税制 |
1998年 |
发布《关于关联交易税务处理的暂行办法》 |
2004年 |
发布《关于关联交易税务处理的实施办法》 |
2007年 |
发布《关于关联交易税务处理的实施细则》 |
200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 |
2016年 |
发布《关于关联方交易与同期文档管理的规定》 |
转让定价合规的关键要素
- 相关方交易报告:需要在年度所得税申报时填写,增加了22份报告表格。
- CbC报告:适用于特定纳税人,要求提供英文和中文版本。
- 报告内容:包括公司详细信息、财务资产交易、股权投资、成本共享协议、海外关联方信息等。
结论
2016年的中国转让定价改革旨在遵循经合组织(OECD)的“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项目,旨在提高透明度和合规性。MNC应深入了解并适当地执行这些规定,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财务损失。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转让定价策略,MNC可以优化其全球税负,并支持其业务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