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策略会纪要 1、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结构性改革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 势》�□□经济形势:□□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脱节,且去年以来差距在扩大。历史上出现类似情况的是09年、15年、20年,过往这种情况都有政策的明显发力对冲。经济结构上,工业 对外需的依赖已达到40%,需要扩大内需的支撑。 改革方向:□(1)扩大居民消费:内需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消费不足;(2)提高收入占比;(3 )稳地产;(4)促进民营经济预期好转;(5)提高城市化质量: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财产性收入;(6)加快行政机构改革:公共管理行业支出上升、人员扩张对财政压力较大。2、国家信息中心前首席经济师祝宝良《2024经济形势和展望》□□经济问题:□( 1)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倾向仍未完全恢复、地产低迷、制造业投资减缓、基建投资难以持续; □(2)企业经营困难,民企信心不足:传统产业内卷利润低,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快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结构性产能过剩和体制性产能过剩并存;物价下降企业利润减少。(3)风险隐患较多:地产、债务问题在向银行转移。 (4)外围不确定性上升:中美博弈、地缘冲突。 □政策形势:□□实际政策执行比两会要紧。卖地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年初目标少5000亿。息差压力下货币政策约束也有所加大。 □下半年经济政策建议:发展比防风险更重要、稳住传统产业、政策力度还需加码,尤其是货币和财政还需进一步配合好。 3、社科院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重回全球南方?中美博弈下一阶段的战略选择》□中美博弈形势判断:□□中美博弈进入最大地缘政治挑战阶段,俄乌、中东、台海三大重点区域。 □民主党重在追加产业政策、并联合盟友强化对华封锁。共和党重在追加关税战略脱钩促进制造业全面回流,同时增大军费投入强化军事威慑。 美国大选后,无论谁执政,中国都将迎来决胜十年博弈最困难阶段(资本、技术、就业风险)。25 -27年可能是最复杂、斗争最激烈的阶段。 □中国应对:与全球南方一起成长□□发达国家市场准入困局难解且愈演愈烈(美欧)、国内经济消化债务、深化改革、完成转型需要时间。 □全球南方贸易、消费占比逐步提高,且可以从中国产业链迁移中受益、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挑战主要在于宗教政治法律体制差异等方面。 排序:东盟(10)、阿盟(22)、非盟(55)、拉共体(33)、中亚(5)受益产业:基建 、供应链、能源矿产、大宗商品、金融、电信网络、市场。 4、北大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吴冰冰《变化中的中东和中东的全球角色》□□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战略变化:□□阿富汗撤军之后美国对中东的战略出现重大转变,美国对中东区域想要投入的军事 资源明显下降,未来美国和伊朗出现热战的风险收敛,这一点双方已达成默契。美国在中东区域的战 略转向推动以色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合作。2021年形成中东四方合作:阿联酋、以色列、印度、 美国,接下来重点是希望推动沙特阿拉伯的关系。总体战略上,美国通过引入印度、中东来平衡中国与俄罗斯的力量。 □中东机会:□□沙特经济转型诉求强烈,国内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解放妇女青年,发展人才。同时希望吸引全球资本向沙特投资,建设供应链。从沙特角度,中国是最匹配的合作目标。中国也在向 海湾国家推进合作,企业合作的关键需要了解当地的营商环境、文化背景,也是中国企业出海可以考虑的重要方向。 5、日本驻华大使馆经济部公使河邑忠昭《走出通缩的日本经济》□失去的三十年是如何形成的? 1992-1997,地产泡沫破裂的初期,政策和社会预期都认为是短暂调整,所以政策对冲力度 依然按照过往经验应对,政府刺激仍是以基建为主要抓手。后续地产问题向金融体系传导,导致了信用收缩并演绎成金融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日本通缩进入第二阶段。 2000-2005,企业开始去杠杆,将盈利用于还债,资产负债表修复,社会逐步进入低欲望状态。中国加入WTO之后向全球输出的低价商品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国内的通缩压力。 2006年央行解除了零利率政策,通胀回正。当时日本社会认为失去的十五年已经结束,但不幸 遇到了美国金融危机,日本经济再次承压。叠加2010年日本总人口下降,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 。老龄化是通缩的重要成因,领养老金的人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如领工资时期,社会消费倾向回落。 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修复起到了明显的正向作用。增加就业人数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政策而方向 :女性、老人、外籍人员劳动参与率均有提升。对应她经济、银发经济。 □最近真的走出通缩了吗? 疫情后日本通胀走高:原因一是疫情期间日本财政补贴、二是全球商品涨价。由于物价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今年日本消费再度出现回落,GDP转负。今年春斗实现5%涨薪,后续价格中也可以体 现涨薪的影响,预计会进一步推动通胀的走高。 □日元贬值对日本企业对外投资额的提升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日本经常项目从贸易顺差转为投资收入顺差。 目前日本需要核心面对的还是老龄化问题的挑战。政策需要找到合理政策并果断执行。6、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中美再平衡和再耦合》□□中美格局演变:□□过 去全球化中国向全球输出的低价商品是全球通胀维持低位的关键变量。所以之前QE并未出现通胀的显著上行。传导链条为:中国PPI-对美出口价格-美国PPI。从美国本身通胀拆解来看 :服务品价格持续上行,商品价格之前很长时间都维持低位,和中国的输出密切相关。疫情以来这一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商品通胀上行,带动了通胀的走高。 世界格局变化从低通胀、低利率、高增长转向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俄乌冲突之后,全球贸易脱 钩趋势加剧,东方和西方阵营的贸易大幅回落。与冷战时期的表现非常接近。如果继续发展,贸易脱钩趋势还会继续加剧。 □中美再平衡的几点结论:□□中国逐步复苏、价格和内需企稳;衰退式顺差不再明显增加;美国维持较高财政赤字;贸易形势持续紧张、壁垒持续增加;产业链重新布局;制造业-美元循环受阻;中国资产配置偏好变化。 延伸的资产判断:□□美国去通胀最后一公里会比市场定价的情况更困难。贸易壁垒之下美国通胀中枢还会抬升。短端利率向下的想象空间有限。 顺差不再增加、财政赤字较大、制造业美元循环受阻意味着长端利率倾向于上行AI能否带来实质性生产率的提高是下一阶段美股的胜负手。 供应链韧性的含义是全球制造业产能必须过剩,利于上游不利于中下游。出海和出口是两种含义,出海是必然选择,出口会受到挤压。 中国资产配置变化利好实物资产、利好走出去友好国家的资产7、固收论坛:汇丰晋信基金副总吕占甲、农银汇理基金固收部副总郭振宇、华泰固收部客需交易台负责人闫昌荣、苏银理财权益与衍生品投资部副总陈志军□Q:近期债市各方面的变化都比较大,各位有何体会? 吕占甲:越来越卷,过往宏观框架的因子重要性在下降。过往策略很难奏效,比如仅做票息挖掘已经不够,需要更多注重交易。 郭振宇:中国高收益资产愈发稀缺,这是收益率下行的核心背景。低利率时代下,产品资负匹配策略越来越难做,这也是策略越来越卷的背景。 闫昌荣:最近几年交易盘力量越来越大,因此机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重。另外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加快,也导致债市需要对信息反应更快、更准。 陈志军:资本市场过往的均值回归规律愈发失效。债市迎来了较长的长牛行情。高质量发展是理解框架转变的重要背景,这也是市场政策刺激预期频频落空的重要原因。后续买卖国债、流动性投放方式是否有调整都需要重点关注。财政政策也需要从新的视角更加审视,如下半年是否还有再融资债。机构行为越来越重要,比如理解今年农商行的交 易。资产的供需缺口,资产荒成为近年来债市的关键助推。小作文也催化了很多的交易行情。Q:农商行有何变化? 闫昌荣:银行端盈利压力很大,净息差创新低。大小行形势不同。大行转向下沉策略,抢占了小行份额 。小行信贷资源被挤占,信贷盈利压力转向金市部。因此近两年来农商行交易力度明显上升。问题是目前中小行的风控确实没有匹配,导致期限错配较为突出,潜在风险在加剧,这也是央行提示风险的重要背景。各地监管尺度差异导致农商行参与债市的尺度差异也极大。 张继强:很多小行内部没有FTP,只有盈利增长考核。会计处理上也有很多花样,之前做长债累计的利润可以缓慢释放平滑,部分反馈可以释放3年。 Q:理财形势怎么样? 陈志军:今年资产荒、策略荒都越来越严重。各家机构都存在这个问题,核心是如何应对。债市越来越卷,可以考虑(1)资金出海:如美债、新兴市场国家股票。(2)适当增加权益风险暴露,如高股息、行业龙头。(3)加强交易。以前理财吃票息,持有到期即可。现在银行自营也在做信用、理财也开始做交易。(4)关注小众资产,如转债,reits。张继强:参考日本,最后是通过负债 端利率调降实现了资负的匹配。Q:债市交易的感悟? 郭振宇:愈发困难,交易参与者变多,变成零和博弈。对宏观、政策、各种细节信息的变化需要做出快速反应,把握交易行情。如果等数据出来、事件出来再应对,交易行情就会明显滞后。所以需要更加前瞻研判。交易难但是也需要勇敢历练,保持盘感来提高胜率。大家都在卷交易,会导致市场波动放大,行情演绎更加极致。需要不断打破自己,摆脱经验束缚。Q:对理财而言,基金越来越工具化,未来形势怎么看? 吕占甲:资管行业有自己的生态链。负债端还是主导,长钱来自保险,零售来自银行和理财。公募的优势体现在投研优势和专业。所以公募的价值应体现在对产业链负债端机构输出赋能,为负债端客户提供与之匹配的工具化产品。公募产品的流动性对客户而言或许比收益更重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也是工具化的体现。此外,公募做指数、策略增强,对客户而言也都能体现工具价值。 做产品的角度如果不仅仅只做金牛,而是更多为客户输出价值,公募基金的打法和出路还是会非常多 。做绝对收益产品可能是行业长期发展的出路。理财人民性做的更好:客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类型的产品。公募也可以继续发力,多做低波绝对收益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