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主要用于制造业、物流仓储等搬运场景,市场容量持续增长。2013-2022年全球叉车销量由98.9万台增长至200.6万台,CAGR为8.2%;2013-2023年中国叉车销量由32.9万台增长至117.4万台,CAGR为13.6%,增速全球领先。 成长逻辑一:下游交运仓储物流等行业需求旺盛,制造业复苏有望带动叉车行业需求提升。叉车行业下游以制造业及物流转运行业为主,2022年下游需求占比分别为52%/16%。随着未来交运仓储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叉车市场容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叉车行业需求与制造业景气度关联性较高。2024年5月制造业PMI为49.5%,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效果逐渐显现,预计企业生产经营将逐步回暖,国产叉车龙头有望受益。 成长逻辑二:电动化有望带动叉车制造商收入与盈利能力双升。电动叉车相较内燃叉车具备成本、环保方面的显著优势,未来将快速对内燃叉车形成替代。根据我们测算,当使用年限为8年时,3吨的电动叉车累计使用成本为柴油叉车的57%。2013-2022年全球与国内电动叉车销量CAGR分别为11.4%/25.3%。根据我们测算2024-2026年我国叉车更新需求分别为35.2/39.8/48.8万台,同比增长4.1%/13.0%/22.6%,我国叉车行业更新需求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推动我国叉车电动化率进一步提升。 成长逻辑三:国际化增长空间广阔,出口收入快速提升。国内叉车出海具备性价比与交期优势,未来成长空间广阔。2018-2022年我国叉车出口销量由16.7万台增长至36.2万台,CAGR为21.3%;我国出口叉车销量占海外叉车总销量比例由18.7%增长至37.7%。2020年我国出口叉车电动化率已达70%,但仍以价值量较低的III类叉车为主,未来产品结构仍具备较大的优化空间。根据我们测算2024-2026年我国叉车出口市场规模分别为237.7/278.6/3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17.2%/16.4%。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我国叉车出口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因此我国叉车龙头企业海外营收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成长逻辑四:“叉车替人”需求迫切,叉车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随着劳动人口逐渐下降、劳工成本逐渐提升,叉车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我们计算得到2022年中国、日本、欧洲每亿人叉车保有量分别为38.0/74.0/52.9万台,由此可见我国叉车渗透率较日本、欧洲等发达地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叉车替人”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叉车无人化、智能化,行业龙头凭借技术研发优势,有望提升渗透率与份额。 投资建议:叉车行业具备较高成长性。短期来看,下游行业景气复苏有望带动叉车需求提升;中期来看,叉车行业电动化及国际化具备较大成长空间;长期来看,叉车渗透率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综上,我们认为叉车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推荐国内叉车龙头安徽合力、杭叉集团。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风险、海外出口拓展不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投资聚焦 叉车行业具备较高成长性。短期来看,叉车行业需求与制造业、物流仓储行业景气度具有强相关性,下游行业逐渐复苏有望带动叉车需求提升;中期来看,叉车行业电动化、国际化趋势明显,且具备较大成长空间,有助于龙头企业提升营收水平以及改善产品结构;长期来看,叉车行业智能化、无人化趋势不断推进,机器替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综上,我们认为叉车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推荐国内叉车龙头安徽合力、杭叉集团。 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我们认为市场对叉车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及利润率的提升存在一定低估。从销量方面,我们对每年叉车销量进行拆解,认为老旧叉车更新对未来叉车销量具备强支撑;从价格角度,我们认为叉车智能化、无人化及海外出口占比增加,都将提升叉车均价及利润率。 (1)我们对每年的全球与国内叉车销量从存量更新和新增需求角度进行拆分,进而测算出2024-2026年全球与国内老旧叉车更新需求增速分别为5%/8%/12%以及4%/13%/23%。因此我们认为2025-2026年全球与国内叉车行业更新需求都将进入高速增长期,从而对叉车行业整体销量有提振作用。 (2)我们认为目前叉车内销与出口从产品结构上仍以价值量较低的第III类叉车为主,价值量较高的I、II类叉车销售量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叉车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叉车均价将不断提升,进而带动叉车行业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叉车出口销量快速增长;叉车电动化快速推进;智能化叉式机器人得到大规模应用。 重点推荐 安徽合力:公司是国内叉车国企龙头,产品图谱完备,在叉车电动化领域积累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未来随着叉车行业电动化、国际化、智能化进程不断推进,公司有望深度受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杭叉集团:公司是国内叉车民企龙头,研发实力强大,XH系列电动叉车性能行业领先,并在国内外市场设立了70余家直属销售公司及600余家授权经销商。 未来随着叉车行业电动化、国际化、智能化进程不断推进,公司有望深度受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叉车是物料搬运的核心设备 1.1、叉车种类多样、功能各异 叉车是指对成件托盘类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重物搬运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10称其为工业车辆。叉车能够实现高效率的物流机械化作业、减轻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具有通用性强、机动灵活、活动范围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电气机械、食品饮料、电子商务、汽车制造、批发零售、石油化工等各个行业。 叉车种类多样,按照动力源分类,叉车可分为内燃叉车、电动叉车、手动叉车; 按照功能与结构分类,叉车又可分为托盘叉车、堆垛叉车、平衡重式叉车、前移式叉车、拣选叉车、越野叉车、重载叉车、伸缩臂式叉车。 表1:叉车按照动力源分类 表2:叉车按照结构与功能分类 目前行业内叉车的主流分类方法是将叉车分为I-V类,分别为电动平衡重叉车(I类)、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II类)、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III类)、实心轮内燃平衡重叉车(IV类)、充气轮内燃平衡重叉车(V类)。 图1:I-V类叉车分类 1.2、叉车行业需求与制造业景气度关联性高 叉车行业主要下游以物流转运、制造业为主。随着物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叉车属具的发展以及配套件的技术进步,叉车的用途愈加广泛,由最初主要用于军事领域,发展到现在广泛适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主要应用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仓储物流以及批发零售等多种行业,现已成为一种多系列、多品种的物流运输、装卸、仓储搬运机械装备。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工业车辆分会数据,2022年制造业、物流转运行业需求分别占叉车下游总需求的52%/16%。 图2:2022年叉车下游行业需求占比 叉车行业与制造业景气度关联性较高。由于下游行业以制造业、物流业为主,因此叉车行业与一般工程机械行业不同,叉车行业景气度与房地产、基建投资增速关联性较弱,但与制造业景气度关联性较高。 图3:中国叉车销量同比增速与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同比增速对比 制造业复苏带动叉车需求持续上升。根据光大证券宏观团队,2024年5月制造业PMI为49.5%,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尽管制造业总体生产经营有所放缓,但结构上仍然存在一定亮点。5月大型企业生产经营进一步加快,产需均保持在扩张区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新动能相关行业发展平稳向好。向前看,5月制造业PMI回落主要由于需求偏弱,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效果逐渐显现,预计企业生产经营将逐步回暖,国内叉车龙头有望深度受益。 图4: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变化 1.3、叉车行业规模增长迅速,中国是主要市场 全球叉车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世界工业车辆统计协会数据,2013-2022年全球叉车销量由98.9万台增长至200.6万台,CAGR为8.2%;其中I/II/III/IV&V类叉车销量由15.5/9.9/28.1/45.4万台增长至33.5/14.0/94.1/59.1万台,CAGR分别为8.9%/3.9%/14.4%/3.0%。 图5:2013-2022年全球叉车销量 图6:2013-2022年全球I-V类叉车销量(万台) 中国叉车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增速全球领先。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数据,2013-2023年中国叉车销量由32.9万台增长至117.4万台,CAGR为13.6%。自2009年以来,我国叉车销量稳居全球第一,且2013-2022年叉车销量增速也领先于全球其他地区。 图7:2013-2023中国叉车销量 图8:2013-2022年各地区叉车销量复合增速对比 1.4、全球呈“一超多强”格局,国内呈“双寡头”格局 全球叉车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2022年全球叉车销售额前三的叉车厂商分别为丰田自动织机公司 、 凯傲集团 、永恒力集团, 叉车销售额分别为168.6/78.5/50.8亿美元。国内叉车龙头安徽合力与杭叉集团分别位列7、8位,2022年销售额分别为22.6/20.7亿美元,与国际叉车龙头仍有较大差距。2022年安徽合力与杭叉集团叉车销量分别为26.1/23.0万台,与丰田自动织机公司(31.7万台)差距不大,高于永恒力集团(12.9万台)。国内叉车龙头与国际叉车龙头销售额上的较大差距主要由产品单价以及产品结构导致。 表3:2022年全球叉车销售额前十企业 图9:2022年全球叉车销售额前十企业(亿美元) 国内叉车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2023年安徽合力、杭叉集团叉车销售收入分别为173.1/160.3亿元,二者销量市占率常年维持在20%以上,行业地位较为稳固;中力股份、中国龙工、诺力股份叉车销售收入分别为49.8/36.6/36.0亿元,处于第二梯队。市占率方面,2021年安徽合力、杭叉集团销量市占率分别为25%/23%,位于第一梯队;中力股份、中国龙工、诺力股份销量市占率分别为15%/8%/7%,处于第二梯队。 图10:2017-2023年安徽合力、杭叉集团销量市占率 图11:2021年国内叉车行业销量市占率 国内双龙头优势显著,双寡头格局较为稳定。世界主要叉车制造国多呈现双寡头格局,日本为丰田自动织机公司与三菱物捷士、德国为凯奥集团和永恒力集团、美国为科朗设备与海斯特-耶鲁物料搬运公司、韩国为斗山工业车辆与克拉克物料搬运公司、中国为安徽合力与杭叉集团。 我们认为国内双寡头格局将一直持续,因为国内两大龙头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竞争优势: (1)成本控制能力:售价自重比的含义是一个商品售价与自身重量的比值,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售价自重比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商品的附加价值。我们分别以杭叉集团的A系列内燃平衡重叉车、中联重科的ZE系列履带式挖掘机、国机重工GE系列履带式挖掘机为例,计算其售价自重比,结果显示叉车的售价自重比主要集中在1.3-2.0万元/吨的区间内,挖掘机的售价自重比普遍在3.0万元/吨以上。叉车行业双龙头在产品附加值偏低的情况下,仍能实现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体现出其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两家龙头公司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一方面提高了新进入者的进入门槛,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公司在面临潜在的价格战时能够持续创造利润,从而确保了行业格局的稳定。 图12:不同产品售价自重比区间(万元/吨) (2)销售渠道优势:截至2022年底,安徽合力在国内设立了25家省级营销机构和近500家二、三级营销服务网络;杭叉集团在国内外市场设立了70余家直属销售分、子公司及600余家授权经销商和特许经销店,两家公司的直属销售与经销网点数量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更需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敏感度的支撑。对于潜在的新进入者而言,难以在短期内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因此行业具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壁垒。 (3)研发优势:2023年安徽合力、杭叉集团研发投入分别为8.9/7.3亿元,研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