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三大数字货币的比较分析:比特币、天秤币与数字人民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三大数字货币的比较分析:比特币、天秤币与数字人民币

信息技术2024-05-28张明、王喆、陈胤默中国社会科学院f***
三大数字货币的比较分析:比特币、天秤币与数字人民币

三大数字货币的比较分析:比特币、天秤币与数字人民币* ◎张明王喆陈胤默 摘要:数字货币的兴起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历史性趋势,对传统货币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社会运行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回顾了全球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选取比特币、天秤币以及数字人民币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货币,对其设计理念和特点、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应用场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其中,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高度匿名、完整可追溯等设计特征,但面临无法履行货币职能、不具有经济调节功能、波动风险高等问题,未来大概率仍将作为投机性金融资产,而其依托的区块链技术可能应用前景广阔。天秤币部分地去中心化,并以一篮子货币为锚、以Facebook网络为依托,试图突破国界流通。尽管在改良为Diem后仍然因其巨大的监管障碍而最终失败,但这一方案对数字稳定币、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均产生重要影响。数字人民币是对法定货币中M0的电子化, 具有双离线支付、双层运营体系、数据中央管理等特征,未来主要立足于国内,可应用于零售支付、中小企业贷款、转移支付等一系列场景。最后,本文对未来数字货币如何设计、推行和发展提出启示及展望。 关键词:数字货币;比特币;天秤币;Diem;数字人民币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74/j.cnki.1673-8489.2024.03.007 随着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各国央行正在加快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与推进工作。当前,世界正在寻求一个新的多极博弈,想要参与大变革的国家必须具备特定特征的数字货币(尼克·巴蒂亚,2021)。在此背景下,各国央行首先需要考虑本国数字货币设计应采取哪种技术模式。为此,厘清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货币的设计理念、特征、局限 作者简介:张国明家,金中融国与社发会展科实学验院室金研融究研员究;所陈副胤所默长(、通研讯究作员者、),博北士京生语导言师大,学国商家学金院融讲与师发、展硕实士验生室导副师主,任国;家王金喆融,与中发央展民实族验大室学研经究济员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政本与文货获币中政国策社的会协科调学与院结创构新化工操程作项研目究“”全、球上与海中交国通金大融学市现场代的金发融展研趋究势基与金互课联题互“通国研际究体”系、分上化海中交的通人大民学币现国代际金化融”研资究助基。金课题“财 性和应用场景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自数字货币理论提出以来,中本聪(SatoshiNakamoto)的比特币(Bitcoin)、Facebook(现更名为Meta)的Diem(原名为天秤币Libra)、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人民币,是广受关注且影响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数字货币类型。 比特币开创匿名加密电子货币体系,并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后,有许多模仿者发行数不胜数号称“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但其多数停留在交易所或网络交易平台成为投机品,并没有实现货币最基本的流通职能。比特币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货币,其颠覆性和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其难以成为政府和金融业的宠儿,但其市场价值、风险资本 关注和法律关注等因素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讨议题,甚至成为一股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尼克·巴蒂亚,2021)。 天秤币(Libra)由Facebook联合Mastercard、Uber、Paypal等各界巨头联合推出,自设计之初就承载勃勃的雄心,致力于“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世界货币”。虽然天秤币一再强调其无意于挑战各国现有的货币运行体系,但其设计方案对货币乘数、国际汇兑、流动性管理的潜在影响难以预估,多国政府明确表示抵制。2022年2月,Diem相关资产被出售给美国加州银门银行(SilvergateBank),标志着Diem项目终结。无论Diem是否推出,Facebook在2019年宣布推出稳定币都是数字货币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Facebook试图侵入 货币世界的那一刻,各国央行开始意识到,它们需要对货币和密码学的合并做出正式回应(尼克·巴蒂亚,2021)。虽然Diem遭遇各国政府强烈的监管反对并快速夭折,但以Diem为代表的稳定币仍具有重要的学术探讨价值。肖风(2023)认为,稳定币是把银行账户里的法币变成数字货币的桥梁。 在天秤币的冲击之下,全球开始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加速竞争,尼日利亚、巴哈马已开始推行本国的央行数字货币。中国较早地开启央行数字货币 (CBDC)研究。当前,中国央行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已经进入试点阶段,其在全球的央行数字货币探索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数字人民币是一种对现有 人民币M0使用方式的渐进式替代,它保留着中心化的制度安排,在产生最小负面影响或最小争议的情况下破除阻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币流通的便捷性。数字人民币目前主要立足于国内,用于零售支付,未来数字人民币可能在中小企业贷款、转移支付、人民币国际化、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比特币、天秤币与数字人民币,这三种数字货币各有独特的设计理念、运行方式、技术路线,分别代表“完全去中心化”“部分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三个方向。而这三个方向是未来数字货币,特别是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三种可能选择路径。厘清三种代表性数字货币的特征,分析其发展利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一是分析三大数字货币设计原理及优劣利弊,有助于各国央行及市场参与者全面且深入了解数字货币的发展脉络与演进特征。二是有助于各国央行及市场参与者了解正在动态变化中的国际货币体系,为想参与大变革的国家设计本国数字货币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一、数字货币含义与本质属性 对数字货币的探讨不可避免地涉及货币本质。从货币的功能来看,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藏作为货币的基本职能已经得到共识。然而,对于何种职能更接近于货币本源,及货币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学界对于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看法。主流观点坚持商品货币说。从最早的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穆勒、马克思以及弗里德曼,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货币学说以及现代主流货币理论都认为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本质是出于交易需要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马克思将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货币是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根据这一理论,货币最初始以及最重要的职能是充当交易媒介,因而不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实质影响,这也是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中货币中性说的主要依据。 近年来,作为非主流观点的债务信用说得到越 来越多的关注。在主流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只见价格,不见货币(韦森,2016)。货币最早在物物交换中的使用并未得到考古学、人类学证实,相反货币作为记账单位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历史证据日益显现(Graeber,2011)。因此,麦克劳德、白芝浩、凯恩斯、熊彼特等代表性学者坚持货币的债务属性,认为货币作为记账单位是其最为重要的职能,最初起源于对债权债务关系的记录。货币本质是可转移的债务或信用,背后是债务和信用制度的支持 (韦森,2016)。根据这一观点,货币与国家信用密切相关。正如克纳普的货币国定论认为,货币是国家的产物。由政府信用支持的货币具有债务法定性、发行广泛性以及流通强制性的特征。另外,货币的核心功能是组织生产,能够发挥经济调节功能,从而支持货币非中性。后凯恩斯经济学家进一步将货币国定论发展为新货币国定论,或称为现代货币理论,提出主权国家具有无限偿债能力、税收驱动货币、不追求财政平衡等观点。 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都是货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形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则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支持下货币更为虚拟化的表现。从主流观点来看,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需要满足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等职能。这意味着数字货币应能够广泛被民众接受并且流通,同时数字货币应当拥有价值基础,能够保持较好的币值稳定。这是判断数字货币能否成为货币的重要依据。若从货币债务论来看,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则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国家信用支持。从比特币开始,数字货币的发展衍生出完全去中心化、半中心化以及中心化的不同路径,对货币本质的探讨可能会影响未来数字货币的演进方向。 此外,数字货币不仅会对本国货币产生影响,其虚拟性和易于跨越国界的天然属性也会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不同时期货币的表现形态塑造特定历史时期的货币体系。当前,数字货 币在设计理念和实际运用中具有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优势可能会对现有货币体系产生影响。尼克·巴蒂亚(2021)分析认为,比特币的出现可能会重塑一个新的货币体系。在该货币体系之下,第一层货币是比特币/美元(功能类似于黄金);第二层货币 是央行数字货币、比特币存款、稳定币;第三层货币是基于原子交换机制的稳定币。有学者提出与其不同的观点,认为比特币在未来货币体系演变过程中重要性要弱于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例如,张明和王喆(2023)认为,从目前的数字货币主流形态来看,央行数字货币代表的国家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路径,和稳定币代表的私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路径更有希望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一定角色,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则可能性较小。 二、全球数字货币发展历程与现状 目前,全球关于数字货币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货币的职能出发,认为能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实现支付交易、财富储藏、记账流通等功能的机制体系,可称之为数字货币。该定义将数字货币等同于“电子货币”,把支付宝、微信钱包等互联网支付工具也纳入数字货币的范畴(AdrianandMancini-Griffoli,2019)。更多的学者认同狭义的定义,即数字货币是综合运用密码学、互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精密的数学模型和大量的加密计算为基础,以实现货币的各类职能,但又相对独立于传统货币系统的一种金融科技(姚前、汤莹玮,2017)。这种定义排除社区虚拟币、在线支付等早期的众多互联网金融业态。对于数字货币概念与电子货币、加密货币、虚拟货币等概念之间的关联和区别,BechandGarratt(2017)根据四个关键属性建立“货币之花”模型,对创新的货币形态进行更为明晰的分类。数字货币根据发行主体又可分为私人数字货币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回顾全球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其萌芽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DavidChaum(1982)首次提出“数字货币”的概念并研发第一种数字货币——电子现金(e-Cash)。然而,e-Cash仍以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为基础,定位于以银行为中心的货币体系。e-Cash运行到1998年后宣告终结。2008年,比特币的问世标志着数字货币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私人数字货币由此兴起。下文将对全球数字货币从比特币到稳定币、从私人数字货币到中央银行数字货 币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 (一)从比特币到稳定币 国际金融危机后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中央银行信誉遭受质疑。在此背景下,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去中心化的加密电子货币系统——比特币(Nakamoto,2008),并由此诞生区块链技术。比特币的诞生标志着世界正在进入数字货币时代。 事实上在比特币问世的最初几年里,其影响较为有限。2011年,随着数字货币交易市场的兴起,比特币价格持续攀升。这吸引许多机构蜂拥推出各类以“区块链”“去中心化”为噱头的数字货币,模仿比特币的“挖矿”方式获得初始货币,试图利用分布式记账方式绕开政府监管,打破央行货币垄断。近年来,私人数字货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仅币安一家平台上就有约300种数字货币进行交易。当前,市值排名靠前的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 (Bitcoin)、以太坊(Ethereum)、泰达币(USDT)等。数字货币的井喷式发展带动区块链技术及其 自身的迭代升级。以太坊(Ethereum)的出现标志着区块链智能合约时代的到来。DanielLarimer又进一步发明商用分布式应用设计操作系统 (EnterpriseOperationSystem,EOS),安全性和计算效率不断提升,应用领域越来越宽,也细分出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等。另外,对比特币的设计调整与改进衍生出许多“分叉币”,例如,市场上较为活跃的莱特币(Litec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