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AI赋能传统安防龙头,布局创新业务构筑新增长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AI赋能传统安防龙头,布局创新业务构筑新增长极

2024-05-26马天翼、王紫敬、王润芝东吴证券车***
AI赋能传统安防龙头,布局创新业务构筑新增长极

全球安防领军企业,智能物联战略打开成长天花板:海康威视是全球领先的视觉物联解决方案及大数据服务提供商,2021年,公司将业务领域定位为“智能物联AIoT”,抓住视频监控行业数字化、网络及高清化、智能化的机遇,为公司持续发展打开新空间。在国内经济波动企稳、海外市场逐步复苏的外部环境下,公司业绩稳中向好。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93.4亿元,同比增速7.4%;实现归母净利润141.1亿元,同比增速9.9%。 AI赋能安防行业,逆中求变,公司主业稳健增长:安防产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迭代。AI+安防,推动安防产业从传统“人防”“事后追溯”走向“技防”“实时监控”与“事前预防”的智慧时代。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智能安防市场2026年市场规模为2045亿元,2021-2026年CAGR为26%。智能安防发展空间大。近年来,国内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是确定的长期趋势,预期未来国内智能安防仍然有较大需求增长空间,公司传统安防主业有望在AI赋能下维持稳健增长。海外业务方面,2023年营收达239.8亿元,同比增长8.8%,公司持续推进“一国一策”落地,优化业务布局,保障业务稳健推进,海外市占率继续提升。同时,公司经过多年部署,已经构建起完整的观澜大模型技术体系,深入融合进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充分赋能公司在下游数十个行业的产品能力。 创新业务齐开花,成为公司增长强劲引擎:公司把握创新技术发展方向,当前已经孵化出8大创新业务平台,覆盖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红外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存储、智慧消防、智慧安检、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创新业务与公司主业已构成较为有韧性的业务组合,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2023年,创新业务收入从26.97亿元增长至185.53亿元,收入占比从5.41%上升至20.77%,2023年公司创新业务整体收入185.53亿元,同比增长23.11%,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0.77%,成为公司新业绩增长引擎。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智能安防领军企业,当前推进新领域布局,创新业务收入及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基于此,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192/21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9/16/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环境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险;全球经济下行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 1.全球安防领军企业,智能物联战略打开成长天花板 1.1.安防龙头,向“智能物联AIoT”转型升级 国内视频监控行业龙头企业,转型“智能物联AIoT”。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安防行业中的产品供应商,核心产品为板卡与DVR;2008年海康威视开展解决方案业务,自2009年起,公司开始投入视频管理系统的研发,并逐步从产品提供商向“产品+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2010年5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2017年,海康威视以云边融合引领智能应用发展趋势,开创性提出了AI Cloud的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的三级架构,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和应用;2021年,公司将业务领域定位为“智能物联AIoT”,致力于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深耕安防行业二十余载,海康威视抓住视频监控行业数字化、网络及高清化、智能化的机遇,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出新方案,并积极开拓新兴业务,为公司持续发展打开新空间。 图1:公司发展历程 海康威视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业务架构变革强化资源有效配置。海康威视产品家族可分为硬件与软件。硬件方面,海康威视不断扩展感知手段,丰富场景化产品选择,提升全系统处理能力,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等多层次产品蓬勃发展;软件方面,包括软件平台、智能算法、数据模型和业务服务四个部分。产品应用覆盖城管市政、冶金、建筑、农业、医疗等10大行业、70多个子行业的300多个细分场景。客户端,公司将传统安防业务分为国内、国外两部分,并于2018年启动业务架构的变革重组,重新组织整合资源,将国内业务分为公共服务事业群(PBG)、企事业事业群(EBG)和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更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类型市场和客户,更有效地协同内部资源。 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业务,包括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图2:公司业务布局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背靠国资委,实力雄厚。截至2024年3月31日,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6.55%的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通过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39.18%的股份,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龚虹嘉作为公司发起人,持股比例达10.32%,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公司董事、总经理胡扬忠持有1.67%的公司股份。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为长期战略执行提供坚实后盾。 图3:公司股权结构图(截至2024年3月31日) 1.2.研发投入&创新业务齐增长,股权激励稳固核心骨干 短期波动不改业绩长期向上增长态势,2023年公司营收恢复增长。全球经济波动不断,贸易环境变动,给公司经营带来持续挑战。海康威视聚焦自身能力的成长,持续推进业务的稳健发展。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3.40亿元,同比增长7.42%;实现营业利润160.39亿元,同比增长8.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08亿元,同比增长9.89%。2018-2023年,境内主业收入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2023年EBG业务收入为178.45亿元,在大事业群中收入占比最高。随着业务修复逐渐增加与智能物联长期增长动能,公司发展持续向好。 图4:海康威视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图5:海康威视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图6:2021-2023公司营收情况(亿元) 图7:2023公司营业收入构成 创新业务快速发展,增强发展韧性。2023年公司创新业务整体收入185.53亿元,同比增长23.11%,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0.77%,2018-2023年,创新业务收入从26.97亿元增长至185.53亿元,GAGR达61.97%,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期,公司创新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5.41%上升至2023年的20.77%,成为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萤石网络作为海康威视旗下首家成功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已于2022年12月2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创新务子公司分拆上市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公司主业及创新业务已经构成较有韧性的业务组合,为公司长期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8:2021-2023创新业务营收表现(亿元) 图9:2018-2023创新业务收入占比 保持研发投入力度,构筑差异化优势。公司聚焦业务主航道,以战略为导向,不断加强技术储备,夯实自身整体实力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13.93亿元,同比增长16.1%,研发技术人员数量继续稳步增长,占公司总人数近50%。 海康威视近五年保持技术研发投入,延续在技术产品化、产品商业化上的能力优势,持续加强和巩固智能物联技术,不断丰富智能物联设备种类,潜心挖掘智能物联应用机会,夯实智能物联领域的市场地位。 图10:2018-2023前三季度公司各费用率情况 图11:2018-2023公司研发费用及占比 重视人才激励,稳定公司人才队伍。海康威视上市后,于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1年先后实施了5期限制性股票计划。2021年公司以定向发行新股的方式向激励对象授予99,577,629股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1.07%;激励对象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6人)、中层管理人员(135人)、基层管理人员(836人)、核心骨干员工(8976人),共9953人。以公司业绩的高水平增长为解锁条件,稳固核心团队,推动公司管理和研发水平的提升。 持续丰富数字化新产品品类,推动政府、企业等多行业多应用场景数字化转型。海康威视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产品工程化能力,以及多年来对行业的深入理解,不断推出数字化新产品,以满足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从技术维度来看,公司依托不同感知技术丰富产品开发系列,为各行各业数据分析与应用构建基础;从应用场景来看,从辅助管理的数字化到核心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公司推出的数字化产品已经深度覆盖政府和企业多个应用场景,推动政企数字化转型。 图12:海康威视数字化产品助力政企数字化转型 2.AI赋能安防行业,逆中求变,公司主业静待花开 2.1.AI为智能化安防注入新增长动能,智能安防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 安防产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迭代。安防行业是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重要的安全保障性行业。随着光电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微计算机技术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传统的安防系统正由数字化、网络化,而逐步走向智能化。智能化安防技术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物联网分别在应用、传输、感知三个层面为智能安防提供可以应用的技术内涵,使得智能安防实现了局部的智能、局部的共享和局部的特征感应。智能安防具有数字化与集成化的特性。 表1:智能安防的特性 AI推动传统安防转型升级,“AI+安防”发展空间较大。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推动安防产业从传统“人防”“事后追溯”走向“技防”“实时监控”与“事前预防”智慧时代。AI智慧感知技术对采集的大量人、物、环境等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并实现事前预警、应急联动处置。通过布防,红外传感器监测到有人闯入,自动启动报警系统,并联动S-VIVE视频复核模块,自动录制事件触发前5秒和后10秒现场状态,为事后取证提供证据。大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底层架构,为AI深度学习、增强学习提供庞大的样本支持,是人工智能分析、预测、自我完善的重要支撑。物联网可连接大量不同感知设备,是获得海量数据的入口,通过网络将采集的人、物、环境等多维数据上传至平台,大数据平台构建多种结构化的数据模型,然后从大规模数据中寻找规律,形成决策,为安防实际业务提供帮助。 图13:AI赋能安防 AI+安防助力克服传统安防痛点。传统安防的重点在“建”,有两个主要特征:事后查证,人工决策。传统安防系统存在多重缺陷:无法预防风险点,无法防患于未然;信息回溯、分析和决策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较高。与传统安防不同,智能安防的重点在“用”,并相应地对传统安防的缺点做出了改变甚至革新。(1)事前预警。智能安防的前端可以通过3D、多目、音频、振动、红外等多种硬件立体协作,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复原复杂场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和更准确的信息,结合云计算,达到事前预警的目的。(2)事中决策。智能安防可以通过预设指令,实时高精度识别重点监控人,准确判断位置,识别动作,跟踪轨迹,分析行为。凭借这种能力,智能安防在治安、防暴等领域已经有多起成功案例。(3)事后分析。比如在治安领域,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智能安防系统在提高侦破率的同时,还能创建公安大情报系统,接入多种信息,提高主动预警和处理能力。 图14:AI+安防对比传统安防优势 智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被进一步打开。全球智能安防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存量替换空间大。据预测,全球安防市场将于2023年迎来拐点,其中智能安防增速更高,全球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达到450亿美元,则预计2018-2023年CAGR为30.26%。中国方面,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我国智能安防渗透率为5%,2020年提升至6%。在技术逐步成熟以及需求带动下,安防智能化进程加速,据预测,2021-2026年中国智能安防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6%,则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为2045亿元。 图15:2018-2023年全球智能安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