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前期观点回顾:如果美国经济“显著放缓”:全球资产配置或将“大洗牌”。如果美国经济“显著放缓”将导致A股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盈利底”延后。全球资产配置影响几何?1、权益类资产影响将是:先抑后扬。留意成长风格上下波动的弹性,最值得配置且长期持有的方向便是:创新药。2、构建了有色金属影响框架:寻找“弹簧”压制的低点。短期止盈“工业金属”,仅留黄金;在美国“流动性陷阱”解除或降息周期结束,开启弹性品种的“进攻”模式,优选:白银+铜,其次,黄金。3、亦构建了能源影响框架:寻找美国经济的温度。要想赚美国经济“困境反转”(硬着陆)的钱,往往需要更多耐性,但弹性与持续性亦会更好,静待降息周期结束原油方有较大趋势性机会。当下市场聚焦:1、如何构建逻辑严密且更加有效的“大势研判”框架体系?2、市场风格在经济与市场周期混沌影响下会如何演绎?3、如何构建稳定、有效的行业轮动框架,捕捉行业Beta机会? 如何结合“双周期”构建逻辑严密且更加有效的“大势研判”框架体系 国内经济周期通常指库存周期,约3年左右。我们采用十余类量化指标,用于描述、测度不同经济周期的形态,试图较为精确地构建国内经济周期。我们将国内经济分为:①复苏期,即被动去库周期;②繁荣期,即主动补库周期; ③放缓(I)初期,即被动补库周期;④放缓(II)末期,即主动去库周期。将国内经济周期与市场“三底模型”结合:一)从“政策底”出发,寻找A股市场上升周期的框架与逻辑之路;二)A股市场下行周期中各阶段跌幅贡献及其背后逻辑演绎与框架;三)当前“政策底”已现,“市场底”与“盈利底”在何方?我们再次强调:“市场底”隐含三大类行为逻辑:一是我们持续提示的三大风险:房地产、海外及通缩,需要明显暴露;二是处置风险相应的政策要落地、要见效;三是信用回升。维持谨慎,市场波动率或将趋于抬升,偏离度将取决于政策落地节奏及效果。 A股风格演绎与行业配置节奏 市场上涨周期:1、行业配置轮动节奏:①见市场底,持有:贵金属,新增买入:“成长+消费”;②静待复苏开始,新增:“有色+券商”;③盈利底一旦确认,复苏末期风格第1次全面切换:贵金属、券商逢高止盈,保留:“成长+有色>消费”;④过热期,重心放在周期+成长,新增煤炭后,持仓:“成长+有色+煤炭>消费”,留意一旦信用指标明显回落,可以适度减持“成长+有色”;⑤一旦进入“放缓I起”,风格将第2次全面切换:成长+有色逢高止盈,保留:消费+煤炭,新增:银行+高股息。2、长期资产“Buy&Hold”的配置逻辑:贵金属+有色+成长>消费。 市场下跌周期:1、行业配置轮动节奏:继“放缓I起”配置:“消费+煤炭,银行+高股息”后;①见市场顶,剔除消费,保留:银行+高股息+煤炭;②进入“放缓II”再剔除“煤炭”,仅保留:银行+高股息;③一旦出现“政策底”,风格将第3次切换:成长+有色“进攻”;④静待1~2个月政策影响退去(政策影响End)、反弹行情结束;市场或再次调整,直至市场底。故“政策影响End”再次触发风格第4次切换:银行+贵金属>高股息“再防御”。⑤静待市场底确认,最后一次风格切换(第5次):保留:贵金属,新增成长+消费“进攻”——此时,将与“市场底-市场顶”行业配置轮动框架形成“闭环”。2、长期资产“Buy&Hold”的配置逻辑:银行。 此外,本篇报告还整理了整个市场周期中,8类行业,包括成长、有色、消费、煤炭、贵金属、券商、银行及高股息等“买点”、持有周期及弹性、超额收益周期。 风格及行业配置:“政策底-市场底”坚定防御配置 维持建议“大盘价值防御”策略,重点推荐防御性较高、具备持续超额收益品种:银行+黄金,次选高股息。 风险提示 后续货币政策低预期;经济放缓超预期;美债收益率反弹超预期;历史经验具有局限性。 内容目录 一、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4 二、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4 2.0引言4 2.1如何结合“双周期”构建逻辑严密且更加有效的“大势研判”框架体系4 2.2市场上涨周期:A股风格演绎与行业配置节奏7 2.3市场下跌周期:A股风格演绎与行业配置节奏10 2.4风格及行业配置:“政策底-市场底”坚定防御配置12 三、市场表现回顾13 3.1市场回顾:宽基指数多数下跌,一级行业涨跌互现13 3.2市场估值:宽基指数、风格指数估值多数下跌15 3.3市场性价比:主要指数配置性价比相对较高16 3.4盈利预期:盈利预期多数下调19 四、下周经济数据及重要事件展望21 五、风险提示22 图表目录 图表1:经济周期叠加市场周期的框架体系一览5 图表2:市场流动性剩余再次收紧7 图表3:市场有效流动性持续下行7 图表4:市场上涨周期A股风格及行业轮动一览9 图表5:市场下行周期A股风格及行业轮动一览11 图表6:“双周期”体系下的风格与行业轮动框架12 图表7:本周(05.13-05.17)国内宽基指数多数下跌,海外宽基指数多数上涨14 图表8:本周(05.13-05.17)一级行业涨跌互现,房地产、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行业领涨15 图表9:本周(05.13-05.17)A股主要指数估值多数下跌,海外主要指数估值全面上涨15 图表10:本周(05.13-05.17)各行业估值多数上涨16 图表11:万得全AERP略高于“1倍标准差上限”16 图表12:上证指数ERP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16 图表13:沪深300ERP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17 图表14:创业板指ERP略低于“2倍标准差上限”17 图表15:万得全A股债收益差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17 图表16:上证指数股债收益差高于“2倍标准差下限”17 图表17:沪深300股债收益差高于“2倍标准差下限”17 图表18:创业板指股债收益差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17 图表19:金融的ERP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18 图表20:周期的ERP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18 图表21:消费的ERP高于“2倍标准差上限”18 图表22:成长的ERP低于“2倍标准差上限”18 图表23:金融股债收益差低于“1倍标准差下限”18 图表24:周期股债收益差低于“1倍标准差下限”18 图表25:消费股债收益差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19 图表26:成长股债收益差低于“2倍标准差下限”19 图表27:本周(05.13-05.17)主要指数盈利预期多数下调19 图表28:本周(05.13-05.17)多数行业盈利预期下调20 图表29:下周全球主要国家核心经济数据一览21 图表30:下周全球主要国家重要财经事件一览21 一、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前期观点回顾:如果美国经济“显著放缓”:全球资产配置或将“大洗牌”。如果美国经济“显著放缓”将导致A股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盈利底”进一步延后。全球资产配置影响几何?1、权益类资产影响将是:先抑后扬。留意成长风格上下波动的弹性,以及最值得配置且长期持有的方向便是:创新药。2、构建了有色金属影响框架:寻找“弹簧”压制的低点。短期止盈“工业金属”,仅留黄金;在美国“流动性陷阱”解除或降息周期结束,开启弹性品种的“进攻”模式,优选:白银+铜,其次,黄金。3、亦构建了能源影响框架:寻找美国经济的温度。要想赚美国经济“困境反转”(硬着陆)的钱,往往需要更多耐性,但弹性与持续性亦会更好,静待降息周期结束原油方有较大趋势性机会。 当下市场聚焦:1、如何构建逻辑严密且更加有效的“大势研判”框架体系?2、市场风格在经济与市场周期混沌影响下会如何演绎?3、如何构建稳定、有效的行业轮动框架,捕捉行业Beta机会? 二、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 2.0引言 我们在此前报告《何时将见“市场底”?》曾介绍过市场周期框架:通过“三底模型”,包括:“政策底”、“估值底/市场底”和“盈利底”的定义、指标确认及周期长度等梳理,告诉投资者该如何通过市场周期做出对A股市场的“大势研判”及配置策略。本期报告拟将“三底模型”嵌入到国内经济周期当中,构建出复杂且更加有效的框架体系,以实现:1、对市场走势更加准确、有效的跟踪、判断;2、对风格演绎及行业Beta更敏锐地“捕捉”。 2.1如何结合“双周期”构建逻辑严密且更加有效的“大势研判”框架体系 国内经济周期通常指库存周期,持续3年左右。我们采用:库存%、库销比、PPI%、PMI_MA3、10年期国债收益率、SHIBOR_3M、M1%、归母利润%/工业企业利润%、中长期企业贷款%及M2%-社融%等十余个指标,用于描述、测度不同经济周期的形态,拟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较为精确地构建国内经济周期。我们将国内经济分为: 复苏期,即被动去库周期:“2005.8~2006.5”、“2009.2~2009.8”、“2012.8~2013.8”、“2015.12~2016.6”、“2020.3~2020.10”及“2022.12~2023.7”共计六轮。对应指 标特征描述如下:1、库存周期形态仍在寻底中。(1)虽然库存增速继续向下;(2)库销比继续向下,甚至已经降至较低水平;但(3)PPI进入下行尾声,期间实现筑底回升。2、先行指标均筑底回升。(4)PMI筑底回升;(5)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筑底回升;(6)SHIBOR_3M筑底回升。3、信用指标加速上行。(7)M1%加速上行;(8)中长期企业贷款加速回升。4、盈利指标期间筑底回升。(9)工业企业利润或归母利润增速均于期间筑底,不难发现其与PPI几乎同步实现筑底。5、流动性剩余逐步开始收紧。重要判断:盯住先行指标拐头回升、PPI筑底及“盈利底”兑现,方可视为复苏期。 繁荣期,即主动补库周期:“2006.5~2007.11”、“2009.8~2010.12”、“2013.8~2014.1”、“2016.6~2017.11”、“2020.10~2021.12”及“2023.7~2023.8” 共计六轮。对应指标特征描述如下:1、库存周期拐头向上。(1)库存增速底部拐头向上;(2)库销比会有波动,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3)PPI加速回升、“转正”。2、先行指标均处于加速上行通道或已高企。(4)PMI在50荣枯线以上高企;(5)10年期国债收益率加快上行;(6)SHIBOR_3M加快上行。3、信用指标见顶放缓,但增速依然较高。(7)M1%见顶,增速放缓;(8)中长期企业贷款见顶放缓。4、盈利指标高企。(9)工业企业利润或归母利润增速于期间均保持较高增速水平。5、流动性剩余明显收紧。重要判断:在经济复苏的基础上,只要库存增速拐头回升、PPI%转正便开启主动补库的繁荣期。 放缓(I)初期,即被动补库周期:“2007.11~2018.8”、“2010.12~2011.10”、“2014.1~2014.8”、“2017.11~2018.8”、“2019.12~2020.3”、“2021.12~2022.4”及 “2023.8~2023.9”,因“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影响新增一轮,共计七轮。对应指标特征描述如下:1、库存周期继续向上,但需求明显减弱。(1)库存增速持续走高; (2)库销比明显上升、转正,总体处于较高水平;(3)PPI见顶、拐头向下。2、先行指标均见顶、回落。(4)PMI见顶趋于回落;(5)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见顶、趋于回落;(6)SHIBOR_3M见顶、趋于回落。3、信用指标“阶梯式”下行、跌幅明显。 (7)M1%加速向下;(8)中长期企业贷款加速向下、甚至将至负值。4、盈利指标 “阶梯式”回落。(9)工业企业利润或归母利润增速拐头迅速回落。5、流动性剩余逐步宽松。重要判断:虽然库存仍在上行,但经济先行指标、PPI%均见顶回落,信用更是“阶梯式”下行——被动补库的“经济放缓初期”到来,往往对应市场周期框架中:“市场顶”与企业盈利增速拐头迅速回落。 放缓(II)末期,即主动去库周期:“2018.8~2009.2”、“2011.10~2012.8”、“2014.8~2015.12”、“2018.8~2019.12”、“2022.4~2022.12”及“2023.9~至今”, 共计六轮。对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