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师建华 2024.04 全球 一、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将进一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向标” 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地位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465.3万辆,中、美、欧分别为949.5万、146.8万、294.8万,中国占比超60%; 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2000万辆,中国仍将会贡献全球销量的60%。 在定义下一代汽车中,中国因素会越来越多 电池、电机、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和生产水平全球领先,大规模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超过460公里,诸多新技术优先在中国出现并落地; 2024年是定义下一代汽车产品的关键阶段,中国市场、技术、平台的因素将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全球产业转型。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崛起,比亚迪全年销售302万辆,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全球销量最高的车企,前十位中中国企业占据5席,合计占比达43%; 基于电动化产品、市场的突破,2024年国内企业将延续崛起势头,出现新的全球品牌,预计将新增1-2家企业进入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份额提升至45%。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地位进一步提升 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中心。2023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装车量分别778.1GWhGWh/387.7GWh,动力电池及上游材料出货量占全球50%以上; 预计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及材料出货量仍将占全球50%以上,并将通过全球合作和海外产能布局加速落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EVTANK、marklines,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ACEA,乘联会、国家统计局,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车百在线、国网能源研究院,车百智库整理测算 中国 一、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拉动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成为拉动投资、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3年中国汽车整体销量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车增长势头延续,逐步迈进千万量级时代。预计2024年势头仍将延续,汽车类零售额将突破5万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突破2万亿元; 产业发展将持续拉动基础设施、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汽车智能化等领域的投融资。 带动产业技术创新与落地 新能源汽车融汇绿色能源、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项变革技术,成为新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载体; 汽车更新迭代速度进一步加快,2023年累计推出车型1100余款,其中纯电占比70%,车型更迭缩短至1-2年。 充分发挥绿色低碳发展效能 截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预计2024年将接近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占比约80%;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碳减排量累计超8000万吨,预计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减排量将超过1亿吨。 带动国际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 全球气候行动紧迫,新能源汽车愈发成为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技术、供应链等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 产业低碳、绿色转型对话合作频繁。预计2024年新能源出口规模延续增长,类似国轩、蔚来、零跑的技术及资本合作及企业海外的本地化发展将进一步突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marklines,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ACEA,乘联会、国家统计局,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车百在线、国网能源研究院,车百智库整理测算 国家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深化 二、产业竞争格局进入深度重塑期 智能化9月全球第500万辆整车下线 创新研发风险投资 人才聚集科技集聚 区域竞争格局加速分化 新汽车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汽车铁锈地带有扩大风险 电动化产品固态电池 蓄电池产业战略 2020年以来在华新能源和智能化投资超过600亿元 到2030年将建立150GWh/年的国内制造基地,全球生产能力达到600GWh/年 省份 2023年汽车产量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新能源汽车占比 广东 519.19 227.19 48.2% 广东省 519.19 253.18 48.76% 重庆市 231.79 50.03 21.58% 上海市 215.61 128.68 59.68% 安徽省 208.8 37.95 18.18% 山东省 197.39 18.83 9.54% 湖北省 178.99 38.83 21.69% 江苏省 165.03 69.39 42.05% 吉林省 155.89 11.78 7.56% 浙江省 152.59 59.72 39.14% 陕西省 147.01 105.19 71.55% 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产量和千亿产值成为基本门槛 “资本换技术” (本数据为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由于部分企业产量未核算到生产地,与部分区域实际产量情况有一定偏差) 城市 2025年目标产量 2025年规划产值 合肥 产能超300万辆 3000亿 杭州 产销量超300万辆 2500亿 深圳 产量超200万辆 广州 产能超200万辆 西安 产量150万辆以上 上海 产量超120万辆 3500亿 重庆 产量100万辆 成都 产量100万辆 1500亿 南京 产销量100万辆 3000亿 长沙 产量100万辆以上(匡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国家统计局,MarkLines,上险数,乘联会,央视网,智驾网 二、产业竞争格局进入深度重塑期 企业竞争进入优胜劣汰加速期跨国与合资企业转型分水岭 2024年将迅速出现一批百万辆级别企业和品牌,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呈现出“强者恒强,分化加剧”的局面。 2023CR10为77.9%,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24年下 半年推出 4款日产 新能源车 合资公司推出6款“在中国、为中国”新能源车型 从中国出 口规模达 到10万辆 2023年不同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国销量占比 10.5% 33.9% 30.1% 车 企累计市占率 10.7% 5.5% 8.4% 4.9% 4.2% 3. 9% 1.8% 3.3% 3.0% 2.6% 2.8% 2. 6% 3.7% 5.0% 4.1% 5.4% 3.3% 8.5% 日产汽车中国战略 大众”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8.5%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过30万的企业由2022年4家变为2023年7家;恒驰、爱驰、雷丁等造车新势力相继被曝 出经营不善的问题。 比亚迪 特斯拉中国 吉利 广汽埃安 上汽通用五菱 长安汽车 理想汽车 上汽乘用车 长城 蔚来 (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占比) 81.0% 电动汽车测试周期从三个月缩短至一个月 将在三年内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电动车平台 品牌 2023年销量(万辆,狭义乘用车) 比亚迪 301.3 特斯拉中国 94.8 吉利汽车集团 48.7 广汽埃安 48.00 上汽通用五菱 44.3 长安汽车 43.2 理想汽车 37.60 上汽乘用车 31.7 特斯拉品牌跨国合资汽车品牌自主汽车品牌 雷诺、铃木、菲亚特等跨国车企也已相继退出中国市场 关键产业、关键部件仍是影响格局重塑的关键 芯片 材料电池 软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国家统计局,MarkLines,上险数,乘联会,央视网,智驾网 将进入内卷2.0时代,企业面临新车型密集发布、产品迭代加快、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等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环境 三、企业发展环境将会呈现更加内卷的特征 新能源车型更新迭代密集,消费需求升级速度加快。 150 120 90 60 30 0 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燃料电池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23年新车投放数量(单位:款) 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进入“摩尔时代” 市场变化是助推器,对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高频、多元、个性化消费) 资料来源:车百在线 项目名称 预计时长 二级项目 全新/换代项目 30-40个月 全新架构新车型已有平台新车型同平台衍生换代 中改款 12-24个月 中改款项目换三电项目 小改款/年度款 8-12个月 小改款项目 外观/智能/娱乐的需求释放,对车辆功能和用户体验提出更高要求 资料来源:有驾,方正证券 资料来源:《2023百度汽车行业洞察报告》 三、企业发展环境将会呈现更加内卷的特征 企业将从提升产品差异化、加快全生命周期布局、商业模式创新等多方位发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宽价值链。 从用户需求出发,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汽车全生命周期布局,加快拓展边界 商业模式创新增速 绿色 智能化 补能效率 (大功率充电) 功能体验 国产化率 售后服务 产品差异化 换电服务 充电服务 软件升级 电池银行 车联网 功能订阅 车辆运营 数字化服务 共享服务 功能化IP授权 融资租赁 报废制造车辆 回收销售 梯次金融 利用保险 全生命周期 数据能源 信息服务 后装检验 改装维修检测 保养 整车产能进入调整阶段 四、产业发展以存量结构调整优化为主 传统车产能油改电是重点任务 早期建设的电动汽车产能,部分由于规模不足,需要进一步升级重组 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乘用车生产企业总产能约为42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4.5%,产能排名前20位的乘用车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49.6%。 产业链部分环节进入收缩期 电池企业进入产能释放期 电池联盟数据表示,截止2022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1260Gwh,截止到2023年6月底为1860Gwh。2022年中国 83.40% 60.50% 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为51.6%,2023年已降至41%左右。 芯片投资进入收缩期,尾部企业面临融资压力 国内有超过300家汽车芯片企业,市占率正快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在投融资及量产双重压力下,汽车芯片行 业将迎来“淘汰赛”。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95% 某企业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 我国芯片投融资数量及金额 1783.26 1586.68 1503.68 1476.33 3 15 473.48 38 97 07 4 6 9 5 94 20192020202120222023 2021年2022年2023年H1 投资金额(亿元)投资数量 资料来源:IT桔子,PwC,iCVTank,车百智库整理 四、产业发展以存量结构调整优化为主 2019-2023年美元投资事件 70 60 50 投资数量 40 30 20 10 0 20192020202120222023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3.5 3 投资金额 2.5 2 1.5 1 0.5 0 产业投融资有喜有忧 内外融资环境承压 汽车产业美股IPO情况 20192020202120222023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汽车产业港股IPO情况 8 7 6 5 4 3 2 1 0 2019202120222023 250 200 150 100 50 0 投资数量投资金额(亿人民币) 上市数量上市金额(亿人民币) 上市数量上市金额(亿人民币) 港股逐渐成为行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但是融资规模较小 国内头部整车企业对于海外资本仍具有一定吸引力 投融资主体 详情 蔚来+CYVN 2023年12月蔚来获阿布扎比CYVNHoldings22亿美元战略投资2023年7月,获CYVN11亿美元战略投资 小鹏+大众 2023年7月,大众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 零跑+Stellantis 2023年12月,零跑汽车获Stellantis汽车集团15亿欧元投资 资料来源:IT桔子,PwC,iCVTank,车百智库整理 国际整车领域存在被国内车企并购重组的机会 五、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模式 规模模式 在货物贸易基础上,结合目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