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双ualCa碳rbon””E路ffort上sofS的uzhou苏州故事 中Rep国orto城nC市arbo碳nN中eutr和ality发Pro展gres报sof告ChineseCities 引言 地球进入“人类世”以来,我们人类的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化危机已然来临。2022年,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约1.15℃,变暖仍在继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作为其中两大目标。2021年《巴黎协定》全面实施,世界各国相继出台负担得起、可升级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将确保过去几十年取得的进展不会因气候变化而停滞,并确保各国经济的健康和复原力,碳中和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积极主动地承担降碳减排责任。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碳达峰碳中和上升为我们的国家战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切实增强转型变革的历史主动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是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作为,也体现了我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大国担当。 我们苏州,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中心城市,既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江南鱼米之乡,也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最强地级市”。2022年,我们的地区生产总值达2.4万亿元,常年稳居中国地级市之首;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万亿以上,位居中国城市前列;是人口规模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在控制全球升温2.0℃乃至1.5°℃背景下,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实现发展的绿色转型,继而实现碳中和目标,并为此一直在付出努力和行动。苏州致力于在发展中推动碳减排、在转型中落实碳达峰、在创新中实现碳中和。成为中国落实“双碳”目标和探索可持续转型发展之路的先行城市,对于工业经济高度发达、可再生能源和碳汇资源匮乏的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我们苏州1 走进我们苏州1 我们一直在行动2 我们如何推动能源绿色转型?3 让区外绿电的比重越来越高3 让绿电自发的比例越来越高3 让绿电智能消纳的水平越来越高5 让多能清洁补充的能力越来越强6 让火电逐步迈向零碳7 我们如何促进产业绿色升级?9 让高碳产业低碳化程度更高10 让产业用能电气化比率更高10 让生产过程数字化水平更高11 让绿色产业融合化程度更高11 我们如何打造低碳园区?13 让能源结构更加清洁13 让基础设施更加集约15 让产业链条更加循环15 让低碳服务更加专业16 我们如何让建筑和交通降碳?18 让建筑净零碳18 让交通更低碳20 我们如何提升绿色生活品质?23 让农业更有机23 让餐饮更绿色25 让村镇更低碳27 让环境更宜居28 我们如何优化空间结构?29 让空间得以重塑30 让空间治理有效31 让城市更新更绿32 让乡村回归本源33 让生态得到保育34 结语35 我们一直在行动 过去,我们争当时代的探路者。苏州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数十年来在改革创新中争当表率。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时代变迁中,我们成功探索出了“苏南模式”(1),形成了“张家港精神”(2)、“昆山之路”(3)和“园区经验”(4),为中国推进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生态文明时代的开启,也吹响了苏州迈向绿色转型新征程的号角。我们将继续发挥“为中国发展探路”的引领作用,探索出一条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现在,我们争当转型的实践者。没有创新就实现不了碳中和,我们需要依靠新技术、新市场、新模式、新人才,通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和治理结构的转型,从根本上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空间开发模式,破解资源环境硬约束,释放强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也意味着我们将转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转型实现减碳,探索出一条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之路。 未来,我们争当挑战的破题者。危机中寻转机,危机中育新机,我们直面挑战。苏州碳排放总量大,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亿吨;能源结构偏煤,化石能源消费超过90%,煤炭消费在化石能源消费中占比近60%;产业结构偏重,工业碳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占比超过 70%;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进程尚未完成,低碳转型必须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些挑战使得苏州没有国际上的同类城市范例可资借鉴。我们必须以新思路解新题、谋新篇、开新局,在“没有先例”(5)下做出成功案例。 目前,为了贯彻国家“1+N”的政策体系,我们制定了《苏州市低碳发展规划》《苏州市碳达峰行动方案》《苏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和规范性指导意见,推动全市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们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开展了以下行动: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引领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革命;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绿色产业变革;构建绿色技术体系推动绿色低碳科技突破;构建绿色消费体系形成绿色低碳高品质生活方式;构建绿色投资体系加大绿色低碳领域投资力度;构建绿色教育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覆盖公民教育体系;构建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正在以一系列实际行动助力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我们正以时不我予的紧迫感,牢牢把握全球绿色发展机遇,主动引领能源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突破关键技术、加大绿色投资、牵引绿色消费、形成治理优势,全面加快绿色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的现实样板。 co2排放量(万吨) 15000 碳达峰 可再占生比能1源0%发电 电动公化共率交超通过90% 民用汽车电动化率大幅提升 轨道交通客运量持续增加 可再大生幅能提源升发电 可再生能源发电 10000 5000 火电启动ccs改造建大筑幅电提气升化 建持筑续能提效升 工业非化石能源 占比50% 90%cc火s改电造实现 占比80%以上 碳汇达到1000万吨 民用汽车电动化率90% 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20552060 图示:苏州市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示意图 碳中和 我们苏州 走进我们苏州 苏州,始建于公元前514年,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是全球罕见持续2500年繁荣历史的城市。我们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的美誉,拥有长江、京杭运河等大小河道2万余条,太湖、阳澄湖等大小湖泊300多个,也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在中国691个城市中,我们苏州以不到中国0.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接近2%的GDP。 经济高地。2022年苏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2.5万亿元,十年增加了1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元。苏州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长期位居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列,昆山连续18年位列第一。 文化古城。苏州基本保持着春秋时代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拥有昆曲、古琴、端午习俗、碧螺春等七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拙政园、留园等9座园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工业重镇。苏州工业规模巨大,2022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4万亿元。拥有超过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工业大类,约160个工业中类和500个工业小类,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先进材料3个“万亿”产业集群和若干个过“千亿”产业链。 开放前沿。苏州拥有57个国际友城、49个友好交流城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超1亿人次。外商在苏州投资企业接近2万家,16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项目超450个。1994年,苏州开始与新加坡政府建设运营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先河。 1“.苏南模式”: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指的是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地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2“.张家港精神”:是1995年,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提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3“.昆山之路”:是1988年《人民日报》在头版评论中首次提出,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为主要精神内涵。 4“.园区经验”:是1994年启动开发建设工业园区之初提出,以“借鉴、创新、圆融、共赢”为特质。 5“.没有先例”:是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提出:苏州要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在“没有先例”的方面力争率先做出成功案例,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力争做得更好更快。 0102 我们如何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构建绿色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我们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不仅能源消费总量大,能源消费结构高碳化特征亦十分突出,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90%。化石能源消费成为我们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未来我们的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而本地非化石能源资源短缺,缺乏大规模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大型水电站和大型风电场等的条件,给“双碳”目标下的苏州能源绿色转型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我们正积极推动以绿色电力为核心、多种清洁能源为补充、化石能源脱碳利用为保障的能源绿色转型,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能源绿色转型之路。 特高压绿电输送工程 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12年投产,将四川雅砻江下游水电送到苏州同里换流站,建成十年间累计向华东地区输送清洁电能361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2亿吨左右,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亿吨。 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22年7月竣工投产,是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四川金沙江水电送至苏州虞城换流站,支撑起苏州近三成的用电负荷需求,进一步提升了苏州的绿电占比。截至2023年9月,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累计为苏州地区输送清洁电力超过2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600万吨。 图示: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苏州虞城交换站外景 让区外绿电的比重越来越高 苏州的绿色能源从哪里来?中国的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位居全球前列,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但能源消耗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绿色电力生产基地与用电负荷中心在空间上不匹配,为解决这一问题,依靠中国的制度优势,实行了跨区域的大协作、大调度,将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的非化石能源电力输送到东南地区。近十年以来,我们苏州紧抓这个机遇,持续推动跨省市的电力调度和远距离输电线路建设,与送端省份沟通协作,引入区外绿色电力,先后接入三条特高压线路,极大提升了电力清洁化程度。目前,我们区外来电占比已接近50%,为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创造了重要条件。 让绿电自发的比例越来越高 提高绿电自发比例、增强区域供电安全是我们苏州迈向碳中和的重点。我们的屋顶资源很丰富,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具有一定潜力,随着光伏技术不断发展,我们的绿电自发比例逐步提升。 2022年,我们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光伏发电开发利用的工作意见(试行)》,加大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光伏开发利用和创新光伏发电利用场景,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确保新增光伏装机并网容量2吉瓦,力争达到新增3吉瓦”。苏州各类市场主体也积极参与到光伏建设中,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加快应用,我们的光伏装机容量迅速增长。2022年,我们新增光伏装机接近75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120%;累计光伏装机容量约2.6吉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