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发展及有关思考 2024年4月 电力市场建设总体情况 目录2新形势下的电力市场机制 CONTENTS3电力市场标准体系建设 4新能源入市相关问题 5电力市场发展展望及思考 1电力市场建设总体情况 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环境和要求 近年来,中国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相关重要政策文件 电力资源配置处于“计划向市场转型期”电力现货市场 电力系统 9月,《电力现贷市场基本规则(试行)》 处于“新型电力系统过渡期”10月,《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 经济社会处于“新发展格局构建期”电价 11月,《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 5月,《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核电2% 燃气 4%风电绿电绿证 火电14%7月,《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缘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 46% 其他 38%太阳能发电需求侧 20%9月,2023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电力负荷蓄理力法》 下半年,各省《进一步完善工商业及其他用户分时电价政策》 水电 14%碳交易 10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力法(试行)》 2023年底电力装机容量占10月,《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率》 中国电力市场建设总体情况 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增速情况 从市场交易规模上看,-2023年市场化交易电量 6000070.00% 5000060.00% 5667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40000 30000 50.00% 40.00% 20000 量比重为61.4%30.00% 20.00% 1000010.00% 从市场格局上看,省间市场定位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实施,实现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省级市场定位干通过优化省内资源配置,保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市场交易电量(亿千瓦时)1632420654E99TE377875254356679.4 市场化室25.90%30.20%38.10%42.20%45.50%60.80%61.40% 市场交易电量(亿千瓦时)市场化室 0.00% 障本省电力电量供需平衡和安全供电秩序。发电权交蒙西电网区域 易南方电网区域5% 代理购电其他交易16% 在市场化发电方面,燃煤火电以及风电、光其他 伏等可再生能源机组仍是市场化电源的主要组成0% 在市场化用户方面,参与市场的用户主要是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用户 一般直接 交易国家电 绿电交易网区域 79% 5 我国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电力中长期市场保供稳价作用的发挥 (二)现货市场建设与平稳运行 (三)火电市场定位与经营 (四)新能源将逐步大规模入市 (五)调节能力市场机制建设 (六)省间和省内市场衔接 (七)用户大规模参与市场 6 2新形势下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 (一)体现电力商品多元化价值的电价机制 电价机制的重构电力市场体系框架 不同电源的成电力商品的电价形成与疏 能量价值 中长期市场 本结构差异化价值多元化导机制精细化现货市场 煤电、气电、水电、风 电能量价值; 电能量价格: 电、太阳能发电等各类容量价格;电容量市场 电源成本构成。可靠性价值: 辅助服务费用: 力容量价值 灵活调节容量市场 保障市场主体的可持续 灵活性价值: 市 绿色环境价格: 输电权市场 经营和发展。 绿色环境价值:输配电价格:调频市场 政府性基金和附加 成本结构价值体系电价构成 场价值 一框 架 调节价值 备用市场调峰市场爬坡市场 转动惯量市场 绿色价值绿电交易市场 绿证交易市场 8 (二)激发灵活调节能力的政策市场机制 规划、标准方面的引领作用 1统一规划调节资源与新能源建设,发挥规划引领和市场引导作用。基于“量率协同,多元消纳”原则设定新能源合理消纳目标。 推动电力市场相关标准出台,助力电力市场机制完善。 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效激励各类资源发挥作用 合理疏导辅助服务费用,实现系统成本的公平分担。 ■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完善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衔接机制。 ■扩大辅助服务市场规模,完善辅助服务产品设计。1加强区域内的辅助服务资源共享互济。 9 (三)提升电力系统充裕度的容量机制 相较于容量市场和稀缺电价,容量保障机制优点缺点代表国家 补偿机制是我国现阶段发电容量保障机 制的可行选择。依赖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管 理,市场化手段应用不足 2023年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容量补偿效果显著,易于实为防止机组虚报容量可用智利、阿根廷、西 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 机制现,改革风险小性,需要对每台机组的运班牙等 行情况进行监管,成本较 价机制的通知。高。 一是明确政策实施范围。容量市场可以有效保障长期 美国PJM,英国 二是明确容量电价水平。 机制容量可靠性。 对市场基础条件要求较高 法国等 三是明确容量电费分摊机制。机制设计简单,能冲击电力价格稳定性,投 美国德州·澳大利 稀缺电价充分调动用户侧需资激励可靠性不足,对监亚等 四是明确容量电费考核机制。求响应的积极性。管体系的要求较高。 10 从行业发展和能源转型的角度来讲 容量电价政策能够稳定煤电投资与运营的预期,资产回报率的确定性有所提升,抵抗煤价波动的能力也更强,能够切实提高对系统支撑和调节的作用。 长期看,新能源快速发展,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是大势所趋,容量电价政策能够有效应对系统顶峰能力和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新能源的消纳空间和发展上限。 短期看,煤电作为现货市场定价机组,一定程度上影响与煤电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电源收益。 (四)促进大范围资源配置的省间市场 省为主体的电力发展保供格局与全国资源配置之间需要加强统筹协调 一是政府规划与市场运行间缺之有效衔接,造成了一些建成投运的线路送受省长期就电量、价格、曲线难以协商达成一致。 二是“紧张时送端不送、宽松时受端不要”的情况时有发生,制约了资源天规模优化配置的能力。 三是省间、省内市场的价格衔接机制需要完善。 省间合同履约率受省内供需形势变化与可再生能源随机性影响,难以持续保障 一是近年来部分送出省省内用电需求增速超过电源有效容量增速,省内平衡与外送合同履约不能完 全兼顾。 二是高比例新能源、水力发电波动性天,影响送出省内部平衡和外送合同履约率。 12 (五)促进电力供需协同的省内市场 我国现货市场建设建设 新疆 全国各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首批8个电力现货试点地区,山西、广东由试运青海 行转入正式运行,蒙西、山东、甘肃已进入长周西藏 期不间断结算试运行阶段; 第二批6个电力现货试点地区已全部启动模拟试第一批现货试点云南 运行; 非电力现货试点地区,市场建设进度较快的江西 、陕西、冀南均已开展结算试运行。 随着现货市场建设逐步加快,初步建立了反应实时供需的价格机制。各试点省现货市场形成了初步反映实时供需的市场价格信号,价格波动符合电力供需规律,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电力不同时 暂第无二批现货试点 33000 310000OB 29000 700 27000 500 2500 23000 500 2100 19000 日前需求约值实时需求约您日前蓝水约价(原价) 段的价值13 零售市场竞争不够充分,批零价格传导机制需完善 一是零售市场面临竞争性不足的问题,体现在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偏高、用户信息获取渠道单一、零售套餐无法比价、议价能力弱、小微用户市场意识较弱几个方面。 二是部分省份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在价格传导等方面衔接仍需优化。 新兴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机制尚不完善 一是新兴市场主体进一步参与市场意愿强烈,但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二是负荷侧资源需通过市场激励参与系统调节,发挥作用。 三是分布式电源参与市场交易的机制尚不完善。 14 3电力市场标准体系建设 15 电力市场技术标准体系搭建 2023年10月,能源行业电力市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顺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聚焦电力市场领域标 准体系建设,服务和推动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和相关技术标准统一,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构建。 能源行业电力市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国家能n 能源行业电力市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体系表 国家能源马关于同总成立能源行业电力市场标准化技术委贝会的复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CHINAELECTRICITYCOUNCIL 电力市场标准体系架构 电力市场标准体系表 电力市场基电力市场电力市场电力市场监测电力市场技》其他 础与通用建设运营与风险防范术支持系统 名调术语市市市市申 合计市市市 绿市市数运市安市系售电 场场场场报场同量场场场场场场据营场全场场统市交规方准注与出与信分监干限成接系模防仿仿测场易划案入册发清理结息析测预制员入统型护真真试 设和和布算披评技与功应功及 计规退露估术信能用能第 则出支息规接规三 管持交范口范方 理系换类类校 核 17 (二)电力交易员职业标准建设 口2023年7月,“电力交易员”职业 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口2023年9月,全国首届电力交易 员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通过初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文件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人社厅发(2024】9号 赛选拨拔产生的来自各发电集团和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分地区电力行业(企业)的24家参 关于颁布电力交易员等2个国家职业标准的通知 赛单位75支参赛队225名选手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局)、能源主管部门: 了本次决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制定了电力交易员等2个国家职业标准, 现予锁市施行。 口2024年2月,《电力交易员国家职业标准》正式颁布。 18 电力交易员职业能力要求 9.1.电力交易操作及维护 9.2.电力交易平台应用培训 1.1.市场注期管理 1.交易资质及信息管理1.2.信息披露管理 9.电力交易平台操作1.3.人员及账号管理 2.1.市场政策及规则分析 8.1.电力市场交易策略和站战路管理2.2.中长期交易计划制定 8.2.新兴市场发展管理8.交易策略和战略管理 2.中长期交易 2.3.交易申报 2.4.交易结果分析 7.1.市场风险管理2.5.市场主体培训 7.2.市场信用管理7.市场风险及信用管理 6.1.电价政策收集 电力交易员技能要求 3.1.交易前信息收集 3.2.交易申报 6.2.市场结算查询3.3.交易信息查询 6.3.市场运营数据统计3.4.出清结果复盘整理 6.4.电价政能解读与分析据导6.电价分析与结算3.现货交易3.5.现货交易竟报方制 6.5.电价定价与结算撑导3.6.电价预测建模 6.6.电价监测与评估3.7.出清结果复盘分析及优化第路 3.8.市场交易规则完盖和培训 5.1.市场开拓 5.2.购售电合同管理4.1.收集电力辅助服务政第及信息 5.3.电量编差管理 5.4.售电管理培训 5.售电管理 4.辅助服务 4.2.辅助服务市场中报、收益统计 4.3.电能量和辅助服务市场联合优化出清报价方索制定 5.5.售电规则研究4.4.新型主体卷与辅助服务市场方案制定 4.5.辅动服务规研究 19 4新能源入市相关问题 一是新能源绿色价值没有合理体现,未来需要绿色电力政策支持 1.绿色电力配额制尚未真正落地落实。 >当前配额制的约束对象:主要是地区政府、电网公司等“中间用户”,没传导到终端用户; >当前配额制的约束责任:主要是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没有约束体现环境溢价的绿色消费; >当前配额制的法规定位: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仅为规章制度,缺少法律确认。 2.绿证自愿认购的激励机制不足。 >我国市场主体购买绿证并未与其它税收、金融优惠政策挂钩。 购买绿证后不能再次出售,证书价格和流通性尚不完全具备金融属性,导致其吸引力不足。 3:绿色电力消费环境溢价效用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