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传统业务稳健发展,充电桩业务开辟第二曲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传统业务稳健发展,充电桩业务开辟第二曲线

2024-05-05张良卫东吴证券李***
传统业务稳健发展,充电桩业务开辟第二曲线

公司业绩进入兑现期,充电桩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6亿元,同比+22.2%,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73.3%。公司归母净利率达14.5%,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其中数字能源业务(包含充电桩和充电云服务产品)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103.3%,占比达18.5%。 美国充电桩保有量尚低,公共直流桩潜在弹性大 美国无论是充电桩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落后于中国及欧洲,根据IEA,2023年美国公共交流桩存量约为10万台(中欧分别为104、64万台),公共直流桩存量约为(中欧分别为120、11万台),公共交流桩车桩比分别约为中欧的2.3及2.0倍,公共直流桩分别为中欧的6.6及1.3倍,若参考中国近几年公共直流桩车桩比20的稳态值,美国公共直流桩仍有比较大的潜在弹性。 美国电车数量仍可倍增,充电桩或先于电车放量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2022年10月美国电车保有量为190万辆,2030年将达1130万辆,有近5倍提升空间;调查数据显示,同时充电设施不充足仍是车主换购电车的一个重要顾虑,有半数以上油车车主认为如果使用电车充电桩是不够的。在配套设施未跟进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发布NEVI法案以75亿美元补贴充电设施建设,补贴落地在即,充电桩开支有望领先于电车消费渗透,各充电桩采购方的需求或加速显现。 公司在产品及市场上深度布局,有望持续受益 公司推出一系列高功率超充桩、小直流桩、商用交流桩等产品,覆盖功率范围20-640KW,同时推出充电桩运营平台、运维平台、App三大云服务产品,打造车、桩、网一体化新能源生态。公司在美国工厂及仓库已建成投用,可满足客户寻求政府补贴需求并有效降低关税、运输成本等因素影响,同时公司逐步转让子公司塞防科技股权,更加坚定高效发展汽车相关主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传统汽车后市场业务表现稳健,充电桩业务有望凭借自身积累在处于扩张期的海外市场快速成长,成为公司第二曲线。因此我们将公司2024年预期归母净利润调整至5.2亿元,并预测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8.4亿元,截至2024年4月30日收盘公司2024-2026年对应PE分别为23.4/18.3/1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美国电动车渗透不及预期;美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公司产品扩张不及预期 1.业绩进入兑现期,充电桩业务未来可期 1.1.营收及利润率进入上升轨道,充电桩业务快速增长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32.5亿元,同比+43.5%,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75.7%,归母净利率,归母净利率达4.5%,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为排除海外经营风险本年度公司支付和解费用2.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亿元,同比+262.5%。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6亿元,同比+22.2%,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73.3%。公司毛利率企稳归母净利率达14.5%,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2023年公司充电桩产品实现收入5.7亿元,同比+493.2%,占比由2022年的4.2%提升至2023年的17.4%,2024年一季度公司数字能源业务(包含充电桩和充电云服务产品)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103.3%,占比达18.5%。 图1:公司营收及同比增速 图2: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图3: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 图4:公司费用率 1.2.产品及市场上深度布局,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硬件+软件全面布局,充电网络生态成形在即。公司结合行业趋势,推出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充电桩产品梯队以及软件云服务平台。充电桩产品上,公司2023年发布了高功率超充桩DC HiPower、小直流桩DC Compact、商用交流桩ACUltra三款产品: DC HiPower:满配功率可达640kW,单枪输出功率480KW,搭载液冷技术,充电10分钟即可补能400公里(250英里); DC Compact:最高充电功率达40KW,充电30分钟即可补能130公里(80英里); AC Ultra:单枪输出功率达19.2KW,可同时为两辆车充电,充电1小时即可补能120公里(75英里)。 图5:公司交流桩产品 图6:公司直流桩产品 软件云服务产品上,公司推出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充电桩运维管理平台、充电桩App三大分别面向充电桩商业运营、充电桩维保监测、充电桩日常使用的产品。 后续公司有望结合产业趋势及自身积累,继续推出兆瓦级充电桩(MCS)、双向充放电充电桩(V2X),以及支持光储充放一体化、智慧能源管理的全场景整体解决方案,打造车、桩、网一体化的新能源生态系统,并实现充电网络、车联网、电网三网融合。 北美市场供应布局初步完成,公司有望充分享受市场红利。拜登政府《基础设施法案》要求美国市场销售的充电桩必须在美国本土生产才可以获得补贴,公司在美国投建北卡罗来纳州工厂并于2023年底实现工厂投产,公司在自身供货满足美国NEVI、BABA法案背景下,要求有望在北美市场充分竞争并开拓份额,并借助加利福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仓库有效降低关税、运输成本等因素对业务的影响。 逐步转让塞防科技股权,公司坚定聚焦发展主业。公司陆续与李红京、农颖斌、林中山、深圳道合通望等主体完成子公司深圳塞防科技合计54%股权转让,目前公司持股比例为46%。通过逐步转出非核心业务子公司股权,公司可优化资产结构,进一步聚焦发展主业,以谋求更高效发展。 2.电车保有量及车桩比双击孕育美国充电桩蓝海市场 2.1.美国充电桩绝对、相对量尚低,公共直流桩潜在弹性大 美国充电桩数量及增速均落后于中欧。根据IEA,在2023年中国、欧洲、美国三个公共充电桩市场,美国公共交流桩及直流桩数量落后于大幅落后于中国及欧洲,其中公共交流桩美国存量约10万台,中国及欧洲则分别为104、46万台,公共直流桩美国存量约4万台,中国及欧洲则分别为120、11万台。同时近五年里,美国两类充电桩增速大多数时候均落后于中国及欧洲。 图7:中欧美公共交流桩数量及增速 图8:中欧美公共直流桩数量及增速 车桩比纵向对比:美国公共桩建设落后于电车渗透。根据IEA,近两年美国公共交流桩和直流桩配套建设落后于电动车渗透,因此两项车桩比均逐年上升,并在2023年分别达到48和120,相比2021年分别增长了92%及32%。 车桩比横向对比:美国公共车桩比数倍落后于中欧。根据IEA,在2023年中国、欧洲、美国三个公共充电桩市场中,美国公共交流桩及直流桩都处于车桩比数倍落后的态势,其中公共交流桩车桩比分别约为中欧市场的2.3倍及2.0倍,公共直流车桩比分别约为中欧市场的6.6倍及1.3倍。参考中国市场近几年数据,若公共交流、直流桩稳态车桩比均在20左右,则美国市场两类车桩比需降低至当前的1/2及1/6左右。 图9:中欧美公共交流桩车桩比 图10:中欧美公共直流桩车桩比 2.2.美国电车数量仍可倍增,充电桩有望先于电车放量 S&P Global Mobility数据及预测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美国电车保有量为190万辆,2030年全美电车保有量达到1130万辆,在总汽车保有量中占40%,相比2022年10月仍有近5倍提升空间。 充足的充电桩是电车渗透必要条件,充电桩建设先于电车渗透。S&P Global Mobility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电车车主以及完成了电-油-电置换的车主群体中,分别有43%及40%认为充电桩数量不足,而在从电车换回油车的车主及油车车主群体中,分别有55%及56%认为充电桩数量不足,我们认为要为电车带来边际增量客户,建设充电桩是必要而有效的方式之一,充电桩也因此有望先于电车放量渗透。 图11:不同类型车主群体对充电桩充足性看法(调查问卷结果) NEVI法案落地,美国充电桩建设有望加速。为推动电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美国政府依据《两党基础设施法》设立“美国国家电动汽车基础设施(NEVI)”法案。 NEVI法案计划提供75亿美元拨款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其中50亿美元用于高速沿线充电设施建设,25亿美元用于社区内充电设施建设,以实现2030年前在美国国内建设50万座充电站形成网络的目标。今年一季度NEVI法案受惠名单已确定,后续将落实补贴,各充电桩采购方需求有望加速显现。 3.风险提示 美国电动车渗透不及预期:美国电动车渗透与我国相比仍在早期,若美国电动车渗透不及预期,公司新能源业务业绩将与预期存在偏差; 美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北美市场,若美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 政策支持不及预期:目前美国政府对充电桩建设有较大政策支持,若政策后续无法持续或有针对中国供应商更加严格的限制,将影响公司业绩; 公司产品扩张不及预期:目前公司充电桩等产品尚在推广扩张期,若这些产品扩张不及预期,公司业绩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