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纳智能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4-04-26 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致力于供热核心产品/设备的智能化研究与应用、全信息计量数据生产与管理、大数据体系构建、智慧化平台服务和AI智能数据应用服务的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城市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已为中国前几大热力和几百家供热企业提供了产品和技术服务。瑞纳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下辖四家全资公司,现有员工600余人。公司倡导并坚守成人达已的共赢文化和服务准则,是业内率先集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双软资质、机电设备安装资质和合同能源管理资质于一身,涵盖研发、制造、设计、安装和节能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公司,能够一站式帮助客户实现供热系统节能诊断与规划咨询、专业技术设计、智能产品系/设备定制、专业的EPC能效工程、EMC能源服务、可持续化的智慧平台升级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在所应用的项目中,建设服务标准、节能效果、安全管理业内领先,已帮助很多供热企业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2024-04-28 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陈朝晖,证券事务代表江成全 2024-04-26 线上会议线上会议 新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张大江,刘龙龙 信达澳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李琳娜 财通证券 证券公司 陈悦明 工银瑞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李劭钊 鹏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刘玉江,董威 建信养老基金 其它金融公司 王天乐 国投证券 证券公司 杨楠 一、有AI技术赋能和没有AI技术赋能在产品或应用中什么区别? 答:AI技术的智慧供热: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和优化操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智慧供热系统可以精确预测热负荷,实时调 整供热量,确保每个环节从热源到用户的高效运作。而且可以实现智能故障检测和预警功能。AI技术可对异常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并提醒潜在的问题,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没有AI技术的传统供热:通常依赖人工经验和定期检查来管理供热系统,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响应迟缓,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且很难实 现实时监测和动态调节,容易导致能源浪费或供热不足的情况出现。并且缺乏智能化的故障预测和处理机制,维护工作往往依赖于事后修复而不是预防性维护。 总的来说,AI技术在智慧供热系统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能源使用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还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个性化服务水平 ,是现代供热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没有AI技术参与的传统供热方式则显得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对于供热服务的高标准要求。二、公司在一些新技术新应用的开发方面有没有什么进展? 答:公司新研发产品主要有高效智能磁悬浮热泵机组、高效智能模块化热泵机组、AI数字智能热力站。 高效智能磁悬浮热泵机组是针对中大型集中供热场景定向自主研发的“低能耗”、“智慧供热”、“大温差传输”类产品方案。该产品采用磁悬浮压缩机技术,采用无油系统,运转过程无机械摩擦。具备振动小、噪音低、寿命长,维护简单等特点。该系列产品电力作为驱动,使热量由低温侧传递到高温侧。应用在中大型热力站中,与换热机组相结合可以降低一网回水温度(最低可至10℃),提高管网输配能力。也 可应用于城市级余热回收场景,如城市污水余热回收、水地源能源站、大型工厂烟气余热回收等,提取低品位热源用于供热,实现多能源互补。 高效智能模块化热泵机组是针对中小型集中供热场景定向自主研发的“模块化安装”、“智慧供热”、“大温差传输”类产品方案。该系列产品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转运方便。尤其适合安装空间受限或者老旧热力站改造等场景。通过模组群控技术,实现多机自动能量调配及机组寿命平衡。以电力作为驱动,使热量由低温侧传递到高温侧。应用在中小型热力站中,与换热机组相结合可以降低一网回水温度(最低可至10℃),提高管网输配能力。也可应用于区域性余热回收场景,如工厂烟气余热回收、水地源分布式能源站、污水余热回收等,提 取低品位热源用于供热,实现多能源互补。AI数字智能热力站将传统热力站与AI智能装备及算法相结合,实现站网精准负荷预测与智能调度,该系列产品占地面积小,可灵活定制设计 ,□台最大可□足150,000㎡供□面□。□□无站房等特殊□用□景,也可采用一体式□制方式快速建成移□式□力站。站内□、□ 、水、安防等供热全场景核心数据采集并在线检测、分析、决策。拥有多重水质管理机制,除污阻垢提升整体换热效率,降低供热输配能耗 ,通过部署的AI智能装备及算法构建自主管理、诊断、决策的数字型热力站。三、公司在手订单情况? 答:根据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本报告期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494,155,000.00元。 四、订单的实施周期是多长? 答:订单的实施周期根据各个订单的具体内容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从生产到交付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五、公司通过什么渠道接触、吸引新客户? 答;公司一般通过行业展会,客户之间的交流推荐、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会议、招投标以及邀请客户到公司及项目现场进行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与新客户建立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