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财报]:欣锐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 - 发现报告

欣锐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

2024-04-25财报-
欣锐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年度报告 2024-025 2024年4月 2023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吴壬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何兴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杨玲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735.75万元,同比减少6.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952.08万元,同比减少509.29%。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原因系:(1)2023年收入同比下降9,796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73%,导致毛利同比减少2,379万元;(2)部分客户信用风险提高,公司补计提了坏账准备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389万元;(3)由于产品售价下降,导致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增加2,132万元;(4)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供应商呆滞料赔偿等事项影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上涨4,644万元;(5)其他收益同比减少2,133万元,其中软件退税减少1,294万元,政府补助减少839万元。 公司的主营业务、技术优势、核心竞争力不存在重大不利变化,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品牌向上”战略,通过内部组织架构调整等方式提升团队能力,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公司运营决策效率。此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业务全球化发展,提升 盈利能力。有关公司本年度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及相关改善盈利能力的措施具体的内容可参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四、主营业务分析”、“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等相关描述。 本年度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本公司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报告,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描述了公司未来经营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3第四节公司治理...............................................................37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56第六节重要事项...............................................................57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70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79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80第十节财务报告...............................................................81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吴壬华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何兴泰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杨玲女士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载有董事长吴壬华先生签名的2023年年度报告文件原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否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会计政策变更 (1)变更的内容 2022年11月30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财会〔2022〕31号),该解释“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内容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该解释“关于发行方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相关股利的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关于企业将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修改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内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公司施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对公司2022年度和2021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影响如下: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密切相关。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长迅速,2023年销量达280.4万辆,同比增长84.7%;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销量668.5万辆,同比增长24.6%。 (二)行业周期性特点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而汽车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受国民经济、下游汽车行业波动的影响。当经济处于上行阶段时,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可带动汽车零部件产销量的增加;反之,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汽车行业发展放缓,进而影响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三)行业地位情况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车载电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之一,已在业务实践与拓展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优质客户资源,并确立了车载电源领域的优势地位。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行“品牌向上”的战略,持续积累优质客户资源,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小鹏汽车、长城汽车、理想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厂商,还逐步批量配套本田、现代、奔驰、沃尔沃等国际整车厂商。公司稳步推进开拓市场的规划,立足国内客户,进一步拓展合资品牌,逐步进入国外市场。同时,公司参与多家整车厂商的氢燃料电池专用产品项目,并取得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后续氢燃料电池产品配套储备了良好的客户资源。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1、新能源汽车业务概述 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核心产品是车载零部件,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两个车载电源产品及以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为核心,集成了功率分配单元PDU或其它控制器模块的三合一或多合一高压电控系统级产品。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较,新能源汽车增加了三大核心部件,分别是:“电池”总成:指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总成:指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高压“电控”总成:包含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加热器、电动压缩机、无线充电模块和其他高压部件,其中车载充电机OBC和车载DC/DC变换器为系统的核心模块。 2、氢能与燃料电池业务概述 氢能与燃料电池业务的核心产品主要为大功率DC/DC变换器产品(行业常规命名为DCF),以DCF为核心的辅助电驱、电源模块,及高压配电模块组成的系统总成类产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中卡、重卡等)和燃料电池机车等。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可应用于道路交通、轨道交通、船舶运输、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场景。 公司燃料电池汽车配套产品包括:DCF(DC/DCFor Fuel-cell)、PDU(高压配电单元)、DCL(HV-LVDC/DC)、MCU(空压机电机控制器)、OBC(双向11KW OBC)等其他的控制器,这些产品通常以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六合一等系统总成产品的方式交付给客户。 3、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概述 公司凭借在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开发上所取得的技术领先成果和行业经验积累,以及多年全碳化硅的产品应用经验,全新开拓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板块。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产品是地面装备,包括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模块、地面直流超级充电桩系统产品,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所有纯电动、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快速充电,及光伏储能,将覆盖轨道交通、新能源产业、工程装备等领域。 4、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生产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高压“电控”总成、大功率充电产品以及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专用产品DCF等。各主要产品简介如下: 5、公司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按订单进行产品生产。因车载电源产品具有定制化特点,公司严格按照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参数特性、结构要求等标准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实验测试、物料采购、定制化生产。第二类是部分通用性强、 生产周期长的关键部件按照客户需求及合理预测进行先期储备生产。因产品生产中所需的部分核心部件生产周期长,为防止出现客户下订单后不能及时生产交货的情况,由计划物流中心提前收集客户需求,然后结合客户需求及内部资源,合理预测安排生产活动。 公司产品具体生产控制流程如下: 首先公司客户计划部将订单进行评审后,将其提交给研发部;研发部根据订单上的具体要求研发设计产品,并通过DV、PV测试和主机厂装车实验合格后形成产品生产所需的物料清单,并将其提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