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节后复工反馈专家交流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节后复工反馈专家交流纪要

2024-03-02未知机构爱***
节后复工反馈专家交流纪要

节后复工反馈专家交流纪要2024-03-02Q:去年的项目数量为什么比今年的多?这是否表示项目总量减少了? A:去年的样本项目数量虽然多,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总量有所减少。我们每年的样本是选择各地区前20的施工企业,但样本中的施工企业并不固定。去年确实有很多规划的项目以及接单的项目并未最 终开工,开工率大约为86%,即有14%的项目实际上没有开始。很多形式上显示为复工的项目由 于资金问题后来停工了。因此,今年的样本数量减少并不代表总项目数量减少,而是今年的样本精准度较高。我们除去了那些实际上并不能开展的项目,客户们也普遍感觉今年的项目数量较少。Q:今年的样本中,新开工项目和复工项目的比例如何?A: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并没有详细区分新开工项目和复工项目的具体比例。这是因为区分这两部分所得的数据可能不够精准,所以我们只关注项目的总体开工率。Q:不同地区的项目数量变化是否说明某些地区的开工数量减少了?A:我们的样本是基于每个地区的前20家施工企业的在建项目来确定的,并不反映整个地区的实际开工情况。样本数量的变化并不直接说明地区项目数量的实际减少。Q:今年房地产和非房地产项目的比例有什么变化?A:今年房地产项目占总项目的比例约为30%,非房地产项目占比较大。去年房地产和非房地产项目各占一半。我们调研中发现,许多企业不再接房地产项目,房地产项目数量确实减少了,这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吻合。 Q:与去年相比,今年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如何? A:普遍来看,客户反馈今年的资金情况比去年更紧张。如果说去年开工资金的到位率在五成以上是比较好的情况,今年则普遍下降到三成或四成,比去年要差个一两成。总的来说,资金越发紧张。Q:元宵节后,像文件47号下的重点发展省份的项目复工情况如何?特别是重庆、天津、云南和贵州这些地方。 A:确实对这些省份的项目复工情况进行了关注。特别是重庆、贵州、云南的项目复工受到了明显影响。北方由于气候原因,许多项目尚未启动。 在南方地区,比较受到影响的是西南地区,尤其是云贵和重庆。广西显得较为特殊,受影响较小,甚至与去年相比,项目数量有所增多。华 中地区,如河南,开工率也较低,大约低于23%。整体而言,西南区域目前的开工率和劳务到岗率都比较低。 Q:针对开工情况,目前受影响的顺序是怎样的?哪些区域受的影响更大?A: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重庆可能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接着是云南和贵州。广西则相对不受影响。北方地区如内蒙古、辽宁和天津目前由于还没有完全复工,所以受文件47号的影响尚不明显。 华中如河南地区,虽不在关注的十二省之内,但开工情况也不理想。山东由于划入北方,目前的影响不大。 Q:关于劳务返工情况,是否有大量因为雪雨天气延迟返工的情况?A:因天气原因导致劳务返工延迟的只占到3成左右。主要原因并不是天气,而是资金短缺。Q:城中村项目的整体推进情况如何? A:目前城中村项目并没有成为本次调研的重点,据了解,涉及城中村项目的数目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地区。其他地区基本上没有提及到相关项目。对于接到这种项目,特别是保障房项目的施工企业来说,资金情况普遍较好。在整个项目中,这类项目的比例其实并不大。Q:华北地区的项目情况似乎比较好,除了受益于去年的万亿国债下的水利项目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A:华北区域的铁路项目和地铁项目较多。高铁项目如雄安新区的雄忻高铁以及雄安到潍坊的高铁去年新开工。天津和北京有一些新的地铁工程,开工情况也比较好。整体来看,基建项目拉动了华北地区的复工情况,相对于房地产项目,基建项目表现更为强劲。Q:元宵节后复工的情况怎么样?三月初的行业展望是什么样的?A:从我们的预期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会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三月初,我们预计复工情况会略差一些。许多施工企业也给出了预期,他们预计3月5号过后量会起来,这个时间节点值得关注。可以预见的是,整个复工节奏可能会受到资金到位和天气的影响。我们预期三月过后的情况可能会更清晰,到时我们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指引。 Q:3月5号被看作是一个关键时间节点,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A:3月5号被认为是关键时间节点,主要因为客户反映,施工企业预计资金到位和天气等因素将在此时有所改善,从而推动复工和施工进程。上海可能会有些滞后,但其他区域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之后启动,复工情况可能会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实际情况具有不确定性,这需要我们持续观察后续的行 业数据。Q:在当前阶段,我们能对复工进度作出怎样的预判? A:目前对复工进度很难作出准确预判,因为这完全取决于各个企业对项目复工的具体安排。我们能做的就是持续关注,看看是否会有提速的需求与计划出现,因为我们明白企业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待第二期数据出炉后,我们可能会有更清楚的了解。因此,精确的业绩指引需要等待更多数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