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山西证券]:边缘AI行业深度:边缘AI硬件,引领硬件创新时代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边缘AI行业深度:边缘AI硬件,引领硬件创新时代

信息技术2024-04-18山西证券起***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边缘AI行业深度:边缘AI硬件,引领硬件创新时代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分析 2024年4月18日 领先大市-A(维持) 边缘AI行业深度 边缘AI硬件,引领硬件创新时代 电子 电子板块近一年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最闻 相关报告: 【山证半导体】存储行业深度报告:把握行业周期反转机会,存储产业链国产替代空间大2024.4.17 【山证电子】山西证券电子行业周跟踪:AI市场竞争加剧,AIPC加速落地,关注联想4月18日科技创新大会2024.4.15 分析师:高宇洋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3050002邮箱:gaoyuyang@sxzq.com 投资要点: 边缘AI是云端算力的有效补充,也是AI应用落地的必要工具,长期成长空间巨大,当前已处于爆发前期。伴随AI应用范围扩大,整体算力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于算力及时性、安全性等个性化需求凸显,边缘端算力增长已经成为趋势,以PC、手机、汽车等终端作为载体的边缘算力将对硬件产业链产生新一轮革新。 主流厂商核心SoC算力大幅度升级,边缘AI技术基础已具备,新一轮硬件升级趋势已形成。主流芯片大厂英特尔、AMD、高通、苹果等陆续推出边缘端高算力性能的旗舰芯片产品,目前边缘端已具备运行大模型能力,预计未来3-5年PC、手机、汽车、IoT等终端将陆续搭载更大算力,终端产品形态与市场格局将产生明显变化。芯片升级带来整机产品结构与功能优化,新一轮硬件升级趋势已形成。 边缘终端革新将带来下一轮硬件创新周期,边缘AI对于国内市场及供应链带来新的成长动力。当前消费终端技术革新放缓,硬件换机周期拉长,AI将有力拉动新一轮周期。AI硬件对终端整机代工、芯片、结构件、存储等众多环节有更高技术需求,价值量的提升及终端换机周期将带动国内供应链享受创新溢价。 重点公司关注:PC及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华勤技术、春秋电子、思泉新材;边缘端芯片设计公司,晶晨股份、瑞芯微、全志科技。 风险提示:AI产业发展进度不及预期;下游消费电子景气度修复不及预期;供应链受贸易摩擦影响不及预期。 目录 1.边缘AI:AI普及的硬件基础6 1.1边缘AI是什么6 1.2边缘AI的相对优势7 1.3边缘AI的应用场景8 2.边缘AI:AI普及的硬件基础11 2.1AIPC芯片:主流大厂路线推出新品,相对传统PC大幅提升算力11 2.1.1高通:基于ARM架构的新一代PC芯片,算力领先同行14 2.1.2苹果:M系列芯片算力大幅提升15 2.1.3英特尔:PC芯片龙头,AIPC时代引领行业发展16 2.1.4AMD:AI芯片不断迭代,算力能力持续提升16 2.2主流AI手机芯片厂商17 2.2.1高通:手机领域芯片龙头,新款旗舰芯片算力提升明显18 2.2.2联发科:旗舰芯片全大核设计,AI模型搭载能力大幅提升19 2.3AI大模型端侧落地推动终端存储容量提升20 3.边缘AI硬件产业链生态与展望21 3.1AIPC或为PC产业提供重要发展动力21 3.2边缘AI在不同终端的应用25 3.3边缘AI产业链中的国产化机会28 4.重点公司梳理29 4.1PC消费电子产业链:华勤技术29 4.2PC消费电子产业链:春秋电子30 4.3PC消费电子产业链:思泉新材31 4.4边缘端芯片产业链:晶晨股份32 4.5边缘端芯片产业链:瑞芯微33 4.6边缘端芯片产业链:全志科技34 5.风险提示35 图表目录 图1:AI处理的重心正在向边缘转移6 图2:边缘AI的模型架构种类7 图3:高通全栈式优化StableDiffusion模型9 图4:高通在安卓手机上运行StableDiffusion9 图5:微软介绍Copilot对工作效率的提升9 图6:高通发布面向主动式车载辅助的人工智能10 图7:主要厂商产品发布时间11 图8:高通PC芯片骁龙XElite宣传图14 图9:英特尔Ultra芯片与竞品AI性能对比测试16 图10:AMD最新产品数据表17 图11:高通骁龙8Gen3配置19 图12:联发科最新手机旗舰天玑930019 图13:运算速度与硬件的限制关系20 图14:美国GDP物量指数:计算机最终销售(单位:以2017年为100)21 图15:全球PC出货量(年,百万台)22 图16:全球PC出货量(季度,百万台)22 图17:联想AIPC推介展示23 图18:联想与英伟达合作混合人工智能计划23 图19:联想ThinkPadX1CarbonAI23 图20:联想小新Pro16AI酷睿版23 图21:2023年10月Android手机性能排行26 图22:小米14Ultra大模型影像技术展示26 图23:基于蓝心大模型的AI产品蓝心小V27 图24:AIPIN产品介绍27 图25:AI为PC产业链带来的发展机会28 图26:华勤技术营业收入(亿元)30 图27:华勤技术归母净利润(亿元)30 图28:春秋电子营业收入(亿元)31 图29:春秋电子归母净利润(亿元)31 图30:思泉新材营业收入(亿元)32 图31:思泉新材归母净利润(亿元)32 图32:晶晨芯片应用终端Nexplayground33 图33:晶晨芯片应用终端Telly33 图34:晶晨股份营业收入(亿元)33 图35:晶晨股份归母净利润(亿元)33 图36:瑞芯微营业收入(亿元)34 图37:瑞芯微归母净利润(亿元)34 图38:全志科技营业收入(亿元)34 图39:全志科技归母净利润(亿元)34 表1:IntelAIPC芯片与非AI芯片数据对比12 表2:AMDAIPC芯片与非AI芯片数据对比13 表3:主要AIPC芯片参数对比13 表4:苹果M系列芯片性能对比15 表5:主要AI手机芯片参数对比18 表6:各大厂商PC上市节奏24 表7:全球个人电脑设备市场预测(出货量:百万台)25 1.边缘AI:AI普及的硬件基础 1.1边缘AI是什么 边缘AI,也称为边缘人工智能,指在物理世界设备中部署AI应用。这项技术之所以被称为“边缘AI”,是一种在物理设备上本地处理的AI算法。具体来说,边缘AI的计算发生在靠近用户和数据的网络边缘,而不是集中在云计算设施或私人数据中心。这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边缘都可以应用,例如零售店、工厂、医院,甚至我们身边的交通信号灯、自动化机器和电话等设备都可以做为边缘AI的终端。 边缘AI本质是将边缘计算与AI进行一种结合,在分布式的物理架构下去进行AI计算,相对于传统的云AI,边缘AI在算力的性价比和效率上有明显优化,因此也扩大了AI计算的适用范围。传统AI的使用场景有一定局限性,难以面对实际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云AI大模型对特定场景的适配性较差,易出现算力的不足或者冗余,算力使用的性价比偏低。同时云计算在边缘端对于数据的传输通信有较高要求,网络安全及传输速率的劣势使得计算效率略显不足。而边缘AI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在芯片、模型、感知等层面进行专有设计,使得数据在终端进行采集、计算,不仅提升了AI运算效率,同时降低了对云算力的消耗,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高性能计算,应用于边缘端,也极大扩展了AI技术的使用场景。 图1:AI处理的重心正在向边缘转移 资料来源:英伟达、山西证券研究所 1.2边缘AI的相对优势 边缘AI相对传统云AI的四大优势,分别为算力节省、低延时、隐私定制、交互简洁,是边缘AI扩大自身应用场景的核心优势。算力成本是AI运算的主要成本,传统云端模型参数在千亿以上,单次计算调用的算力和存力成本巨大,而边缘AI模型针对具体应用对模型进行优化,降低了参数和训练数据的规模,另外直接将运算在边缘端进行,减少了数据在云端和边缘端的传输,同样也是对成本的节约。其次边缘AI的优势还体现在低延时和离线状态的使用,传统云端模型需要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网络的稳定性,以及传输过程中的延时,将明显降低AI应用使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而边缘AI则可以在无连接状态使用模型,规避了传统云端模型的劣势。另外边缘终端直接计算,可以避免数据上传云端造成的信息泄露等问题,更有利于信息安全,同时由于本地信息的个性化,边缘模型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用户的爱好、性格给出更有价值的输出结果,提供差异化的AI服务。 边缘AI与传统AI互有优势,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使用场景的差异,边缘AI的模型架构又可分为终端为中心的混合AI、基于终端感知的混合AI、终端与云端协同处理混合AI。之所以要对AI计算进行分工,是由于在不同的场景下,根据云端和边缘端的计算、存储能力,需要将AI计算和存储分配到云和终端共同完成,使得整体AI计算效率最大化。 图2:边缘AI的模型架构种类 资料来源:《EdgeIntelligence:PavingtheLastMil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withEdgeComputing》、山西证券研究所 终端为中心的混合AI,即是将所有的计算过程均在边缘端进行。当边缘终端的计算性能较高,且运行的模型复杂度不高的时候,直接将模型搭载在终端上,依靠终端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一般适用于计算能力较强的终端,例如PC等。这种模型的优势是更快速的响应用户请求,且降低对云端的计算负载,同时在离线状态下也能实现模型运行,是一种完全不依赖云端数据中心的边缘模式。 终端感知的混合AI,终端负责的数据采集和存储,然后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AI计算,最终通过终端进行数据输出。这是一种结合终端数据处理能力,与云端计算能力的边缘AI模式,一般适用于数据输入输出能力强,但计算能力有限的终端,例如手机、智能音箱等。利用边缘终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标准化,对于用户来说,既能保证数据输入的有效性,也保障了传输数据的隐私性,而对于云端数据中心,则有效降低了数据负载。 终端与云端协同处理混合AI,这是一种结合终端数据处理能力与云端计算能力的边缘AI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模型自主判断AI计算在云端和边缘端的分配,当计算需求较为简单时,则在终端进行简易模型的计算,而当终端计算结果准确性下降后,则再通过云端的大模型进行修正。协同处理的模式对使用场景有更强的适应力,适配不同的AI使用需求,其难点在于对算力的分配算法,如何判定在云端或终端进行计算。潜在方案是先在终端进行初步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发送到云端进行验证,由验证的正确率来判断是否要在云端进行重新计算,从而实现云端算力的动态调整。 1.3边缘AI的应用场景 边缘AI模型的研发加速边缘AI的应用场景扩展,当前已有众多边缘模型发布,其模型参数在10亿至100亿之间。受边缘终端的计算性能限制,边缘端搭载的AI模型较传统模型更加轻量级,其参数范围取决于模型的预期功能和搭载的终端。根据高通预测,未来在边缘端搭载的模型参数范围在10-100亿之间,且100-150亿参数级别的模型可以覆盖大部分的边缘AI应用。 边缘AI推广的基础是边缘模型的推出,高通在手机上演示使用StableDiffusion来生成图像,标志着AI大模型首次在安卓手机终端上得到应用。StableDiffusion过去依靠云端运行, 参数超过10亿,高通通过全栈AI优化,使用降低浮点数、减少存储溢出、升级算力性能等方式,使得模型可以在骁龙8Gen2平台上运行。 图3:高通全栈式优化StableDiffusion模型图4:高通在安卓手机上运行StableDiffusion 资料来源:高通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高通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边缘AI由于其算力节省性、低延时、隐私定制、交互等优势,在各行各业都有广阔应用前景,例如消费电子、PC办公、智能汽车等领域。根据英特尔高级副总裁SachinKatti预测,2023年全球边缘市场规模将达到4450亿美元,边缘AI的广泛应用将会各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智能手机及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类产品,使用边缘AI主要集中在视觉识别及语音感知功能上。视觉识别领域,通过边缘AI算法,实现对人以及物体的识别从从2D到3D,适用范围大范围扩展,例如在智能家居领域,生物识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