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尖兵,谋远终迎盛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尖兵,谋远终迎盛放

2024-04-13邓永康、李佳、朱碧野、王一如、李孝鹏、许浚哲民生证券华***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尖兵,谋远终迎盛放

深耕电力电子,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创立于2007年,以电能质量产品起家,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底层技术,实现单一业务线到四大业务线的蜕变。目前公司主要聚焦于工业配套电源(电能质量+工业电源)、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电池化成检测设备四大业务板块。公司2019-2023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43%/60%,实现高速增长。结构方面,公司此前以电能质量业务为基本盘,近几年受益新能源行业需求起量,充电桩、储能业务营收占比大幅提升,23年分别为34%/32%,成为公司前两大主营业务。 储能风口已至,增长势头强劲。储能市场前景广阔,公司2012年前瞻布局储能PCS环节,拥有10多年经验,行业排名靠前,具备竞争优势:1)先发优势:海外资质认证齐全,30-1000kW全功率范围储能变流器产品均已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国内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有助于获取订单;2)产品力强:公司定位清晰,聚焦大储及工商业场景,各场景具备针对性解决方案。23年公司储能业务实现收入9.1亿,同比增长255%,实现高速增长。 充电需求强劲,市场冉冉升起。公司是具备核心技术实力的充电桩上游设备提供商,产品主打中高端,盈利能力行业领先。2021年下半年开拓专用车、重卡等新市场,同时增加模块销售作为利润补充,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在欧洲市场的开拓初见成效,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中国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厂家。23年公司充电桩业务实现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99.58%,后续有望持续放量。 电能质量为基,业绩稳步提升。电能质量设备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预计2024年可达1680亿元,对应18-24年CAGR为8%。2020年起行业尾部企业逐渐出清,竞争格局陆续优化。公司在低压用户侧电能质量排名第一,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该业务20-23年CAGR为25%,高于行业增速,有望持续贡献业绩。 电池化成检测:绑定下游客户,业务稳定放量。公司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基本覆盖产线和实验室所有型号,绑定众多行业内中大型客户。23年海外电池厂产能保持扩张趋势,公司电池检测及分容化成设备在23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4年将继续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及机会,保持在行业下行周期中逆势增长的趋势。 投资建议:公司战略布局前瞻,产品竞争力突出,四大业务线齐头并进,储能+充电桩业务起量,电能质量基本盘稳固,电池化成检测绑定下游客户,整体业绩确定性较强。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36.23/48.94/65.16亿元,增速分别为36.7%/35.1%/3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7.34/9.84亿元,增速分别为37.3%/32.6%/34.1%。4月12日股价对应PE倍数16x/12x/9x。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政策出台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供应链短缺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项目/年度 1深耕电力电子,业绩高速增长 1.1电能质量业务为基,延展至四大业务线 专注于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弘股份”或“公司”)成立于2007年,以电能质量产品起步,2016年确定四大业务板块,2017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致力于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配套电源与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主要聚焦于工业配套电源(电能质量+工业电源)、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四大业务板块。 实现蜕变,步入高速增长阶段。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设备,实现从单一业务到四大业务线的蜕变,整体来看公司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期(2007年-2009年):公司是国内最早的电能质量设备推广者之一,初期业务规模较小,主要专注于电能质量领域中有源滤波器(APF)研发和设计。2007年公司将三电平技术引入APF产品设计中、开发了专门的控制算法,并于2008年推出首款模块化APF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应用模块化技术制造电能质量产品的企业。 2)拓展期(2010年-2016年):开始逐步延伸公司业务布局,开发多种产品线,2010-2012年公司分别成立储能微网、电动汽车产品、电池化成与检测产品线,奠定公司四大板块的产品结构基础。2015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业务布局也初现成果。 3)上升期(2017年至今):公司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逐步建立品牌影响力,项目承接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几年受益于充电桩、储能等成长赛道行业风口,公司业绩迈入高速增长阶段。 图1:公司发展历程 立足中国,布局全球。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60+的国家与地区,多款产品先后获得ETL、TUV、CE、SAA、UL等多家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与测试,满足国内及国际产品标准。公司在美国、印度、惠州、苏州、西安、北京等地均设有子公司及研发基地,拥有超过210款专利技术。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及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分别为23%/22%。 图2:公司海外布局 图3:2019-2023公司国内外收入占比 1.2业绩高速增长,底层技术决定业务强延展性 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公司2019-2023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42.89%/59.67%,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26.51亿元,同比增长76.37%;实现归母净利润4.03,同比增长80.2%。 图4:2019-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5:2019-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充电桩+储能增长势头强劲。公司以电能质量业务起家,为公司的基本盘业务,19-22年稳定40%左右收入占比,23年下降至20%。从2018年起,随着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充电桩、储能业务快速发展,营收占比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新能源电源变换设备与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占比分别为34%/32%,成为公司前两大主营业务。 各板块收入变化情况: 工业配套电源(电能质量+工业电源业务):2020-2023年CAGR为24.85%,23年实现收入5.33亿元,同比增加4%,为公司创造稳定的利润来源。 电动汽车充电桩:受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政策及需求刺激,下游充换电运营企业投资升温,拉动充换电产品需求增长。2020-2023年CAGR为50.10%,23年实现收入8.5亿元,同比增加99.58%。 新能源电源变换设备:储能行业景气度提升,增长势头强劲,2020-2023年CAGR为94.20%,23年实现收入9.1亿元,同比增加255.65%。 电池化成检测:依靠渠道、行业、市场等销售机会的拓展,保持业务整体平稳增长。2020-2023年CAGR为41.98%,23年实现收入2.99亿元,同比增加15.76%。 图6:2019-2023公司营业收入占比 图7:2019-2023公司各业务收入(亿元) 公司各类产品的底层技术皆为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公司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情况,运用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开发出不同种类的产品,使产品能实现变换和控制电力的核心功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不同电力形式的需要。同时,公司对各类产品均进行了模块化处理,客户可以整体购买相应产品,也可以购置相应模块解决对应的电力电子问题。 表1:公司各业务底层技术及应用领域 1.3股权结构稳定,股权激励计划绑定人才 股权结构清晰稳定。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方兴先生为公司唯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有公司18.75%的股权,盛剑明先生和肖学礼先生分别持有公司5.31%、4.76%的股权,三人合计持有公司28.82%的股权。 图8:股权穿透图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绑定人才,彰显公司发展雄心。公司于2022年3月24日发布上市后首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告,授予人数为238人,授予价格为24.81元/股,授予数量为397.10万股。考核计划为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目标值)为22-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1.6/2.0亿元,第二个标准(触发值)为22-24年净利润实现1.08/1.35/1.75亿元。此次激励计划将公司与核心人员紧密绑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彰显公司发展雄心。 表2:2022年3月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4费用管控良好,持续高研发投入 盈利能力良好,净利率保持增长势头。公司2023年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41.01%/15.13%。近几年公司毛利率由于产品出货结构调整略有下滑,整体保持在40%以上水平,净利率方面则呈现增长趋势,盈利能力良好。 费用率逐年下降,成本管控良好。公司主要销售客户为工商业客户,产品种类及客户数量众多,分散的销售模式决定了较高的费用开支。随着公司有效管控及生产规模的提升,期间费用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下降至24.32%,相比于2021年的31.51%下降7.19pcts,费用管控成效明显。 图9:2019-2023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情况 图10:2019-2023公司费用率情况 各项业务毛利率稳定。分板块来看,公司各个业务毛利率均稳定在较高水平,2023年工业配套电源、充电桩、电池化成检测、新能源电能变换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40%/45%/33%。 图11:2019-2023公司分板块毛利率情况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不断强化技术优势。公司保持每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9%左右。多年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使公司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不断强化自身技术领先优势。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645人,同比增长65.81%,占全部人员的25.85%。2023年研发支出为2.31亿元,同比增长56.11%,研发费用率为8.71%。发明专利方面,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已获得授权的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计232件,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盛弘新能源动力电池检测及充电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新能源汽车智能超充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深圳市工业设计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图12:2019-2023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 图13:2019-2023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率 2储能风口已至,增长势头强劲 2.1布局前瞻,具备先发优势 公司储能PCS排名靠前。公司凭借前瞻性的业务布局以及长期经验积累,已在储能PCS环节形成一定的领先优势。据CNESA统计,2023年国内储能PCS出货量排名中,盛弘股份排名第4,相比22年前进3名;此外,在中国企业海外储能PCS出货量排名中,盛弘股份同样排名第4,相比22年前进1名。 图14:2023年中国PCS企业国内出货量排行榜(GW) 图15:2023年中国PCS企业海外出货量排行榜(GW) 项目布局全球,客户资源优势凸显。公司深耕十余年,累计装机突破4GW,已在全球五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储能产业布局,在缅甸、印尼、泰国和非洲等无电弱电及偏远地区通过灵活的模块化储能方案,建设了一体化的储能系统,减少了安装和维护成本,为无电弱电地区带来光明,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条件;同时,为欧美市场其需量电费管理与新能源消纳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图16:公司储能业务成就 2.1.1海外资质认证齐全,有望受益全球储能市场起量 资质齐全,产品功率场景全覆盖。为满足不同国家地区的安全标准,盛弘30-1000kW全功率范围储能变流器产品均已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根据中国、英国、德国、澳洲和美国电网安全规范标准进行的测试和认证,并在美国加州和夏威夷州电网公司、澳洲清洁能源协会CEC及英国能源网络协会ENA上进行列名,满足智能逆变器对电网的高级支撑能力。50~250kW系列模块化储能变流器成为全球首款同时满足UL、CPUC和HECO相应规范的大型并网逆变器,并能同时满足并网和离网的应用需求。此外,盛弘股份储能实验室也同时成为Intertek和TUV莱茵所认可的试验室。 表3:公司储能业务资质认证情况 2.1.2项目经验丰富,具备承接国内订单的能力 丰富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