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M1:今年国内宏观的核心变量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专题研究:M1:今年国内宏观的核心变量

2024-04-06赵宏鹤民生证券Z***
宏观专题研究:M1:今年国内宏观的核心变量

宏观专题研究 M1:今年国内宏观的核心变量 2024年04月06日 为什么说M1是今年国内宏观的核心变量?一客观,二有效,三有变数。我们对M1的解释框架进行了重要更新,并且给出了今年M1水平的情景预测,结果指向在今年既定政策空间用好用足的情况下,M1增速有可能在季度-半年的时间维度上出现反弹。这意味着,如果股债市场的交易风格较为拥挤,M1的边际变化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和市场预期。关于M1解释框架的更新:2017年以来,房地产对M1的解释力显著下降广义财政的解释力显著提升,再将居民存款结构和委托贷款纳入框架,对M1的解释力达到95%。因此,当前M1是集广义财政、居民行为、房地产、影子银行于一身的综合性指标,是描述大基本面走势的有益指标。 分析师赵宏鹤执业证书:S0100524030001邮箱:zhaohonghe@mszq.com相关研究1.国内经济高频周报:3月第4周:应该如何描述当前的经济状态?-2024/04/02 关于M1的分情景定量预测:今年M2增速回落不会否定M1增速的阶段性回升。按三种情景估算,在既定的宏观政策空间用好用足的情况下,M1增速当前处于底部区间,今年有机会出现阶段性回升,且回升弹性会比较温和。 2.2024年3月PMI数据点评:PMI超季节性回升意味着什么?-2024/03/313.全球大类资产跟踪周报:内外共振,金价再创历史新高-2024/03/304.宏观事件点评:如何理解在公开市场操作中 关于M1前景对市场的映射:方向上,如果M1增速在季度-半年的时间维度里止跌企稳-温和回升,股市的基本面因素会比过去2-3年更积极,长端利率面临逆风;风格上,M1增速企稳回升的阶段,大小盘风格会比过去3年更均衡节奏上,考虑到M1的弹性潜力比较温和,反弹大概率不会贯穿全年,财政支出加速阶段最有可能提振M1,因此把握财政节奏是今年资本市场的重要宏观命题。 逐步增加国债购买-2024/03/285.国内经济高频周报:3月第3周:经济的结构性特征愈发显著-2024/03/25 风险提示: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和节奏不确定,M1对市场的映射力度减弱 目录 1M1解释框架的重要更新4 2M1的分情景定量预测6 3M1前景对市场的映射7 4风险提示9 插图目录10 为什么说M1是今年国内宏观的核心变量?一客观,二有效,三有变数。受政策直接影响较小是为客观。M180%以上是企业活期存款,存款结构主要 是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微观经济活跃度提升必然伴随企业存款活期化。除了 2022年的大规模留抵退税,过往政策很少会直接影响企业存款结构。 有效性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近几年,经济结构和政策逻辑的演变导致许多规律性指标有效性减弱,M1则保持了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双重紧密联系。例如,M1(内)和油价(外)对PPI需求侧的解释力保持在较高水平,M1与沪深300、大小盘超额收益的相关性也长期稳健。 因此,M1是难得的既客观又有效的宏观指标,是连接宏观和市场的桥梁。 M1的变数来自哪里?M1增速已经回落了3年,今年2月录得1.2%的历史低位,时间和空间都处于极致水平。我们对M1的解释框架进行了重要更新,并且给出了今年M1水平的情景预测,结果指向在今年既定政策空间用好用足的情况下,M1增速有可能在季度-半年的时间维度上出现反弹。这意味着,如果股债市场的交易风格较为拥挤,M1的边际变化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和市场预期。 图1:M1和油价可以很好的拟合PPI(%)图2:M1与沪深300的相关性长期稳健(%) PPI:当月同比M1&油价拟合 14 9 4 -1 中国:M1:同比沪深300指数:月:平均值(右) 356800 305800 25 4800 20 3800 15 2800 10 51800 2010-01 2011-01 2012-01 2013-01 2014-01 2015-01 2016-01 2017-01 2018-01 2019-01 2020-01 2021-01 2022-01 2023-01 2024-01 2005-01 2006-01 2007-01 2008-01 2009-01 2010-01 2011-01 2012-01 2013-01 2014-01 2015-01 2016-01 2017-01 2018-01 2019-01 2020-01 2021-01 2022-01 2023-01 2024-01 -60800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1M1解释框架的重要更新 经济结构和政策逻辑演变虽然没有令M1失效,却改变了M1的主导因素。 2007-2017年,商品房销售额对M1的解释力1接近50%。这是一段房地产驱动经济周期的经典时代,按照“前融-拿地-开工/开发贷-预售-回款-施工-竣工”的模式,地产链杠杆高、链条长,只要销售抬升,庞大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就会先后活跃起来。因此,这一时期的M1弹性高、对经济的领先性强。 2017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额对M1的解释力下降至15%。这一时期,房地产的经济贡献度逐渐下降,行业行为模式也被重塑,销售与地产链活跃度的映射被削弱。2018年,房地产融资持续收紧,房企为争取销售回款、改善现金流,实行“多开工、强推盘、多预售、慢施工”的高周转策略,导致销售强而施工弱,几年后的交楼风波就此埋下伏笔。2021年,针对房企的预售资金监管加强,保障了购房者权益,也让预售制的杠杆效应进一步大幅下降。 图3:2017年后,商品房销售对M1的解释力明显下降(%) 中国:M1:同比 商品房月度销售额MA3:同比(右) 45 35 25 15 5 -5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这一时期,“政府债券增速+城投债余额增速+居民存款定期化速度+商品房销售额+委托贷款增速”五个指标对M1的解释力合计达到95%,其中“政府债券+城投债”两个指标的解释力超过80%。具体来看: 广义财政对M1的影响力显著提升。随着近年经济内生动能减弱,财政对经济边际走势的影响力上升。财政收入是顺周期的,从收入到支出主要是存量再分配;政府债务是逆周期的,可以依托政府信用创造纯增量。2017年以来,政府债券在社融的比重持续提升,同时期表外融资比重持续回落、直接融资比重缓慢下降。 居民行为也会影响M1。虽然M1主要统计企业活期存款,如果居民存款中定期存款的比例加速上升,同样会抑制M1增速。例如,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会同时 125 105 85 65 45 25 5 -15 -35 1解释力指OLS回归的拟合优度,本文其他部分意同 形成M1和M2,企业用于支付居民薪酬后M1减少、M2不变。如果居民将薪酬存在活期,准备用于消费或购房,很快又会成为企业的M1;反之,如果将薪酬存在定期,则只保留M2、不再创造M1。 此外,商品房销售和影子银行仍然保留了少量解释力。因此,当前M1是集广义财政、居民行为、房地产、影子银行于一身的综合性指标,是描述大基本面走势的有益指标。 图4:2017年以来政府债券在社融的比重持续上升图5:2017年以来居民存款加速定期化,M1中枢下移 19% 16% 13% 10% 7% 4% 政府债券表外融资直接融资 75% 73% 71% 69% 67% 65% 63% 61% 59% 居民存款定期比例居民存款定期化速度(右) %6 4 2 0 -2 -4 2006-03 2007-03 2008-03 2009-03 2010-03 2011-03 2012-03 2013-03 2014-03 2015-03 2016-03 2017-03 2018-03 2019-03 2020-03 2021-03 2022-03 2023-03 -6 2017-01 2017-07 2018-01 2018-07 2019-01 2019-07 2020-01 2020-07 2021-01 2021-07 2022-01 2022-07 2023-01 2023-07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下图展示了M1的变量拟合结果。一点细节是,23Q4的拟合曲线与M1稍有偏离,主要原因是置换债和增发国债。一般情况下,政府债券从发行到形成支出的间隔不长,23Q4的情况是10-11月发行了1.3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并非信用增量;11-12月增发了1万亿国债,大部分滞后到今年形成支出。根据上述因素修正后的曲线更接近实际M1走势。 图6:五个指标可以较好的拟合2017年以来的M1走势(%) 25中国:M1:同比修正拟合 20 15 10 5 0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2M1的分情景定量预测 首先回答一点疑虑,今年M2增速回落不会否定M1增速的阶段性回升。过往经验是,M1增速上升要以M2增速上升为先导,原理类似“宽信用需先宽货币”。过去二十年,M2增速下降同时M1增速上升的情况有3次:2006年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2020年下半年,均是M1、M2增速共振上升,随后M2增速率先回落,M1增速进入上升后半段。 今年有所不同,一是M2增速继续压降的空间不大。按照“经济增长目标(5%) +价格预期目标(3%)+精准有效(0-1%)”框架,今年M2的合意增速或在8-9%,虽然低于2023年底的9.7%,今年2月已经降至8.7%,在合意区间内。 二是政策导向重在精准有效。今年信贷政策的导向是效率提升、结构优化,而非简单的全面压降。低效信贷投放后直接沉淀为定期存款或理财,只增M2、不增M1,因此如果今年M2增速降幅不大、结构上压降低效信贷,对M1的抑制有限。 三是预算内政府债务扩张。今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新增专项债+特别国债合计8.96万亿,加上去年底增发的1万亿国债滞后支出,预算内政府债务增速高于去年。财政支出后同时形成M2和M1,是驱动M1增速回升的关键力量。 要关注的是地方化债对M1的影响。预算内债务扩张的侧面,是重债省严控隐性债务。今年1季度城投债净融资为负,历史少见,因此今年的情景1预期是小幅负增长,情景2预期零增长,情景3预期小幅正增长。 图7:历史上M1上升一般以M2上升为先导(%)图8:今年一季度城投债净融资为负(亿元) 40M1:同比M2:同比(右) 35 30 25 20 15 10 5 306000 5000 25 4000 20 3000 152000 1000 10 一季度城投债净融资 0 同步M2下降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5上升M1上升 同步M2下降上升M1上升 同步M2下降 上升M1上升5 0 -1000 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假设三种情景估算今年M1增速,结论是:如果今年既定的宏观政策空间用好用足,1)当前处于底部区间;2)今年有机会阶段性回升;3)弹性比较温和。 由于预算内的政府债务组合已经确定,按照情景1,假设商品房跌幅扩大、委 托贷款不增长、城投债负增、居民存款定期化速度保持历史高位,今年底M1增速将持平于去年底,没有进一步回落;按照情景3,假设商品房跌幅收窄、委托贷款小幅增长、城投债小幅正增、居民存款定期化速度放缓,则今年底M1增速回升至4.4%,高于过去10年30%的时间,弹性比较温和。 PSL等新工具可能带来额外弹性。2017年之后PSL基本处于退出状态,因此没有纳入上述测算。PSL的本质是财政货币化,今年是三大工程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如果后续仍有增量,M1的实际表现可能会好于下表中的估算结果。 图9:三种情景假设对应今年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