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行业层面,2023年下半年至今产业链价格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3月底以182尺寸为例,TOPCon/PERC组件单瓦报价分别为0.96/0.92元,较2023年7月报价分别下降了39%/34%;N型/P型硅片单片报价分别为1.65/1.75元,较23年7月分别下降43%/38%,硅片价格累计降幅更大。 公司层面,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先生在2023年10月表示拟出资1-1.5亿增持公司股份,并在2024年1月30日实施首次增持;另外,公司于2024年3月8日发布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为3-6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1.5元/股(公司最新股价为20.1元/股);产品方面,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发布泰睿硅片新品,隆基泰睿硅片作为系列产品,将涵盖多种细分产品组合,包含市场主流的高效电池路线——HBC、TBC、HJT、TOPCon等,且可同步提供多种主流尺寸、厚度的产品,公司预计泰睿硅片将在4月份开启下游验证、9月份或将批量导入量产。 国信电新观点: 1)2023年下半年至今,组件产量及开工率呈下降趋势,根据Infolink统计数据,一线组件厂商开工率从2023年7月的82%降至2024年2月的约45%;2024年2月国内组件产量31GW,环比下降20%,且较2023年7月产量已下降45%。2023年下半年至今,硅片行业虽然持续保持较高开工率,但同时也积累了较多库存,根据硅业分会调研数据,硅片行业当前库存已达到35GW以上,或为光伏组件原材料中库存最高的环节。展望二季度,产业链库存正在逐步消化,光伏组件出货传统旺季将至,海外及国内需求有望启动,光伏组件与硅片价格或有望企稳。 2)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及董事长增持股份,均彰显公司对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同时公司长期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效降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出硅片新品,预计公司将在硅片行业始终保持领先优势。 3)考虑到光伏行业正处在产能出清期,一体化组件与硅片的盈利能力较之前已有较大幅度下降,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20.5/60.1/73.1亿元(原预测2023-2025年为191.5/239.0/274.5亿元 ) , 同比增速分别为-18.7%/-50.1%/+21.7%,PE估值为25.3/20.8/1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全球“双碳”政策变动的风险、美联储降息时间递延的风险。 评论: 光伏需求增速放缓,组件与硅片环节产能过剩致使竞争加剧 根据CPIA数据,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390GW,同比增长70%,基于国内外光伏需求景气度,预计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480GW,同比+23%,增速趋缓。近年来,市场格局恶化,组件行业产能CR5从2021年的58%下降到2023年的40%;硅片行业产能CR5从2021年的71%下降到2023年的54%。 产能相对过剩将致使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一体化企业盈利能力同比或显著下滑,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市场份额或稳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我们预计到2024年组件与硅片行业产能CR5,分别可达48%/56%,同比分别增长8pct/3pct。 表1:组件产能统计表(GW) 表2:硅片产能统计表(GW) 2023年下半年至今,组件产量及开工率呈下降趋势,根据Infolink统计数据,一线组件厂商开工率从2023年7月的82%降至2024年2月的约45%;2024年2月国内组件产量31GW,环比下降20%,且较2023年7月产量已下降45%。2023年下半年至今,硅片行业虽然持续保持较高开工率,但同时也积累了较多库存,根据硅业分会调研数据,硅片行业当前库存已达到35GW以上,或为光伏组件原材料中库存最高的环节,且近期下游硅片几乎停止硅料采购。 图1:我国组件月度产量及环比增速(GW,%) 图2:我国硅片月度产量及环比增速(GW,%) 2023年下半年至今产业链价格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3月底以182尺寸为例,TOPCon/PERC组件单瓦报价分别为0.96/0.92元,较2023年7月报价分别下降了39%/34%;N型/P型硅片单片报价分别为1.65/1.75元,较23年7月分别下降43%/38%,硅片价格累计降幅更大。 图3:组件价格(元/kg) 图4:硅片价格(元/片) 进入2024年,组件一体化生产企业和硅片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承压,如果按照即期价格来测算,理论上组件一体化企业的单瓦毛利已经进入到-0.05至-0.01元区间,硅片企业的单瓦毛利已经进入到-0.04至-0.05元区间。 展望第二季度,伴随库存逐步消化,光伏组件出货进入传统旺季,海外及国内需求陆续启动,光伏组件与硅片价格有望企稳,盈利能力有望回升。 表3:主产业链利润分配(即期价格理论测算,元/W,M10尺寸,高效TOPCon路线) 表4:主产业链利润分配(即期价格理论测算,元/W,M10尺寸,PERC路线) 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积极推出硅片新品 近年来,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6.9亿元,同比增长6.5%。 盈利能力方面,近年来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水平先下降后企稳,主要系2019年-2022年公司组件业务发展迅速,组件收入占比提升,而相对较高毛利水平的外销硅片业务占比下降有所下降,2023年Q1-Q3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3Q1-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9.6%/12.4%。偿债能力方面,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较为稳定,截至2023Q3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 公司回购方面,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先生在2023年10月份表示拟出资1-1.5亿增持公司股份,并在2024年1月30日实施首次增持;另外,公司于2024年3月8日发布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为3-6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1.5元/股(公司最新股价为20.1元/股)。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及董事长增持股份,均彰显公司对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 产品方面,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发布泰睿硅片新品,隆基泰睿硅片作为系列产品,将涵盖多种细分产品组合,包含市场主流的高效电池路线——HBC、TBC、HJT、TOPCon等,且可同步提供多种主流尺寸、厚度的产品,公司预计泰睿硅片将在4月份开启下游验证、9月份或将批量导入量产。公司长期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效降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出硅片新品,预计公司将在硅片行业始终保持领先优势。 图6:公司年度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7:公司年度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8:公司年度毛利率及净利率(单位:%) 图9:公司年度资产负债率(单位:%) 基于审慎原则,我们下调了组件与硅片价格假设:预计2023-2025年公司组件平均售价为1.29/0.94/0.89元/W(原假设2023-2025年为1.49/1.32/1.29元/W),单位毛利0.24/0.16/0.15元/W(原假设2023-2025年为0.26/0.25/0.24元/W);预计2023-2025年公司硅片平均售价为0.48/0.27/0.26元/W(原假设2023-2025年为0.60/0.50/0.41元/W) , 单位毛利0.08/0.03/0.04元/W( 原假设2023-2025年为0.13/0.13/0.12元/W)。 考虑组件与硅片价格大幅下跌对业绩的影响 , 当前假设下2023-2025年公司组件业务毛利润为165.1/141.5/150.3/亿元,较原假设减少45.3/157.4/216.9/亿元;2023-2025年公司硅片业务毛利润为39.0/14.8/19.6/亿元,较原假设减少22.8/45.0/34.4/亿元。 表5:公司主营业务假设 表6:公司2024年各季度主营业务假设 在上述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期间费用、税率、股利分配比率等预测如下。未来几年期间费率小幅上升,主要系组件与硅片价格大幅下降,公司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而公司组件出货规模仍在快速增长,各项费用支出或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表7:公司盈利预测核心假设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173.7/1024.9/1068.6亿元,同比-9.0%/-12.7%/+4.3%; 实现归母净利润120.5/60.1/73.1亿元,同比-18.7%/-50.1%/+21.7%,对应PE分别为25.3/20.8/18.5倍。 表8:公司盈利预测及市场重要数据 投资建议:因组件与硅片价格及单位盈利下降明显,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测算得2024Q1一体化组件单瓦毛利区间为-0.05至-0.01元/W;2024Q1硅片单瓦毛利区间为-0.04至-0.05元/W。考虑到光伏行业正处在产能出清期,一体化组件与硅片的盈利能力较之前已有较大幅度下降,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20.5/60.1/73.1亿元(原预测2023-2025年为191.5/239.0/27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7%/-50.1%/+21.7%,PE估值为25.3/20.8/18.5倍,维持“买入”评级。 表9:可比公司估值表(截至2024年4月2日) 风险提示 新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全球“双碳”政策变动的风险、美联储降息递延致融资利率持续高位的风险。 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利润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