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大动脉未来新底座 ——数字基础设施评估体系研究报告 (2024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2024年3月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 当前,数字中国进入整体布局规划新阶段,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中国的数字大动脉、未来新底座,对于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高度重视数字基础设施在支撑、赋能和引领全域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战略意义,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需求催生新能力,在经济社会需求快速变化、普惠个性包容发展的新形势驱动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外延与重心方向也在发生深刻调整,核心能力从“算力、存力、运力”向“多力协同”快速演进,以满足各行各业对更广连接、更大带宽、更强算力、更高智能、更可持续等的多元化新需求,数字基础设施体系逐步进入敏捷部署、弹性配置、跨域调度、均衡提升阶段。 新发展呼唤新监管,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维增能,相应的行业监测评估分析工具需要同步拓展延伸,以更好为行业发展和地区政策科学部署提供定量、全面、准确、动态的参考依据。以此为背景,本报告结合行业发展基础现状与技术演进脉络趋势,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操作性、可比性、实用性原则,构建一套新时代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评估体系,旨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引领我国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稳固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大底座”,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目录 一、数字基础设施评估体系研究背景1 (一)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1 (二)全球主要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1 (三)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能级大幅提升2 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形势3 (一)新要求:数字中国建设进入整体布局规划新阶段3 (二)新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进、广泛应用4 (三)新需求:更广的连接、更大的带宽、更强的算力、更高的智能4 (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七力”核心能力体系加速形成5 (五)新实践:产业发展呈现数智融合、深入渗透的态势5 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方向6 (一)网络基础设施6 (二)算力基础设施14 (三)应用基础设施18 四、数字基础设施评估体系24 (一)构建的原则25 (二)指标体系构建26 (三)具体指标说明29 五、数字基础设施评估推进建议58 (一)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分类评估模型59 (二)建立数字基础设施分级管理机制59 (三)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统计监测59 一、数字基础设施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近些年,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各自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不断强化战略布局,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演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 (一)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各自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美国批准了“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该法案拨款650亿美元用于宽带基础设施的改进,确保更广泛的可靠互联网接入。欧盟推动其“数字单一市场”战略,目的是增强成员国间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与互通性。英国推出新的《英国数字战略》,专注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创意与知识产权、提高数字技术技能与人才培养、畅通金融渠道、改善经济与社会服务、提升国际影响力等六大关键领域,以促进其数字经济的包容性、竞争力和创新性发展。日本政府实施《Society5.0计划》,着重于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并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印度推出《数字印度计划》,旨在通过增强数字基础设施布局,促进国家向数字化转型,同时提升公民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 (二)全球主要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 全球5G网络基本遍布全球,用户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9月,全球102个国家/地区的277家运营商开通5G业务,5G网络人口覆盖率达36.9%;5G用户总数达14.3亿,5G用户渗透率达16.6%。 全球固定宽带接入持续普及,光纤宽带用户占比稳步增长。截至2023 年第二季度,全球固定宽带用户达到14.8亿,光纤用户达到10亿,占固定宽带用户数的67.6%。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超过30亿,物联网设备出货量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 达到35亿1,瑞典、中国两个国家实现“物超人”。全球数据中心总数持续缩减,大型数据中心成为未来建设重点。中美两国加快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将 从2022年的1715台增至2025年的1875台。 (三)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能级大幅提升 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性能优越的数字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5G网络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数达337.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8.05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46.6%。2023年度新增97个千兆城市,高速率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占比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底,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6.36亿户,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达 1.63亿户,在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中占比达到25.7%。移动物联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建立多网协同格局。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总数达40.59亿户,其中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3.32亿户,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达到57.5%。我国IP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和终端IPv6改造全面完成,新一代IP互联网络演进升级和架构优化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底,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7.76亿,全 1GSMA,《2024年移动经济报告》 国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全面支持IPv6。算力发展迎来高潮,存储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6月,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占整体算力规模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 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形势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进,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数字中国建设进入整体布局规划新阶段,数字基础设施“七力”核心能力体系加速形成,以满足各行各业对更广连接、更大带宽、更强算力以及更高智能的新需求。 (一)新要求:数字中国建设进入整体布局规划新阶段 一是国家持续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住建部、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全面开展家庭千兆接入和企业万兆接入升级改造。工信部等六部门出台《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推进重点节点与区域有序建设算力设施,逐步合理提升智能算力占比,加强算力中心网络高传输性能,推动算力在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业态扩展应用。二是多地加快推进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发展。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河南、贵州、甘肃等地市先后出台专项政策文件,推动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持续优化升级。总体来看,随着国家和各地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扩大,数字基础设施将日益先进与成熟,快速融合衔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场景应用,赋能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 (二)新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进、广泛应用 一是“双千兆”网络技术稳步革新。在固定网络方面,以10GPON、200G/400G等技术为代表的固定网络技术加快发展,超大容量、低时延低抖动固定宽带网络逐步建成。在移动网络方面,5G技术标准向5G-A、6G升级,将进一步满足移动带宽增强、超高可靠低时延、海量机器类通信等需求,并提供泛在万兆体验和千亿连接能力。二是存算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一方面,芯片实现3nm工艺,性能提升约为20%。另一方面,采用Ampere架构的加速卡,拥有6912个CUDA核心和432个张量核心,性能提升近20倍。三是绿色低碳成为行业发展新要求。以绿色为目标与驱动,对传输网络、存算等提出高效能要求,推动数字技术全面绿色化转型。 (三)新需求:更广的连接、更大的带宽、更强的算力、 更高的智能 一是万物互联将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要特征。未来通信与感知网络将深度融合,随着车联网、智慧工厂、全息通信、元宇宙等新业务的到来,2030年全球连接数量将至少提升10倍,带宽的需求也将增长百倍,超现实、沉浸式的极致体验将无处不在,个人、家庭、组织的宽带连接也将从现在的千兆光纤、千兆无线和千兆WiFi演进10Gbps无处不在的超宽带时代。二是高性能计算应用对算力需求不断增加。人工智能、隐私计算、虚拟现实以及基因测试和生物制药等新兴技术的深入普及,数字化业务对于算力和网络连接的一体化需求 加深,例如高分辨率虚拟现实云游戏既需要GPU计算完成渲染,又需要确定性网络连接满足端到端时延要求。三是智能化成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必备能力之一。多模态大模型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算法最有潜力的拓展方向,网络智能化有望向执行、感知和决策由系统自动完成的高度自智发展。 (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七力”核心能力体系加速 形成 一是感知力,通过统筹建设区域一体化智能感知网络体系,全面动态收集物理世界的“脉搏”数据,实时感知社会运行状况。二是连接力,通过建设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提升网络设备的负载能力和性能,推动社会从“网联”向“物联”“数联”“智联”升级跃升。三是运力,通过构建高速、稳定、低时延的骨干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数据运送能力。四是算力,即计算能力,是新生产力,与数据、算法协同构成数字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五是智力,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飞速发展,驱动行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六是存力,以大容量、高性能先进存力为代表,通过系统化、规模化发展高性能存储设施,增强高性能计算支撑能力。七是绿电力,以比特/瓦特指标为牵引,推动能源数字化革命,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促进行业从高碳走向低碳零碳。 (🖂)新实践:产业发展呈现数智融合、深入渗透的态 势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与产业应用深度渗透,将进一步丰富场景化新 业态、新模式。5G规模化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方向,将实现5G在实体经济中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深度渗透。基础通信网络将实现设施、技术、运营、商业、服务的体系化相互贯通,加速自智技术产业转化进程。二是人工智能加速算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将带动新一轮数字经济广泛增长。随着先进计算、AI大模型创新升级,将加速催化各领域、各行业数据应用新模式、新业态衍生,带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三是应用基础设施将进一步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跨领域协同将成为发展主旋律。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车联网由单条道路测试拓展到区域示范,未来将带动城市交通、工业、能源、建筑等重点行业跨领域融合,形成跨领域融合产业的倍增效应。 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方向 围绕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三大类设施,聚焦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物联网络、光纤宽带网络等十大重点建设方向,在“十四五”时期建设成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十五五”时期阶段特征判断及建设重点。 (一)网络基础设施 1.移动通信网络 “十四五”时期,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用户全球领先。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实现了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以及绝大部分乡镇镇区的覆盖。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62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达337.3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9.1%。5G用户规模加速扩大。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27亿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