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505公司简称:金石资源 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 1/200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公司负责人王锦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武灵一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施丽萍 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不包括公司回购专户的股份数量),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截至2024年3月28日公司总股本604,772,233股,扣除公司回购专户中的2,969,710股,以601,802,523股为基数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80,540,756.90元(含税),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1.75%。 如在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权益分派预案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可参与权益分派的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利润分配总额。 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经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系公司根据当前能够掌握的信息和数据等对未来做出的估计或预测,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注意投资风险! 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具体内容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六、(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其他 □适用√不适用 尊敬的投资者: 见信如面! 2024,去有风的地方 2023年初秋的一个下午,我接到公司总地质师从蒙古国打来的电话:“王董,我刚从矿井爬上来!大矿!大矿!这里有大矿!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矿!”乌兰巴托旷野的风里,手机信号断断续续,我们的总地质师兴奋得有些语无伦次。我们一直梦想在蒙古找个年产百万吨级别的大矿,已经花了几年时间在寻找,所以此刻他的心情我非常理解。看过电影《山楂树之恋》的朋友可能对地质队员发现好矿、大矿时的激动快乐、手舞足蹈有所体会。 蒙古国资源丰富,萤石资源储量排名全球第四,但含杂质多,品质一般,开发利用程度低,通常只进行粗加工,而且近十多年没有发现大矿。我不相信这“泼天的富贵”会这么容易降临。基于蒙古成矿条件的特殊性,所以无论我们的专家现场感觉多好,我还是决定要对现场进行钻孔验证。虽然严冬将近,我们还是组织钻探队伍在冰天雪地里工作了两个月。成果出来后,却在商务谈判上遇到僵局。我们决定放弃这桩收购。 然而,峰回路转。岁末年初,合作方又找到我们,降低了条件,并表示更看中我们的技术,希望能通过“技术+资源”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共赢。这次我们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了协议。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有时风雨兼程,有时繁花似锦。这是我们日常工作、经营、投资的常态,也是我们金石资源的2023。 这一年,我们硕果累累,实现自我突围。“基本盘”扎实稳固,新项目如虎添翼,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1%和57%,收获了公司成立二十余年来的最好业绩。我们以投资者为本,积极回报投资者,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将现金分红比例从过去的30%左右提高到50%多,年内董事、高管积极增持公司股票,彰显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 这一年,我们也磕磕碰碰,经历迂回曲折。安全生产如剑在悬,事故的发生令我们痛心疾首、灰头土脸。表面靓丽业绩数据背后,依然有不达目标的遗憾,内部管理、组织建设、人才培养跟不上公司的快速发展。年会上,我们集体反思是否真正做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一年,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潮涨潮落,我们的股价表现也“风生水起”。所幸我们拥有一批坚定不移支持和信任我们的“铁粉”,是你们的不抛弃不放弃,才让我们在大风大浪中有依有靠,股价迅速企稳,没有随波逐流。 这一年,我们生动诠释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举办了许多投资者活动,包括有投服中心参加的年度股东大会,在上交所路演中心召开并获评中上协“最佳实践”的年度业绩说明会,“白云深处有家人:走进包钢选化一体项目”,“点石成金:走进江西金岭尾泥提锂项目”等。每次在现场,当投资者们为我们蔚为壮观的生产线、技术、效率震撼和感慨的时候,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真是一家好公司!”但常常随之而来还会说:“市值合理吗?”从投资者角度思考、“以投资者为本”是我们始终践行的理念,所以今天我就试着从金石资源“增长的逻辑”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大家关心的估值问题。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如何在短期业绩和长期增长中寻得平衡?霍尼威尔前董事长高德威在《长期主义》一书中旗帜鲜明的表示“关注短期业绩,更要投资长期增长。”我们的短期业绩主要来自“基本盘”的稳固,重点是进一步做好降本增效、安全生产工作,在此基础上“等风来”,一 旦“供需错配”带来产品价格的提升,我们的利润弹性会很大。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经营的常规工作,就不具体展开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金石长期增长的逻辑和空间,将从增长模式、全球化布局和研发战略三个角度展开。 首先是增长模式。 增长模式之一,是这两年我们在各个场合系统阐释的“资源+技术”两翼驱动战略及“以轻资产的技术撬动重资产的资源”的商业模式。包钢“选化一体”项目,仅用短短两年多时间建成萤石选矿、无水氟化氢两个“全球领先”产能;江西金岭尾泥提锂,也是半年不到时间就基本建成投产。点石成金、变废为宝,两个新项目2023年贡献利润近亿元。复盘这两个项目,第一,我们以技术为“敲门砖”赢得商业机会,而这种商业机会通常不是光有钱就可以得到的;第二,改变了传统资源企业重资产、长周期的模式,因为这种合作模式下,我们不需要买矿山、建矿山,只需按股权比例出建设资金,但事实上间接拥有了资源,或者是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多的资源,比如这次蒙古矿山的并购;第三,我们还取得排他性的经营权,避免了传统并购中容易产生的文化冲突;最后,全权经营管理还使我们可以统筹布局销售,在撬动市场份额方面获得杠杆效应。资本市场认可这是一种轻资产且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可以复制到其他战略性资源或有价值的伴生矿、难选矿的合作。因此很多投资者给予我们“平台型公司”的估值溢价。这是市场估值的逻辑之一。 增长模式之二,是“资源-深加工”上下游一体化协同发展。我们成功参与“国企混改”,也乐于与其他资源、资金实力雄厚的主体合作。包钢项目,早在2021年四方签订合作协议时,就确定了合作目标是“打造萤石——氟化工新材料高科技企业,同时为国有企业混改起到示范作用。”这个目标隐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产业链一体化,资源要与下游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一体化;二是冲破所有制限制,寻求国企与民企融合发展。 关于产业链一体化。大家知道,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都提出“资源换产业”,这种做法有些争议,其中的是非曲直我们姑且不论。但至少说明,如果只“挖矿”是不受待见的,毕竟在多数人眼里矿业行业被认为对生态环境及安全管理是不友好的。另一方面,我以前也说过,我们企业的基因决定了我们不会“靠山吃山”就此躺赢,我们以技术赋能传统矿业,且以技术优势在下游新材料领域有所作为。反观这几年新能源产业火爆,但很明显下游企业遇到了资源瓶颈,于是纷纷往上游延伸高价拿矿,又遇到对矿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矿业开发技术匮乏等问题。当然,我们作为资源企业向下延展,同样会遇到跨界以及专业性的质疑,但我们深刻理解“专业主义”和“技术至上”,在进入行业前,对专业技术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和沉淀。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做到仅用短短两年多时间,以低品位萤石生产氢氟酸技术,建成全球领先的无水氟化氢产能。“低品位萤石粉制备氢氟酸”生产技术一次试产成功,产品品质优秀,巨大的原材料规模和成本优势,为我们进一步向下游延伸打开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因此,我们要尽快将“选化一体”这个“点”,推广到“资源-深加工”这个“面”。一切都已水到渠成。 “国企混改”是个难题,但我们迎难而上。宋志平会长提出“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的混改公式,我们感同身受。我们一直思考要将民营企业的效率优势与国企或其他大型企业的资金、资源优势相结合。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将利用资源采选端的技术优势为“敲门砖”,发挥我们的运营和管理效率,不仅在资源层面合作,更谋求下游产业的合作和企业全面的经营管 理权,使我们迅速成长为一家以资源及下游产业深加工为主业的实业集团,而不仅仅是“家里有矿”。 第二是全球化布局。 全球化布局的原因,就如查理·芒格先生说的,投资和钓鱼一样,“要在有鱼的地方钓鱼”,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去有风的地方”。我们对包括蒙古国、南非、南美在内的海外主要萤石资源国跟踪已久。特别是蒙古国,萤石资源丰富,无论是到二连口岸还是到我们位于四子王旗的北方基地,距离都近且交通便捷,且蒙古是我国萤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可以说谁拥有了蒙古国萤石资源,谁在萤石的国际贸易中就掌握了主动权。因此,蒙古国的萤石战略布局是公司要做到全球绝对龙头的关键之举。长期以来,蒙古的萤石资源品质远不如我国的单一矿山,加上矿山开采及加工技术能力不足,所以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资源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我们介入后,第一步是要在当地建设预处理厂,把标的矿山的低品位矿加工至中等品位、高品位的产品,相当于低成本投入把贫矿变富矿,并要逐步形成上百万吨的开采和加工能力,且力争当年投入,当年产出,当年见效益。第二步是以标的矿山为中心,整合蒙古国的其他萤石矿山。这种整合是以先进技术赋能当地资源开发的高质量整合,将独具特色的“新型绿色矿业发展模式 ——金石模式”带到海外,既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也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每到一处都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全球化布局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有国内优质单一萤石资源面临逐年减少的局面。我国偏远地区虽然还有一些资源储量,但面临气候、地质、交通、下游产业不成熟等原因,成本会比较高。近期,国家矿山监管总局下发了针对萤石矿的安全整治,要求在重点地区关闭退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这既是安全领域对萤石矿史无前例的集中整治,对我们是压力,也意味着萤石资源将逐步进入保护性开采阶段,国内萤石的供给会日趋规范和紧张。 另外,蒙古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国务院近期批复同意设立“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这是我们投资蒙古以及布局进出口、深加工等业务的战略机遇。“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出海对于矿业企业来说适逢其时,蒙古项目只是我们扬帆出海的小小起点。毋庸置疑,全球化对于我们的挑战也不小,外部的政策法律风险、社会文化冲突,基础设施条件,内部的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无一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风险与挑战。 第三是研发战略。 近几年的实践和交流下来,我们作为“技术至上”的资源企业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有投资者认为我们应该定位为“家里有矿”的技术公司。我对研发战略的理解有三层,包括技术储备能力、迅速产业化的能力以及项目孵化能力,做到这三点,才能保证我们不但有增长,而且我们的增长是健康的。 一是技术储备能力。2023年,我们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加强外部合作,在研创中心新设萤石资源、锂资源、药剂、稀有金属、白云鄂博矿产资源以及化工新材料六大研究所,充实重点项目攻关力量,在低品位锂云母矿石、锂辉石选矿试验以及锂矿新药剂的研发中取得重要突破,特别是新药剂的开发,下一步有望逐步拓展成更大规模自主选矿药剂的产业化。我们重点关注但目前还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储备项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