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RFID行业分类 RFID按照工作频率划分,可以分为低频RFID、高频RFID、超高频RFID和微波RFID四种 RFID按照频率的分类 低频的频率一般在125KHz,需要靠近读写器才能读取。低频RFID传输距离频率较低,但其穿透能力强,除金属以外无法阻止其与读写器的通信,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门禁、自动停车场收费、畜牧业管理系统等对距离要求不高的地方。 低频RFID 高频的频率在13.56MHz,读写器最远距离在1.2米左右。高频RFID除金属以外,也可以穿透大多数材料,但障碍物会缩短传播距离,通常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系统、服装生产线和物流系统。 高频RFID 超高频RFID分类 超高的频率在860-928MHz,最远传播距离可达到4m。超高频和微波不怕金属的阻碍,却会受到水、灰尘、雾等悬浮颗粒物质。超高频RFID的工作地点一般在生产线自动化、航空包裹管理、集装箱的管理还有铁路包裹管理和应用等对传输速度要求比较高的场所。 超高频RFID 微波的频率最高,范围在2.45GHz和5.8GHz之间,传输距离在1米以上,因天线的设计和功率不同,传播距离甚至可达到100m。微波RFID更多的应用在移动车辆的识别、电子遥控门锁等对传输速度、传输距离都有较高要求的地方。 微波RFID [2] 1:https://zhuanlan.z… 2:知乎专栏 [3] 超高频RFID行业特征 超高频RFID行业发展特征呈现出具备安全性高、多物品识别,反复使用等技术优势、各国行业标准不统一是 制约RFID实现全球化流通与兼容应用的首要因素和供需上升的行业发展特征 与其它条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具备安全性高、多物品识别,反复使用等优势 在RFID广泛被用于商业化前,条形码是信息的记录和传输的主要工具,使用条形码的优点是配置灵活、整体成本较低,但是存在易污染、易破损,操作较为繁琐等缺点,而RFID与条形码相比具备安全性高、多物 品识别,反复使用等功能。RFID技术一次可读取多个标签,使得读取效率大幅提高,这是RFID的一大优 势,因此在对读取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已经开始取代条形码。同时,RFID的频率越高,传播距离越远,但是绕射或穿透能力较弱。RFID标签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存储的数据,能够方 便信息的更新。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同样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塑料等非金属和非透明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器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与条形 码相比,RFID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1)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安全性高;2)RFID采用PET材质,耐高温、耐腐蚀;3)体量更小、更灵活;4)可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加密;5)多物体识别,反复使用,穿 透性强。 发展制约因素 RFID各国行业标准不统一是制约RFID实现全球化流通与兼容应用的首要因素 目前,RFID还未形成统一的全球化标准,市场为多种标准并存的局面。各国使用的RFID频率不同,例如, 美国使用的是902-928MHz,欧洲使用的是865-868MHz,而中国使用的是840-845MHz和920- 925MHz。其次,各国有各自的技术标准,包括数据格式、编码规则上的标准。这导致了RFID标签和读取 器之间的存在兼容性问题。 供需分析 “非接触经济”需求刺激RFID标签出货量供给上升,使其2022年出货量高达279.7亿个,同比增长14.3% “非接触经济”刺激超高频RFID标签出货量,使其2022年出货量高达279.7亿个,同比增长14.3%。近三 年超高频RFID标签出货量每年保持近10%-20%增速,主要受零售、物流等领域的强劲需求驱动。在零售领域,全球主要零售商加大超高频RFID标签的应用范围,从原有的鞋服类产品扩展到家电、厨具、电子产 品等,再叠加全球快消零售商加大对超高频RFID标签的采购力度,因此全球超高频RFID的应用主要受到鞋服类产品的驱动。从供给端来看,全球超高频RFID标签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且其集中度不断提升。从 需求端来看,受品牌加盟店运营理念居多、超高频RFID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其在中国市场需求量较低,在海外市场需求较高。 萌芽期 1.1999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RFID产品,标志着中国开始关注并 研究RFID技术; 2.1998年,上海地铁引进RFID技术进行自动售票,这是RFID技术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技术上,RFID技术研究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为主,且处于初级研发阶段;应用上,由于缺乏行业标准 和规范,RFID技术的应用有限,尚未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启动期 2001~2010 1.2003年,中国推出了第一代国家标准,全面推动了RFID技术的发展;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规模使用RFID技术进行物品追踪和管理; 3.2009年,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的“RFID技术及产业化”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启动实施。 这一阶段的RFID的呈现出应用规模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特征。RFID应用领域扩大至交通、物流、 医疗、零售等领域。与此同时,中国的RFID技术水平也在快速提升,部分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高速发展期 2011~2022 1.2012年,深圳市政府启动“深圳市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这个工程进一步推动了RFID技术在深圳乃至全国的广泛应用; 2.2014年,中国邮政开始大规模使用RFID技术进行包裹管理,这是RFID技术在中国邮政系统的大规 模应用,标志着RFID技术在中国的物流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2016年,工信部正式发布《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指出将明确 RFID标签在物联网感知设备中的布局。自此,中国RFID行业逐渐走向了标准化建设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对RFID技术给予了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包括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 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些政策有效地推动了RFID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其次,在这个阶段,中国的RFID标准体系也逐步完善,行业规范也逐步形成。这为RFID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 境,也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超高频RFID产业链分析 在超高频RFID产业链上,上游环节包括超高频RFID芯片和标签生产商负责芯片和标签的研发、设计和生 产;中游环节包括超高频RFID读写器和软件和系统集成的企业将芯片和标签结合起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管理;下游环节包括超高频RFID技术的应用场景,如商贸零售、物流、智能制造、车辆管理等,按照需求 和场景使用超高频RFID技术来提高效率、升级服务、提升精度等等。 在国产替代化浪潮加速背景下,超高频RFID芯片国产替代加速,打破以NXP和英频杰两大厂商两足鼎立的竞争态势,预计2024年国产超高频RFID芯片市场占比有望提升至50%左右。中游超高频RFID标签尚未进入全行业 规模化应用阶段,价格是影响其多行业规模化应用的核心要素,使得厂商偏向于使用价格低廉的二维码或条形码。从超高频RFID应用场景来看,超高频RFID主要应用于鞋服、商超零售、航空、图书档案、电力等场景,以 鞋服和商贸为主,2022年出货量增长至350亿个,鞋服和商超零售市场占比为78%。 上 产业链上游 生产制造端 超高频RFID原材料:芯片与天线 上游厂商 深圳市国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美思特射频技术科技(长兴)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上游说明 超高频RFID行业的上游主要由芯片厂商和天线厂商构成,超高频RFID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是超高频 RFID的核心所在。 1)超高频RFID芯片:国产替代化浪潮加速,预计2024年国产超高频RFID芯片市场占比有望提升至 50%左右。超高频RFID芯片是RFID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近几年国产替代化 浪潮使得超高频芯片玩家丰富,在对于价格敏感或者涉密的项目中,国产芯片的应用需求量上升,直接拉动超高频RFID国产化发展。自2021年以后,凯路威、国芯物联、上海坤锐等多家国产超高频 RFID厂商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获得规模化应用,打破以NXP和英频杰两大厂商两足鼎立的竞争态势。 以国芯物联为例,2021年其发布全球第一颗中国自研的中高端RFID芯片,并于2022年实现出货量超 过10万,在国产中高端RFID芯片出货量上位居第一。随着中国厂商研发能力的提升,预计2024年国 产业链中游 品牌端 超高频RFID标签和读写器 中游厂商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中游说明 超高频RFID的中游包括两大类厂商,一类是读写器厂商,另外一类是标签厂商。 1)超高频RFID标签:超高频RFID标签价格是影响其多行业规模化应用的核心要素,使得厂商偏向 于使用价格低廉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影响RFID标签规模化生产的核心因素是RFID标签的成本,根据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来看,超高频有源RFID产品价格普遍在1元左右,超高频无源RFID的产品价格在5元左右,其价格使得下游对于价格敏感的厂商更愿意偏好单价低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条形码或 二维码用标签纸打印的成本低至1分钱,远低于超高频RFID标签。 2)读写器:读写器高技术门槛拉高其毛利率。读写器的中游产品线涵盖了读写器模块、读写器成 品、方案商与集成商。其中读写器成品的形态非常多,包括固定式读写器、移动读写器、平板、机器人等设备。由于读写器产品的技术门槛较高,因此整体毛利率高于标签厂商,标签厂商平均毛利率在 15%左右,读写器厂商平均毛利率在25%左右。 下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 超高频RFID应用领域 渠道端 产业链下游说明 超高频RFID的产业链下游是各类应用终端用户。 1)从超高频RFID的应用市场来看,超高频RFID主要应用于通用性市场。超高频RFID应用市场可以划分为通用型市场和定制性市场,以通用型市场为主,占比在80%以上。通用型市场表现为产品性能 要求不高、同质化程度较高,应用以鞋服和商贸零售为主,应用规模较大。在通用型市场中,超高频RFID标签是当耗材使用,消耗量大,对价格反应会较为敏感。 2)从超高频RFID应用场景来看,超高频RFID主要应用于鞋服、商超零售、航空、图书档案、电力 等场景,以鞋服和商贸为主。2021年超高频RFID出货量在300亿个,鞋服场景、商超零售场景超高频RFID出货量占比分别为69%和15%,2022年出货量增长至350亿个,鞋服和商超零售市场占比为 78%,相较于2021年,占比出现小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国家对于安全监管性政策趋严,因此使得定制化市场里的航空、电力等场景对于定制化超高频RFID市场需求上升,应用占比拉高。从细分应用场 景来看,鞋服与商超零售市场是目前超高频RFID标签最大的应用市场,目前行业里单一用户使用量最大的就是沃尔玛,2022年超高频RFID标签量达到了百亿级别。此外,ZARA、优衣库、迪卡侬、耐克 等品牌使用的超高频RFID标签数量也达到十亿级别。 2018-2023年,中国超高频RFID市场规模从34.65亿元增长至78.03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17.63%; 2024E-2028E,预计超高频RFID市场规模将从86.4亿元增长至143.85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13.60%。 2018-2023年,中国超高频RFID市场规模增长主要由于:1)海外鞋服和商贸在中国门店的超高频RFID需 求增长拉动超高频RFID市场规模增长。海外大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有成千上万的门店,这些门店以直营为主,确保产品从生产到销售都是自己管理,因此其在投入超高频RFID上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