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一次改革红利喜人,二次改革添新动能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一次改革红利喜人,二次改革添新动能

2024-03-26孙瑜、罗頔影东吴证券f***
一次改革红利喜人,二次改革添新动能

速冻食品行业先行者,三十余载行稳致远。三全食品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创业伊始以速冻汤圆、水饺、粽子开启行业工业化大门,深耕速冻米面三十余载,系国内的速冻米面龙头企业。 公司当前主营业务包括速冻和冷藏面米制品、速冻和冷藏调制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富,实控人为陈氏家族,股权结构持续保持稳定。 基础条件完备,与时偕行强力改革,一阶段成效显著。公司基础条件完备——生产布局领先、供应链成熟、品牌美誉度高、现代渠道先发优势,但渠道结构和管理一度陷入被动,且B端机遇把握不足。自2019年公司开启一轮改革调整,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市场化业务团队奖金激发内部活力。渠道端,红标事业部通过产品升级叠加收缩亏损渠道,C端得以大幅减亏,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绿标事业部以大包装产品发力餐饮渠道,打开B端市场。产品端,推出“涮烤汇”、微波系列、空气炸锅系列等新品实现产品矩阵多元化。一阶段改革成效显著,2018-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率从1.84%提升至10.77%,ROE从6.6%提升至20.6%,财务指标大幅改善,渠道实现BC兼顾,产品矩阵得以拓展。 二阶段新渠道新品类齐发力,助力收入新增长。渠道端,公司精细化组织架构,进一步拓展连锁餐饮大B、会员超市等细分渠道,通过定制化匹配产品与渠道需求,寻求新渠道增长。产品端,公司力求在成熟品类(汤圆、水饺、粽子等)之外打造爆品,新式米面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小油条、馅饼等单品实现爆款,当前公司战略重视牛羊肉调理制品业务,并以此实现渠道拓展与加固。国内牛羊肉市场规模大,缺乏品牌企业,公司携手JBS、Minerva等巨头企业,构建优质原料与采购优势,以强品牌力赋能,在农贸、小B渠道寻求新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三全食品为速冻米面龙头,一次改革后公司净利率、ROE等财务指标显著改善,期待二次改革在新渠道新品类上共同发力,助力收入增速再上一个台阶。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71.5/76.4/82.7亿元,同比增速-3.8%/+6.8%/+8.3%,预计归母净利润7.4/8.1/9.0亿元 , 同比-7.6%/+9.7%/+11.2%,EPS分别为0.84/0.92/1.03元,对应PE分别为14x、13x、12x,估值位于历史底部区间,横向对比可比公司,同样具备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1.速冻食品行业先行者,三十余载行稳致远 1.1.速冻米面龙头,三十余载行稳致远 速冻米面行业龙头,三十余载行稳致远。1990年,三全创始人陈泽民先生发明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开启三全步入速冻食品行业的序幕。1999年,三全建设国内第一条大规模的速冻汤圆自动化流水线。2008年,公司登陆A股上市。2013年收购美国亨氏旗下龙凤食品。近年来,三全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包括便利店7-Eleven、餐饮连锁企业海底捞、百胜中国等,寻求新增长。 图1:三全食品发展历程 1.2.股权结构稳定集中,管理层从业经验丰富 股权结构稳定,陈氏家族为实控人。三全食品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陈氏家族,包括陈泽民夫妇及其子陈南先生、陈希先生,家族企业经营稳定。截至2023Q3,陈氏家族合计持股约64.8%。 图2:三全食品股权结构(截至2023Q3) 管理层从业经验丰富,团队协作良好。三全管理团队人员深耕速冻行业多年,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在三全任职多年,对公司了解深入,良好协作带领三全稳健发展。 目前,陈南先生任董事长一职,陈希先生任总经理,贾岭达女士任副董事长。 图3:三全食品管理团队 1.3.收入利润增长稳健,盈利能力强 公司营收稳中有升,归母净利润增速亮眼。2017-2022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达7.2%/61.9%。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15亿元,归母净利润5.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6.8%/10.2%。 图4:三全食品营业收入及yoy 图5:三全食品归母净利润及yoy 2.与时偕行构建二轮改革,突飞猛进业绩表现提升 2.1.双重因素限制发展,大力改革释放活力 公司自2018年开始先后开启两轮改革,分别如下: 改革一阶段——考核机制从市占率导向转变为利润导向。2018年起公司对事业部实行“3+1”考核机制,3是创造绩效的部门生产(考核制造费用),渠道(考核收入及销售费用率),市场(考核产品研发和推广速度、市场费用效率),1是中后台服务部门(控费提效)。新的机制以激发员工能动性为主,考核目标由收入转变为利润,通过控费提效,解决之前费用浪费和渠道不合理的问题。 改革二阶段——扩品类+渠道并行。公司进一步将零售、餐饮两个部门细化为五个事业部。2023年4月,公司在原有红标绿标事业部的基础上,细分调整组织架构,设立5个事业部:红标零售经销、红标零售直营、社会餐饮、电商、新业态(包括出口、餐饮大客户、会员超市等)。 图6:三全食品改革时间轴 改革原因一:渠道品类结构单一,收入增长遇瓶颈。从产品结构看,2017年水饺、汤圆粽子三大单品在公司收入中占比超72%,品类结构过于集中;从渠道结构来看,公司收入中超90%来源于零售市场,尤其是直营商超,渠道结构单一。2013年收购龙凤以后,公司收入增速放缓,2013-2018年收入CAGR9%。 图7:三全食品营业收入及yoy 图8:三全食品2017年营业收入产品结构 图9:三全食品2017年营业收入渠道结构 改革原因二:过去考核导向为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至0%左右。公司过去以市场份额为导向,费效比低,归母净利率自2010年的6%+大幅下滑,最低时2015年归母净利率仅0.8%,亟待改革改善公司盈利水平。 图10:三全食品归母净利率和毛销差 2.2.改革阶段一:减亏C端、突破B端,盈利水平大幅修复 2.2.1.拆分红绿标事业部,业务团队市场化改革 红标主攻零售,绿标深耕餐饮。2018年,为顺应市场趋势,三全食品开始在B端市场发力。2019年,公司开始推行事业部制改革,全面调整组织架构,将零售和餐饮两个部门独立运营,分别称为“绿标餐饮部门”和“红标零售部门”。 绩效奖金市场化,激发员工活力。三全食品在改革前以销量和收入为导向,致使盲目投放费用,忽视经营效益。2019年,三全食品实行“3+1”模式,供应链、渠道、产品中心三个经营部门和一个中后台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模型,员工薪资与公司利润挂钩,绩效奖励机制更加市场化,优化了内部管理,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2019年,销售人员平均薪酬大幅提升至16.05万元。 图11:三全食品销售人员平均薪酬变化 2.2.2.推陈出新,C端减亏、B端新突破 产品升级+收缩亏损渠道,C端焕发新活力。2018年之后,公司坚持利润导向。 一方面,公司收缩部分亏损直营商超渠道,同时加大对经销渠道的投入,减少了高昂的商超进场费、条码费等。另一方面,公司推出升级产品,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以水饺品类为例,三全现推出生水饺、饺子王等升级新品,相较于传统素水饺等产品,新产品价格稍高,但品质更好,差异化更明显,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图12:三全食品在原有品类中推新品:从普通饺子到生饺子、饺子王 以绿标大包装产品发力餐饮市场。公司以绿标品来积极开拓餐饮市场,推出大包装的面点、火锅料等产品,突破社会餐饮小B端;同时以部分定制化产品开拓连锁餐饮大B端。 图13:三全绿标产品 2.2.3.改革成效:B端收入快速增长,各项财务指标转优 实现多元化产品矩阵。2020年,三全推出了“三全涮烤汇”,开启涮烤产品新赛道,其中包括丸滑类、牛羊肉卷、毛肚、黄喉、豆皮、腐竹、蘸料、底料等产品。此外,三全也在面点食品上发力,推出了上海风味葱油饼、薄皮馅饼、糯米烧卖等产品。从传统老三样到新产品百花齐放,三全逐步形成适用于多消费场景、渠道的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图14:三全食品新品类拓展:涮烤产品、面点产品等 业务团队活力激发,B端市场快速增长。自2019年红绿标事业部拆分后,B端市场收入占比快速提升,2022年B端市场实现营收12.1亿元,占比从2017年的7%提升至16%,增长势头强。 图15:三全食品餐饮、零售端收入及yoy 图16:三全食品B端和C端市场收入占比 零售市场净利率稳步提升带动整体盈利能力修复。在三全“利润导向”方针的指引下,推新品、收缩亏损渠道、费用精细化投放。2018-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率从1.84%提升至10.77%,实现快速提升;带动ROE从2018年的6.6%提升至2022年的20.6%。从渠道端看,2018-2022年零售市场净利率从0.64%到10.41%,新品和直营渠道收缩改革的效果显著;餐饮市场净利率稳定在5%-8%之间,相对稳定。 图17:三全食品零售、餐饮净利率和整体归母净利率 图18:三全食品ROE(单位:%) 2.3.改革阶段二:新渠道新品类共同发力,持续改革助力收入增长 2.3.1.新渠道:重视细分渠道扩展,精细化组织架构 重视细分渠道扩展,组织架构持续完善。2023年4月,公司在原有红标绿标的基础上,细分调整组织架构,设立5个事业部:红标零售经销、红标零售直营、社会餐饮、电商、新业态(出口、大B、会员超市),对大B端,公司加大对大客户的开拓力度。2023年以来,公司与百胜中国、海底捞、巴奴、永和大王等优质连锁餐饮客户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与百胜中国合作上新糍粑、饼汉堡;与海底捞合作奶酪鱼条等产品,大B端发展势头足。 图19:公司合作大B客户推出的部分新品 2.3.2.新品类:产品端接续扩品类,牛羊肉类助力收入新增长 积极开拓社会餐饮新品类,牛羊肉调理制品带来新增长。公司以牛肉类产品为抓手,探索出收入增长的“第二曲线”。2023年7月,三全食品郑州总部举办品鉴会,邀请全国近300名核心经销商和肉类产业专业用户到场,并在会上推出了最新的牛羊肉调理产品,标志着三全食品在牛羊肉类赛道上正式发力。在中国冷冻食品千商大会上,公司明确表示将扩展肉类作为业绩增长来源之一。 图20:三全牛羊肉调理制品新品 国内牛羊肉市场规模大,消费场景丰富。从2011-2022年,我国肉类消费结构呈现出猪肉占比高,牛羊肉消费量占比较低趋势。2022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达约69千克,其中猪肉类占比高达58.6%,牛羊肉类合计约占总消费量的16%,需求空间大。 且2011-2022年牛、羊肉消费量CAGR分别为4.1%和2.6%,增长较为稳健。我国牛羊肉BC端消费场景丰富。据北京顺鑫鑫源集团2021年发表的论文《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及肉牛企业发展探讨》显示,我国牛肉类消费80%来自于B端餐饮及食品加工,其余20%消费量直接进入家庭。而B端餐饮消费场景涵盖了中餐(火锅、烧烤、川湘菜等)以及西餐(牛排、牛肉汉堡等),C端消费主要来源于农贸市场渠道的分切鲜肉和商超电商渠道的冷鲜、冷冻牛肉,消费端涵盖场景丰富。据新食材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牛羊肉预制菜规模近220亿元,占全国预制菜市场的7%;且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近年持续扩大。未来,我国牛羊肉行业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 图21:我国各肉类消费结构图 图22:牛肉类BC端消费占比 图23:2021年牛羊肉预制菜规模占比 图24: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及yoy 牛羊肉类行业格局分散,品牌集中度低。我国牛羊肉行业中小企业规模较多,行业竞争度较低。2015年,我国牛羊肉行业的CR5仅为8.6%,CR10为11.3%。近年来牛羊肉行业市场集中度略有提升,但整体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目前牛羊肉产量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内蒙、新疆、四川等地,牛羊肉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区。未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牛羊肉类制品的质量、品质等品牌属性竞争将越来越重要,牛羊肉行业将逐步发展到新一轮的竞争阶段。 图25:目前我国牛羊肉优势企业表 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