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ESG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实践中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ESG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实践中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2023-09-21大公信用周***
ESG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实践中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在此处键入] 大公国际:ESG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实践中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技术研究部(研究院)|刘金贺|2023年9月4日 摘要:随着近年来全球各国对于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注,ESG要素在市场监管、机构投资决策和企业战略规划等各领域的应用场景日渐拓展。市场需求的扩 张趋势也深刻改变着国际评级行业的发展格局,影响着评级行业在理念、方法和体系等方面的重构与创新,国际评级行业对于ESG要素同传统信用评级框架整合的实践不断深入,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未来评级行业的整体业态。ESG要素跨行业、跨区域和跨周期动态变化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评级机构在ESG要素选取、量化和整合的难度,同时从监管角度上如何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以规范ESG要素对主体信用级别的影响,也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 近年来,国际国内评级行业同十年前相比,在评级理念、评级框架和评级技术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近期世界各国随着对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同一国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关联度增强认识的加深,ESG要素同传统信用评级架构的融合日渐加深。 一、评级行业的评级理念发生转变。在政府、投资机构和市场格局变化等因素的 共同推动下,ESG要素逐步融入对评级主体综合评价,逐步发展成为未来新型评级架构构建的主导理念。 (一)从国际评级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各国政府对于国内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球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影响的双重重视,政府、企业和投资机构对于以ESG为代表的评价要素重视度不断增加,反映在对评级主体风险评价上要求的多元化。同时,评级机构的评级理念也发生着相应的转变,以响应政府监管和投资机构投资标的选择等过程中对ESG评估的需求。 (二)在投资人需求驱动下,国际上主要投资机构对“投资可持续性”理念不断强化,反推企业和评级机构强化对ESG等非金融会计指标的关注。依照普华永道2022年的市场调查数据,目前全球约68%的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会关注拟投对象的ESG表现,且到2026年这一比例会进一步攀升至84%。换句话说,投资者对于投资标的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关注度不断增强。由于在评级市场 [在此处键入] 上最终决定资本流向的是投资者,从债券发行人和投资机构的角度,乃至传统评级机构,都无法忽视来自投资者这一理念上转变的要求。简言之,从国际市场的趋势看,投资者驱动成为促进传统评级机构评级理念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念上的转变也在加速向国内市场传导,促进了国内评级机构在理念和评级方法、模型等各方面的转变。 二、ESG评级要素嵌入传统信用评级架构体系架构的实践不断扩展。表现在随着市场对主体ESG评估需求的增长,推动评级机构加大对ESG要素在评级框架中对主体信用级别影响的研究和实践。 (一)ESG要素选择的主要准则。在将ESG要素融入传统信用评级的实践时,评级机构主要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众多的ESG要素中选取适当的ESG元素纳入到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中来;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对选定的ESG元素进行量化测度,从而使不同评级主体之间的ESG风险可以进行对比。 多数国际评级机构在选取适用于纳入到信用评级框架中的ESG要素时,主要考虑两个选择因素:一是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可溯性,以使此类ESG要素可以为市场各参与主体或监管机构进行评价,避免暗箱操作;二是应对受评主体的信用具有实质性影响。鉴于ESG要素实质性评价本身面临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许多评级机构开发了相应的“ESG实质性地图”1,以供企业和投资人参考。这两个选择因素各有侧重:第一个因素说明ESG要素应具备一定的可测度性,以便于和传统信用评级框架的衔接;第二个因素则说明了此类ESG要素嵌入传统信用评级框架的必要性。 (二)ESG要素在信用评级实践中遵循的原则。在具体应用中,鉴于ESG要素对评级主体影响的复杂性,不同时间跨度、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之间这类要素因动态变化而存在较大差异。国际主流评级机构在将ESG要素嵌入主体信用评级框架时,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1)ESG影响程度动态调整的原则。即在考虑ESG对主体长期评级级别影响时,并不预先设定时间线,以反映ESG要素对主体信用级别影响的动态变化。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出现突发的自然或政治因素以至于对信用级别产生重大影响,通常不做出调整信用级别的动作。(2)ESG要素影响的差异性原则。即依行业、区域和主体不同,ESG信用要素对当前和未来主体的信用影响存在差异。这一原则反映了同一ESG要素因评级主体所处 1ESG实质性地图(ESGmaterialitymap)是ESG评级机构或信用评级机构为便于机构自身评价或者供投资机构或评级主体参考而给出的ESG各要素评价的指标维度,以保证评级的可比性和透明性。 [在此处键入] 行业或区域差异而体现出的差异性。例如,对于碳排放这一常见的环境(E)要素,因监管要求的差异,在监管要求较高的A地区构成环境风险要素,而在另一个监管相对较低的B地区该因素可能就不构成对主体信用级别的实质性影响。 (3)ESG要素和信用级别相对独立的原则。强的信用水平和好的ESG表现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相关关系。 (三)ESG要素的分类与量化。在对ESG要素进行分类时,国际上大部分评级机构大致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即首先对ESG各领域要素进行一级普通分类,分类适用于绝大部分行业和区域的评级主体;然后根据不同行业和区域的差异,对具体的ESG要素的选择上给出了更为细化的分类,以反映行业和区域的ESG要素特点。例如,一级普通分类中的环境要素(E)通常包括气候变化风险、废物和污染风险、物理风险和自然资源等;社会要素(S)通常包括健康与安全、社会和人力资本等;治理要素(G)通常包括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和披露透明度等。在ESG因素影响的量化和测度方面,国际上主要评级机构(包括专业ESG评 级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一个惯常的做法是量化打分制,即通过对评级主体ESG各个分要素的实质性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赋值,以最终得出ESG影响的量化分数。不少评级机构采取了5分制的打分方法,标准的判定上也大同小异。例如,一般1分对应于ESG的最小影响,这种情况下该要素同评级主体及所在行业的关联度最低;5分通常对应于ESG要素同主体评级高度相关且对主体的信用级别产生实质性重大影响;而3分作为ESG影响相对中性的标准,表示评级主体受该要素的影响较小或者可以通过主体积极的管理方式消除影响。在实际计算时,很多专业的ESG风险评级机构一般通过衡量评级主体的ESG风险敞口和主体ESG风险应对管理之间的缺口对主体的ESG风险进行赋值。 由上面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动态可以看出,在市场需求和自身创新发展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对传统评级架构融入ESG要素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速。就各机构的实践情况看,ESG要素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在如何处理ESG要素嵌入传统信用评级架构时的方法和框架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上都遵循了ESG要素实质性、透明性和可溯性等基本准则,以及在实践操作上的弹性,即应考虑ESG要素在跨行业、跨区域和跨时间上动态变化的特点。 三、ESG评级在信用评级级别影响应用中,形成了投资者需求、评级机构实践和监管机构审慎并存的格局,但从总体趋势上看,ESG要素完全嵌入传统信用评级 [在此处键入] 体系框架尚需时日。伴随着全球投资人对投资标的ESG评价要求的日益增加和众多专业信用评级机构的积极实践,ESG评级以及其在传统信用评级中应用的规范 性也得到各类监管机构的关注。关注的重点在于对于ESG评级和ESG相关数据的透明性。由于监管标准的缺失,很多投资人面临面对众多ESG评级和数据带来的困惑,以及对于评级结果相关性、可靠性、是否存在“洗绿”现象的疑问。有鉴于此,作为各类证券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机构的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针对ESG数据、服务和评级的相关领域近期发布了指引报告书,敦促各国监管机构对ESG数据提供商和评级机构同主体企业的利益冲突以及对这些机构使用的数据和方法给予关注。同时IOSCO也建议ESG数据提供商和评级机构建立基于现有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提高数据和方法的透明度,以及加强同评级主体的信息沟通,管理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等等。有鉴于IOSCO的这一指引,许多评级机构暂时弱化了ESG要素在评级级别评定中的作用或者更多强调这类要素评价供市场参与者进行“参考”的价值。但可以预期,随着ESG披露透明度的提高和监管规则的完善,ESG要素同传统信用评级的融合会不断深入。 四、对我国评级行业而言,国际评级行业ESG应用的变化趋势引发我们对包括ESG在传统信用评级体系中实质性指标的选取和测度,投资者需求市场和监管政策的变化等领域的思考和应对。在政府和投资机构对企业ESG表现的需求不断 增大的市场环境下,ESG等可持续发展要素融入传统信用评级的趋势日渐形成,从目前的格局上看在全球评级行业内,由于ESG要素自身的多样性、不同行业的差异性及自身的可测度性等因素的影响,ESG各要素对于传统信用评级级别的影响测度尚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ESG理念在各个领域的扩展,市场投资人需求和监管需求也随之增长,未来ESG不论是融入信用评级抑或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板块,都是评级机构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存在和机遇。国内评级行业应把握ESG等可持续发展要素同传统信用评级要素的融合不断增强的趋势,积极探索传统评级理论和框架体系的创新。同时,如何构建完善的ESG要素遴选标准、同传统信用体系的整合准则及相应的监管标准等,都是值得投资者、发行人、评级机构以及包括监管机构在内各市场主体认真思考的问题。 报告声明 [在此处键入]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