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连创新低,如何看待债券市场走势? 技术研究部(研究院)涂文婕2024年1月31日 进入2024年,受基本面和政策因素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连创新低。一是基本面仍然偏弱,经济恢复基础仍待巩固;二是降准和结构性降息落地,推动债券市场走强;三是春节前投资机构持续配置国债,推动国债收益率不断探底。最新公布的1月PMI指数显示,市场需求趋稳回升,2024年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债券市场在1月保持了较强走势,后续需关注经济基本面好转、信贷投放强度、 政策发力等情况,这些因素将对国债收益率走势产生新的影响,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下行通道。 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破2.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连创新低。1月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51%,创 2020年4月末以来新低;1月9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下破2.5%,最低跌至 2.48%;1月30日,10年期国债下行至2.44%,突破2020年4月8日的2.46%,创2002年6月以来新低;1月31日,再创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2.42%。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连创新低,主要是受基本面和政策因素影响。一是基本面仍然偏弱,经济恢复基础仍待巩固。从信贷数据来看,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3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下降0.2%。信贷结构方面,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下降较多,其中,企业中长贷连续6个月同比少增,居民中长贷仍处于低位,反映出一揽子地产刺激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实体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二是降准和结构性降息落地,债券市场走强。1月24日,央行宣布降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提到“预计今年一季度仍会保持较快的信贷投放增 长”。此外,1月25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此次央行实施降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释放流动性助力经济加快恢复,提振市场信心,资金面利好债市。三是资本市场波动性较大,大量资金转向债市,近期国常会提及“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的诉求。受去年权益类资产回报率下降影响,加之需配置高流动性资产以应对春节前赎回压力,投资机构持续加仓国债头寸,推动国债价格进一步上涨与国债收益率不断探底。 二、2024年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去年10月份以来PMI回落至荣枯线下后持续走低,刚刚公布的2024年1月PMI指数显示为49.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下降势头,2024年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一是市场需求趋稳回升。1月份,在扩需求政策发力的带动下,我国制造业需求趋稳回升,新订单指数为49.0%,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主要是近期国外对我国船舶、汽车、基础原材料以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需求较快增长,带动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基础原材料行业出口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服务业方面,1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重新站上荣枯线,在假期消费和春节消费预期的带动下,消费品市场需求较快释放。综合来看,国内外市场需求都趋稳回升,经济运行动力有所增强。 二是企业生产加快增长,价格有所回落。需求回暖带动制造业生产快速增加,1月生产指数从上月的50.2%升至51.3%,达到近4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显示生产活动持续保持合理增长。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9.4%,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升幅较为明显,显示制造业产成品库存趋稳回升。1月份制造业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出现了回落,分别比上月下降1.1和0.7个百分点,表明当前市场对未来预期有所保留,部分企业降价清库存使得原材料价格呈现震荡走势。 三是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有所分化。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PMI上升 0.4个百分点至50.4%,景气水平稳中有增;中型企业PMI上升0.2个百分点至48.9%,景气水平趋稳;小型企业PMI下降0.1个百分点至47.2%,景气水平延续走弱,但生产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都较上月有所上升,显示小型企业生产和就业活动有趋稳基础,大中型企业预期好于小型企业。 三、债券市场后续走势 债市在1月保持了较强走势,后续需关注经济基本面好转,信贷投放强度、经济政策力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将对国债收益率走势产生新的影响。 从政府债供给情况来看,部分新增债务限额已提前下达至各省市,同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延续,特殊再融资债再度重启发行。今年财政工作重点要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根据目前各省已经披露的发债信息,2、3月份特殊再 融资债发行规模近1500亿元。货币政策方面,一季度MLF降息的可能性不高,调降LPR的概率存在,经济基本面仍处于巩固回升态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下行通道。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