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河]:建筑材料行业周报: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建筑建材2024-03-04王婷、贾亚萌中国银河木***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行业周报●建筑材料 2024年3月4日 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核心观点: 水泥:需求缓慢恢复,库存下降。需求方面,整体需求恢复相对迟缓,当前水泥市场需求弱势运行,工地复工情况较差,整体市场复苏仍需待春季开工季真正启动。供给方面,目前北方地区仍处于冬季错峰停窑阶段,预计将于3月10日结束,南方地区一季度执行错峰停窑计划或安排检修,短期水泥供给量变动幅度不大。本周熟料库存小幅下降,较上周下降2.79个百分点。水泥价格小幅下降,随着春季来临、气温回升,下游施工季开启有望带动水泥需求增长,价格有望上行。建议关注南方地区市场需求情况。 浮法玻璃:需求偏弱,库存增加。本周浮法玻璃价格小幅上涨。需求方面,浮法玻璃市场刚需恢复缓慢,新增订单有限,加工厂陆续复工,但整体复产率较低。供给方面,本周浮法玻璃供给量较上周不变,周内在产259条产线。本周浮法玻璃企业库存较上周增长2.99%。短期来看,市场需求改善进度偏缓,当前库存偏高,一定程度抑制价格上行,预计短期浮法玻璃价格维稳运行;中长期地产保交楼有望延续,玻璃需求有上行预期。 玻璃纤维:粗纱、电子纱价格平稳运行。近期粗纱下游需求表现较弱,节后 建筑材料 推荐 维持评级 王婷:010-80927672:wangting@chinastock.com.cn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9060002贾亚萌:010-80927680:jiayameng_yj@chinastock.com.cn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3060001 分析师 相对沪深300表现图 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主流玻纤厂家粗纱报价延续稳定运行。电子纱价格维 10% 持稳定运行,市场需求以按需采购为主,多数厂家出货一般。当前成本水平较 0% 高,对价格有一定支撑,粗纱库存较高,企业去库压力较大。短期来看,市场 -10% 需求疲软叠加厂家去库压力,价格或将维持弱势运行。中长期来看,玻璃纤维 -20% 建筑材料沪深300 下游需求如风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持续扩张,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消费建材:消费建材需求有望回升。近期地产利好政策持续加码,对规范经营、发展前景良好的房企可发放用于偿还房企及控股公司存量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贷款和公开市场债券,住建部提出各城市可因地制宜调整地产政策后,广州、上海、苏州等城市陆续发布优化住房限购通知,此外,5年期LPR下调超市场预期进一步提振地产消费信心,有望带动消费建材需求增加。与此同时,消费建材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销售策略及产品结构,加速推进渠道下沉及零售业务市场规模,企业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建议关注消费建材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消费建材:推荐后地产周期下有望在存量房、城市更新以及区域性基建需求提升中受益的行业龙头企业东方雨虹(002271.SZ)、公元股份 (002641.SZ)、北新建材(000786.SZ)、伟星新材(002372.SZ)、科顺股份(300737.SZ)。水泥:关注受益于基建高增速及后续地产开工回暖下需求增长的水泥龙头企业海螺水泥(600585.SH)、华新水泥(600801.SH)、上峰水泥(000672.SZ)、冀东水泥(000401.SZ)。玻璃:建议关注多业务布局的 玻璃龙头旗滨集团(601636.SH)、凯盛新能(600876.SH)。玻璃纤维:推荐产能进一步扩张的玻纤龙头中国巨石(600176.SH)。新材料:建议关注工业 胶需求高增长的硅宝科技(300019.SZ)。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的风险;地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30% -40% -50% 资料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相关研究 【银河建材】行业周报_利好地产政策加码+节后市场复苏,建材需求将底部回升_20240226 【银河建材】行业周报_开工季即将启动,需求回升值得期待_20240219 【银河建材】行业周报_利好地产政策持续释放,节后需求有望回升_20240205 【银河建材】行业周报_各城市因地制宜调整地产政策建材行业需求有望回升_20240129 www.chinastock.com.cn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责声明 目录 一、行业要闻3 二、行业数据6 三、行情回顾8 四、核心观点10 五、风险提示10 六、附录11 一、行业要闻 1.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 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关于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称,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基础上,结合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修订形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 其中与建材行业相关的内容有: 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减排包括通过工艺改进和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如水泥行业通过非碳酸盐原料替代传统石灰石原料。 工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包括钢铁、水泥、焦化、锅炉、有色金属、建材、铸造、石化、化工等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精脱硫,低氮燃烧改造,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指标开展绩效等级提升改造。需符合国家、地方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以及《产业园区废气综合利用原则和要求》(GB/T36574)等标准规范要求。 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包括电力、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及锅炉针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污染物开展的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改造。需符合本行业国家、地方超低排放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要求。 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处置主要包括尾矿、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化工废渣、除尘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历史遗留尾矿库整治。需符合《工业综合利用设备环境化设计导则》(GB/T3151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术语》 (GB/T349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1241)、《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试行)》(HJ1200)等国家、地方、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以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年第26号)等支持范围。 电石渣制备水泥、新型建材,磷石膏在水泥、土壤调理剂、硫酸、新型建筑材料生产中的利用,脱硫石膏、柠檬酸石膏在绿色建材和石膏晶须等新材料生产中的应用,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高价值化利用等。工艺、产品等需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政策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产品的评价参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GB/T3232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环境与质量安全评价技术导则》(GB/T32328)。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包括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能源管理体系咨询服务、能源管理标杆企业信息咨询、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成效评估、能源管理体系工具软件开发、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服务等。需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29456)、《水泥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0259)等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绿色技术产品认证推广,包括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等领域先进技术推广、硅酸盐水泥等低碳产品认证和推广需符合《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14〕75号)等有关法规政策要求,产品需符合《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18年第2号、2020年第59号、2021年第43号、2023年第24号)等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新闻链接:https://www.dcement.com/article/202403/222285.html 2.工信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我国首个《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主要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比重显著提高,绿色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凸显,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 其中涉及建材行业相关内容有: 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到2030年,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5.1亿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2%。 定期更新发布制造业绿色低碳技术导向目录,遴选推广成熟度高、经济性好、绿色成效显著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企业、园区、重点行业全面实施新一轮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 严格项目准入,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推动区域产业绿色协同提升,重点发展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以化固碳等产业耦合模式,以及冶金和建材等行业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向城镇居民供热等产城融合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强资源耦合和循环利用,加快建设“无废企业”“无废园区”“无废城市”。 面向重点行业领域在生产制造全流程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典型应用场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建立回收利用环节溯源系统,推广“工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加快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园区协同推进能源数据与碳排放数据的采集监控、智能分析和精细管理。 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阶梯电价制度和水价政策。健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研究有序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协调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绿电绿证交易等市场建设。 加快制定碳排放基础通用、核算与报告、低碳技术与装备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到2030年完成5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制修订。 优化绿色低碳标杆培育体系。发挥绿色低碳标杆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绿色制造“综合标杆”和细分领域“单项标杆”相衔接的标杆培育体系,打造制造业绿色化发展领军力量。制定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办法,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纵向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横向通过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带动园区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到2030年,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鼓励绿色工厂进一步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创建“零碳”工厂。深入开展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培育,不断探索绿色低碳路径和解决方案。持续遴选发布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再生资源规范条件企业、环保装备规范条件企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等,从工业全过程深挖能源资源节约潜力。 新闻链接:https://www.dcement.com/article/202403/222283.html 3.2024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顶格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