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跨境电商行业深度一:浪潮之下,如何看美国电商格局重构 - 发现报告

跨境电商行业深度一:浪潮之下,如何看美国电商格局重构

商贸零售2024-03-03刘文正、刘彦菁民生证券玉***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跨境电商行业深度一:浪潮之下,如何看美国电商格局重构

本篇报告从Temu崛起的原因出发,探讨美国电商行业格局变化的本质与发展。我们认为不仅是其自身的优势以及海外需求变化的原因(消费者更趋向于购买高性价比的商品),核心是美国市场渗透率与格局特点的催化。回看国内电商发展路径,线上主要在效率和价格方面区别于线下零售,而美国电商的效率(物流)以及价格体系都弱于线下渠道,因此电商渗透率低(中美渗透率分别为46%/16%)。亚马逊通过FBA解决了效率痛点,成为电商第一大巨头(市占率接近40%),而市场上无人解决价格问题,格局方面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第二大电商市占率6.3%),掌握价格优势的Temu有望成为美国电商行业的“破局者”,而TK、Shein这类同样具有性价比定位的电商发展,还要看其供应链深度,以及物流仓储配套设施的完善。 美国电商市场为何呈现规模大、增速高、渗透率低、格局单一的特点?作为全球第一大零售消费市场,以及全球第二大电商市场,美国的电商规模增速仍然保持高于全球增速的水平,2022年同比增长15.9%,全球增速为12%。2022年美国是全球GDP规模最大的国家,其中83%由终端消费贡献,随着电商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格局的变化,我们认为美国电商市场的空间仍然非常广阔,同时也拥有较高的新兴电商天花板。 海外供应商占比提升,性价比需求增长,全托管模式成为“时代宠儿”。从供给端来看,美国电商市场的海外供应商占比逐渐提升,亚马逊平台的海外卖家占比由2017年27%提升至23年52%。跨境贸易链条更长,其中涉及的业务与运营更复杂,全托管模式是为卖家解决复杂运营的优质商业模式。从需求端来看,海外的性价比需求不断增长,性价比零售商获得超额增长,而全托管模式是强有力的控价模式。当下的美国市场,全托管模式能够高度适应行业变化,诸如Temu、Shein、Tiktokshop、Lazada、Shopee均开启该模式。而三方平台模式更有利于平台品类完善,Temu自24年1月开启半托管模式。 亚马逊:降佣金及仓储费用,同时提升库存周转要求,以面对擅长低价与“爆品”的新兴电商平台。降佣或可重新吸引服装卖家在平台上销售低价服装产品,销售佣金的大幅降低也会提高卖家的利润。除了服装这一类目销售佣金降低之外,亚马逊还将在2024年实行多项服务费用的变更,包括收取入库配置服务费、降低亚马逊Vine计划的费率、下调亚马逊物流配送费以及非旺季月度仓储费下调等。23年8月,平台还取消轻小计划,也是出于提高件商品的配送效率的考虑。核心竞争优势:平台通过FBA仓储及物流解决电商的效率痛点,并通过Prime会员稳固效率优势,以及提高服务性价比,增强用户粘性。尽管性价比电商竞争日趋激烈,亚马逊仍然以突出的市占率作为美国唯一的头部电商平台,23年黑五实现50亿美元GMV。 Temu:全托管模式的“集大成者”,充分发挥供应链及互联网经验优势。具有社交属性的性价比平台电商,23年GMV同比增长22倍,快速打开美国电商市场。流量方面仍以拼多多国内擅长的社交“裂变”模式为主,其52%的流量源自于用户之间的传播。Temu的快速崛起一方面源自美国市场的特点,另一方面在于其商业模式的优势。 全托管模式是电商平台掌握经营权,商家仅掌握货权的模式。对商家来说,更适合缺乏运营能力的工厂型卖家,恰恰适合国内丰富的轻小工业商品的出口。相比三方平台模式,Temu可以直连供应商与消费者,减少运营商加价与平台扣点,整体上商品全链路成本更低。此外,平台加大力度营销,大量平台流量吸引商户不断入驻,以及增加对消费者的补贴,实现突出的价格优势。目前Temu的短板在于履约,配送周期为7-10天。 当前已启动美国本土海外仓建设,以及墨西哥仓储布局。 投资建议:看好全托管模式平台的发展前景,当前Temu、Shein、TKShop平台的短板仍在履约端,跨境电商的履约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荐布局提升履约效率的标的乐歌股份,建议关注极兔速递、东航物流、大健云仓。卖家端来看,工厂型卖家首先受益于全托管模式的崛起,而布局亚马逊平台的企业,首选推荐运营能力以及在平台细分类目保持竞争力的标的华凯易佰、赛维时代,建议关注在东南亚及日韩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吉宏股份。此外,推荐国内跨境电商出海平台小商品城、焦点科技。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本篇报告从行业视角出发回答五个问题: 1.为何美国坐拥全球规模第二的电商市场规模,但渗透率仍然低于国内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 2.中国、东南亚市场电商格局呈现多强局面,而美国电商格局为何呈现“一家独大”的特征? 3.美国电商市场全托管模式兴起的原因以及优势何在? 4.性价比产品是所有消费者共有的需求,为什么Temu的性价比优势更加突出?如何判断未来持续性和空间? 5.对于全托管模式的兴起,美国电商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1为何美国电商行业呈现渗透率低、格局一家独大的特点? 1.1行业现状:规模大、渗透率低、增速高,格局仍未稳定 作为全球第一大零售消费市场,以及全球第二大电商市场,美国的电商规模增速仍然保持全球增速的水平,2022年同比增长15.9%,全球增速为12%。美国是全球GDP规模最大的国家,2022年其中83%由终端消费贡献,随着电商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格局的变化,我们认为美国电商市场的空间仍然非常广阔。 此外,其电商市场格局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未来有继续变化的空间,我们认为美国市场也拥有较高的新兴电商天花板。 2022年美国电商规模增长870亿美元,是全球电商增量最多的国家。2022年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达万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市场,仍然保持9.3%的同比增速。主要原因是①疫情后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逐渐建立线上消费习惯, ②基础设施的完善:海外仓的发展使得跨境电商快速增长,③渠道多样化带来更丰富的价格带与品类:新的电商平台Temu、Shein、Tiktok贡献电商增速。 图1:13-23年美国电商销售额(十亿美元)及其增速 图2: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及其增速(万亿美元) 图4:2022年美国是电商增速最快的前十大国家中电商规模最大的国家 图3:2022年全球电商规模前十大国家(十亿美元) 疫情后美国线上零售额占比逐渐提升。2019Q1网络零售额占比10%,2023Q3该比例上升为15.6%,在总体零售额保持5-10%的增速背景下,线上占比的提升为网络零售额带来了更快的增长。2023Q3相比2019Q3,规模增长为2倍水平,2019Q3为1387亿美元,2023Q3为2717亿美元。 美国海外仓的数量不断增长,2020-2022年CAGR为36%。至2022年年末,海外仓数量前十的国家及地区为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洲(含新西兰)、俄罗斯、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合计2356个仓库,较上年末增长30.17%,面积合计约2600万平方米,较上年末增长约58%。其中,美国市场2022年新增253个海外仓,新增面积653.5万平方米,平均单仓面积达到1.41万平,呈现出一定的规模化趋势。 图5:美国网络零售额(百万美元)及占比(%) 图6:美国海外仓数量(个)及增速(%) 1.1.1渗透率低:价格和效率缺乏优势,线上渗透率低于全球水平 美国电商渗透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受新冠疫情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催化,2022年全球电商渗透率达到20.3%,零售额从2017年的2.4万亿美元提升至2022年的5.5万亿美元,全球电商市场环境稳步向好。从全球地区来看,中国的电子商务渗透率位居第一且超过40%,美国电商渗透率仅16%,低于全球电商渗透率水平。 图7:2023年部分国家电商渗透率 图8: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及渗透率 我国电商发展迅速的本质原因在于效率和价格。线上零售与线下零售的区别在于品类、效率与价格。电商的“场”相比线下零售的“场”具有品类更丰富的特征,这是全球的电商共有的优势。而国内的电商渗透率远远高出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参考其发展历程,核心原因在于效率和价格的优势。以传统的头部电商淘宝平台为例,电商缩短了供应链环节,其中节约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电商信息流双向传输,链路短,反应快。此外,国内社会化物流的效率做到大部分地区2-3天送达,线上购物的效率得以保证。 表1:电商供应链更短,信息流反应更快模式实物流 美国电商在价格和效率方面与线下零售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物流价格高,配送效率低,从物流体系的效率来看,人口密度越大,对于快递配送的成本均摊越小。2021年中国人口密度为150人/平方公里,而美国的该数据为36人/平方公里,同样数量的货品,对美国快递员来说需要配送的区域面积远远大于在中国的面积,因此美国的四大快递费用要远高于国内的快递费用。《全球快递发展报告 (2023)》显示,2022年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为1105.8亿件,同比增长2.1%,快递包裹业务收入达10566.7亿元,美国快递包裹业务量为212亿件,但美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为1981亿美元,平均单个包裹价格为国内快递的6.6倍。 图9:美国地广人稀, 物流体系价格高昂 ( 人口密度:人数/公里土地) 图10:2021年中美电商快递占总快递量比例 表2:2022年部分国家快递包裹量与快递收入 表3:中美快递的效率与价格对比 美国线下零售发展成熟,线上零售差异化不足。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同样等级的城市,美国线下零售的CR3市占率大多在30-80%,而中国则不足15%,线下零售发达的地区,德克萨斯州的CR3达到88%。线下零售业态丰富,包括百货、超市以及性价比的业态,而国内的线下业态较为单一。2022年,电商龙头亚马逊的电商市占率达37.6%,第二名沃尔玛的电商市占率仅为6.3%,而在全国零售市场,亚马逊和沃尔玛的市占率分别为5.5%/7.8%,线下零售的发达程度超过线上。 图11:2021年美国线下零售市场集中度 图12:2021年中国线下零售市场集中度 图13:2023年美国零售市场格局 图14:2023年中国零售市场格局 图15:沃尔玛营业收入(亿美元)及增速 图16:沃尔玛市值(亿美元)和PE(TTM)变化 从线上零售的价格来看,线上线下的价格基本一致。线上渠道的价格并未有明显差异化,对比了日用品、图书、服饰、3C电子等品类的部分产品在dollar Tree/Amazon/Walmart/Target网站的价格,线下零售商的价格整体更具优势。 表4:各零售商价格对比商品(单位:美元) 美国制造发达程度低于国内水平。国内的制造业丰富,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为27.55%,而美国同期数据为10.71%。国内制造业发达、产能丰富,电商C2C转型及性价比电商拼多多的崛起,放大电商性价比优势。沿海一带,包括广东、长三角等地区的轻小工业制造,精细化供应链进一步压低了商品价格。 国内电商平台的崛起,包括阿里从B2C转型至C2C,拼多多从低价且缺乏渠道的农产品起家,为众多小制造企业和工厂提供的销售渠道,并进一步压低价格。而美国的制造业发达程度不及中国,国内商品更多依赖进口。从亚马逊供应商结构来看,2022、2023年70%的供应商来自海外。而海外的供应链和线下零售相比没有效率和成本的优化,因此线上零售的价格与线下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图18:亚马逊供货商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其GDP比重(%) 图17:亚马逊供应商地区分布 图19:亚马逊平台跨境电商商品流转过程 1.1.2格局“一家独大”:亚马逊解决线上购物的效率痛点,其他电商缺乏差异化优势 美国电商集中度低,2022年CR3为48%。2022年国内按零售额电商平台CR3为84.8%,分别为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相比国内的电商市场,美国电商平台格局相对分散。根据eMarketer,2022年美国电商按网络零售额份额计算,前三的电商平台为亚马逊、Walmart、Apple,市占率分别为37.8%、6.3%、3.9%。虽然亚马逊GMV远超其他平台,但整体电商集中度仍然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