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类减脂行业分类 非手术类减脂的细分项目以冷冻、超声、激光与射频溶脂为代表,其中冷冻溶脂在国内市场的普及度最高。 根据减脂技术的不同,非手术类减脂可分为溶脂针、冷冻溶脂、超声溶脂、激光溶脂和射频溶脂。 溶脂针的主要成分多为生理盐水、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磷脂酰胆碱和肾上腺素等,上述混合物注射到脂肪层后会引起脂肪细胞分解,但由于其靶向性不强,注射不当会伤害到肌肉、皮肤等组织。迄今为止,国内并无一款通过NMPA批准的溶脂针。 溶脂针 脂肪细胞对低温敏感,寒冷所致的脂质冰晶可破坏脂肪细胞,冷冻溶脂利用此原理通过零度以下低温引起脂膜炎,诱导巨噬细胞和其它炎症介质激活,刺激脂肪细胞分解。该过程并不会损伤周围组织,治疗舒适度高,无需恢复期。冷冻溶脂的即刻治疗效果有限,无紧致肌肤作用,而且求美者如果不注意饮食控制,脂肪堆积可反弹。 冷冻溶脂 高频聚焦超声具有自身良好的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可将无数束低能量的超声波准确聚焦于体内靶组织,聚焦后的能量得到千倍甚至万倍放大,使脂肪细胞出现凝固性坏死,从而减小脂肪层厚度,皮肤、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并不会受到损伤。聚焦超声能量可诱导变性胶原蛋白形成新的胶原蛋白,产生美肤、紧致的功效。 非手术类减脂分类 超声溶脂 激光溶脂多采用介入式光纤激光,其先在溶脂的皮肤处做一个小切口,把光纤导管插入脂肪组织,通过发射激光释放能量将脂肪细胞液化,液体通过小管排出体内。 激光溶脂 激光溶脂术后常有肿胀、出血、轻微瘀伤和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但恢复时间短。光纤激光溶脂定位准确,术后效果显著。 射频是通过发射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利用电场热传导功能直接给真皮层及皮下深层组织加热,使得该层次发生轻微热损伤,进而诱发胶原蛋白再生和局部脂肪组织皱缩。射频溶脂能够结合电脑数字技术计算脂肪厚度,精准定位到皮肤下的脂肪群,其使用的专利环形电极技术,可确保所有的射频发射能量均匀。 射频溶脂 非手术类减脂行业特征 行业特征具体表现为服务周期短、价格区间宽和需求渐增,前两项特征与非手术类减脂的无创治疗有关。 服务周期相对短 在术前准备与术后恢复阶段,非手术类减脂的护理事项比吸脂手术更简单,用户所需经历的周期性阶段更短 从术前准备与术后恢复看,吸脂术与非手术类减脂的操作复杂度与潜在风险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吸脂手术 涉及到进入人体组织,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与经历漫长的恢复周期。在术前准备阶段,用户需完成常规吸脂术前检查与饮食控制,非手术类项目的注意事项相对少。在术后恢复阶段,由于开刀涉及的伤口 大,吸脂术会经历严重肿胀期,而非手术类项目由于创伤小,术后红肿周期相对短,恢复快。 需求逐渐增加 尽管非手术类的疗效不及吸脂手术,但由于后者潜在风险大,非手术类项目的需求渐增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人体脂肪细胞的数量在成年后基本稳定,变 化的主要部分是脂肪细胞的体积,成年人能够通过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达到减脂塑形的目的。目前临床疗效最显著的是脂肪抽吸术,但其存在麻醉风险和手术并发症,这使得非手术类无创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 服务价格区间宽泛 非手术类减脂可提供的服务项目灵活,价格带宽 根据平台公开数据,参考中国八座医美发达城市的减脂服务量价信息,销量领先的吸脂术服务价格区间是3,400元至9,800元,非手术类减脂的价格区间是890元至9,900元。对比吸脂术,非手术类减脂无需耗费人 力成本以聘任具有一定专业资质的整形外科医师,亦无需考虑相关手术风险,并且可供选择的减脂器械丰富,可提供的减脂服务灵活,价格带宽。 [3] 1:https://kns.cnki.ne… 2:平台公开信息;知网 [4] 非手术类减脂发展历程 启动期 2005~2010 2009年,中国批准无创接触式射频 Accen用于皮肤收紧和脂肪消减的非介入式治疗;2010年,首款冷冻溶脂仪酷塑被FDA批准用于人体腰部脂肪堆积治疗。 受消费者美体塑形的需求驱动,非手术类减脂作为光电类医美的细分赛道开始发展。在中国,射频溶脂最先起步,行业标识性变化是普及度最高的冷冻溶脂诞生。 高速发展期 2011~2023 2013年,中国批准有创射频BodyTite用于射频辅助吸脂;2016年,冷冻溶脂仪酷塑、用于单纯性局 部肥胖且腹部皮下脂肪堆积者减脂的聚焦超声减脂仪器获批进入中国市场;2019年,INMODE负压温控双极射频溶脂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阶段射频溶脂继续向前发展,中游医美服务可供选择的光电器械产品增多。并且,冷冻溶脂与超声溶脂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中国非手术类减脂行业的上游厂商主要提供减脂技术应用的相关设备,以赛诺秀和飞顿激光为代表;中游的主要参与商是私立医美机构,以美莱和艺星为代表;下游参与者是医美获客平台和终端消费者,医美获客平台以 新氧为代表。 产业链分析的核心观点如下:1.从上游的角度看,中国减脂设备主要由进口厂商供应,本土厂商在减脂的核心技术方面尚未取得突破,国产减脂设备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从中游的 角度看,机构医师方面供给不足的现象凸显;从满足用户的脂肪减少需求来看,吸脂术与非手术类减脂具有一定的替代性,而吸脂手术的发展时间相对长,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机制更为完善,因此非手术类减脂为机构创造收入 的能力有限。3.从下游的角度看,非手术类减脂的增长顺应轻医美兴起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行业需求增速更 快。 上 产业链上游 生产制造端 减脂光电器械供应商 上游厂商 北京安和加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赛诺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赛诺龙(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上游说明 上游厂商主要提供减脂技术应用的相关设备,多为医疗光电器械的制造商。 1.进口减脂设备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导,核心减脂技术尚未掌握。根据国家药监局,在截至2023年1月 已获批注册的减脂设备名单中,国产品牌占25%,使用超声溶脂技术;进口品牌占75%,主要使用技术有冷冻、超声和激光溶脂。目前最受欢迎的中游服务冷冻溶脂,上游设备仍需依赖进口。 2.海外品牌技术撬动市场的作用显著,本土品牌的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根据国家药监局,在截至 2023年1月已获批注册的减脂设备名单中,国产聚焦超声减脂机适用人群应满足BMI≤28kg/m,计 划减脂区域的皮下脂肪厚度≥2cm;进口聚焦超声减脂机适用人群应满足BMI≤30kg/m,计划减脂 区域的皮下脂肪厚度,如果使用VDF治疗头应≥24.5mm,如果使用U-Scuplt治疗头应≥22mm。对比海内外品牌的同款设备,进口品牌适用客群更广,减脂精度更高,本土品牌的技术实力与其仍存在 一定的差距。 中 产业链中游 品牌端 医美服务机构 中游厂商 艺星医疗美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美莱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北京伊美尔医疗科技集团股份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中游说明 中游厂商是提供医美服务的机构,包括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皮肤科和非公立医疗机构。 1.从机构自身看,中国整形外科医师供给不足。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2022年中国内地拥有的整形外科医师数量为3,000人,次于美国7,461人、巴西6,200人、日本3,050人,位居世界前列,但相 对于本国万人人口的比例0.02低于大部分国家。中国内地整形医师的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与医美市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 医美获客平台及终端消费者 渠道端 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维康恒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完美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下游说明 下游医美获客平台包括线上与线下两类。线下主要包括户外、电梯等广告渠道,线上主要包括以新氧、京东健康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1.对比吸脂术,非手术类减脂的需求数量表现弱,为机构创造收入的能力有限。参考中国八座医美发达城市的最优销量吸脂术与非手术类减脂服务,前者的销售量介于600件至2,400件之间,后者介于 20件至600件之间。从减脂效果看,吸脂术与非手术类减脂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吸脂术发展时间长, 机构可提供的相关服务更为成熟完善,消费者信任度更高,创收能力更强。 2.顺应轻医美发展趋势,非手术类减脂需求增长加快。数据显示,2021、2022年线上医美平台交易 的订单量统计里非手术类分别占比79%、84%,手术类分别占比21%、16%。吸脂术与非手术类减脂均能满足消费者对美体塑形的需求,尽管当前传统吸脂术更受消费者青睐,但非手术类减脂的增长顺 应轻医美兴起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行业需求增速更快。 [5] 1:https://samr.cnbz.… 2:https://data.stats.… 3:国家药监局;国家统计… 非手术类减脂行业规模 非手术类减脂属于光电类医美的范畴,市场规模按项目收入计,经测算,2018-2022年中国非手术类减脂的行业规模实现从16.1亿元到17.6亿元的增长,预计2023-2027年中国非手术类减脂行业的规模将从26.6亿元增至 53.7亿元。 历史规模形成的原因:1.早期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积累的客户资源量不足,诊疗数量增长乏力。数据显 示,2018-2019年全球由整形医师主刀的非手术类减脂诊疗量从47.3万减至46.3万人次,同比减少2.23%。其中,2019年女性非手术类减脂诊疗量为39.2万人次,男性8.1万人次。在消费转型时期行业刚刚起步,缺乏客户 资源沉淀,出现诊疗数量增长不稳定的现象,并且女性是主要客群。2.受经济环境影响,非手术类减脂成为吸脂 术的良好替代,诊疗量继续攀升,但消费信心不足致使规模表现起伏较大。数据显示,2020-2022年全球由整形医师主刀的非手术类减脂诊疗量从56.0万增至77.7万人次,CAGR为17.87%,其中女性非手术类减脂诊疗量从 44.0万增至64.2万人次,男性从12.1万增至13.7万人次。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期间,行业作为吸脂术的替代对医师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宽松,机构提供服务的场所人员密度低,能较好满足消费者减脂的需求,整体诊疗量保持 增长的趋势。但由于经济环境对消费习惯产生了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市场的规模波动较大。 未来规模的发展趋势:1.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向好与整体轻医美市场持续扩张,行业的需求量复苏将持续推 进。数据显示,2018-2021年中国非手术类减脂诊疗量从25.2万增至36.8万人次,2022年锐减至25.2万人次。 非手术类减脂兼具医疗与消费属性,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预计未来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改善,用户对其的消 费意愿有所提升,叠加行业属于更受消费者青睐的轻医美范畴因素,诊疗量将继续快速攀升。2.医美消费持续回 暖,预计市场价格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2年中国非手术类减脂项目均价从6,389元增至6,970元。非手 术类减脂项目的偏好与消费结构相关,预计市场价格的涨幅与CPI指数接近,呈现温和增长的趋势。 非手术类减脂行业规模 非手术类减脂行业规模 非手术类减脂政策梳理 政策名称 颁布主体 生效日期 影响 2021-11- 《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 国家市监局 《指南》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医疗美容广告相关概念;二是明确医疗美容广告监管重点;三是强化 政策内容 行政机关协同监管;四是加强广告代言监管;五是加强行刑衔接;六是强调平台经营者责任。 《指南》旨在为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工作提供指引,切实规范和加强医疗美容广 政策解读 告监管,有效维护医疗美容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政策性质 指导性政策 非手术类减脂竞争格局 中国非手术类减脂是光电类医美的细分赛道,行业集中度低,综合医美品牌的布局数量与增长潜力来看,中 国非手术类减脂的竞争格局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以美莱和联合丽格为代表,第二梯队以艺星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