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激荡书院]:标杆工厂内容白皮书:汇总13家标杆工厂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标杆工厂内容白皮书:汇总13家标杆工厂

2024-01-12-激荡书院Y***
标杆工厂内容白皮书:汇总13家标杆工厂

2022年+2023年合订版 汇总13家标杆工厂精彩内容,带你一起“云逛”工厂 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往往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对于很多中小制造企业来说,我们要去看的“标杆工厂”就是跑在前面的那个未来,把看到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管理工具,与你正在经营的企业进行比较和对照,也许就能找到一些解决方案。 目录 《走进标杆工厂2022》正式启航 1.Why?为什么要去看工厂? 01 2.How?和谁去?03 3.What?应该怎么样去看工厂?05 吴晓波:走,跟我一起看工厂09 我们所走过的“标杆工厂” 1.走进标杆工厂第一站:顾家家居 21 23 2.走进标杆工厂第二站:三一重工35 3.走进标杆工厂第三站:万向集团57 4.走进标杆工厂第四站:慕思股份74 5.走进标杆工厂第五站:华润江中91 6.走进标杆工厂第六站:格力电器105 7.走进标杆工厂第七站:极氪124 8.走进标杆工厂第八站:海尔145 9.走进标杆工厂第九站:云南白药168 10.走进标杆工厂第十站:vivio184 11.走进标杆工厂第十一站:联想203 2024,吴晓波邀你一起看工厂! Why? 为什么要去看工厂? 一直以来,从“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到“TMD(”头 条、美团、滴滴),互联网大厂到神话不断在镁光灯下汇聚。 与自带媒体属性的互联网企业相比,那些坐落在城市边缘的大厂却显得格外沉寂,以至于需要特别说明,这里的“大厂”是指大型工厂。 确实,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推动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涌现了一批走在世界前沿的工厂,这些工厂的先进程度,哪怕在美国、德国或日本,都未必看得到。 2022年11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 11家优秀工厂从全球上千家入选工厂中脱颖而出,其中有5家坐落在中国。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是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遴选,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而仅仅是入选灯塔工厂,就需要集成至少5个世界级领先水平的技术应用,包括自动化、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分析、5G等,并在生产效率、运营敏捷度、生态可持续等指标上实现重大提升。 换而言之,它们是世界上最先进工厂的代表,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你可知道,那一个个偌大的厂房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革?是时候,去看看它们的模样了。 01 吴晓波老师将看工厂视为每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并且已将这个习惯保持了20多年。仅去2021年,他就实地走访调研了20家制造企业,对一些重要的工厂他还会反复调研、长期观察。 在看工厂的过程中,他深入一线见证了智能化、数字化对制造企业的巨大影响,同时他也看到了: 一、中国正成为全球最激进的产业智能化试验场;二、产销模式剧变,大规模定制已然成熟; 三、智能硬件的普及和云计算能力,为中国制造的弯道超车提高了现实可能; 四、物联网正在让原有的“工厂围墙”崩塌,中小企业面临新的融合挑战。 2022年,他选出一批标杆工厂向企业家们发出邀约:一起去看工厂! ·去看中国最先进的产业智能试验场! 02 ·去看各行业打造的柔性制造与供应链系统! ·去看各式机器手臂如何颠覆传统人工密集劳动! ·去看新技术如何赋能中小企业弯道超车的能力! How?和谁去? 走进标杆工厂,工厂的实力固然重要,和谁一起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或许更重要。 工厂的参访将由吴晓波老师和他的专家导师朋友牵头带队,学习行业头部案例,了解新的趋势,寻找新的机会。 03 吴晓波 财经作家 890新商学创始人 「走进标杆工厂」发起人 秦朔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知名财经主持人、评论家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竞争力研究所所长 徐朝华 和恒(北京)咨询公司董事长 战略管理专家 郭斌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 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史喆 富士康首席数字官 胡宏伟 财经作家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崔洪波 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创始人 品牌营销实战专家 李序蒙 资深管理咨询专家 企业创新成长顾问 张其亮 数字化转型研究院联席院长 赵今巍 数字化转型研究院联席院长 方正多策投资合伙人 产虹智库产业互联网首席专家 郝杰 碳达峰、碳中和实践 及研究领域专家 黄启哲 启哲咨询创始人 有效产出研究院北京分院负责人 周彦平 和恒咨询首席咨询专家 张奥平 经济学家 增量研究院院长 对于带队导师,我们内部有三条硬性标准: ·导师拥有宏观视角,可以精准研判未来发展机遇 ·导师与产业升级方向高度相关,有成功实战案例 ·导师对行业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有过深入研究 04 What? 应该怎么样去看工厂? 看工厂的要点:做功课、划重点、多提问,同时记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Know-How,一个是Me-Too。 吴晓波 【去看一家工厂的第一步,是一定要提前做足功课】 这就好比去见客户或相亲,去之前最好把基本的情况弄清楚了,否则见面时,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公司是干什么的?”或“小姐贵姓?”,这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人家。 05 譬如去看一家汽车工厂,你得先了解制造一辆汽车需要经过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四个工艺环节,这就是四个要去看的车间。如果是去一家服装工厂,你会去参观它的设计中心、成衣车间、物流仓储基地和成品展厅。 你可以先在网上摸一下情况,了解这家即将去参观的企业,在哪几个方面有突破和创新。可以先查一下这家公司的成长历史、相关经营数据,以及行业生产的一些基本知识。带着这些知识点,当你走进工厂的时候,新鲜感就会大于陌生感。 【做完了基础的功课后,接着要划重点】 每一次走工厂,时间都是有限的,大多是两三个小时,最长也不会超过一天,工厂方会带着你走马观花地都跑一圈,他们会在自认为最拿得出手、变化最大的几个节点停下来,给你做多一点的介绍。 这个时候,参观者要认真观察发生这些变革的触发点是什么,是设备的更新、流程的再造还是工艺能力的迭代。因为我们即将看的都是国内该领域最先进的工厂,所以,这些要点也代表了当今最高的制造水平。 06 【第三个看工厂的要点是多提问,特别是争取问出一些好问题】 仅仅带着好奇心走进工厂是不够的,你必须要带着问题去看、去问。一个最简捷和有用的办法是,询问讲解人:现在与过去的变化是什么。 比如一条装配生产线,改革前用多少人,现在是多少人;以前的流程和生产效率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样的;所用的设备原来是哪个品牌,现在又是哪个品牌;增加了一个数据看板,会带来哪几个方面的改变,等等。 任何一个工厂,从原材料到产成品,都构成一条价值链,那些重要的变化只发生在若干个价值节点上,它由量化而推动质变,而这正是我们最为关心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一定要通过提问把它挖掘出来并弄明白。 07 在所有的创新中,最重要,也是最耗精力的是Know-How,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探索和试错成本。 今天值得去看的标杆工厂,无一例外,都在生产智能化和管理数据化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和试验,在这一过程中,潜伏着很多的弯路和陷阱。而对先进工厂的零距离学习,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资金、人力和时间上的代价。 企业经营者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是能够举一反三。 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往往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对于很多中小制造企业来说,我们要去看的“标杆工厂”就是跑在前面的那个未来,把看到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管理工具,与你正在经营的企业进行比较和对照,也许就能找到一些解决方案。 08 吴晓波: 走,跟我一起看工厂 吴老师亲笔文章 这正是今年我想干的一件事情:我从自己跑过的上百家工厂中选出了十家左右,每月一家,带大家去走一走。 我重新燃起看工厂的兴趣,是在2015年。4月,我在北京开会碰到张瑞敏,他说:“你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到海尔了吧?” 一算,真的是。上一次去海尔是2004年,海尔创业二十周年,我跟很多媒体和学界朋友前去观礼。就在那一次,张瑞敏发表了《海尔是海》:“海尔应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弃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 那是中国制造业最为高光的时刻,联想收购IBM电脑、TCL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海尔进军北美冰箱市场,“中国制造”似乎具备了造海和闹海的能力。 然而,接下来,时代的镁光灯却照在了互联网人的身上。从门户三巨头到BAT,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信息化革命的秩序颠覆和造富神话,让制造业突然边缘化,“张瑞敏们”尴尬地成为了“被整合者”。我的注意力也被完全地转移了过去。 10 在遇见张瑞敏的两周后,我应约去了青岛。那一年,海尔刚刚完成一次痛苦的万人大裁员,张瑞敏提出组织再造,把金字塔式的科层体系打碎,整个公司重构为扁平化的“平台主-小微主-创客”。我当时正在进行《腾讯传》的创作,隐隐感觉到,无论互联网公司还是制造业公司,都不约而同地向生态型组织进化。 张瑞敏跟我提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网器。他认为,冰箱和洗衣机都不再仅仅是孤独的硬件,而应当链接起来,成为生活服务的一个“入口”。我去参观了一个洗衣机的黑灯工厂,年产50万台,整个工作班组只有六位技术工人。 11 从海尔回来后不久,我带队去了德国汉诺威,参加一年一度的工业博览会。正是两年前,默克尔在那里首次提出了工业4.0。 我看到了奔驰的机器人造车,西门子的云物流模型,博世的人机协同操作平台。我还排了半个小时的队,让一个机器人为我冲了一杯咖啡,纸杯上打着我手写的名字。 这是我前所未见的工厂场景。它不是未来,而是已经正在呈现的现实。新的硬件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正以极快的速度重新定义流程和成本,进而让生产的方式改变。 12 那次与我同行的有400多位企业家,我看得到他们眼睛里的焦虑和光芒。 正是从2015年开始,我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了久违的制造业。在过去的七年多里,我走了一百多家中国的工厂,顺带着拍摄了两季《云上的中国》。 如果你问我,看到了什么?我有四个很深刻的体会。 其一,中国正成为全球最激进的产业智能化试验场。 中国制造业有三个无可比拟的优势:最大制造产能、最强配套能力和最大消费市场,这为企业家们的工厂投入提供了基础和信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要看当今全球最先进的冰箱、空调、电视、手机、汽车、服装、家居、陶瓷、制药、食品工厂,无一不在中国。 制造业智能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的效率,而它又建立在规模化的前提之下。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制造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组织评定的“灯塔工厂”,在全部90家中,中国拥有31家,数量第一。 13 其二,产销模式剧变,大规模定制已然成熟。 在2015年前后,全国家居产业能够实现生产线柔性化、大规模反向定制的工厂只有广东的尚品宅配,服装业只有山东的红领,而仅仅四年后,这一模式已经在这两个行业普及,其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事实上,大规模定制模式的成熟,不仅提升了大型制造工厂的能力,同时也为年轻的创业者市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近年来,很多国货创业和跨境电商项目,都是建立在制造工厂的智能化改造 14 和ODM、OEM的能力基础上。工厂的能力迭代,正在反向赋能于消费者的洞察。 在这个意义上,工厂的改变是一切商业模式改变的根本性前提。 其三,智能硬件的普及和云计算能力, 为中国制造的弯道超车提供了现实可能。 钢铁工厂是典型的高能耗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在攀钢的西昌钢钒看到,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技术正在改造炼钢的每一个环节,从合金添加到钢板表检,大量的计算工具的应用,让物料和人力成本都得到了极大的节省。这是一个完全自主化的过程,体现了制造业内生式进化的新路径。 15 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养殖业,我在蒙牛的养殖场看到,奶牛套上了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