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氢能月刊(24.01):绿氢补贴纷来沓至,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氢能月刊(24.01):绿氢补贴纷来沓至,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期

电气设备2024-01-28邓永康、李孝鹏、王一如、李佳、朱碧野民生证券大***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氢能月刊(24.01):绿氢补贴纷来沓至,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期

政策端:补贴政策向绿氢倾斜,加速绿氢项目落地。1)国家级别的顶层设计使氢能发展路径更为清晰。2024年1月24日,国资委明确指出储能、氢能、核能、虚拟电厂为战略新兴产业,且将在这些领域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这也是首次明确氢能的战略新兴产业地位。2)地方级别的补贴政策接连不断。近期,为鼓励和促进绿氢生产与应用,各地相继制定了绿氢补贴政策,包括宁夏宁东、安徽、成都、鄂尔多斯等众多地区。绿氢产业补贴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对生产商和使用者提供制氢补贴、用氢补贴、加氢补贴等,尤其是绿氢制备端补贴,包括降低电费、给予绿氢生产设备补贴等,有效降低绿氢生产成本,加速绿氢平价。3)放开土地限制及生产限制将有助于打破氢能发展桎梏。近期,我国多地逐步放开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地域限制和生产限制,例如河北、新疆、沈阳、吉林等地,纷纷放松政策,允许绿氢生产项目及制氢加氢一体站不在化工园区内建设,相关政策鼓励能拓宽氢能应用场景,促进氢能行业规模化发展。 项目端:新疆库车项目引领示范,绿氢项目运行逐渐成熟。2023年我国处于不同阶段绿氢项目累计达40项,总制氢规模近18.65GW,大型项目比例较高,年产氢规模在200MW以上的项目占比达60%。2023年6月,新疆库车绿氢项目开始顺利产氢,截至2023年底,项目已平稳运行4200h,累计输送2236万方绿氢,随着塔河炼化生产装置完成扩能改造,绿氢输送量将逐渐增加,到2025年Q4,输氢量有望达2万吨/年。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开展电解制氢系统的集成优化和运行,同步解决低负荷运行的难题,项目的平稳运行为后期其他项目积攒了有效经验,也为2024年绿氢项目加速投产提供了信心。 数据端:2023年电解槽招标数据同比翻倍,FCV产销均实现高增。1)电解槽:2023年全年,我国电解槽公开招标需求规模近1.7GW,涵盖碱性和PEM两种类型电解槽。2)加氢站:建设速度加快,综合能源站将成为主流。 《共建中国氢能高速行动倡议》旨在加快构建示范城市群为基础的氢能高速网络建设。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内新建成加氢站55座,国内累计建成加氢站397座。随着氢燃料电池车辆规模化应用,加氢站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据亿欧智库预计到2025年,我国加氢站保有量将达到1050座。3)FCV:2023年我国FCV累计产量为5631辆,销量为5791辆,12月销量实现月度最高,达1512辆,同比增长149.09%,环比增长133.69%。 投资建议:主线一:绿氢制备高景气度带动电解槽设备需求增加。重点推荐:阳光电源、隆基绿能、科威尔,建议关注:华电重工、亿利洁能、昇辉科技、双良节能等;主线二:储运环节迎来破局点。建议关注:蜀道装备、冰轮环境、京城股份、中集安瑞科、厚普股份、兰石重装、石化机械等。主线三:燃料电池车持续放量。建议关注:亿华通、潍柴动力、国鸿氢能、康普顿。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上游制氢规模不及预期;氢能储运技术发展遇到瓶颈,发展速度不及预期;氢能下游应用不及预期。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1绿氢补贴政策涌出,项目落地或迎提速 1.1补贴政策向绿氢倾斜,放开生产限制助推绿氢发展 氢能产业政策向绿氢倾斜,低碳发展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对绿氢产业的支持力度愈发显著,积极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为绿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中,我国于2022年3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该政策作为氢能发展的顶层设计,强调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核心的氢能发展方向,预计2025年,我国绿氢年产量将达到10-20万吨,有助于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2024年1月,国家三部门推进广州南沙氢能等清洁能源利用,以低碳为核心目标,研究绿色低碳园区建设运营新模式,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欧盟碳排放相关标准互认机制,助力“零碳”产品全球范围自由流通。这一系列的举措将促进我国氢能产业加速发展,为绿氢产业稳定运行提供市场驱动力。 表1:国家氢能产业相关政策梳理 补贴助推绿氢项目落地,加速绿氢平价。近期,为鼓励和促进绿氢生产与应用,各地相继制定了绿氢补贴政策,包括宁夏宁东、安徽、成都、鄂尔多斯等众多地区。绿氢产业补贴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对生产商和使用者提供制氢补贴、用氢补贴、加氢补贴等,尤其是绿氢制备端补贴,包括降低电费、给予绿氢生产设备补贴等,有效降低绿氢生产成本,加速绿氢平价。 表2:近期绿氢补贴政策梳理 放开土地限制及生产限制将有助于打破氢能发展桎梏。近年来,我国多地逐步放开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地域限制和生产限制。例如河北、新疆、辽宁沈阳、吉林等地,纷纷放松相关政策,支持多元化场景制氢,允许绿氢生产项目及其制氢加氢一体站不在化工园区内建设。相关政策鼓励有助于拓宽氢能应用场景,同时也能降低当地氢气制造成本,促进氢能行业规模化发展。 表3:制氢放开土地限制政策梳理 1.2风光氢氨醇模式起量,配套绿氢项目密集开建 绿氢项目多样化,细分应用场景较丰富。绿氢项目主要分为三类:1)配用电侧/微网侧电氢耦合项目:利用氢电耦合技术开展氢能“制、储、用”全过程; 2)新能源基地规模化制氢与利用项目:通过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制取氢气,所产氢气可用于化工、冶金、交通、建筑等诸多领域;3)氢能灵活调节项目:氢能与电能相互转化,低电需求时储存电制氢,高电需求时通过氢燃料电池发电,以实现电网削锋填谷。 图1:绿氢示范项目分类 绿氢项目逐步落地,规模化示范项目加速扩张。2023年我国处于不同阶段绿氢项目累计达40项,总制氢规模近18.65GW,大型项目比例较高,年产氢规模在200MW以上的项目占比达60%。2023年6月,新疆库车绿氢项目开始顺利产氢,截至2023年底,项目已平稳运行4200h,累计输送2236万方绿氢,随着塔河炼化生产装置完成扩能改造,绿氢输送量将逐渐增加,到2025年Q4,输氢量有望达2万吨/年。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开展电解制氢系统的集成优化和运行,同步解决低负荷运行的难题,项目的平稳运行为后期其他项目积攒了有效经验,也为2024年绿氢项目加速投产提供了信心。 表4:2023年国内绿氢项目梳理(包括签约、获批、公示以及投产) 风光氨醇模式逐步起量,绿色甲醇风头正劲。在下游应用领域,绿氢主要用于合成绿氨和绿色甲醇。2024年1月,绿色甲醇项目频现,包括中广核40万吨生物质绿甲醇项目、邯郸百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中船通辽市5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等。分类来看,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方面,2024年1月,内蒙古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获批;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方面,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和内蒙古广核兴安盟制甲醇项目一期年产40万吨生物质绿甲醇项目均于2024年1月获批,计划本年开工。2024年1月17日,许昌隆基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襄城12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通过备案批复。目前绿色甲醇的主流制备工艺均以绿氢为主要原料,绿色甲醇项目起量有望进一步撬动绿氢产业高速发展。 表5:近期国内绿色甲醇项目梳理 1.3输氢管道:新项目频现,迈入新发展阶段 输氢管道建设提速,促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重要氢能产业集聚区纷纷布局输氢管道项目,以实现氢能的长距离输送和规模化使用。2023年3月,内蒙古包头至临河掺氢管道和张家口天然气掺氢示范项目开工;4月,宁夏宁东天然气掺氢项目测试成功;12月,张家口市康保-曹妃甸输氢管道和中石化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获批。2024年1月,定州-高碑店氢气长输管道和内蒙古鄂尔多斯输氢管道工程获得备案。输氢管道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在氢能制取、储运、应用等环节稳步前进,是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指出,到2030年,我国输氢管道建设里程有望达到3000km。全球范围内,海外长距离输氢管道项目发展已有80余年。 截至2023年H1,全球输氢管道规划里程已超过5000km,其中欧美总占约为90%,美国超2700km,欧洲达1770km。随着输氢管道项目的加速建设,氢能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得到持续落地,将大力带动绿氢产业化加速推进。 表6:输氢管道建设进度更新 2行业数据跟踪 2.1制备:绿氢项目开工,电解槽进入密集招标期 电解槽需求持续放量,以大型绿氢项目驱动为主。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电解水制氢累计产能约达7.2万吨/年,相较上年度同期实现100%的增长。 2023年全年,我国电解槽公开招标需求规模近1.7GW,涵盖碱性和PEM两种类型电解槽。其中,碱性招标1619.5MW,占比95.5%;PEM招标76.02MW,占比4.5%。由此可见,我国目前仍以技术成熟度较高的碱性电解槽为主要制氢路线。从招标项目性质来看,国内电解槽需求主要由大规模项目推动。其中,电解槽招标规模超过50MW的项目共有8个,累计招标870MW,约占全年招标规模的50%。随着2024年绿氢项目落地开工,国内电解槽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图2:电解槽分类别占比(%) 图3:电解槽招标项目分段统计(个) 2.2储运加:储氢瓶销量高增长,加氢站市场规模扩张 储氢瓶销量稳定增长,高容积发展趋势显著。2023年1-10月,车载储氢瓶销量达到2.52万支,并保持高度增长态势。然而,单车装车瓶组数逐年降低,2021年单车装车瓶组数为7.44支/套,2023年10月底降至5.45支/套,主要原因是高容积车载储氢气瓶开始批量应用。2021年,国内市场上车载储氢瓶容积多为140L和165L,占比高达72%。自2022年起,210L规格的车载储氢瓶逐渐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210L及以上规格的车载储氢瓶市占率达到52%,部分企业甚至推出260L、385L以及400L以上大容积车载储氢瓶。 图4:2021-2023年10月车载储氢瓶销量和单车装车瓶组数 图5:2021-2023年10月车载储氢瓶装车规格占比 加氢站建设速度加快,综合能源站将成为主流。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内新建成加氢站55座,国内累计建成加氢站397座。随着氢燃料电池车辆规模化应用,加氢站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亿欧智库预计到2025年,我国加氢站保有量将达到1050座。从建站类型来看,综合能源站正在成为加氢站建设重要趋势。2022年新建站中综合能源站比重约50%,2023年上升至70%。在加氢站盈利困难的背景下,综合能源站能够实现“以油养氢“或”以气养氢”,提升加氢站整体盈利水平。 图6:2018-2025年中国加氢站保有量及增速 图7:中国加氢站新建站类型趋势 2.3应用:为实现规划保有量,氢燃料汽车放量在即 2.3.1氢燃料电池汽车数据 作为氢燃料电池应用推广的重点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 2023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量为5631辆,销量为5791辆。单月数据显示,12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均实现月度最高,其中产量达1298辆,同比增长98.77%,环比增长80.03%;销量达1512辆,同比增长149.09%,环比增长133.69%。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工作逐渐取得成效,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出,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为5万辆。 图8:2023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辆) 图9:2023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辆) 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率先落地,未来向中长途运输场景逐步渗透。受技术、成本及基础设施等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仍以商用车为主,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相对滞后。从上牌销量来看,2023年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销量占比高达94%,其中以牵引车和自卸车为代表的重卡车型占比约为38%,市场表现较为亮眼;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占比仅为6%,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主要应用于300km以内的中短途运输场景,包括城际物流、短途牵引、城市公交、旅团大巴及市政环卫等诸多细分领域。随着燃料电池以及氢气价格降低,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