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茯苓产业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7 第一章茯苓资源现状8 1.1.茯苓来源的沿革8 1.2.茯苓原植物的考证9 1.1.茯苓野生资源分布9 1.2.茯苓道地产区沿革10 第二章茯苓种植历程12 2.1.探索栽培期12 2.2.规模栽培期13 2.3.引种推广期13 2.4.规范种植期14 第三章茯苓研究现状15 3.1.化学成分15 3.2.药理作用17 3.3.开发利用17 3.3.1.药用17 3.3.2.保健作用18 第四章茯苓发展情况19 4.1.产区分布情况19 4.1.1.大别山产区21 4.1.2.湖南产区21 4.1.3.云南产区22 4.2.市场价格情况22 4.3.市场供需情况25 4.3.1.需求情况25 4.3.2.供给情况26 4.3.3.贸易情况27 4.4.产业发展环境29 4.4.1.政策环境29 4.4.2.社会环境30 4.4.3.技术环境30 第五章茯苓产业问题31 5.1.菌种选育不规范31 5.2.栽培技术不规范32 5.3.加工技术不规范32 5.4.产品深加工不足33 5.5.宣传力度不足33 第六章茯苓发展对策34 6.1.加强菌种选育,提升茯苓品质34 6.2.推进规范种植,稳定茯苓质量34 6.3.规范加工技术,提高茯苓品质35 6.4.培育龙头企业,做强精深加工35 6.5.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宣传力度36 第七章资料性附录36 7.1.茯苓规格等级划分36 前言 茯苓为多孔菌类植物Poriacocos(Schw)Wolf的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根茎,埋于土壤下20~30cm繁衍而成。茯苓为传统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渗湿利尿、和胃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效果显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过敏等方面的生物活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茯苓在人类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享有盛誉,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传统中药。据第3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在数以万计的中药临床 组方中,茯苓的配伍率达70%以上,在医药市场上以茯苓为原材料或配伍组方的中成药制剂约三百余种;以茯苓为原材料制作保健食品备受人们欢迎,茯苓饼、茯苓酒、茯苓点心、云片白雪糕、长寿挂面等产品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我国茯苓还远销世界很多国家,在中药材�口占有可观的份额。近两年全国茯苓年平均社会需求量约为2.5万吨,是中药材需求量的大品种。我国目前作为药食两用的茯苓药材资源主要依赖人工栽培,野生资源稀少。由于茯苓药材需求量大,很多省区开展人工栽培茯苓,但各地栽培技术、培育菌种和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茯苓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 本文从茯苓的资源情况、种植历程、研究情况、发展情况等方面分析茯苓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可持续发展建议。 第一章茯苓资源现状 1.1.茯苓来源的沿革 茯苓古代生长在老松或千年松下,古人对茯苓的来源认识可总结为茯苓由松之灵气、松脂与松根形成。具体如下所述: 茯苓是松之灵气伏结而成:如《本草纲目》:“(时珍曰)茯苓,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大如拳者,佩之令百鬼消灭,则神灵之气,亦可征矣”。《本 草述》云:“茯苓本古松灵气沦结成形”;《本草乘雅半偈》引《万松记》曰:“夫松,木德之中正也,……其气化为茯苓,其脂化为琥珀,似信”;《本草衍义》云茯苓“乃樵斫讫多年松根之气所生。此盖根之气味,噎郁未绝,故为是物”。又云“如马勃、菌、灵芝、木耳、石耳之类,皆生于枯木、石、粪土之上,精英未沦,安得不为物也。其上有菟丝,下有茯苓之说,甚为轻信”。所举之物中,只有石耳为地衣类,其余皆属真菌类的子实体,皆为寄生,与今之人们对茯苓的认识相符。 茯苓是松脂形成:《嘉祐本草》云:“茯苓,千岁松脂也”,并引《典术》云:“茯苓者,松脂入地,千岁为茯苓,望松树赤者下有之”。《本草述钩元》引类明曰: “茯苓是古松流肪入地,久得霜露泉壤之精气而成”。 茯苓是松根形成:《史记·龟策列传》云:“伏灵者,千岁松根也,食之不死”。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明代以前的本草中,茯苓被归为木部。明代《御制本草品汇 精要》始将茯苓归为木部下的“寄生”类,在之后的多数本草中都将其归为木部项下的“寓木”类,亦为寄生之义。直至1934年《中华新药物学大辞典》才将茯苓改为“菌类”。1936年《中国植物图鉴》将茯苓归为“菌核根菌类”,1960年的《药材学》将其归为“真菌类”。 1.2.茯苓原植物的考证 茯苓的原植物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描述基本一致,且属于真菌类,由此可见古人对茯苓及茯神的描述与当今的茯苓及茯神的植物形态基本相符。 文献 记载 《图经本草》 对茯苓的描述为:“�大松下,附根而生,无苗、叶、花、实,作块如拳在土底,大者至数斤,似人形、龟形者佳。皮黑,肉有赤、白二种,……或云茯苓中有赤筋”。 《苏沈良方》 《服茯苓赋》云:“外黝黑以鳞皴,中洁白而纯密”。 《本草蒙筌》 云其“小如鸡鹅卵,大如匏瓜”。 《本草纲目》 曰:“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形,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也”。 《植物名实图 考》 云:茯苓“附松根而生,今以滇产为上,.皮润细,作水波纹,极坚实”。 《中国真菌志》 对茯苓Wolfiporiacocos(Schw.)Ryv.&Gibn.的描述为“菌核球形、椭圆形,卵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重量不等,小则斤许,大则数斤至数十斤,通常附松根而生,新鲜时软,干后硬,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内部粉粒状,白色或淡粉红色,偶尔有红筋,表示与松根相连之处”。 1.1.茯苓野生资源分布 茯苓是一种古老的大型真菌,主要生长在我国,另外朝鲜、韩国、日本、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也有分布的报道。茯苓野生资源广泛地分布在我 国北纬20°~45°,东经95°~130°范围内的吉林南部、辽宁南部、河北中南、山西东南、陕西南部、甘肃南端、四川中南、西藏东南端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北部广大地区。 1.2.茯苓道地产区沿革 时间 文献 记载 秦汉时 期 《神农本草经》 “茯苓,味甘、平,一名伏菟。生太山(今山西太原)山 谷”。 魏晋时期 《吴普本草》 云:“茯苓⋯⋯或生茂州(今四川茂汶)大松根下”。 《博物志》 曰:“今太山有伏苓而无虎魄,益州永昌有虎魄而无伏苓”。 南北朝 时期 《名医别录》 中记载:“生太山大松下”。 《本草经集注》 云:“今�郁州,彼土人乃故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 佳⋯⋯”。 隋唐时期 《新修本草》 云:“今太山亦有茯苓,白实而块小,不复采用。今第一�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者”。 《蜀本草》 “图经云:生枯松树下,形块无定,以似人、龟、鸟形者 佳。今所在大松处皆有,惟华山最多”。 两宋时期 《大观本草》 “范子云:茯苓�嵩高三辅”。 《本草图经》 曰:“生泰山山谷,今泰、华、嵩山皆有之”。 明清时 《本草蒙筌》 云:“近道俱有,云贵独佳。产深山谷中,在枯松根底”。 茯苓道地产区古今变化比较大,野生产地由古代泰山变迁至当今的云南,可能跟朝代变更和经济发展有关,茯苓最初的产区是中原地区,因中原地区为政治文化的发源地,当时的中药采集、运输、利用等十分便利,因此,中药的最初产区以中原地区居多,随后随政治中心的迁移,茯苓的道地产区亦迁移,而野生茯苓资源有限,不得不寻找更多野生茯苓作药用,致使清初以云南野生茯苓为道地产区沿用至今。 期 《本草品汇精要》 曰:“严州(今属杭州)者佳”。 《本草原始》 亦云:“生大松下,今以云贵�者为佳。形块无定,以似龟、鸟形者为良”。 《本经逢原》 云:“一种栽莳而成者曰莳苓,�浙中,但白不坚,入药 少力“。 《植物名实图考》 云:“茯苓,本经上品,附松根而生,今以滇(云南)产为上”。 《本草从新》 中记载:“产云南,色白而坚实者佳,去皮。产浙江者,色虽白而体松,其力甚薄。近今茯苓颇多种者,其力更 薄矣”。 《增订伪药条辨》 记载:“天然野生之茯苓,无论何地产,皆为佳品。惟云南产天然生者为多,亦皮薄起皱纹,肉带玉色,体糯质重为最佳,惜乎�货不多。其他产临安、六安、于潜者, 种苓为多”。 近代 《药物�产辨》 中记载:“以云南产者为云苓,最正地道。产安徽省者名 安苓”。 《药材资料汇编》 中记载:“人工栽培以来,安徽、湖北等地成为茯苓主产区。现时野生主产于云南丽江地区”。 《中药材产销》 中记载:“野生者以云南为著名,栽培者以安徽量大、质 优”。 茯苓地道性发展有随地域变迁的特点,遵循“相对稳定,不断选择”。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重视健康,用药采集量不断扩大,野生茯苓资源逐渐枯竭,人们开始了野生变家种的探索实践,以达到永续利用、济民千秋的目的。自从开展人工培养、种植以来,安徽、湖北、云南等省成为茯苓主产区。如安徽潜山县,湖北罗平县“木引”栽培茯苓已有340余年历史。云南自60年代开始人工种植以来,主产于楚雄、维西、贡山、丽江、宁蒗等地,所产茯苓道地质优,行销国内外。现在云苓因其地道仍居上乘,为权威人士和广大用药者所认同和推崇,以其质优品佳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信誉。 第二章茯苓种植历程 随着茯苓医疗保健作用的不断增加,野生资源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从而促进了茯苓野转家种和生产栽培产业的发展。纵观我国茯苓生产栽培历史,大约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不同发展时期的栽培产区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和迁延。 2.1.探索栽培期 古代,我国药材产区广大农民在采收、利用野生茯苓资源的同时,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着野生转为家种的探试。由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有关“(茯苓)彼土人乃假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的记载可以推断,我国产区农民在1500多年前即进行了茯苓野转家种的探索。由南宋《癸辛杂识》记载的“近世村民乃择其小者,以大松根破而系于其中,而紧束之,使脂渗入于内,然后择其地之沃者,坎而瘗之,三年乃取,则成大苓矣”可以看🎧,当时茯苓栽培技术已与近代相近。期间,全国大部分产区虽在进行野转家种的尝试,但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种植,茯苓商品家野兼有,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主要产区在山东、河南、陕西一带,栽培用材主要为温性松树,如油松Pinusbu1aeformisGarr.、赤松PinusdensifloraSicb.etZucc.等。 2.2.规模栽培期 宋末至明初,我国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森林资源迭遭破坏,经济发展滞缓,药材生产严重受挫,原以北方为主的茯苓栽培产区相应南迁至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并逐渐形成大规模栽培,生产提供的商品供应全国,成为全国茯苓的主要产区,并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末。据湖北省《罗田县志》记载:元朝(罗田)即有茯苓种植,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清乾隆三年(1738年)湖北优质罗田茯苓,即正式挂上“九资河”牌号向蒙古、日本及东南亚等地销售;1915年“九资河茯苓”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倍受赞赏。1956年湖北茯苓产量多达325万kg,约为当时全国产量的60%。1977年,湖北英山、罗田、麻城,安徽岳西、金寨、霍山等大别山茯苓产区县被定为全国茯苓外贸�口基地;1984年及 1997年,分别被定为全国获苓药材生产基地。该时期的主要技术特点为:栽培用材主要为暖性松树,如马尾松Pinusmssnianalamnb.、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等,并进行削皮留筋、锯筒码晒等处理;使用新鲜菌核为种源进行扩大繁育。故该时期俗称为茯苓的“肉引栽培”时期。 2.3.引种推广期 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茯苓等多种中药材供应极度紧缺,为缓解当时常用中药材供销失衡及“配方难”的现状,中国药材公司在当时“计划经济”的框架内,组织湖北、安徽技术人员,调运茯苓鲜种(新鲜菌核),支援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进行引种栽培,在全国推广茯苓种植技术,发展茯苓新区生产。使茯苓药材产 区由原鄂豫皖大别山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