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唯恒农业]:2019年全国白及产业发展情况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19年全国白及产业发展情况

农林牧渔2024-01-22-唯恒农业光***
2019年全国白及产业发展情况

2019年全国白及产业发展情况 目录 前言6 第一章白及资源现状7 1.1.白及简介7 1.1.1.品种考证7 1.1.2.植株形态7 1.1.3.药材性状8 1.1.4.生物学特性9 1.2.白及资源情况9 1.2.1.野生资源现状9 1.2.2.野生资源变化趋势11 1.3.白及分布情况11 1.3.1.野生资源分布状况11 1.3.2.资源分布状况13 第二章白及发展现状14 2.1.种植发展情况14 2.2.产品市场发展16 第三章白及研究现状19 3.1.品种选育19 3.2.种苗繁育20 3.3.栽培采收21 3.4.活性成分23 3.5.药理作用24 3.6.开发利用26 第四章白及产业问题26 4.1.野生资源短缺、品种参差不齐、混淆品伪品多26 4.2.种植品种混乱、品质难于控制、质量标准不全27 4.3.盲目扩种增加、精深加工滞后、综合利用较少28 第五章白及发展建议29 5.1.加强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增强保护意识29 5.2.加强种源选择和技术提高,实现品种优良29 5.3.加强品质控制和标准研究,加大市场监管30 5.4.加强科研合作和开发利用,形成持续发展30 前言 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exA.Murray)Rchb.f.),又名白芨、连及草、朱兰等,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白及属在我国共有4种,分别为白及、华白及、黄花白及、小白及。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外伤�血等症。白及假鳞茎中含有丰富的白及胶,具有特殊的黏度特性,可作为增稠剂、混悬剂、保湿剂和助乳化剂等应用于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白及花色艳丽,花型优雅,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因其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白及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掠夺式采挖使生长周期长、繁殖系数低的野生白及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目前野生白及已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加以保护。随着白及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政府近几年对林下中药材行业的大力扶持,国内掀起人工种植白及的热潮,白及价格急剧上涨后下跌。白及人工种植的开展,能够促进白及种质资源有效保存,实现白及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白及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但是,白及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白及产业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白及的资源现状、发展现状、研究现状方面简要综述了白及资源情况、国内研究利用等现状,以指导临床,并为其合理开发、更加充分有效的应用和质量保障提供科学依据,以此促进白及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产业规模化发展。从种质资源、产品市场发展及栽培种植情况等方面综述白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白及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可持续发展建议。 第一章白及资源现状 1.1.白及简介 1.1.1.品种考证 1.1.2.植株形态 “白及”一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白及,味苦,平。主痈肿,恶创,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一名甘根,一名连及草。生川谷。”《本草经集注》曰:“叶似杜若,根形似菱米,节间有毛,可以作糊。”《本草纲目》关于其命名记载曰:“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曰白及。其味苦,而曰甘根,反言也。吴普作白根,其根有白,亦通。”《滇南本草图谱》载:“多生石山上湿润多苔石缝中。五、六月花,八、九月实熟。滇省蒙自一带有之,可达二千公尺海拔,花期稍迟。” 表1-1白及植株形态表 类别 名称 白及 华白及 黄花白及 小白及 株高 30~70cm 15~18cm 25~55cm 15~50cm 假鳞茎 肥厚肉质,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略扁平,黄白色。 近球形,直径1~1.5cm。 扁斜卵形,较大,上面具荸荠状的环带,富粘性。 扁卵球形,较小,上面具荸荠状的环带,富粘性。 花 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花被片狭椭圆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内面有5条隆起的纵线,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圆形;总状花序顶生,花3~8枚,疏生。 花小,淡紫色,或萼片与花瓣白色,先端为紫色;花葶从叶丛中伸出,纤细,直立,长10~15cm,具花2~3枚。 花中等大,黄色或萼片和花瓣外侧黄绿色,内面黄白色,罕近白色;花序具花3~8枚,通常不分枝或极少分枝。 花较小,淡紫色或粉红色,罕白色;总状花序具花2~6枚;花序轴呈“之”字状曲折。 叶 叶3~5枚,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3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 叶2~3枚,基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1cm,宽0.8~2.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 常具4枚叶,叶长圆状披针形,长8~35cm,宽1.5~2.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呈鞘状抱茎。 具3~5枚叶,叶一般较狭,通常线状披针形、狭披针形至狭长圆形,长6~20(40)cm,宽5~10(20)mm,先端渐尖,基部呈鞘状抱茎。 花果期 花期4~5月,果期7~9月。 花期5~6月,果期7~9月。 花期6~7月,果期7~9月。 花期4~5月,果期7~9月。 1.1.3.药材性状 表1-2药材性状表 名称 外观特点 白及 假鳞茎呈不规则扁圆形,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茎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可见散在的点状维管束。味苦,嚼之有黏性。 华白及 假鳞茎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5cm,直径1.2~2.2cm,有数圈点状退化的须根痕所组成的不太明显的环节,断面黄褐色,角质样不明显,嚼之有黏性。 黄花白及 假鳞茎呈扁斜卵形,个体较大,表面黄褐色,具4~6圈环状痕迹,断面棕黄色至棕褐色,明显角质样,嚼之有黏性。 小白及 假鳞茎呈不规则扁圆形,爪状分枝不明显,表面黄褐色,较干瘪,直径1.5~2.0cm,断面黄棕色,纵向断面有显著的断线状白色维管束,不透明角质样,嚼之有黏性。 1.1.4.生物学特性 白及喜温、喜湿,不耐寒。野生白及大多生长于海拔1100~3200m的丘陵和山地,以河流两岸的草丛中和阴面山坡的疏林下多见。分布地区年平均气温18~20℃,最低日平均气温8-10℃,年降雨量1100mm以上,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80%。喜生于较阴凉湿润且排水性良好的腐殖土及肥沃的砂质壤土。块茎前期生长缓慢,7~9月进入生长高峰期,新生块茎生长位置具有逐年上移的生长特点。地上茎叶在刚�土时因组织幼嫩,在强光照下易被灼伤,展叶后随着生长速度的加快,对光照的要求也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可忍受较强光照。 1.2.白及资源情况 1.2.1.野生资源现状 全球兰科白及属植物共有6种,我国有4种,即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exA.Murray)Reichb.f.、华白及Bletillasinensis(Rolf)Schltr.、黄花白及BletillaochraceaSchltr.和小白及Bletillaformosana(Hayata)Schltr.。另产于东亚的有Bletillafoliosa(King&Pantl.)Tang&F.T.Wang和Bletillachartacea(King&Pantl.)Tang&F.T.Wang。 白及属于小品种药材,历史上用药量一直不大,野生资源存量丰富,但目前野生资源极度稀缺。导致白及资源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灭绝式的采挖造成野生资源急剧减少 90年代中期,医药领域对白及的需要量大增,如“快胃片”、“白及颗粒冲剂”、 “白及糖浆”等都是以白及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新药,中医药的处方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同时,白及用途不断开发,在食品加工业、工业、美容行业都有开发利用。白及的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由于缺乏人工种植,白及商品来源基本上靠采挖野生资源,白及的资源量迅速减少,导致药材价格一路攀升。价格越高采挖量越大,在价格的刺激作用下,采挖野生白及时,大小不留,价格越高,挖得越干净,灭绝式的采挖使白及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 (2)繁殖特殊性使白及野生资源恢复困难 白及虽然能开花结果,但其种子细小、无胚乳以及种子成熟时胚未成熟,在自然状态下,极少萌发成苗。野生白及主要以假鳞茎连续增生的方式繁衍后代,并且只有当年生、具有老杆和嫩芽的假鳞茎才能发展成新植株,其繁殖系数较低。野生采挖导致种源大量减少,造成资源难以恢复。 (3)农业范围扩大导致白及生态条件恶化 白及喜温暖、阴湿环境,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林下、林缘和草丛。自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发展,毁林扩张农田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到21世纪初,全国25度以上的坡耕地达9100多万亩。耕地越来越广,荒地草丛越来越少,白及的生态条件遭受极度破坏,白及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化,特别是白及野生资源丰富的云、贵、川等省大力发展山区林果经济,大量开垦荒坡破坏了白及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白及失去了生存繁衍的空间条件,资源越来越少。1987年《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收载的药用植物有30种,白及是其中物种之一。1989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白及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1.2.2.野生资源变化趋势 2006年白及的市场需求量突破了1000t,2007年市场总需求量突破了1500t,全国的总供给量只有1000t左右。�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使白及野生资源逐年锐减,野生白及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减产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省是白及最先开发的老产区,现在基本已无资源可供。开发较晚的云、贵、川三省,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白及野生资源呈现从北向南灭绝的趋势。 1.3.白及分布情况 1.3.1.野生资源分布状况 白及属(Bletilla)植物共6种,均产于东亚。白及原产我国,缅甸、日本、朝鲜亦有分布。白及在我国的分布范围较广,全国除宁夏、天津无白及分布外,北起江苏、河南,南至台湾,东起浙江,西至西藏东南部察隅均有分布。 白及喜阴凉、高湿的气候环境,主要生长于土壤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夹沙土上。野外白及大多生于山野川谷的向阳山坡、疏林及草丛中。白及生存环境要求独特导致其在自然界呈现零星分布状态。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表1-1)。如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各省均有分布。 表1-3中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白及适生区面积(单位:km²) 地区 适生等级 非适生区 边缘适生区 较适生区 高适生区 湖北 169479 3802.08 1493.06 572.92 湖南 188993 3489.58 1232.64 312.5 江西 148090 3368.06 1059.03 243.06 四川 449896 3368.06 1614.58 208.33 云南 340087 2170.14 2256.94 121.53 浙江 80997.2 2013.89 746.53 121.53 重庆 33572.92 9722.22 520.83 69.44 广东 15273 1267.36 503.47 69.44 陕西 202188 1250 434.03 52.08 广西 206563 2031.25 590.28 52.08 江苏 95781.3 815.97 243.06 52.08 贵州 157025 1927.08 625 52.08 河南 166025 694.44 138.89 34.72 安徽 132188 105.09 295.14 34.72 山东 15144.1 659.72 312.5 34.72 甘肃 413854 364.58 138.89 34.72 河北 194948 104.16 33.72 33.72 山西 159392 156.25 86.81 17.36 福建 106997 7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