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 国内多家车企公布电动车交付量,工商业储能发展环境向好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行业评级: 推荐 行业走势图 分析师:杨睿邮箱:yangrui2@hx168.com.cnSACNO:S1120520050003联系电话:010-59775338分析师:李唯嘉邮箱:liwj1@hx168.com.cnSACNO:S1120520070008联系电话:010-59775349分析师:耿梓瑜邮箱:gengzy@hx168.com.cnSACNO:S1120522120002联系电话:010-59775353分析师:曾杰煌邮箱:zengjh@hx168.com.cnSACNO:S1120523070005联系电话:0755-82539025研究助理:罗静茹邮箱:luojr@hx168.com.cn联系电话:021-50380388研究助理:哈成宸邮箱:hacc@hx168.com.cn联系电话:021-50380388研究助理:王涵邮箱:wanghan@hx168.com.cn联系电话:021-50380388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 报告摘要 1.新能源汽车 国内多家车企公布2023年电动车交付量 我们认为,2023年12月,国内多家车企电动车交付量/销量同环比提升,理想、零跑、极氪12月交付量同比增速均超 100%,以上统计的车企中8家车企交付量/销量环比攀升。 2023年全年来看,包括比亚迪、理想、广汽埃安、极氪等在内的厂商销量/交付量同比增长超60%。根据乘联会预测,12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94.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46.6%,环比增长11.8%,渗透率约41.4%。在下游需求提升以及新增供给增加的推动下,电动车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产业链稳定向好发展。 特斯拉披露2023年全年交付量 我们认为,特斯拉2023年第四季度产量&交付量分别达49.50万辆、48.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19.5%。2023年全年,特斯拉实现汽车交付量180.86万辆,符合此前约180万辆的目标。中长期看,全球电动化趋势明确叠加自身产能不断上升,特斯拉产销量有望持续增长。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我们认为,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和供电网络形成的能源网络有望获得深远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充换电设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性有望持续突显。 优质供给增加、新技术应用为主旋律,随着后续新车型的持续推出,以及电池、材料等推陈出新带来的性价比提升,新能源汽车有望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 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渗透阶段,产业链发展不断完善优化,行业经历需求快速增加、供给大幅扩张再到供需自平衡下行业格局优化,培育出一批在成本、性能上具备优势的相关供应商,全球竞争优势持续夯实。未来,我们重点看好以下投资逻辑: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1)【格局】重点关注供给端优化,行业盈利触底以及头部成本优势下带来的落后产能出清,看好盈利水平触底或有望出现拐点环节,以及盈利能力率先行业回升的优质标的。2)【全球化】海外市场提供增量,看好锂电的全球化战略,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及率先布局海外产能的厂商有望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 3)【消费电子】重点关注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情况,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以MR产品和AIPIN等为代表的智能硬件、以及华为、小米等手机新品的多重因素催化下,消费电子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4)【新技术】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新技术方向包括快充、复合集流体、磷酸锰铁锂等新技术应用。5)【补能】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充电模块、整桩、运营等。 6)【氢能、两轮车】在政策以及需求推动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两轮车等环节。 受益标的:宁德时代、科达利、星源材质、天赐材料、天奈科技、黑猫股份、永贵电器、曼恩斯特、宝明科技、东威科技、珠海冠宇、璞泰来、亿纬锂能、当升科技、鑫宏业、鼎胜新材、恩捷股份、骄成超声、中科电气、尚太科技、万顺新材、胜利精密、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诺德股份、德方纳米、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特锐德、斯莱克、炬华科技、盛弘股份、科士达、道通科技、绿能慧充、英杰电气、通合科技、万马股份、欧陆通等。 2.新能源 光伏应用场景拓展,多能融合创新发展 伴随着光伏技术的进步以及发电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宽,多能互补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加凸显,“光伏+”模式将成为未来光伏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2022年6月 23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中 提出,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行业特色应用,创新“光伏 +”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我们认为,光储充等多场景应用创新,将进一步拓宽光伏应用场景,推动实现多能互补融合发展。 国内多地海上风电项目进展推进 关注海风施工及装机淡季后,关键海风项目推进进展节奏。预计伴随后续江苏、广东等地相关重点项目开工,国内海风景气度有望提升。展望全年,我们预计国内有望逐步开启海风高景气度,叠加海外海风持续布局,我们重点看好“海上”+“海外”风电市场带来的行业机遇: 1)具备生产成本优势,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能力等满足国际供应要求的国内优质单桩供应商有望迎来出海良机。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相对成熟,装机规划目标持续扩大,考虑本土产能切换及产能爬坡周期等因素,预计近年欧洲单桩本土供应能力有限,为国内供应商提供增量市场机遇。 2)海外海风装机需求提升,单桩、海缆招标需求前置,具备出海能力的优质供应商将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释放带来盈利弹性。 3)看好新技术变革下的机会,风电机组大兆瓦+海风应用背景下,风电轴承以滑代滚、国产替代和新技术应用如机器人减速器轴承环节。 工商业储能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我们认为,一方面,随着碳酸锂价格下降,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峰谷价差拉大下,工商业储能收益模式向好;市场环境多因素共同驱动下,工商业储能项目建设有望加快,储能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将迎发展机遇。具备渠道资源、区域客户资源和较强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核心观点: 光伏 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1)近期组件价格持续下探,关注组件价格触底进程,以及成本下降推动收益率提升带来的下游装机需求释放;2)看好胶膜在需求刺激下的规模放量+盈利修复、关注支架等辅材环节需求提升机遇;3)硅料价格快速下跌,产业链向下传导。①短期看电池片+组件环节受益上游利润释放,具备较高价格交付订单的组件厂商盈利水平有望提升,除头部厂商外,二三线也有望迎来修复机遇;②中长期看,新技术溢价及具备渠道优势的相关一体化组件厂商竞争力显现;4)颗粒硅产能持续释放,在产业链价格下滑的趋势下,颗粒硅将体现其成本及能耗优势;5)逆变器方面,组件价格回落后国内大型地面电站被抑制的需求有望释放,集中式逆变器需求有望快速反弹。 受益标的:聚和材料、帝科股份、阳光电源、阿特斯、固德威、通润装备、鑫铂股份、爱旭股份、琏升科技、帝尔激光、阿特斯、博威合金、意华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上能电气、晶科能源、什净科技、钧达股份、东方日升、福斯特、福菜特、天合光能、双良节能、欧晶科技、锦浪科技、昱能科技、天迈股份、正泰电器、中来股份、联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宇邦新材、通灵股份.赛伍技术、美畅股份、岱勒新材、芯能科技、林洋能源、晶科科技、京山轻机、捷佳伟创、曼恩斯特、奥来德、杰普特等。 风电 我们重点看好三条主线,1)受益于结构性改善、单位盈利具备提升空间的导管架和海外单桩供应商,如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等;2)海外海风装机需求提升,单桩、海缆招标需求前置,具备出海能力的优质供应商将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释放带来盈利弹性,如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等;3)风电轴承以滑代滚相关机遇,如崇德科技;同时关注以下环节的投资机遇: ·海上风电持续降本,加之广东、山东出台地方补贴政策,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海风细分赛道增速更快,壁垒更高。未来深远海发展趋势明确,看好海工产品(包括管桩出海、国内导管架盈利优势等)、海缆等相关环节,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区域相关产能有望显著受益于区位优势,同时关注海缆订单旺盛带来的外溢二线厂商机会;另外,塔筒成本加成 的定价方式利于原材料成本顺价,且行业需求向上下利于加工费改善,陆海产能布局完善有望受益行业需求共振; ·看好国产部件在大型化趋势下及格局变化下的机会,如主轴、铸件、叶片等环节; ·看好主轴轴承等精密部件的国产替代机会; ·看好新技术变革下的机会,风电机组大兆瓦+海风应用背景下,风电轴承以滑代滚,国产替代和新技术应用如机器人减速器轴承环节; ·看好整机环节格局变化及技术变化下的机会; ·看好高压电缆料的国产替代机会; 受益标的:崇德科技、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泰胜风能、海力风电、亚星锚链、中天科技、天顺风能、起帆电缆、天能重工、盘古智能、三一重能、日月股份、金雷股份、通裕重工、亨通光电、广大特材、五洲新春、振江股份、中际联合、宝胜股份、汉缆股份、新强联、长盛轴承、双飞股份、万马股份、明阳智能、运达股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等。 储能 国内 多因素共同推动国内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新能源发展需求扩大;2)政策端持续激励,包括配储要求明确、电力市场更为灵活等;3)成本端压力释放;4)商业模式的不断开拓,预计国内储能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电网侧大储 以配储需求为主,独立共享储能需求逐渐提高,国内招中标量也持续向上。储能相关政策持续完善,激发商业模式优化,疏通盈利渠道,国内储能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工商业储能 成本的持续下行叠加电力交易收益的提高,有望推动工商业侧储能需求释放。政策支持下国内峰谷电价差拉大,工商业侧储能需求将迅速增长,未来工商业侧储能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 海外 全球视角下,应重点关注:1)美国大储方面,随着电芯等供应端成本下降以及资金成本预期下行,在IRA政策逐步明晰以及相关政策流程简化的助力下,并考虑前期项目储备,美国大储装机规模有望释放、行业景气度向上;积极布局海外、技术领先且有机会切入美国大储供应链的企业有望受益。2)户储方面,关注库存优化及订单等边际变化。 技术的迭代更新、成本的持续下探、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储能产业的内生增长和外生动力将共同促进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好: 1)储能变流器相关:PCS与光伏逆变器和UPS技术同源性强,国内电力电子技术相关企业广泛涉足UPS、IDC、光伏逆变 器业务,此前已具备多年的产品经验,储能PCS产品开发具备优势。同时,大功率逆变器受上游原材料约束,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头部企业具备良好的供应链及库存管理能力,IGBT模块相对紧缺背景下保供能力凸显,我们认为具备规模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2)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3)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具备成本和效率的双重优势,在电网侧大储和工商业侧储能中有望迎来机遇。 4)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5)虚拟电厂:虚拟电厂技术与储能行业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