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开证券]: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工业母机自主可控提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工业母机自主可控提速

2023-12-27崔国涛国开证券亓***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工业母机自主可控提速

行业 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工业母机自主可 究控提速 分析师: 内容提要: 2023年12月27日 崔国涛 证执业证书编号:S1380513070003 券联系电话:010-88300848 研邮箱:cuiguotao@gkzq.com.cn 究 报近一年SW机械设备与沪深300指数相对涨跌幅 告20% 15% 10% 5% 0% -5% -10% -15% -20% Dec-22Feb-23Apr-23Jun-23Aug-23Oct-23Dec-23 机械设备(申万)沪深300 数据来源:wind 行业评级强于大市 相关报告 行业深度报告 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大而不强的特征较为明显。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实施后我国制造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支 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至49756.14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全球占比高达30.06%,制造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制造业仍处于第三方阵,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局面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处于中低端位置。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第一项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指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施制 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从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下一年重点工作的部署来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卡脖子问题、激发涌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体系建设与制造强国发展战略一脉相承,根本目的是打造信息化背景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工业母机是我国强链补链重要环节。机床作为众多制造业的上游基础行业,对汽车、航空、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发展均有较大影响。高档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 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标准之一,受“巴统协议”到“瓦森纳协定”等西方国家禁运政策影响,我国高档数控机床领域“卡脖子”问题突出。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规范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旨在促进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工业母机进口替代有望加速。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重要性凸显。我国把发展大型、 精密、高速数控机床和功能部件列为国家重要的振兴目标之一,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母机行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提出2024年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制约我国工业母机行业发展的核心痛点有望缓解。核心功能部件自主化率及可靠性的提升有利于加速工业母机产品结构升级;多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持续优化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企业技术创新引致的资金压力,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内生动力,进而加快我国工业母机自主可控进程。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内公司业绩不达预期;中美全面关系进一步恶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引致的市场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目录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4 1.1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大而不强的特征较为明显4 1.2我国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5 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7 2、工业母机是我国强链补链重要环节10 3、工业母机进口替代有望提速12 3.1工业母机行业概况12 3.2工业母机行业市场竞争概况15 3.3我国工业母机行业运行情况16 3.4我国工业母机行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掣肘17 3.5工业母机进口替代有望加速19 4、风险提示20 图表目录 图1: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情况(百万美元,现价)4 图2:主要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情况4 图3: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关键基础材料对外依存度情况5 图4:我国制造业现阶段仍处于第三方阵5 图5:近年来主要国家研发支出占GDP比例变化6 图6:主要国家每百万劳动力中R&D人口情况(人)6 图7:全球前2500家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占比变化6 图8:2021年TOP2500公司国别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6 图9: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收支变化情况(亿美元)7 图10:2021年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收支变化情况(亿美元)7 图11:四次工业革命发展历程8 图12:我国制造强国战略路线图8 图13:2024年九项重点工作9 图14:我国制造强国战略重点产业及工业强基重点领域11 图15:数控机床产业链情况13 图16:我国数控机床发展历程15 图17:2022年全球机床消费额占比情况15 图18:2022年全球机床产值占比情况15 图19:2023年前三季度机床工具分行业进出口情况(亿美元)17 图20:2023年前三季度机床工具分行业进口占比17 图21:当前我国机床工具行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因素17 图22:外资品牌在国内机床市场处于第一梯队18 图23: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及进口单价情况18 图24: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及数控化率情况(万台)19 图25:我国不同类型数控机床国产化率情况19 表1: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下一年重点工作任务简要情况10 表2:近年来国家针对高档数控机床行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11 表3:按加工方式划分机床分类13 表4:高档数控机床具备的主要特点14 表5:2019年全球前十名机床厂商概览16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1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大而不强的特征较为明显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实施后我国制造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 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美国后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位置。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至49756.14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全球占比高达30.06%,制造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图1: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情况(百万美元,现价)图2:主要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情况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制造业增加值:中国同比(右轴)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35% 30% 25% 20% 15% 10% 5%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0% 中国美国日本德国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 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尽管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全球榜首,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工信部对全国30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原材料调研情况来看,目前32%的关键原材料在中国尚处于空白状态,52%依赖进口;减速机、高档机床数控系统、高端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基础原材料、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较低是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掣肘。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构建了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等四项一级指标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2015-2020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 105.78上升至116.02,但质量效益的分项测评(16.09)与美国(55.06)、日本(31.57)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制造业仍处于第三 方阵,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局面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处于中低端位置。 图3: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关键基础材料对外依存度情况图4:我国制造业现阶段仍处于第三方阵 第三方阵 美国德国日本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印度巴西 200 大型企业关键基础材料 150 智能终端处理器 100 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大飞 机等关键精加工生产线的制造及检测50 设备 高端专用芯片0 0%20%40%60%80%100%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工信部,国开证券研究部资料来源:《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国开证券研究部 1.2我国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由1996年的0.56%上升至2021年的2.43%,近年来研发投入强度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彰显了我国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但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研发投入强度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2021年我国研发支出占GDP比例仍低于全球2.71%的平均水平。 《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 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每百万劳动力中R&D(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人员数量为1585人,与德国、日本5393、5455人的水平差距较大。相对科技强国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还存在高端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有待提升、新兴技术产业领域人才结构性短缺、区域科技人才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图5:近年来主要国家研发支出占GDP比例变化图6:主要国家每百万劳动力中R&D人口情况(人) 6% 5% 4% 3% 2% 1%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0% 美国日本德国 中国韩国英国 比利时以色列世界平均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中国美国德国 日本英国法国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欧盟产业研发投资记分牌》,2021年全球研发投资最多的2500家公司总投资为10939亿欧元(占全球企业研发的86.3%)。TOP2500企业中,822家美国公司研发投资总额占比为40.2%;678家中国公司研发投资占比为17.9%,研发投资总额占比首次超过欧盟。自2004年记分牌首次发布以来,美国公司数量及投资占比一直位列全球首位,并且在ICT、医疗健康、汽车等关键领域保持较强研发投入力度。从2021年TOP2500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看,我国企业占比为3.46%,与日本、欧盟3.94%、3.96%的水平较为接近,但与美国7.94%的水平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近年来我国在TOP2500企业中的研发投入占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美国企业对标仍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 图7:全球前2500家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占比变化图8:2021年TOP2500公司国别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 9% 8% 7% 6% 5% 4% 3% 2% 1% 0% 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其他地区 资料来源:2022IndustrialR&DScoreboard,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资料来源:2022IndustrialR&DScoreboard,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逆差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2021年达到351.08亿美元,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知识产权顺差形成鲜明对比,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