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融稳定报告传达了哪些信息?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12月29日 2023金融稳定报告点评 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于12月22日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删去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呈现区域集中特征的表述,主要强调国内需求相对不足,部分领域存在风险隐患。 从专栏排布观察,部分涉及跨境资本流动、存款安全、农村信用社等,此外有多个专栏涉及保险公司,或反映了近期监管的关注之一。 从宏观杠杆观察,居民去杠杆仍然是突出问题。 从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看,重要银行抵御经济下行风险的能力较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值得关注。地方融资平台、地产和投资等风险总体可控。 需要注意的是,融资平台风险的测试冲击影响幅度在上升,而且是所有测试中和上一年度比变化最大的,说明这一问题对银行影响确实在上升。 在风险监管上,央行力求抓早抓小、“补短板”“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因为高风险机构的风险积聚往往有迹可循,建立相应指标监控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有效避免损失扩大,降低风险处置成本,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风险提示:金融风险不确定性,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监管报告措辞解读可能不完全准确 作者 孙彬彬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3 sunbinbin@tfzq.com 隋修平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110001 suixiuping@tfzq.com 朱宸翰联系人 zhuchenhan@tfzq.com 近期报告 1《固定收益:市场节奏如何把握?-天风总量联席解读(2023-12-27)》2023-12-27 2《固定收益:2024年市场如何展望? -市场问卷结果》2023-12-27 3《固定收益:加息周期结束,美元怎 么看?-宏观利率专题》2023-12-2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 内容目录 1.报告强调国内需求不足、部分领域存在风险隐患3 2.如何看待宏观杠杆率?居民继续去杠杆4 3.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怎么看?5 3.1.重要银行抵御经济下行风险的能力较强5 3.2.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值得关注7 3.3.流动性风险与传染性风险抵御能力较强8 3.4.新增气候风险压力测试8 4.监管重点关注哪些领域的风险?8 4.1.存款安全总体有保障9 4.2.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总体可控9 4.3.区域金融风险有效化解10 4.4.同业风险仍是关注重点11 5.小结11 图表目录 图1:宏观杠杆率5 图2:参试银行机构分布对比5 图3:宏观情景压力测试整体资本充足率情况6 图4:整体信贷资产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7 图5:重点领域敏感性压力测试(最严重冲击)下,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幅度7 图6:预警银行风险类型9 图7:预警银行机构类型9 图8:央行高风险金融机构评级结果10 表1:近三年金融稳定报告综述比较3 表2:金融稳定报告专题目录对比3 表3:不同压力测试情景隐含的GDP增速假设6 表4:宏观情景压力测试隐含的GDP增速假设与实际的GDP增速对比6 表5:区域金融风险表述对比10 中国人民银行于12月22日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本文借此解读国内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情况,以及后续可能的监管思路。 1.报告强调国内需求不足、部分领域存在风险隐患 报告首先表明,过去一段时间部分领域是有风险的,但金融稳定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在精准拆弹、改革化险、抓前端治未病、建机制补短板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金融体系经受住了复杂冲击考验。 与2022年报告相比,删去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呈现区域集中特征的表述,主要强调国内需求相对不足,部分领域存在风险隐患。 对于下一阶段,着重在于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发挥好存款保险的风险处置职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表1:近三年金融稳定报告综述比较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工作成果 全力以赴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稳妥有 序推进风险处置;持续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全力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风险;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金融稳定工作在精准拆弹、改革化险、抓前端治未病、建机制补短板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金融体系经受住了复杂冲击考验。 稳杠杆取得显著成效;推动高风险机构精 准拆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统筹做好资管业务整改工作;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有力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体制机制建设。金融稳定工作在精准拆弹、改革化险、抓前端治未病、建机制补短板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 宏观杠杆率持续过快上升势头得到有效 遏制;各类高风险机构得到有序处置;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稳妥化解;金融秩序得到全面清理整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建设有力推进。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面临挑战 国内需求相对不足,部分领域存在风险隐 患。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凸显,中小金 融机构风险呈现区域集中特征。 金融风险仍然点多面广,区域性金融风险 隐患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个别中小银行风险较为突出。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天风证券研究所 在谋篇布局上,整体结构与2022年略有不同,12个专栏的主题方向有一些调整,针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热点问题做了表态,比如跨境资本流动、存款安全、农村信用社等,此外有多个专栏涉及保险公司,或反映了近期监管的关注之一。 此外,有4个专题单独列于报告末尾,分别为金融稳定立法、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管理、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分析和银行业压力测试,这些内容与往年报告相似。 表2:金融稳定报告专题目录对比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专栏一我国宏观杠杆率变动趋势及结构分析 专题一宏观杠杆率国际比较与分析 专题一宏观杠杆率变动及分析 专栏二2022年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 专题二扎实推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 专题二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专栏三存款保险核心功能进一步发挥 专题三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专题三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专栏四农村信用社运行情况及改革 专题四资产管理行业如期完成过渡期整改任务 专题四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进展和中国实践 专栏五银行风险监测和早期预警 专题五银行业压力测试 专题五银行业压力测试 专栏六增量高风险机构硬约束早期纠正试点 专题六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分析 专题六多渠道加快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专题七建立银行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抓早 专栏七促进中小寿险公司健康发展专题七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抓小“治未病” 专栏八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展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 专题八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与规范专题八规范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 专栏九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的国际实践 专题九金融数字化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影响 专题九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专栏十保险公司关键功能识别的实践和最新进展 专题十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专题十央行金融机构评级 专栏十一制定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专题十一金融稳定立法的国际经验 专题十一建立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 专栏十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框架 专题十二出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 专题十二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专题一积极推动金融稳定立法工作 专题十三健全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框架 专题十三依法稳妥处置包商银行风险 专题二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管理 专题十四探索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工作框架 专题十四违规控制金融机构的主要问题及处置探索 专题三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分析 专题十五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构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专题十五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最后贷款人机制 专题四银行业压力测试 专题十六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金融稳定监测框架 专题十六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成效显现专题十七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天风证券研究所;注:三年均涉及的主题标粗标下划线、最近两年涉及的话题标下划线、今年新增的话题标红 2.如何看待宏观杠杆率?居民继续去杠杆 近年来金融稳定报告各专题之首,均是对宏观杠杆率的解读。其用意在于,以宏观杠杆率衡量债务融资规模、债务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2017年以来,中国宏观杠杆率在大趋势上增幅有所下降,2022年有所回升;杠杆率结构持续优化。近年来,宏观杠杆率受经济增速变化影响更大。 2017-2021五年间,中国宏观杠杆率年均增长4.6个百分点,比2012-2016这五年的年均 增幅低8.8个百分点。央行认为宏观杠杆率增幅放缓,为后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创造了宝贵的政策空间。 而2022年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回升,主要缘于超预期冲击对经济增速构成扰动,又蕴含了政策的逆周期调节。2022年末宏观杠杆率为281.6%,比上年末上升9.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出在分母端,即经济增速放缓、物价表现偏弱;分子端债务增量放缓。 分母端,一是实际GDP增速偏低,2022年实际GDP增速为3%,较前两年平均增速下降 2.3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速放缓对宏观杠杆率同比多增的贡献率达到80%。二是物价偏弱进一步压低名义GDP增速,2022年物价指数涨幅回落对宏观杠杆率同比多增的贡献率约为33%。 分子端,非金融部门债务余额增长放缓。2022年末中国总债务余额增长9.0%,比上年末低 0.8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进一步观察结构变化,报告认为中国宏观杠杆率结构持续优化,主要体现于企业部门杠杆率回升、政府部门杠杆率增幅低于企业、住户部门杠杆率下降。 根据报告披露的数字,从企业部门来看,2022年末杠杆率为159.4%,比上年末上升6.6个百分点,占宏观杠杆率全部增幅的68.7%,其中企业贷款与GDP之比较上年上升8.4个百分点,对企业部门杠杆率增长的贡献率超100%。央行认为,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是金融部门加大对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经营主体纾困发展的体现。 从政府部门来看,2022年末显性的杠杆率为50.4%,比上年末上升3.6个百分点。2022年一方面财政有所发力,包括留抵退税、盘活存量债务限额,另一方面坚守严控政府债务风 险的底线。 从居民部门来看,2022年末杠杆率为71.8%,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住户部门债务增速自2021年一季度起持续放缓,其反映的是大部分居民对未来预期偏向保守,倾向于 减少负债、增加储蓄,居民部门存款增速17.3%,较2021年显著提升6.8个百分点。 图1:宏观杠杆率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3.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怎么看? 综合压力测试结果来看,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系统重要性银行经营稳健性提升。 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是金融稳定的重中之重,2023年报告继续披露对全国银行机构的压力测试结果,充分评估银行体系在多种“重度但可能”不利冲击下的稳健性状况。 2023年报告中受试银行共3985家,较2022年报告稍减少23家;与2022年报告一致, 其中仍定义19家银行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 图2:参试银行机构分布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天风证券研究所 3.1.重要银行抵御经济下行风险的能力较强 2023报告进一步下调了偿付能力宏观情景压力测试中的GDP同比增速,对于2024年的 GDP增速轻度压力情景假设值,从2022年报告中的4.5%下调至3.2%。 表3: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