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公司以注塑机辅机起家,深度研发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底层技术,致力于打造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产品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21年3月公司发行可转债6.7亿元、当前转股价 26.16元。2017-2022年公司营收从7.64亿元提升至49.84亿元,期间CAGR达45.51%。1-3Q23,公司实现营收32.37亿元,同比下降1.56%;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下降8.03%。其中,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注塑机及配套设备/数控机床/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分别实现营收6/3/2/20亿元,同比分别同比-29%/+8%/+34%/+6%。 人民币(元)成交金额(百万元) 投资逻辑 1、聚集三大核心产品线,经营质量持续向好。(1)数控机床:五轴 联动数控机床技术壁垒高、价值量大,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我国五轴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低,公司子公司埃弗米数控机床技术领先,主要零部件已实现自产。1-3Q23,其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签单量188台,同比增长近45%。另推出经济型五轴联动机床新品,性价比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2)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公司“大客户+细分”的市场开拓策略成效凸显、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有望稳健增长。(3)注塑装备及配套:公司深耕注塑机辅机领域十余载,已积累丰富的客户资源,公司注塑机主机业务未来有望凭借已有客户渠道实现快速增长。1-3Q23,公司单注塑机主机营 19.00 17.00 15.00 13.00 11.00 221227 成交金额拓斯达沪深3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 收同比增长37.89%,客户认可度不断提升。另公司全电动注塑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已实现小批量销售,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通用机械景气或迎向上拐点,公司有望乘风而起。通用机械需求的 核心跟踪指标有PPI和库存数据、铁路货运数据。其中,2023年铁路货运量数据于2023年6月出现拐点、增速持续回升;工业品PPI数据同样6月份见拐点,10月份增速为-2.6%,较6月份低点回升2.8pct,基本确定底部区间。库存数据增速自高点回落已经6个季度,2023年8月增速出现拐点,9月增速上升到3.1%,10月增速约2%,确认拐点、预计将开启新一轮补库存周期,从而对中游通用机械需求起到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公司主营业务与通用自动化景气周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我们认为,公司工业机器人、注塑机相关业务的收入有望乘风上行,盈利能力也有望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而逐渐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预计公司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1.81/2.40/3.2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6/27/20X。考虑到公司未来业绩的成长性,给予公司24年35倍 PE,对应目标价19.78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周期变化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 项目202120222023E2024E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3,2934,9844,7114,8925,099 营业收入增长率19.50%51.36%-5.48%3.83%4.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16018124032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87.42%144.16%13.45%32.56%33.70% 摊薄每股收益(元)0.1530.3750.4260.5650.756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770.331.581.171.3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96%6.80%7.61%9.51%11.81% P/E104.3438.7736.0527.1920.34 P/B3.092.642.742.592.40 来源: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内容目录 1、致力于成为一家拥有核心底层技术的智能硬件公司5 1.1深耕智能制造十几载,业务多元化发展5 1.2盈利能力持续修复,三大产品类业务持续扩张6 2、制造业复苏可期,通用机械需求或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8 2.1拨云见日,制造业景气度触底回升,预计24年通用机械需求向上8 2.2“机器换人”需求激增,国产工业机器人迎来发展黄金期10 2.3我国数控机床大而不强,国产化替代前景广阔13 2.4注塑机行业稳中有升,国产高端化进程加速16 3、“技术+市场”协同,三大核心产品有望乘风而上19 3.1围绕产品应用,优化三大核心底层技术19 3.2机器人:产品线进一步丰富,“机器人+”应用渗透率提升20 3.3数控机床:在手订单饱满+产品推新加速,成公司增长新引擎22 3.4注塑机:持续打磨优化、产品升级,盈利能力逐步修复23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5 4.1盈利预测25 4.2投资建议27 5、风险提示27 图表目录 图表1:公司主营业务持续演变5 图表2:公司形成注塑机+工业机器人+CNC+智慧能源四大业务板块6 图表3:公司机器人下游为3C、新能源、汽车等(亿元)6 图表4: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为44.97%6 图表5:公司营收规模和同比增速7 图表6:公司归母净利润和同比增速7 图表7:公司四大业务板块历年营收占比7 图表8:公司四大业务板块历年营收增速7 图表9:可比公司毛利率情况8 图表10:可比公司收入情况(单位:亿元)8 图表11:可比公司收入增速情况8 图表12:中游通用机械产销量数据呈现3.5年左右周期波动,但本轮产销量数据出现分化9 图表13:通用机械行业需求和铁路货运量、PPI指标同步9 图表14:通用机械行业需求领先库存周期6-12个月10 图表15:四季度以来手机销量回暖10 图表16: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11 图表17: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11 图表18: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11 图表19: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11 图表20:2021年各国工业机器人密度12 图表21: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下游占比(按销量)12 图表22: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增长率12 图表23:2023年前三季度各种机器人销量增速13 图表24: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当月同比13 图表25: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厂商市场份额13 图表26: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不断提升13 图表27:数控机床产业链14 图表28:2021年全球前五大机床消费国14 图表29:2021年全球前五大机床生产国14 图表30:中国机床进口金额15 图表31:我国机床数控化率15 图表32:五轴联动示意图16 图表33:五轴机床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业,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封锁16 图表34:中国塑料制品年产量17 图表35:注塑机构造图17 图表36:2022年注塑机下游行业分布17 图表37:中国注塑机市场规模18 图表38:我国注塑机进出口情况18 图表39:我国注塑机进出口均价情况18 图表40:2022年国产注塑机市场竞争格局19 图表41:公司核心底层控制、伺服、视觉三大核心技术20 图表42:公司触达客户20万+20 图表43:公司工业机器人本体及集成收入和增速(亿元/%)21 图表44:公司工业机器人本体及集成业务的毛利率21 图表45:公司工业机器人主要产品21 图表46:2022年公司机器人自动化业务下游拆分22 图表47:公司CNC(埃弗米)营收高增长22 图表48:公司CNC业务毛利率22 图表49:公司五轴联动机床订单及销量情况23 图表50:埃弗米在手订单情况23 图表51:公司新产品HMU1500卧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23 图表52:公司注塑机营业收入情况24 图表53:拓斯达注塑机业务与可比公司2022年营收对比24 图表54:公司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产销情况24 图表55:拓斯达与可比公司历年毛利率24 图表56:全电动注塑机和传统液压注塑机对比25 图表57:全球电动注塑机市场规模25 图表58:公司盈利预测26 图表59:公司费用率预测27 图表60:可比公司估值比较27 1、致力于成为一家拥有核心底层技术的智能硬件公司 1.1深耕智能制造十几载,业务多元化发展 以注塑机辅机起家,深耕工业生产自动化十几载。公司成立于2007年,以注塑机周边辅助设备起家,随着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对行业认知日益深入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公司逐步建立了健全的业务体系,在控制器、伺服驱动和视觉系统三大核心技术的驱动下,目前已形成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数控机床、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四大主营业务板块,回顾公司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2007-2014年:聚焦注塑机辅机业务,布局自动化解决方案。 公司成立初期,业务主要聚焦于注塑机辅机设备,为注塑企业提供三机一体、模温机、冷水机、自动吸料机等注塑机辅机设备。根据客户需求,公司于2009年推出自动化供料及 水电气系统,为客户提供注塑生产线的整厂自动供料、水电气供应方案,并于2011年推出自主研发的三轴、五轴伺服机械手,成为注塑自动化全套解决方案头部运营商。 (2)2014-2020年:响应“机器换人”政策,拓展自动化领域。 公司率先响应“机器换人”需求,2015年开始布局工业机器人领域,并于2016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六轴工业机器人本体,2017年成功于创业板上市。2020年,公司为了完善注塑产业链,收购亿利达注入注塑机业务线;同年为了进一步拓展自动化领域,响应制造业的自动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公司开始布局研发数控机床。 (3)2020年至今:迈向高端自动化,打造三大核心产品。 2021年,公司控股埃弗米,正式进军五轴高端数控机床领域,确立以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和注塑机为三大核心产品,形成以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数控机床、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四大主营业务板块。 图表1:公司主营业务持续演变 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2:公司形成注塑机+工业机器人+CNC+智慧能源四大业务板块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下游覆盖领域广,推行大客户战略。公司产品种类丰富,下游客户覆盖3C、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公司自2019年开始推行大客户战略,通过定制化模式挖掘头部客户个性化需求, 截至2022年,公司累计服务客户超15000家,立讯精密、伯恩光学、宁德时代等均为公司下游客户。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为44.97%,较2018年提升11.06pct。 图表3:公司机器人下游为3C、新能源、汽车等(亿元)图表4: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为44.97% 3C新能源汽车 8 7 6 5 4 3 2 1 0 20182019202020212022 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亿元)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22.41 14.24 6.87 6.07 4.06 1.35 2550% 2040% 1530% 1020% 510% 00%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自动化领域经验丰富。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工业制造智能化的创新和应用,目前已自主研发掌握控制器、伺服驱动和视觉系统的核心底层技术,核心零部件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具备较为丰富的自动化领域生产经验和智能装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同时具备在标准化的底层产品上实现方案定制的能力。 1.2盈利能力持续修复,三大产品类业务持续扩张 营收规模持续扩张,利润短期承压后企稳回升。2017-2022年,公司四大业务板块携手并进,发展迅猛,营收规模从7.64亿元增长至49.84亿元,CAGR高达45.51%。营收规模扩张带动利润高增,2017-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1.38亿元增长至5.20亿元,CAGR高达55.61%,其中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8.56%,主要系口罩机及相关设备业务带来的利润增厚。受毛利率较高的口罩机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