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智研咨询]:2023 年中国海上风电装备行业报告:市场规模、供需态势、发展前景预测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3 年中国海上风电装备行业报告:市场规模、供需态势、发展前景预测

2023-12-28-智研咨询智***
2023 年中国海上风电装备行业报告:市场规模、供需态势、发展前景预测

海上风电就是在海洋上建立风力发电站,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供人类使用。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海上风电成为了清洁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风电装备指用于在海上建设和运营风力发电场的设备和设施。在海上建设风力发电场时,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装备,以确保风力发电场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塔、输电系统及维护船舶和设备。 对海上风电机组而言,浅海区域通常将其安装在下端深入海床地基的桩基或导管架之上,由海床地基提供支撑;而在深海区域,因桩基、导管架有长度限制,无法实现支撑功能,来源于深海油气开发平台的漂浮式基础概念应运而生,其主要由浮箱及锚绳组成,浮箱为海上风电机组提供支撑力,并通过锚索或缆绳将塔筒与海底相连,使机组可以在某一相对固定的区域内自由移动。目前,漂浮式基础示范项目集中在欧洲地区,国内方面,已开展漂浮式风机技术研究,包括概念设计、数值模拟、水池实验、控制技术等,进入工程样机时代,短期内实现商业化、规模化的难度较高。 二、行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相继发布多项政策指导国内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国内海上风电核心装备技术项目研发投入。如《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持续表明,海上风电产业是我国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性产业之一,同时,政策大力支持国内海上风电装备相关技术水平提升、突破,持续推动国内海上风电装备生产基地建设。 三、产业链 海上风电产业链由上游为原材料、零部件和整机制造;中游风电场建设及运营;下游风力发电及运维三个部分构成。风电机组制造所需的上游原材料包括钢、铝、铜、玻璃纤维、碳纤维、环氧树脂、永磁材料、混凝土等,其中钢材的用量占到整个机组总重量的90%。风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齿轮箱、叶片、轴承、控制系统、发电机、变流器、轮毂、电缆、塔筒等,零部件细分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壁垒突出,整机厂商一般会采取定制化采购。而整机制造厂商向上连接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向下直接参与风电场上的招标工作,中标后将风电机组出售给下游风电运营商。中游风电场运营的参与者以国有企业为主,建设业务由施工建设公司负责。下游环节包括了风力发电、风电上网以及风电运维等环节。目前行业产生多种业态模式,部分整机厂商下沉产业链布局风电场建设及运维等领域,呈现混合业态模式。 伴随着海上风电装机量的增长,海上风电运维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海上风电机组长期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就机组故障率而言,海上风电明显高于陆上风电。此外,更加复杂的自然条件也给海上风电运维带来更多挑战。未来智慧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依赖于良好的运维管理,这就需要科学的运维策略,智能的故障诊断和监测技术以及稳定高效的运维船只等设备的支持。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运维容量达30510MW,同比增长20.4%。其中,质保期内质保期内运维容量27707MW,同比增长21.9%;质保期外运维容量2803MW,同比增长7%。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海上风电装备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四、发展现状 海上风电产业化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瑞典于1990年安装了第一台试验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丹麦于1991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场Vindeby并掀起“丹麦浪潮”;之后,荷兰、英国相继开展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特别是2001—2011年间英国海上风电产业迅速发展,累计装机容量跃居世界首位。近10年,德国、中国、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将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助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从装机容量方面来看,近年来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21年全球海上风新增电装机容量受中国抢装并网影响增长较快,2022年有所回落。据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1.1GW,累计装机容量为56GW;2022年新增装机容量为8.8GW,累计装机容量为64GW。同时随着全球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行业投资规模也随之不断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投资规模为196.3亿美元,2022年投资规模为55.2亿美元。 海上风电也作为一种潜力清洁能源,具有发电利用效率高、不占用土地资源、适宜大规模开发、风机水路运输方便、靠近沿海电力负荷中心等优势。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对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十三五”规划及相关政策对新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同时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海上风电行业迅猛发展,行业装机容量也随之快速增长。据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30.51GW,同比增长20.4%,占整体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7.7%;新增装机容量为5.16GW,同比下降64.4%。 从单机容量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平均单机容量不断增长,由2015年的3.6MW增长至2022年的7.4MW。从整体风电单机容量方面来看,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中多以4MW以下为主,占比合计达82.1%,其中以2.0-2.9MW风机容量占比最高,为41.8%。 海上风电方面,我国海上风电单机容量较大,少数风场朝10MW以上发展。相比中国整体风电市场装机容量多为4MW以下,海上风电市场的单机装机容量较高,2022年度新增的装机容量集中在6.0MW-8.9MW之间,合计占比80.4%。8MW及以上单机容量的新增容量2022年为2.9GW,占整体海上风电新增容量比例约55.8%。累计装机容量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国海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集中在4.0-6.9MW之间,占比合计达74.9%,其中以6.0-6.9MW容量占比最高,为28.5%。 从投资单价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投资单价整体呈下降的趋势。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投资单价为11580元/KW,同比下降6.9%,较2015年减少7420元/KW。其中海上风电机组投资单价下降至3931元/KW,同比下降34.5%,较2015年减少3674元/KW。 五、竞争格局 从开发企业方面来看,2022年,有15家开发企业新增了海上风电装机。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前五的开发企业合计占69.6%,前10家占97.9%。截至2022年年底,进入海上风电领域的开发企业共有37家,比2021年增加6家。其中,有6家的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分别为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国电投、国能投、中广核、粤电,合计占70.1%。 从整机制造企业来看,截至2022年年底,有海上风电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共计14家,包括2022年新进入的中国中车。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整机企业有电气风电、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中国海装、东方电气,合计2985.4万千瓦,占全部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97.8%。 六、发展趋势 政策利好行业发展。近年来,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风力发电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产业政策为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日趋完善。由于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能力较弱,以至于在设计过程中优化空间较小。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大大提高我国海上风电的施工能力,并逐渐形成一些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为设计优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根据海上风电市场的需要,未来将出现一大批以运行、维护为主专业团队,为投资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此外,海上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等也将逐步建立完善。毫无疑问,在海上风电项目的逐步发展过程中,海上风电设计、施工等将累积丰富的经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也将日趋完善。 市场需求的潜力较大。截至2022年底,全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0.51GW,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80.24GW。与传统能源相比,风电成本稳定,且不存在碳排放等环境成本,并且可利用的风能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储量巨大。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风力发电成本日趋下降。据全球风能理事会预测,到2025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量将超过10亿千瓦。未来一段时期内,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带来的能源短缺和价格上扬,环境保护压力的持续增大,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将助力风电行业发展。随着我国风电建设的加快,风电设备及零部件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海上风电装备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智研咨询作为中国产业咨询领域领导品牌,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公司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用自主研发算法,结合行业交叉大数据,通过多元化分析,挖掘定量数据背后根因,剖析定性内容背后逻辑,客观真实地阐述行业现状,审慎地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分析、市场研究、数据洞察、战略咨询及相关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认知水平、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