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驱动IC行业概览:乍暖还寒,最难将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驱动IC行业概览:乍暖还寒,最难将息

电子设备2023-12-14赵启锐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3年中国驱动IC行业概览:乍暖还寒,最难将息

报告要点速览 本报告为中国显示驱动IC行业研究报告,报告将深度梳理中国显示驱动IC行业的产业链中下游、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此研究将会回答的关键问题: 观点提炼 中游国产化情况 未来中国显示驱动IC行业将呈现OLEDDDIC国产化进程加速与上游晶圆供应链国内厂商参与度逐步提升两大趋势。趋势一:随着中国大陆面板厂的份额提升,上游供应链转移带动国内显示驱动芯片行业快速发展,2022年中国大陆OLED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46%。推测国本土厂商在未来大陆面板供应链协作关系持续加深的趋势下,OLEDDDIC国产化空间较为可观。趋势二:随着SMIC中芯国际、HLMC上海华力的高压工艺开发完成,OLED DDIC晶圆产能供应关系或将有所缓解,在2022年智能手机OLED DDIC晶圆供给中国内厂商占比预计同比增加约7个百分点,在全球OLEDDDIC供应链中参与度进一步提升。 市场空间发展趋势 整体来看,尽管经济环境下行、地缘政治冲突等宏观因素给行业增加许多不确定性,但从行业层面来看,OLED电视、OLED智能手机和OLED智能手表的DDIC需求增长,以及OLEDDDIC在新兴应用(如游戏、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汽车产品)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这些因素将带动高单价AMOLEDDDIC产品出货。 竞争格局 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咏、LX Semicon以及Samsung,三家企业整体显示驱动IC市场份额较大。其中中国台湾厂商联咏在大尺寸面板DDIC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而在AMOLED DDIC细分市场,韩国厂商Samsung和LX Semicon远远领先其他厂商,在先进AMOLED DDIC市场上韩国厂商占据绝对主导权。第二梯队的企业处于混战局面,各个厂商并没有绝对优势,且在细分市场的整体发展并不均衡 行业定义与分类 引线框架是半导体封装业中重要的材料,是芯片以及印刷电路板之间的媒介;引线框架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IC引线框架和LED引线框架,而引线框架类型又可进一步分为IC模块式和分离元件式 定义与分类 显示驱动芯片(DisplayDriverIC,简称DDIC)是一种集成电路,用于控制液晶显示屏、OLED显示屏或其他显示技术的像素和图像显示。它是显示设备中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将来自显示控制器的信号转换成适当的电压,以驱动屏幕上的像素。 显示驱动芯片(DDIC)分类 LED显示面板依靠正负电极间的电场驱动,引起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的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以控制光源投射过蔽遮,在电源开关之间产生明暗,进而将影像显示出来 LED显示驱动芯片 触控显示整合驱动芯片是将触摸屏控制器集成在DDIC中的技术,原有的双芯片解决方案采用分离的系统架构,将显示驱动芯片与触控芯片分离,存在出现显示噪声的可能,而TDDI采用统一的系统架构,实现了触控芯片与显示驱动芯片之间更高效的通信,有效降低显示噪声,更利于移动设备 触控显示整合驱动芯片(TDDI) 薄型化、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是一种依赖电流来驱动的显示器件,驱动控制芯片的电流参数就是影响其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驱动控制芯片所能支持的像素分辨率、接口类型和其他功能性指标也决定了OLED屏的应用场景。所以,驱动控制芯片的选取对OLED产品有着极为重要 OLED显示驱动芯片 的影响 产业链中游分析 根据目前主要面板厂商与驱动IC厂商的供应链情况分析,在未来中国显示驱动IC行业将呈现OLED DDIC国产化进程加速与上游晶圆供应链国内厂商参与度逐步提升两大趋势 驱动IC厂商与面板厂商供应链关系 Samsung Samsung LSI 联咏 Silicon Works(LX) Magnachi p 瑞鼎科技 Anapass Viewtrix 美光半导体 奕斯伟 其他 OLEDDDIC国产化进程加速与上游晶圆供应链国内厂商参与度逐步提升两大趋势。 趋势一:面板产能不断向国内转移,OLEDDDIC国产空间可观 随着中国大陆面板厂的份额提升,上游供应链转移带动国内显示驱动芯片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在大尺寸面板显示驱动IC市场上,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9%,但在OLED DDIC市场上市场份额仍然较小。 OLED面板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渗透率不断提升,全球OLED面板产能也相应增加。同时,全球OLED产能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2022年中国大陆OLED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46%。因此头豹推测尽管中国本土厂商在OLED DDIC技术上仍有提升空间,但是在未来大陆面板供应链协作关系持续加深的趋势下,OLED DDIC国产化空间较为可观。 趋势二:OLEDDDIC上游晶圆供应链国内厂商参与度逐步提升 随着SMIC中芯国际、HLMC上海华力的高压工艺开发完成,OLEDDDIC晶圆产能供应关系或将有所缓解,在2022年智能手机OLEDDDIC晶圆供给中国内厂商占比预计同比增加约7个百分点,在全球OLEDDDIC供应链中参与度进一步提升。 显示驱动IC行业市场规模 2022年全球显示驱动IC行业市场规模为1,414.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比下降了44%,预计伴随高单价的AMOLED DDIC渗透率提升,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显示驱动IC行业市场规模 受到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地缘政治事件频发以及新冠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终端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应用品牌和器件库存也相继增加,这也影响了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在此背景下,2022年全球显示驱动IC行业市场规模为1414.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比下降了44%。 回顾2021年,行业规模的激增主要是由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芯片行业出现晶圆产能紧张和芯片供货不足的情况。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双重影响下,显示驱动IC价格飙升,从而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2023年,在经历了连续三到四个季度的降价、减产、去库存的调整周期之后,显示驱动芯片价格逐步趋向稳定,根据头豹研究院测算,2023年全球显示驱动IC行业市场规模将小幅增长。 整体来看,尽管经济环境下行、地缘政治冲突等宏观因素给行业增加许多不确定性,但从行业层面来看,OLED电视、OLED智能手机和OLED智能手表的DDIC需求增长,以及OLED DDIC在新兴应用(如游戏、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汽车产品)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这些因素将带动高单价AMOLED DDIC产品出货。预计显示驱动IC市场在2023-2027年将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 驱动IC行业的不利趋势 预计DDIC定价趋势趋于悲观、订单势头转弱、无内存OLED驱动芯片的推出以及苹果公司内部对智能手机OLED驱动芯片的研发或将影响行业发展 驱动IC行业的不利趋势 短期 2023年第二季度大尺寸DDIC(涉及电视、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OLED驱动芯片)的平均销售价格(ASP)可能会环比下降3-5%。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1)中国大陆的玩家(如长颉、海思、奕斯伟、Viewtrix等)在价格上的竞争加剧;2)智能手机OLED驱动芯片的40纳米高压产能过剩;3)中国大陆大尺寸DDIC的8英寸产能过剩。 DDIC定价趋势趋于悲观 近年来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的持续渗透,部分下游细分领域的增速已有所放缓甚至出现缩量现象。若未来经济环境恶化,电子产品市场的持续萎缩或会随着集成电路产业链向上传导,引起对显示芯片需求量的减少,尤其是可能会导致显示芯片价格、毛利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并最终可能对显示芯片企业的发展造成短期不利影响。 以市占率第一的联咏为例,继顾客在2023年2月至6月增加订单后,联咏在2023年7月PC/电视和智能手机DDIC订单出现疲软(环比下降30-40%)。 DDIC订单势头转弱 鉴于2023/24年成熟的8/12英寸DDIC产能过剩,OEM厂商不愿意在2023年6月后增加订单。OEM厂商试图在2023年下半年对库存采取保守策略,以迫使DDIC供应商在需求疲软的环境中进一步降价。 DDIC制造商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发货无内存OLED驱动芯片。无内存OLED驱动芯片的平均销售价格在2023年第三季度预计约为3.8美元,比双内存OLED驱动IC的ASP低20-30%。在中性情况下,智能手机制造商计划在2024/25年将有20-30%采用无内存OLED驱动芯片,以降低成本;乐观情况下,这个数字或有可能达到40-50%。 无内存OLED驱动芯片的推出 苹果公司内部智能手机OLED驱动IC的研发进展仍在计划中(项目名称为Rosella和Lassen)。 苹果公司内部对智能手机OLED驱动芯片的研发 苹果公司可能在2024/25/26年的新iPhone中采用其内部OLED驱动芯片,以降低成本,分别占到其新iPhone销量的30-40%、70-80%和80-100%。我们预计苹果公司在2026年将不再需要第三方供应的驱动IC。 长期 显示驱动IC行业竞争格局 显示驱动IC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咏、LXSemicon以及Samsung,第二梯队的企业处于混战局面,各个厂商并没有绝对优势,且在细分市场的整体发展并不均衡 竞争格局 显示驱动IC行业竞争格局主要分为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联咏、LXSemicon以及Samsung,三家企业整体显示驱动IC市场份额较大。其中中国台湾厂商联咏在大尺寸面板DDIC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而在AMOLED DDIC细分市场,韩国厂商Samsung和LX Semicon远远领先其他厂商,在先进AMOLED DDIC市场上韩国厂商占据绝对主导权。 第二梯队的企业处于混战局面,各个厂商并没有绝对优势,且在细分市场的整体发展并不均衡。其中,中国台湾厂商奇景光电和中国大陆厂商奕斯伟和集创北方主要专注于大尺寸面板DDIC市场而韩厂DB Hitek、Magnachip及中国大陆厂商云英谷主要专注于AMOLED DDIC市场,在大尺寸面板DDIC方面并不具备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