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方证券]:银行行业11月金融数据点评:政府债继续拉动社融,信贷总量虽不及预期但有结构性亮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银行行业11月金融数据点评:政府债继续拉动社融,信贷总量虽不及预期但有结构性亮点

金融2023-12-14东方证券华***
银行行业11月金融数据点评:政府债继续拉动社融,信贷总量虽不及预期但有结构性亮点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银行行业 行业研究 | 动态跟踪 ⚫ 社融增量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主要由政府债贡献。11月社融同比增长9.4%,环比10月提升0.1pct,11月社融增量2.45万亿元,同比多增4663亿元,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结构上:1、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48亿元,考虑到2022年同期基数已经较低,11月贷款增量有所承压,主要受对公贷款拖累。2、政府债同比多增4980亿元,贡献本月社融主要增量,但增幅较10月收窄。预计12月特别国债继续发行有望支撑政府债维持同比多增。3、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726亿元,改善较为显著,带动企业直接融资同比转正,股票融资连续五个月同比少增。4、非标融资同比多增276亿元,主要系信托贷款同比多增562亿元所致。 ⚫ 信贷总量虽不及预期,但居民户恢复改善趋势。1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0900亿元,同比少增12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细分来看,居民户贷款再度转为同比小幅多增。实际上在7月居民户贷款同比大幅少增之后,8-9月均呈好转趋势,10月再度转弱,11月恢复同比多增,指向居民信贷需求改善趋势并未改变。中长期贷款相对表现更佳,同比多增228亿元,可能来自两方面支撑,一是二手房销售的继续好转,二是早偿缓解效果的延续。对公贷款同比少增,中长贷是主因。基于货政报告、金融机构座谈会的相关表述,市场对11月对公贷款投放有一定期待。从数据看,对公贷款的前置主要由短贷及票据实现,合计同比多增2558亿元,但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规模则显著加深(2907亿元,前值795亿元),我们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因素,一是银行年内中长期贷款在上半年投放较多,储备项目前置投放的意愿并不强烈,二是10月落地近1.5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或间接助推部分中长期贷款提前还贷。 ⚫ 广义流动性趋于收敛,主要来自居民户影响。11月M1同比增速1.3%,较10月下降0.6pct,M2同比增速10.0%,较10月下降0.3pct。社融与M2增速剪刀差继续回落0.4pct,M2与M1增速剪刀差走阔0.3pct。整体仍反映了11月资金活化率较低、企业信心仍待提振的现状。我们认为,伴随年内利率债供给高峰的逐渐过去,以及首批增发国债项目清单的下达,财政支出有望进一步提速,进而支撑M2增速。新增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增4200亿元,主要来自居民户影响。11月居民存款同比大幅少增超1.3万亿元,一是有高基数效应的影响,二是或部分流入资管产品,对应非银存款显著同比多增超9000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多增规模收敛,主要受政府债发行放缓的影响,尚未观察到向企业存款的明显转化。 ⚫ 2024年银行经营基本面有望筑底,关注银行业风险确认后处置出清的力度、新发贷款利率的拐点、全社会各部门债务成本压降(居民按揭、政府化债、LPR调降)后银行息差筑底、24年财政将靠前发力稳定经济预期,继续看好银行股表现。 ⚫ 现阶段建议关注:1、顺周期、基本面有望改善的城农商行:宁波银行(002142,未评级)、苏州银行(002966,买入)、江苏银行(600919,买入)、杭州银行(600926,未评级)、渝农商行(601077,未评级);2、高股息策略:农业银行(601288,未评级)、工商银行(601398,未评级)、建设银行(601939,未评级)、中国银行(601988,未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蔓延;流动性环境超预期收紧。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核心观点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银行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4日 屈俊 qujun@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3060001 于博文 yubowen1@orientsec.com.cn 王霄鸿 wangxiaohong@orientsec.com.cn 延续“先立后破”积极基调,关注财政政策加力力度:银行视角看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3-12-13 信贷走向量稳质优,流动性趋于改善:——银行视角看23Q3货政报告 2023-11-29 债务成本压力释放下的基本面筑底之年:——银行行业2024年度投资策略 2023-11-20 政府债继续拉动社融,信贷总量虽不及预期但有结构性亮点 ——11月金融数据点评 看好(维持) 银行行业动态跟踪 —— 政府债继续拉动社融,信贷总量虽不及预期但有结构性亮点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 一、社融增量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主要由政府债贡献 2023年11月社融同比增长9.4%,环比10月提升0.1pct,11月社融增量2.45万亿元,同比多增4663亿元,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分项来看: 1、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48亿元,考虑到2022年同期基数已经较低,11月贷款增量有所承压,主要受对公贷款拖累。 2、社融同比多增的核心支撑仍然来自政府债。特殊再融资债券以及特别国债陆续落地,11月政府债同比多增4980亿元,贡献本月社融主要增量,但增幅较10月(1.28万亿)明显收窄,政府债发行最高峰或已经结束,预计12月特别国债继续发行有望支撑政府债维持同比多增。 3、非标融资同比多增276亿元,主要系信托贷款有所回暖,同比多增562亿元所致。 4、企业债券融资回暖,带动企业直接融资同比转正。11月企业直接融资同比多增297亿元,其中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726亿元,改善较为显著;但股票融资已连续五个月同比少增,且本月增量为近5年最低水平,企业直接融资需求尚未出现实质性好转。 表1:当月:历年11月新增社融结构(单位: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 新增人民币贷款 新增外币贷款 新增委托贷款 新增信托贷款 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企业债券融资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政府债券 其他 2019 19,937 13,633 -249 -959 -673 570 3,330 524 1,716 2,046 2020 21,355 15,309 -447 -31 -1,387 -625 840 771 4,000 2,925 2021 25,983 13,021 -134 35 -2,190 -383 4,006 1,294 8,158 2,176 2022 19,837 11,448 -648 -88 -365 191 604 788 6,520 1,387 2023 24,500 11,100 -357 -386 197 203 1,330 359 11,500 554 同比多增 4,663 -348 291 -298 562 12 726 -429 4,980 -833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表2:当年累计:历年1 至11月累计新增社融结构(单位: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 新增人民币贷款 新增外币贷款 新增委托贷款 新增信托贷款 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企业债券融资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政府债券 其他 2019 234,722 158,065 -1,070 -8,080 -2,375 -5,708 29,791 3,046 43,465 17,588 2020 331,442 188,851 2,430 -3,395 -6,399 3,963 44,030 7,798 76,244 17,920 2021 289,828 189,054 2,363 -1,280 -15,520 -3,498 30,698 10,282 58,482 19,247 2022 307,041 194,746 -3,589 3,681 -5,239 -2,858 25,396 10,315 68,419 16,170 2023 336,357 211,130 -1,570 242 1,228 85 18,831 7,423 86,709 12,279 同比多增 29,316 16,384 2,019 -3,439 6,467 2,943 -6,565 -2,892 18,290 -3,891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银行行业动态跟踪 —— 政府债继续拉动社融,信贷总量虽不及预期但有结构性亮点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 二、信贷总量虽不及预期,但居民户恢复改善趋势 2023年1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0900亿元,同比少增12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细分来看: 居民户贷款再度转为同比小幅多增。实际上在7月居民户贷款同比大幅少增之后,8-9月均呈好转趋势,10月再度转弱,11月恢复同比多增,指向居民信贷需求改善趋势并未改变。中长期贷款相对表现更佳,同比多增228亿元,可能来自两方面支撑,一是二手房销售的继续好转,二是早偿缓解效果的延续。 对公贷款同比少增,中长贷是主因。基于货政报告、金融机构座谈会的相关表述,市场对11月对公贷款投放有一定期待。从数据看,对公贷款的前置主要由短贷及票据实现,合计同比多增2558亿元,但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规模则显著加深(2907亿元,前值795亿元),我们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因素,一是银行年内中长期贷款在上半年投放较多,储备项目前置投放的意愿并不强烈,二是10月落地近1.5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或间接助推部分中长期贷款提前还贷。 表3:当月:历年11月新增贷款结构(单位:亿元) 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 对公:中长期 对公:短期 对公:票据融资 居民户:中长期 居民户:短期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 其他 2019 13,900 4,206 1,643 624 4,689 2,142 274 322 2020 14,300 5,887 734 804 5,049 2,486 -1,042 382 2021 12,700 3,417 410 1,605 5,821 1,517 -364 294 2022 12,100 7,367 -241 1,549 2,103 525 -99 896 2023 10,900 4,460 1,705 2,092 2,331 594 -207 -75 同比多增 -1,200 -2,907 1,946 543 228 69 -108 -971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表4:当年累计:历年1至11月累计新增贷款结构(单位:亿元) 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 对公:中长期 对公:短期 对公:票据融资 居民户:中长期 居民户:短期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 其他 2019 156,771 54,822 15,165 18,138 49,676 18,165 -1,444 2,249 2020 183,782 82,500 26,997 4,048 55,108 18,058 -5,380 2,451 2021 188,162 88,907 10,522 10,913 57,242 18,243 -1,400 3,735 2022 199,096 98,490 30,716 28,454 25,635 10,913 1,265 3,623 2023 215,731 127,088 39,835 1,913 24,038 17,041 1,834 3,982 同比多增 16,635 28,598 9,119 -26,541 -1,597 6,128 569 359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银行行业动态跟踪 —— 政府债继续拉动社融,信贷总量虽不及预期但有结构性亮点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