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观察报告 01 卷首语 2023年3月,OpenAI发布了GPT-4,相关话题在世界范围内“狂飙”。GPT-4不仅具备文本生成、编辑和创意迭代能力,完成有风格的写作任务,还能识别图片、看懂表格、理解示意图的含义,能为视障人士提供内容解读。它的高级逻辑推理能力强到可以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它的专业考试能力,提高到人类人水平的前10%,美国高校学生用它写论文拿了全班第一,很多高校制定了禁止学生使用GPT的规定。 最初,生成式人工智能被视作洪水猛兽,“白领将全面下岗”“很多工种将被取代”等让人焦灼的言论接踵而至。然而,经过半年,人们已经开始适应与最新的技术共同发展。我们的海外同行,正在将基于人工智能的聊天机器人和分析等先进工具整合到他们的运营中,以简化任务、改善沟通。 2022年,真爱梦想和善达舆情共同抓取和分析2022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内容,编写了《2022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观察报告》。2023年,我们引进了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联合多家深耕不同议题领域的公益同行,一同探索AI技术在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可能性。 在变化中,同行者保持充分开放,拥抱技术以赋能公益。通过本次尝试,我们殷切地希望:第一,了解人民代表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关注点和期望,以及慈善机构的工作内容和效果,进一步提高公益慈善事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第二,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不同组织之间潜在的合作与交流的需求。进一步促进跨主题、跨地域的公益合作交流,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第三,了解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需求和期望,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进一步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期望。第四,了解公益慈善事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作为上海市第十三届、十四届政协委员,通过亲身参与建言献策、政策推动的实践,深知公益慈善行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难点,需要通过不断的积极沟通、反复磋商,让行业真问题进入公共决策视野,协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来推动政策供给、社会环境优化、公众教育,以及行业基础建设。每年全国两会是社会各界关注政策推动的“黄金窗口期”,公益慈善行业要密切关注法律与政策的变化趋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提供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通过引进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我们得以深入探索AI技术在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可能性。NLP的理解和解析能力,如同智慧长者引领我们开启智慧之门,帮助我们分析大量公益领域的数据,获得深刻的洞见和启示。我们坚信,保持开放、拥抱技术,技术赋能公益,将推动我们实现一系列目标,期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借助AI技术的力量,共同构建美好的公益慈善未来。 上海市第十三届、十四届政协委员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创始人:潘江雪2023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0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01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01 1.研究内容01 2.数据来源02 3.研究方法02 4.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03 第二章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分析05 一、建言基本特征05 1.建言数量及构成05 2.相关性分布06 3.主题分布08 4.议题标签分布08 5.建言涉及对象09 二、建言重点分析10 1.一级相关性建言分析11 2.主题分析15 3.议题标签分析20 第三章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人分析29 一、建言人/组织行业分布30 二、建言人/组织地域及界别分布32 三、典型建言人/组织建言内容35 第四章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舆论分析36 一、传播声量二、传播渠道 36 37 三、舆论观点38 第五章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专家观察40 一、慈善类建言特点40 1.2023年全国两会建言的特点和亮点40 2.近3年来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的变化41 3.两会慈善类建言对于政策和社会舆论的影响41 二、社会组织参与两会建言的现状41 1.社会组织参与两会建言的方式41 2.社会组织参与两会建言面临的问题42 三、社会组织参与两会建言的建议42 第六章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观察与建议44 一、六点观察44 1.一级相关性建言数量减少,部分建言切中行业痛点44 2.养老服务、妇女儿童权益和乡村振兴主题建言数量显著增多44 3.志愿服务覆盖10个主题,近半数为养老服务主题44 4.完善税收等激励政策仍是建言重点44 5.建言人身份多元,社会团体和民主党派是“主力军”45 6.慈善类建言传播声量较低,行业主动倡导发声较少45 二、四点建议45 1.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各级两会建言45 2.整体规划和一事一议,重视推进落地46 3.凝聚力量,对行业焦点问题形成倡导合力46 4.善用媒体,发好声音46 附录一: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47 附录二:议题标签57 附录三:访谈提纲64 图1分级分类标注 图表目录 03 图2NLP分析框架04图3相关性分布05图4一级相关性建言主题分布06图5二级相关性建言主题分布06图6关键词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网络图07图7关键词社会力量网络图07图8主题分布08图9议题标签分布08图10议题标签TOP1009图11重点群体类型的建言数量10图12一级相关性建言的主要议题标签11图13养老服务主题建言的议题标签词云18图14妇女儿童权益主题建言的议题标签词云20图15政策制度议题标签网络图21图16志愿服务议题标签网络图22图17法律法规议题标签网络图23图18税收制度议题标签网络图24图19专项基金议题标签网络图26图20建言人/组织行业分布30图2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类别建言人/组织分布31图22全国政协委员慈善类建言人地域分布34图23建言声量36图24建言数量及声量对比36图25建言传播渠道37图26《关于加强农村儿童防性侵治理体系建设》提案传播热点词云39图27养老服务主题建言传播者的地域分布39图28受访者关注领域词云40 图292023年建言特点词云40图30社会组织参与两会建言的方式42图31面临的问题词云42 表1一级相关性建言政策制度议题标签建言11表2一级相关性建言志愿服务议题标签建言13表3一级相关性建言法律规范议题标签建言14表4养老服务主题建言15表5妇女儿童权益主题建言18表6税收制度议题标签建言24表7专项基金议题标签建言25表8公益组织、慈善组织、社会组织议题标签建言27表9提交2件及以上建言的建言人/组织29表10慈善公益行业建言人分布31表11慈善类建言人中全国人大代表所属代表团及人数32表12慈善类建言人中全国政协委员所属界别及人数33表13致公党中央、郑功成、吕红兵、钱海军提交的一级相关性建言35表14建言声量TOP1037表15重点媒体和活跃媒体TOP1038表16社会组织参与两会建言的建议43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纷纷出台,为规范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随着慈善事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正逐步形成,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助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每年的全国两会吸引海内外广泛关注,代表、委员就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积极建言献策,是中国式民主的生动演绎。 历年来,在全国两会上,“慈善公益”相关议题的受关注程度和传播声量呈总体上升态势。 自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后,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里每年都会出现“慈善事业”的相关表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代表、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建议(以下合称“建言”)既体现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利益诉求,又极大地促进相关领域立法进程与方针政策的制定,使人民群众的愿望转化为制度性保障。在民生领域尤其如此,例如,2016年全国两会曾就慈善法进行过公开热烈的讨论,促进该部法律在当年出台;又如多位代表、委员长期呼吁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于今年成为现实。 报告团队对近几年的慈善类建言进行观察和分析后发现:首先,建言内容与建言人的身份、职业、关注领域紧密相关,不少建言人本身就是慈善公益管理部门、慈善公益行业从业者或研究慈善公益的学者;其次,部分建言来自建言人与议题相关慈善公益组织的有效互动;再次,民生领域诸多建言将社会组织视为重要参与方,将其写入建言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方,社会组织愈来愈受重视。 为了对慈善类建言有一个整体认识,理清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报告选取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简称“2023年建言”)作为研究样本,对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的主题、议题、主体与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调研,并观察了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的角色定位与角色担当;对建言人的身份特征和建言所处社会舆论情况进行梳理,等等。 本研究旨在提供3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尽可能地呈现2023年全国两会场域中,慈善类建言的全貌和关键聚焦点,为有关部门和行业伙伴提供参考;二是展现慈善类建言的公共传播效应,为公益组织更好地制定倡导策略提供关键信息;三是助力提升公益行业伙伴机构与建言人的关联度,让慈善事业发展吸引全社会更多关注,从而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报告研究对象“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在2023年 3月1日至3月31日提交的建议、议案、提案以及接受媒体采访内容,其中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社会企业、社会工作、公益、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企业社会责任及志愿服务等有关内容。 本报告研究内容主要对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的总体特征、文本内容、建言人以及舆论关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共分为6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报告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二章为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分析,从建言基本特征、相关性、主题、议题标签、关注群体以及建言内容与慈善公益组织关联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为建言人分析,对提交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的建言人/组织的行业类别、地域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典型建言人/组织提交的建言进行了梳理。 第四章为舆论分析,对建言的传播声量、渠道和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观察。 第五章为专家观察,以19位学者、记者和从业者的访谈内容为样本,介绍其对两会慈善类建言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言情况的观察,以及他们对于社会组织参与两会建言的建议。 第六章是本报告的结论与建议,在数据分析和专家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2023年全国两会慈善类建言的整体情况,并为之后社会组织参与建言提出了建议。 2.数据来源 本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大数据抓取:抓取全网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公开发布的慈善类建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正式报送的建议和提案、接受媒体公开访谈的演讲、个人撰写和刊发的文章等。同时,重点对中国人大网、中国政协网、人民政协网、民主党派官方网站、人大杂志官方网站上刊登的有关建议、议案和提案进行了查询。 定性访谈:邀请了19位学者、记者和行业从业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2023年及近3年来两会慈善类建言内容、特点、变化及效果,以及社会组织通过两会平台参与建言的情况。 3.研究方法 本报告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和数据分析两种方法,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进行语义提取和标准化标注,对建言进行三级标注,并生成各级分析节点,运用Gephi对语义网络进行可视化编辑。具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