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航证券]:政策催化智能驾驶加速落地,激光雷达有望迎来放量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政策催化智能驾驶加速落地,激光雷达有望迎来放量

电气设备2023-12-10邹润芳、闫智、卢正羽中航证券金***
政策催化智能驾驶加速落地,激光雷达有望迎来放量

政策催化智能驾驶加速落地,激光雷达有望迎来放量 行业评级:增持 分析师:邹润芳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40001 研究助理:闫智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2070030 分析师:卢正羽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60001 行业报告:先进制造行业周报 2023年12月10日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重点推荐:华中数控、新莱应材、纽威股份、宝明科技、骄成超声、贝斯特、软通动力、天融信、航锦科技、奥特维 核心个股组合:华中数控、新莱应材、纽威股份、宝明科技、骄成超声、五洲新春、贝斯特、国茂股份、天融信、软通动力、航锦科技、华伍股份、奥特维、罗博特科、高测股份、捷佳伟创、科威尔、绿的谐波、埃斯顿 本周专题研究:12月5日,交通运输部印发《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引导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规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服务领域应用,随着政策催化,智能驾驶加速落地。激光雷达兼具测距远、角度分辨率优、受环境光照影响小的特点,且无需深度学习算法,可直接获得物体的距离和方位信息,这些相较于其他传感器的优势,可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已有36家中国车企宣布使用激光雷达,预计国内将有高达106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上市,国内激光雷达车企的数量和规模处于领先地位。光电系统的成本约占激光雷达整机成本约70%,通过将分立光学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高度集成助推成本降低。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及预测,2025年我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43.1亿元。建议关注:1)上游布局收发芯片和器件供应商:长光华芯、永新光学、炬光科技、光库科技;2)中游集成激光雷达提供商:禾赛科技;3)下游整车厂:赛力斯,长安汽车。 重点跟踪行业: 锂电设备,全球产能周期共振,预计21-25年年均需求超千亿,国内设备公司优势明显,全面看好具备技术、产品和规模优势的一二线龙头; 光伏设备,设备迭代升级推动产业链降本,HJT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光伏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看好电池片、组件设备龙头; 换电,2025年换电站运营空间有望达到1357.55亿元,换电站运营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看好换电站运营企业; 储能,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政策不断释放,加速智能驾驶落地。在国家政策引领下,智能驾驶市场将迎来蓬勃发展。2023年11月17日,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筛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商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L3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在试点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体系建设。12月5日,交通运输部印发《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引导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规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服务领域应用。 激光雷达被大多数整车厂及Tier1认为是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必备的传感器。激光雷达兼具测距远、角度分辨率优、受环境光照影响小的特点,且无需深度学习算法,可直接获得物体的距离和方位信息,这些相较于其他传感器的优势,可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据YOLEGroup统计,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已有36家中国车企宣布使用激光雷达,预计国内将有高达106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上市,占全球同期预计发布搭载激光雷达新车型总数量近90%,国内激光雷达车企的数量和规模处于领先地位。 图表:智能驾驶系统架构图 图表:采用激光雷达的车企、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无人驾驶车辆运营商 资料来源: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信通院,中航证券研究所3 车载激光雷达可按多种维度进行分类,技术路线众多。从工作原理上看,激光雷达分为时间飞行法(TOF)和调频连续波法(FMCW)两种测距方式,目前ToF路线是大多数厂商采用的主流技术方案;从结构上看,车载激光雷达由四部分组成,即发射激光的发射模块、对特定区域进行扫描的扫描模块、探测回光的接收模块和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并反馈的控制模块,其中各部分结构也细分不同的技术方案:发射模块的激光器按结构可分为边发射激光器(E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及光纤激光器;扫描模块的扫描部件按结构可分为机械式、混合固态式和固态式。 光学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集成化助推激光雷达降低成本。激光雷达光电系统的成本约占激光雷达整机成本约70%,由激光发射模组、激光接收模组、测时模组(TDC/ADC)和控制模组四部分构成,激光收发模组在成本、体积及重量方面远高于测时模组和控制模组。通过将分立光学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高度集成,可带来产品形态及生产工艺的跃迁、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快速扩充产能,完成从分立式激光雷达向集成式激光雷达的进化。随着激光雷达线数的增加,光学芯片集成化带来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图表:激光雷达模块拆解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航证券研究所 图表:激光雷达光电系统组成分析 激光雷达光电系统组成 激光发射模组 激光接收模组 测时模组 控制模组 主芯片类型 光学芯片 光学芯片 电学芯片 电学芯片 对应分立器件模组在整机中的占比 成本 ~30% ~30% ~2% ~5% 体积 ~35% ~35% ~2% ~3% 重量 ~35% ~35% ~1% ~1% 4 智能驾驶催化激光雷达需求,2025年我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43.1亿元。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及预测,在2025年,无人驾驶领域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5亿美元,2019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0.9%;2021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规模达6.3亿元,较2020年增加2.9亿元,同比增长85.29%,2022年国内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到26.4亿元,同比增长超300%,预计2025年我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43.1亿元。建议关注:1)上游布局收发芯片和器件供应商:长光华芯、永新光学、炬光科技、光库科技;2)中游集成激光雷达提供商:禾赛科技;3)下游整车厂:赛力斯,长安汽车。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航证券研究所5 光伏设备:1)N型电池片扩产项目多点开花,光伏设备企业技术持续突破,需求与技术共振,推动光伏产业高景气增长。建议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2)光伏产业链价格调整将会使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同时刺激下游需求,有望引导整个产业链向好发展。在产业链调整的过程中,看好以下几个方向:靠近下游的电池组件、电站运营环节;非硅辅材、耗材环节;光伏设备等。建议关注:双良节能、奥特维等。 锂电设备:从新技术带来新需求、扩产结构性加速度和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等角度出发筛选公司,2023年重点推荐以下方向:1、新技术:①复合集流体从0到1加速渗透,推荐关注相关设备商东威科技、骄成超声;②若大圆柱渗透率提升,激光焊接等环节有望受益,推荐关注联赢激光;2、锂电储能:2023年或成为国内大储高增速元年,重点关注电池、逆变器、温控、消防等环节;3、主业拓展:锂电设备是少有的能出现千亿级别大市值公司的领域,推荐关注平台型公司先导智能;电力电子、激光加工技术具备延展性,需求增长持续性有望更强,推荐关注星云股份等;4、出口链:海外扩产有望出现结构加速,推荐关注杭可科技。 储能: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均迎来重磅政策利好,推动储能全面发展。1)发电侧:2021年8月10日,《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出台,首次提出市场化并网,超过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按15%的挂钩比例(4小时以上)配建调峰能力,按照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并网,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都被认定为调峰资源,为发电侧储能打开。2)用户侧全面推行分时电价,峰谷价差达3到4倍,进一步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星云股份是国内领先的以锂电池检测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与锂电池、储能行 业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并推广储充检一体化储能电站系列产品。科创新源通过液冷板切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赛道,已进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随着下游需求不断提升,未来有望放量增长。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随着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看好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建议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等。 6 激光设备:激光自动化设备市场格局分散,且其通用属性较强,下游分散,行业集中度提高难度较大。激光加工相对于传统方式,优势明显,重点关注其在锂电、光伏等高成长性行业的大规模应用。以锂电池激光焊接为例,若按照激光焊接设备占比10%计算,2021-2025年合计新增需求约487亿元。重点关注深耕细分高景气赛道的激光加工设备龙头,帝尔激光、联赢激光、大族激光、海目星等。(详见《2023年投资策略:复苏可期,成长主导,星光渐亮》报告)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龙头公司。推荐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联重科等。 半导体设备: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未来十年翻倍增长,国产替代是一个长期、持续、必然的趋势:1)根据AMAT业绩会议,预计2030年半导体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即使按照目前14%的资本密集度,设备需求将达到1400亿美元,而2020年为612亿美元。2)SEM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市场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较上年增长39%,至187.2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2021Q1,中国大陆出货额为59.6亿美元,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70%,仅次于韩国。3)在瓦森纳体系下,中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安全性亟待提升,而国产化率水平目前仍低。建议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华峰测控、长川科技、精测电子、芯源微、万业企业、至纯科技、华海清科等。 自动化:刀具是“工业牙齿”,其性能直接影响工件质量和生产效率。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我国刀具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57亿元。该市场竞争格局分散,CR5不足10%;且有超1/3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刀具属于工业耗材,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存量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伴随行业集中度提高和进口环节替代,头部企业有望迎来高速成长机遇。建议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 碳中和:1)换电领域千亿市场规模正在形成;2)全国碳交易系统上线在即,碳交易市场有望量价齐升。建议关注移动换电及碳交易受益标的— —协鑫能科,公司拥有低电价成本,切入移动能源领域具备优势;坐拥2000万碳资产,碳交易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 7 产品和技术迭代升级不及预期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海外复苏不及预期、国内需求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 零部件供应受阻 客户扩产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 :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与同期沪深300指数相若。 :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 增持中性减持 我们设定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下: :未来六个月的投资收益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10%以上。 :未来六个月的投资收益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10%-10%之间 :未来六个月的投资收益相对沪深300指数跌幅10%以上。 买入持有卖出 我们设定的上市公司投资评级如下: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每一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