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ERIA]: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选择: 日本与台湾的比较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选择: 日本与台湾的比较

2011-03-01ERIAζ***
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选择: 日本与台湾的比较

ERIA - DP - 2011 - 01ERIA 讨论论文系列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选择: 日本与台湾的比较国一昌 §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应用经济系和诺布 HAYAKAWA *日本发展中经济研究所跨学科研究中心松俊树日本庆应义大学经济与工业研究所2011 年 3 月Abstract:本文探讨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区位选择,特别阐明了同一国籍企业集聚的作用。特别是,我们研究了它的作用如何根据投资者的生产率而有所不同。此外,我们比较了日本和台湾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位置选择,因为由于台湾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优势,预计台湾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不确定性要小于日本跨国公司。我们发现,生产率较低的日本公司更喜欢靠近较大的同一国籍聚集地,在台湾公司的情况下,根据公司的生产率,地点没有差异。关键字:跨国公司; 中国; 生产率JEL 分类 :D24; F23§ 这项研究是由台湾交换协会资助的。我们要感谢台湾交换协会给我们进行这项研究的机会。我们也感谢工藤秋子安排我们使用全球参考解决方案数据库。本文表达的观点由作者全权负责。* 通讯作者 : Kazunobu Hayakawa , 经济一体化研究小组 , 跨学科研究中心 , 发展中经济研究所 , 3 - 2 - 2 Wakaba , Mihama - ku , 千叶市 , 日本 261 - 8545 。电话 : 81 - 43 - 299 - 9754 ; 传真 : 81 - 43 - 299 - 9763 。电子邮件 : kazunobu _ hayakp. @ go. 11.Introduction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 FDI ) 。自 1979 年以来,作为其出口促进政策的一部分,该国吸引了外国公司。自 1990 年以来,流入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最为显著。自 1992 年邓小平发表 “南巡讲话 ” 以来,其扩张尤其迅速。此外,自该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其增长率似乎更加稳定。因此,根据 FDISTAT ( 贸发会议 ) 的数据,2008 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世界排名第三 ( 美国排名第一,法国排名第二 ) 。其股票在世界排名第 10,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在工业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外国直接投资。实际上,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与制造业一样大 ( 《 2009 年中国统计年鉴》 ) 。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目的地,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仔细观察跨国企业 ( MNEs ) 在中国的位置,各省之间的 MNEs 位置似乎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日本跨国公司主要在中国东部地区投资,台湾跨国公司在其南部地区投资,韩国跨国公司在其东北部地区投资。换句话说,根据投资者的国籍,同一国籍公司的集聚和集聚的位置差异导致地区之间外国直接投资的位置差异。正如许多先前的研究所证实的那样,跨国公司倾向于在同一国籍公司聚集的地区进行投资 ( 例如,见 Head 等人。, 1995 年 ; Belderbos 和 Carree,2002) 。在这些地区,跨国公司可以享受更多的专业投入和劳动力的可用性,并减少运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用这些优势,更多的跨国公司将他们的植物定位在这样的地方。 2区域。因此 , 由于同一国籍的集聚是一个进化的发展 , 我们可以在投资国家之间的同一国籍公司的位置上看起来有任何明显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区位选择,特别阐明同一民族集聚的作用。各省之间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的差异产生了重要的后果。由于跨国公司的存在被认为是通过外国公司的优势技术对土著公司的溢出效应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这种差异导致了国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事实上,众所周知,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一直令人担忧。因此,重要的是要了解创建相同国籍集聚的详细机制,因为跨国公司可能会在存在相同国籍公司集聚的地区进行投资。跨国公司的这种行为加强了各地区流入外国直接投资的现有差异。我们的论文与大量有关 MNEs 区位选择的现有研究有关。 1 在本文献中,有两个主题 ; 我们的论文所属的第一个主题考察了各种区位因素,例如属于同一公司集团的公司的集聚 ( 例如Procedre, Belderbos 和 Carree,2002) 或与投资气候相关的要素 (美国自由贸易区,Head 等人。, 1999) ; 中国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Belderbos 和 Carree,2002) ; 。1 最近的参考文献如下 : 美国日本跨国公司的 Head,Ries 和 Sweso ( 1999 ) ; 中国日本跨国公司的 Belderbos 和 Carree ( 2002 ) ; 欧洲日本跨国公司的 Head 和 Mayer ( 2004 ) ; 欧洲法国跨国公司的 Disdier 和 Mayer ( 2004 ) ; 英国的跨国公司 ; Castellai 和 Zafei ( 2004 ) ;Mejea 和 Nefssi ( 2007 ) 代表世界上的法国跨国公司 ; Crozet,Mayer 和 Mcchielli ( 2004 ) 代表法国的跨国公司 ; Basile,Castellai 和 Zafei ( 2008 ) 代表欧洲的跨国公司。 3目标 1 欧洲的结构基金和凝聚力基金,(Basile 等人。, 2008) 。第二个主题通过检查嵌套 logit 模型中的包含值来探讨位置的替换。例如,Mayer 等人使用 1992 - 2002 年期间法国在法国和国外投资的公司级数据。( 2007 ) 调查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并根据经验评估国内经济是否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吸引力较小的投资选择。包容性价值的估计系数非常显著,接近统一,表明国民经济在替代模式方面与世界其他地区没有什么不同。为了脱离现有研究,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同一国籍集聚与企业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论文与 Belderbos 和 Carree ( 2002 ) 最密切相关,他们根据员工数量对日本跨国公司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公司规模 ( 在就业方面 ) 与中国地理位置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他们发现同一国籍集聚在大型跨国公司和小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区位选择中的作用存在显着差异。具体来说,较小的跨国公司更喜欢同一国籍集聚较大的地区。另一方面,本文侧重于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而不是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由于生产率是企业比就业更基本的属性,因此我们的结果将提供有关区位选择与企业特征之间关系的更主要的图景。如果我们发现生产率较低的公司更喜欢同一国籍集聚较大的地点,那么从溢出的角度来看,上述投资国之间的地点差异可能无关紧要。也就是说,由于生产率更高的跨国公司,其溢出效应似乎更大。 4生产率较低的跨国公司分散在各地区 , 生产率较低的跨国公司的聚集可能无助于扩大各地区跨国公司存在的利益差距。此外,与 Belderbos 和 Carree ( 2002 ) 不同,我们比较了日本和台湾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位置选择。很明显,台湾跨国公司在各种有关中国的知识方面具有优势,因为他们也会说普通话,并且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因此,与日本跨国公司相比,台湾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不确定性较小,从而降低了进入成本。事实上,它已经表明,这样的中国网络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Rach 和 Tridade,2002 ) 。因此,如果同一国籍集聚的重要作用是降低潜在东道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水平,那么同一国籍集聚的作用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日本和台湾跨国公司之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了研究生产力与同一国籍集聚之间关系的详细机制,我们通过比较日本和台湾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区位选择,探讨了与东道国经济相关的公司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这种关系。本文的其余部分组织如下 : 下一节说明了企业的生产率如何影响其区位选择与同一国籍企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介绍了日本和台湾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区位分析的实证框架。第 4 节简要概述了它们在中国的位置。估计结果在第 5 节中报告。最后,第 6 节介绍了研究的结论。 52.生产力和位置选择本节研究了企业的生产率如何影响其区位选择与同一国籍企业集聚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研究了公司在外国地区之间的位置选择,从而揭示了它们的生产力。我们还探讨了在固定进入成本微不足道的公司 ( 例如台湾公司 ) 的情况下,该假设如何变化。我们插图中的设置与公司异质性文献中熟悉的设置非常相似,例如。 ProcedreHelpma, Melitz, ad Yeaple (2004).生产率衡量可变投入的效率程度,并假定与公司规模呈正相关。然而,与 Helpma,Melitz 和 Yeaple ( 2004 ) 不同,我们需要比较一个地区和另一个地区的 FDI 之间的利润,因为我们的模型考虑了多个地区之间的区位选择。为简单起见,假定工资或市场规模等一些区域特征在所有区域之间是相同的。为简单起见,我们考虑两个区域 : 大团聚区域和小团聚区域。在大型集聚区域,公司可能能够从现有公司获得定位其工厂所需的信息。此外,许多相同国籍的公司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在那里投资的各种感知风险相对较低,至少对于具有共同国籍的公司而言。因此,投资于集聚较大地区的固定成本可能比集聚较小地区的固定成本低得多。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型集聚地区的公司可能会遇到更激烈的竞争,因此由于价格下降,每个工厂的销售额会降低。作为 A. 6结果,这些公司的营业利润会更低。但是,也有一种可能性,在大集聚区的企业能够更容易地找到供应商,从而通过降低材料成本来增加经营利润。下面,我们将首先关注大集聚对营业利润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影响的情况。简而言之,当企业选择将工厂定位在较大的集聚区时,在较低的固定进入成本和较低的营业利润之间存在权衡。图 1 描述了这些机制,其中纵轴和横轴分别是企业的毛利润和生产率。我们假设利润和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 由于竞争对毛利润的影响更大,大集聚地区的公司比小集聚地区的公司具有更平坦的利润线。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生产率较低的公司更喜欢位于大的集聚区,而生产率较高的公司则将工厂位于小的集聚区。换句话说,正如 Belderbos 和 Carree ( 2002 ) 在经验上所证实的那样,较小的公司将其工厂定位在较大的集聚区域。因此,生产率更高的公司可以通过不那么激烈的竞争获得更大的营业利润。由于它们的规模足以弥补由于小集聚区的位置而产生的较高的固定成本,因此生产企业选择位于小集聚区。相比之下,生产率较低的公司即使在小的集聚地区投资,也无法以经营利润的方式赚取很多收入。因此,他们更喜欢通过投资于大型集聚区域来降低固定成本。这些结果总结如下。2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线性的利润线 , 我们可能需要将一些其他的要素 , 比如替代的弹性纳入到生产率测量中。例如 , 见 Helpman 等人 ( 2004 ) 。 7假设 1.如果竞争对营业利润的负面影响足够大 , 则生产率较高的公司将其工厂定位在同一国籍公司聚集较小的地区。图 1. 小团聚与大团聚毛利润生产率- f大- f小但是,对于固定进入成本微不足道的公司,这一结果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此类公司,无论集聚程度如何,固定进入成本的差异都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已经确定了潜在地点的市场,那么它们都将面临较低的固定成本。结果,如图 2 所示,根据公司的生产率,地点可能没有差异。因此,这些企业,无论其生产力水平如何,都倾向于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小集聚区域。这些结果总结如下。小集聚大集聚大集聚小集聚 8假设 2 。如果竞争对营业利润的负面影响足够大 , 则固定进入成本较低的公司无论其生产率水平如何 , 都会选择位于集聚较小的地区。图 2. 小集聚与大集聚 : 低固定成本毛利润小集聚大集聚生产率- f大- f小小集聚最后,我们考虑的情况是,竞争的负面影响小于通过良好供应商的可用性产生的积极影响。然后,大集聚地区的公司比小集聚地区的公司具有更陡峭的利润线。此外,在集聚较大的地区,固定成本较低。因此,具有任何生产力水平的公司都可以在将工厂定位在大型集聚区时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