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了碳化硅在新能源车中的渗透率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价格下降预期以及产能提升和竞争情况。国内车企在芯片供应方面仍面临挑战,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对于国内衬底的价格水平和国外品牌的报价进行了比较,国内衬底价格较低但良率和技术水平仍有差距。 讨论了碳化硅在新能源车中的渗透率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价格下降预期以及产能提升和竞争情况。国内车企在芯片供应方面仍面临挑战,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对于国内衬底的价格水平和国外品牌的报价进行了比较,国内衬底价格较低但良率和技术水平仍有差距。国内厂商逐渐开始供应国外器件,但国产化进程需要时间。讨论了国内电动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情况和一些主要供应商,以及衬底厂商的出口情况。比亚迪正在自主生产衬底,但产能尚未确定。碳化硅模块的价格在5000到7000块之间,未来可能有降幅。对于后端碳纤维器件的市场价格和趋势,专家了解有限。 详细介绍 1.碳化硅在新能源车中的应用和价格预期 介绍了碳化硅在新能源车中的渗透率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讨论了价格方面的问题,包括原材料和代工费用的影响,以及碳化硅器件的降价预期。同时还提到了产能的提升和竞争情况。预计在2025年或2026年,碳化硅的价格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2.国内车企芯片供应现状及展望 特斯拉和比亚迪是目前主流车型中使用的主要供应商,国内车企大多采用电驱模块。然而,国产芯片在上车验证和量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主要依赖国外品牌。比亚迪虽然拥有晶圆厂,但自主设计研发能力还不足,目前主要以代工为主。整体而言,国内车企在芯片供应方面仍面临挑战,但也有几个品牌在验证和开发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3.国内衬底价格走势及对比分析 讨论了国内衬底的价格水平、品牌报价、等级划分以及未来预期。目前国内衬底价格主要集中在5000到6000元,明年预计会降至4000元以下。对比国外品牌,国内衬底厂商报价较低,但实际拿到的价格和货物也具有不确定性。此外,国内 衬底的良率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品牌相比仍存在差距,但在产量和价格方面相对接近。 4.国内碳化硅产业链的现状和国外竞争格局 国内碳化硅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外的竞争格局。其中提到了几家具备较好产能和出货能力的厂商,包括55所、ST、英飞凌和螺母等。国外的头部品牌包括科锐、英飞凌和3米。 5.国内车企供应链及模块厂商分析 讨论了国内车企的供应链及模块厂商情况。目前国内车企主要依赖海外模块厂商,但比亚迪作为电驱需求最大的车企,其供应源头主要是博世和ST。模块厂商与wolfspeed的合作关系较多,而国内车企在衬底开始做模块的情况较少。三安和比亚迪是目前国内从衬底开始做模块的主要企业,其他企业涉及较少。中字头企业可能具备整合衬底供应链的能力。 6.国产化顺序及替代关系的探讨 讨论了国产化顺序及替代关系。目前国内厂商逐渐开始供应国外器件,但国产化进程还需时间发 展。衬底、外延片和炭灰莫斯等器件已经有国产替代品,但一致性和可靠性仍需验证。整个产业链条中,外延研发展最快,国产器件逐渐取代进口产品。然而,芯片设计和工艺成熟度也是影响国产器件性能的因素。 7.国内电动车零部件国产化情况分析 讨论了国内电动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情况,主要涵盖了电区、OBC、OVC和甸区等部件。其中,比亚迪对OBC的需求量最大,国内主要的OBCH厂商有威迈斯、新锐、福特和英搏尔等。在甸区方面,以电驱模块的形式出现,晶圆封装以16~17的尺寸为主,预计未来会逐渐发展到10或13尺寸。在技术方面,晶圆厂商和模块厂商都在积极跟进,以争取进入电动车零部件市场。目前已有一些厂商在谈判合作,但产品仍需经历不断的改进和量产。预计像13所、55所、三星占星和汗心清纯等几家厂商有望在未来成为主要的电动车零部件供应商。 8.国内衬衣厂商出口情况及供应链详解 讨论了国内衬衣厂商的出口情况,包括天鸽、天岳、三安、东尼等厂商的合作对象和签约量。同时还涉及了产能、出货价格和良率等详细信息。此外,对于天悦的产能预测也有所提及。 9.关于比亚迪衬底产能和器件价格的问题 比亚迪衬底产能、价格和碳化硅模块的成本等问题。专家表示,比亚迪正在自主生产衬底,并订购了200台涨金炉,但具体产能尚未确定,需要逐步交货和调整。碳化硅模块的价格目前在5000到7000块之间,未来可能会有降幅。而IGBT模块在车上的价值相对稳定,变化不会太大。对于后端碳纤维器件的市场价格和趋势,专家表示了解有限。 Q/AQ:碳化硅的渗透率情况如何? A:新能源车都在用碳化硅,未来随着产能和价格的改善,渗透率会增长。但真正的量需要1到2年后。现在车型越来越多,明年预计会更多。从价 格来看,碳威晶圆降价需要两年以后。原材料价格会降40%到50%,但还需要考虑代工费用。Q:不同车型单车价值量情况和供应商选择情况是怎样的? A:目前单车价值量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供应商选择情况可以参考表格中的数据。 Q:国产器件厂商在碳硅芯片领域的进展如何?A:目前国产厂商还没有进入工业领域,真正进入工业领域的还需要至少一年时间。在乘用车领域,国产品牌已经在DCD电源和OB机等领域开始尝试使用国产芯片。在碳灰模块领域,已经有一些厂家开始在车上验证,但数量还不多。 Q:哪些国产厂商正在进行碳硅芯片的验证?A:有3到5个品牌正在进行碳硅芯片的验证,其中一些已经获得了模块厂商或车厂的认可,但大部分还处于验证阶段,并未投入量产。 Q:衬底价格现在水平在什么情况? A:国外品牌价格在7-8千,国内品牌在6000左右,甚至有更低的四千多的,六寸的在5000-6000,预计明年可能在4000,有些品牌报价甚至低于四千多。Q:天天嗑天天音乐和科瑞相比价格差多少?A:价格差异比较大,科瑞对国内的报价比国内品牌低,但价格不具有真实性。Q:天科天悦和科瑞的价格差距有多大? A:不论是六寸的还是八寸的衬底,天科天悦和科瑞的价格差距很大。Q:国内车企使用海外器件的情况如何?A:国内车企大多找合伙或配套模块厂商合作,目前比亚迪和博世是主要供应商。Q:模块厂商与供应商合作的情况如何?A:斯达、联电、采埃孚等模块厂商与沃尔合作比较多,与科尔沃斯的合作时间较长。Q:晶圆是什么意思? A:晶圆是指从衬底开始做起的意思。Q:衬底厂商已经国产化了吗?A:有很多衬底厂商已经签了国外器件厂商的销售合同。Q:电驱模块厂商为什么想用国产碳化硅? A:是因为国产碳化硅已经在今年开始出货,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格。Q:国产衬底和国外衬底的关系是什么?A:国内品牌厂商逐渐从国外衬底转向国内衬底,但不一定会直接影响性能。Q:国内上车的器件有哪些已经国产化了? A:国内上车的电驱器件中,比亚迪是主要需求者,国内其他OBC厂商如新锐、福特、英搏尔也在逐渐国产化。 Q:国产上车的部件大小是如何区分的? A:上车部件的大小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电流大小来决定,如电驱器件一般采用分离器件,分离器件中电流越大性能越好。模块封装一般以16,17的晶圆为主,到明年和后年逐渐有望到10或者13的方向来去发展。 Q:国内上车的模块厂商有哪些?A:国内模块厂商有很多家,包括像华润、世兰、三安甚至包括基本这些厂商。但需要时间来去 换,这些厂商基本上都是在用时间来去换25年、26年以后的上车机会。今天已经有一些成熟的晶圆可以送到模块厂商,并且可以让模块厂商做成一个成熟的模块。 Q:哪些模块厂商的产品已经成熟可用? A:以今天这个时间点来看,可能会有几家模块厂商的产品已经成熟可用,如13所、55所、三星占星。Q:国内衬衣厂商往海外出的具体量和签的对象?A:三安、天鸽、天悦等厂商都签了海外品牌的战略交货协议,量和签的对象不公开。Q:东尼的产能大概是多少? A:东尼的出货量一个月大概是5到7K。Q:东尼现在的出货价格和良率情况?A:最大客户是南方的一家国内厂商,签了多少年、产能和价格都公开了。Q:天悦在衬底生产方面规划了多少产能?A:具体数字不知道,但天悦在彻底方面已经开始做自贡了。Q:将用在车上的碳化硅模块和IGBT模块的价格差距有多大? A:具体价格不清楚,但两者之间的价差可能不小。 Q:碳硅模块成本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A:碳硅模块的成本计算方式是碳硅晶圆的价格乘以碳硅莫斯的价格,再加上封装的成本。 Q:碳化硅模块的价格会降低吗?A:在25年后可能会降到3000多块钱。Q:IGBT在车上的价值是多少? A:IGBT模块的价格没有降低,可能只是针对工业的HBT的有一些降低。车上主区的模块价格变化不会太大,大概是几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