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稳运营,融合共生创价值 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3年11月 目录 序言 1使命在肩,启航新征程第6页 2由微入宏,开拓新视野第11页 3勠力同心,共绘新篇章第14页 4务实笃行,彰显新价值第22页 序言 随着产业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职能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本存在于单个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正在逐步向外延伸,发展成为多类、多级企业共生共存的形式,形成新的产业链或者转化为新的产业链形式。 产业链供应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形态,其韧性和安全水平反映一国经济抵抗风险能力的大小,对现代经济体系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面对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区域化、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新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当务之急。安永依托在智能制造、化工、通信等领域多年的行业经验,可以帮助客户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体系,与客户携手共进。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 链接、高效畅通。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1 使命在肩 启航新征程 踔厉奋发 回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历程 自2006年“十一五”规划开始,中国对于重点行业的产业链便开始提出了链条延伸要求;随后“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对产业链延伸的方向进行明确;“十三五”规划期间,除了扩大产业链建设行业范围外,还提出了人才对于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性。2021年3月,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关键技术和专有技术上自立自强,产业链现代化的目标及路径有了更丰富的描述,产业链供应链从此上升到了战略层面。 2006年3月“十一五”规划,提出针对重点行业产业链条延伸 ►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新型元器件等核心产业,开发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延伸产业链 ►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强调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电子信息行业要提高研发水平,增强基础电子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 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重视人才,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改革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引导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支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系统解决“四基”工程化和产业化关键问题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关键技术和专有技术上自立自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节选):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8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这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2022月10日党的二十大报告: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四链融合 ►……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202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 ►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第6页 驱动融合 瞄准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方向 产业链和供应链像国民经济的血管,只有提高其韧性、连续性、畅通性,才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各部分输送养料。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聚焦“四项任务”。 ►优化产业布局,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重塑新的产业链,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保持完备的制造业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企业根植性,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 ►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深入研究利益攸关国、贸易伙伴国、投资对象国的情况,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和防范能力。 “双链提升” 正如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一文中所描述,“产业链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是塑造全球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推动经济长远发展的有力支撑”,可见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了产业链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资金链 资金配套 应用研究技 供应链 供应链 产业链 现代化 链 数据支撑 化 供应链 供应链 人才链 人才支撑 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支持人才 术转 新基础研究 创 风险分担 信贷服务直接融资 “四链融合” 面对提升产业链存在的诸多体制机制关卡,推动产业链现代化要聚焦“四链融合”。 ►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引领打造创新链。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打造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以金融为纽带优化资金链。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外部支撑。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才链。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支持一批高素质技能 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促进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第7页 川流入海 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实践 自2021年“十四五”规划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提出要求后,各行业领头羊、各属性企业不断实践、勇于担责,在综合考虑不同行业特点、不同属性角色担当及发展前景后,精准施策,形成了具有创新、附加价值、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制造强国背景下重点产业 现代服务业 提高相关服务业的配置效率,推动现代服务业 与其他产业专业 的深度融合赋能 先进制造业 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现代农业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种养+产业链再造,提高农产 品加工业和农数字业生产性服务赋能业发展水平 新兴数字产业 通过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全产业链协同转型 •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金融、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出海,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以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服务。2023年服贸会的成功举办,既说明了中国的服务业已经在高质量服务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与世界共享发展的成果,又体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推动中国的服务业与世界深入交流、共同进步的决心。 •制造业涉及行业广泛,其产业链稳定性主要受关键零部件供给的影响,需要找准“卡脖子”薄弱环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 ,提高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目前在5G、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装备、新材料、光伏等制造行业产能均有显著提高。2022年我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收入规模达到13.16万亿人民币,收入增速显著高于GDP增速,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1。 •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形成现代农业基本体系。截止到2023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数据显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已覆盖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200个农业产业强镇2,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已全面铺开。 •规划指出,需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截至2022年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人民币,总量居世界第二。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其中,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58.6%和77.0%。农业数字化加快向全产业链延伸。 大型央国企 发挥其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引领带头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通过打造现代产业链建设领军企业,以链带面、织链成网,助力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截止到2022年,前两批共16家产业链领军企业完成强链补链项目投资1,300多亿人民币,解决270余个产业链难点,解决“锻长板”问题100余项,推出新技术新产品260余项5。 创新型中小微企业 孵化其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通过加大创新投入,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数智化转型,同时对这类“小巨人”企业进行上市辅导、成果转化与应用、知识产权应用等服务的帮扶工作。截止到2023年工信部已经完成了四批“小巨人”企业认定,累计8997家4,已经接近 “到2025年前,培育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第五批“小巨人”企业培育也在今年如火如荼地开展中。 数据来源:1《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3》;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3工信部;4《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工信部;5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 第8页 2 由微入宏 开拓新视野 当前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加速重塑,企业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坚持资源联动、区域协调,探索实践新发展路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通过全方位“看自己、看别人、看产业”,做到精准定位与高效提升,为加快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各项工作提供重要抓手和支撑。 看自己看别人 为推动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持续向世界一流领先供应链目标迈进。在对标提升与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要搞清以下问题:世界一流供应链是什么?怎样才算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与世界一流供应链的差距和短板在哪里?如何提升至世界一流的水平(发展路径)?想回答好以上问题,就必须构建一个全面、科学、准确,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熟度模型的评价工具,以便企业能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存在的短板,对标先进实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和提升。 安永供应链成熟度评估模型(如下左图)和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如下右图)可以让企业评估其在转型变革前后过程中的位置,助力持续洞察能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