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移动研究院]:程伟强:G-SRv6构建算网统一IP底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程伟强:G-SRv6构建算网统一IP底座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程伟强:G-SRv6构建算网统一IP底座

G-SRv6构建算网统一IP底座 中国移动研究院程伟强 01 02 03 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定义 算力网络是,网、云、数、智、安、边、端、链、提供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算力网络的 目标是实现“”,逐步推动算力成为 与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达成“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的愿景。 2021.11.2 发布《算力网络白皮书》 2022.6.21 发布《算力网络技术白皮书》 算力网络演进路径 起步:泛在协同一站服务、协同运营 协同编排网随算动 发展:融合统一融合服务、统一运营 智能编排 算网融合 跨越:一体内生 一体服务,模式创新智慧内生 算网一体 十四五阶段十五五阶段及更长期 算网一体本质是一种IP网络的创新,需要从协议和设备形态上彻底共生,成为算网一体化基础设施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算力网络系统架构 运算网运营 营算力交易统一运营能力开放 服 融合统一的运营服务 务算力并网 层 编 排算网统一编排 意图感知算力封装 算网大脑 算网智能化 管一体编排泛在调度 理 算力解构 数字孪生 意图网络算网自智 融数注智的算网大脑 绿安 层数据湖 基础算网管理人工智能引擎色全 算 网分布式算力(边) 基 算网底座 分布式算力(边) 础分布式算力(中心)分布式算力(中心) 算网一体的基础设施 设 施OTN/OXC 层 分布式算力(端) 分布式算力(网) 算网统一IP底座 OTN/OXC 全光底座 分布式算力(网)分布式算力(端) OTN/OXC 算力网络统一IP底座的架构 构建面向算力网络的统一IP底座,从企业园区、广域网到数据中心网络,端到端形成“云下一张网”能力,具备E2ESRv6联接、E2E切片和E2E可视化服务 编排管理层 IP工作台 CPE 入云网络 OverlaySD-WAN/智享WAN 云间网络 PoP 网PE 边缘云 云专网 云PE 基础设施层 ONU PON OLTBRAS CMNet省网 BB CMNet骨干 BB PB 边缘云 中心移动云 IT云 NB SPN UPF PGW AR IP专网 AR 网络云 G-SRv6/切片 ①构建G-SRv6统一协议体系②采用G-SRv6打造领先的IP网络 ③拉通算+网+用提供优质业务 采用统一的G-SRv6协议,融合智享WAN(入云网络)和云专网(云间网络),拉通端、边、云、网资源 基于G-SRv6构建技术体系,实现跨域端到端SID编排,提供统一EVPN、网络切片及精细化保障的领先网络 通过应用感知结合网络G-SRv6的连接路径和业务链调度能力,提供算+网+应用的连接差异化、可增值的服务 02 2.1 协议体系:基于G-SRv6的技术体系 2.2 基础能力:EPE组网提供EVPN业务 2.3功能增强:灵活切片提供差异化服务 2.4能力开放:智享WAN提供增值服务 SRv6的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压缩格式的帧结构及可编程是SRv6的三个基础协议之一,目前已成为工作组文稿,G-SRv6是其中重要的基础 2.1SRv6的标准体系进展 SD-WANbasedSRv6 VPNforSRv6,NetworkSlicingforSRv6 ISIS ForSRv6 OSPF ForSRv6 BGP ForSRv6 … OAM ForSRv6 PolicyForSRv6 FlowSPEC ForSRv6 RFC8754:SRv6的帧结构(SRH) RFC8996:网络可编程 C-SIDdraft:压缩格式的SRv6帧结构及网络可编程(包括G-SRv6) 业务拓展 控制及保障 基础协议 G-SRv6提出压缩帧头格式和转发机制,在支持现有SRv6所有特性前提下解决了SRv6代价问题, 为规模应用扫清了障碍 2.1G-SRv6基础帧头结构 G-SRv6基础帧格式和转发创新点:G-SRv6帧头 压缩冗余前缀:利用IPv6地址格式规律,压缩后的G-SID仅含不同部分,解决SRv6封装效率低问题 G-SID容器,实现压缩SID和原生SID使用统一128bit容器承载,解决与原生SRv6兼容的难题 二维指针定位,解决压缩SID索引技术难题,降低转发硬件实现复杂度 压缩标记技术,标记下一个SID是否压缩,解决转发联动问题 G-SID Container G-SID ContainerSI SL G-SID Container 2.1G-SRv6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 G-SRv6压缩帧格式、转发机制和控制面协议将成为SRv6的核心,是我国在IP领域少有的核心协议突破 •IETF:SRv6头压缩设计组,已完成头压缩需求、技术分析等关键文稿,已被接收 •IETF:与G-SID与u-SID达成共同框架,C-SID标准成为头压缩技术发展方向,已被IETF接收 •CCSA:基于SRv6的报文头压缩技术要求,完成行标报批和国标立项 G-SRv6 需求和分析 核心标准 draft-ietf-spring-compression-requirement 提出压缩SID的需求,引领头压缩技术方向 draft-ietf-spring-compression-analysis IETF各主流压缩方案的对比分析,凸显G-SRv6方案优势 draft-ietf-spring-srv6-srh-compression G-SID与思科阵营uSID统一框架C-SID draft-cl-spring-generalized-srv6-for-cmpr C-SID核心标准 中国移动牵头,思科、华为、阿里、加拿大贝尔、中兴、博通共同支持 已在IETF立项,上千封邮件,上百人在邮件列表讨论 提出G-SRv6方案框架和转发面方案,奠定技术基础 行标&国标基于SRv6的报文头压缩技术要求IPv6演进技术要求第9部分:基于SRv6的报文头压缩 2.1构建面向算网一体的G-SRv6技术体系 基于G-SRv6基础框架,构建IPv6协议创新技术体系,完成可靠性和OAM能力构建,继续推进网络切片、随 流检测和跨域互联等技术,并进一步发展智享WAN等新应用 Level3:应用 Level2:保障 Level1:基础 Level1:基础协议 •基于G-SRv6转发面提供优质的连接能力,满足多样化的业务连接需求 Level2:业务保障 •通过OAM、可靠性、内生安全Savnet能力,构建全面精准的通用业务保障和智能安全系统 Level3:应用创新 •应用感知、随流检测、网络切片满足应用的差异化、确定性服务保障需求,进一步构建新一代智享WAN 2.2G-SRv6多域端到端组网架构 SRv6/G-SRv6网络跨域是关键技术问题,分为背靠背和端到端两种方案 方案1:背靠背跨域方案2:端到端跨域 BRAS PB BC BB BC PB BRAS MB CMNETA省网 BC BB CMNET骨干网 BBBC MB CMNETB省网 BRASPB 骨干域内SID路径 B域内SID路径 MB BCBBBC BBBBBC PBBRAS MB 方案1:背靠背跨域 A域内SID路径 方案2.1全路径编排 方案2.2BSID拼接 CMNETA省网 A省BSID路径 BCCMNET骨干网 端到端全路径SID 骨干BSID路径 CMNETB省网 B省BSID路径 G-SRv6背靠背跨域部署 域边界节点之间直接相连,互为CE,采用纯IP转发,通过VLAN进行业务隔离 每个域各自部署控制器,协同ASBR间接口和VLAN配置 解决跨域可达,但部署复杂,管控困难 G-SRv6端到端跨域部署 域边界节点通过EPESID连接建立端到端G-SRv6路径 方案2.1:跨域全路径SID编排方式部署简单,充分利用G-SRv6压缩提升承载效率 方案2.2:跨域BSID拼接实现端到端跨域,但增加G-SRv6报文开销,相比全路径压缩SID降低承载效率,保护、OAM等机制更为复杂,运维排障难度大 •端到端跨域相对部署简单,业务一跳直达,方案1和2比较建议采用方案2 •2.2BSID拼接方式由于没有全局路径信息,部署运维复杂度高,建议采用方案2.1,G-SRv6跨域使用端到端全路径SID编排方式 2.2精细化随流OAM 时延(ms)丢包率 丢包位置:基于每节点的报文计数,分析丢包点 业务1 业务2业务3 501% 300% 50% 分析器 逐跳时延/抖动:基于每节点的时戳记录,分析链路/节点时延 路径还原:基于每节点上报信息,呈现业务真实路径 IngressTransitEgress Ingress: 定制检测能力 对报文标记实现业务级SLA检测 Transit/Egress: 自动统计:报文计数、时延 周期上报统计结果(基于Telemetry) 高精准度、真实业务 场景、指标丰富 易部署运维 G-SRv6端到端保护与本地保护相结合,路径保护与业务保护相结合,形成网络全覆盖的整体保护方案 2.2G-SRv6网络全覆盖保护方案 AS1 AS2 P1 2 P2 1 P3 4 3E2 P CE1 PE1 CE2 TI-LFAFRR EgressProtection P4P5 P6 PE3 G-SRv6PolicyActivePath G-SRv6PolicyHotStandbyPathG-SRv6PolicyVPNFRR G-SRv6路径保护 端到端保护:使用热备份保护机制建立主备路径,检测主路径故障由隧道头节点发起快速切换,适用图中故障点1和2,保障隧道所需的SLA要求,但占用额外的网络资源 本地保护:TI-LFAFRR是一种基于IGP的快速重路由保护机制,预先建立一条备份路径,故障发生时由相邻上游节点快速切换到备份路径,适用图中故障点2,不需要预先占用网络资源,但仅满足可达性无法确保SLA要求 G-SRv6出口业务保护 G-SRv6联动VPNFRR:入口PE预先分别建立到主备出口PE的G-SRv6路径,检测主出口PE故障时由入口PE利用VPNFRR将流量快速引导到备出口PE,适用图中故障点3,可保障路径SLA要求,但预先占用网络资源 出口业务本地保护:入口PE编排G-SRv6的SRH携带主备VPNSID,分别对应主备出口PE,主出口PE故障,由相邻上游节点根据备VPNSID快速切换路径到备出口PE,适用图中故障点3和4,不预先占用网络资源,但无法确保SLA要求 15 2.2基于G-SRv6的EVPN实现L2&L3VPN统一承载 随着算网业务逐步演进,针对二层业务接入需求,通过EVPN实现L2/L3VPN统一承载 后续VPN业务演进到EVPN,采用同一地址族进行控制面处理,RR路由策略处理简单,稳定性好 EVPN(EthernetVPN)引入BGP协议,实现控制面和转发面分离 •BGP作为控制面简化 部署,通过RR解决网 络规模限制问题; 传统L2互联网络无控制平面 控制面 MAC学习 控制面 EVPN 演进 扩展BGP路由 L2泛洪 MAC学习 •支持多归属和负载分 担,提升链路利用率; 数据转发 转发面 数据转发 转发面 基于G-SRv6的EVPN替代传统的多种VPN技术 广域网 数据中心 传统解决方案 EVPN 解决方案 EVPN统一承载 集中式网关 VPLS或L3VPN VXLAN L3VPN VPLSE-Tree VPWS VPLS/H-VPLS IRB 数据中心互联 DCFabric L3VPN E-Tree E-Line E-LAN 网络切片技术将一张物理网络切分多种功能差异化服务网络,满足不同网络切片租户的业务功能、连接和服务质量要求 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定制化网络拓扑、连接,提供差异化可保证的服务质量,中国移动在G-SRv6技术基础上,分阶段推进承载网切片技术 2.3功能增强:灵活切片提供差异化服务 阶段一:基础切片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