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主要布局绿色能源和绿色农业两大产业链。公司2006年进入光伏新能源产业,目前已成为拥有上游多晶硅、中游光伏电池片和高效组件,以及下游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的企业。据公司2023年中报,公司多晶硅产能达到42万吨,电池片产能90GW,组件年产能55GW。 硅料:价格进入底部区间,公司成本行业领先。 1)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硅料价格有望最先见底。据CPIA数据,2022年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约134万吨,展望2023年,行业内新增扩产规划达到422万吨。今年以来,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全面下降,其中硅料价格下降最多,降幅达60%-70%,有望成为价格最先探底的环节。 2)公司业务规模行业第一,成本持续领先,有望进一步优化。公司硅料出货逐年增加,2018-2022年出货量CAGR达到91%,市占率约26%,全球第一。 光伏各细分环节中,硅料因为投资大投产时间长,是为数不多的具备成本差异的环节之一。无论对比新玩家还是老玩家,通威股份的硅料成本都是行业领先,公司计划向上游布局工业硅,预计未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电池组件:公司电池技术领先,一体化产能布局提升盈利空间。 1)电池产能持续扩张,巩固龙头地位。随着7月公司彭山16GW TOPCon电池项目正式投产,公司TOPCon电池产能达25GW,总产能达90GW。2023年上半年公司电池销售(含自用)35.87GW,同比增长65%。预计2023全年公司电池出货70GW左右,其中TOPCon出货有望超10GW。公司在2023年中报公告,目前TN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提升至25.7%(未叠加SE技术),良率超过9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电池研发方面,公司预计硼扩SE技术将为TNC产品带来0.2%以上的效率提升;N型TBC和钙钛矿叠层的最高研发效率分别达到26.11%、31.13%。 2)组件业务快速成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截至2023年中,公司组件产能已达55GW。市场开拓:公司从2022年开始中标国内订单,今年以来接连中标央国企组件大单。据全球光伏数据,2023上半年组件中标总规模达64.8GW,其中通威中标8.3GW,占比12.8%,位居上半年组件中标规模第三名。公司海外拓展初见成效,公司上半年继续聚焦欧洲、亚太、南美等目标市场,完成超6GW海外框架订单签约。盈利:当前公司组件业务盈利较低,主要是前期代工、海外占比低导致盈利偏低。随着公司新产能的投放、海外市场的开拓,以及一体化产能逐步落地,我们预计公司组件盈利将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是硅料及电池片的双料龙头,随着新产能落地和海外市场的扩张,组件业务有望带来可观业绩增量。我们上调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8/138.1/202.0亿元( 前值188.8/138.1/174.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7/9/6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12x PE,对应目标价36.80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相关测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主要财务指标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通威股份作为硅料、电池的双料龙头,发展迅猛并且已经获得了行业领先优势。 我们认为,公司的硅料业务有望率先触底回升;组件业务随着新产能落地和海外市场的扩张,将成为公司新的成长点。 投资逻辑 硅料降价或最先见底:今年以来,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全面下降。目前来看,各环节当前价格较年初下降在30-40%左右,其中多晶硅价格下降最多,降幅为60%-70%,尽管产业链降价还没有结束,但是多晶硅有望成为价格最先探底的环节。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硅料可能是最先见底的赛道,可能也是最先反弹的赛道。 硅料是有壁垒的环节:成本往往是企业胜出的关键。在光伏的细分环节中,硅料因为投资大、投产时间长,是为数不多的具备明显成本差异的环节之一。无论对比新玩家还是老玩家,通威股份的成本都是行业领先。作为成本领先、市占率最高的企业,我们相信公司能长期保持与其他玩家的差距。 电池技术领先:据公司2023年中报,公司TOPCon电池产能达25GW,总产能达90GW。2023年上半年公司电池销售(含自用)35.87GW,同比增长65%,全球出货量第一。在电池片技术方面,公司目前TN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提升至25.7%(未叠加SE技术),良率超过9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电池研发方面,公司预计硼扩SE技术将为TNC产品带来0.2%以上的效率提升; 据公司2023年中报,N型TBC和钙钛矿叠层的最高研发效率分别达到26.11%、31.13%。 组件业务盈利改善: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向下游布局组件业务。据公司2023年中报,公司组件产能已经达到55GW,并且海外开拓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6GW以上的海外订单签订。组件作为新业务,盈利情况比较差,目前是微亏状态。随着公司新产能投放和海外市场的打开,预计组件业务能扭亏为盈。 总结:公司作为一个在硅料、电池片环节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公司,现在向组件环节扩张,我们认为未来2-3年时间做到一定市占率且维持正常盈利水平的概率较大。在产业链降价的背景下,硅料业务有望率先见底回升,公司组件业务打开新的成长点,长期来看估值便宜,维持“强推”评级。 关键假设、估值与盈利预测 假设2023-2025年硅料价格(含税)为13.6/6.2/6.4万元/吨;假设2023-2025年公司硅料权益出货量为32/47/60万吨。假设公司2023-2025年电池销量为70.7/45.0/40.0GW;组件销量为30.5/55.0/75.0GW。 公司是硅料及电池片的双料龙头,同时进军组件业务将助力公司业绩新一轮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8/138.1/202.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7/9/6倍。 本报告采用PE相对估值法,选取A股相关公司,大全能源、特变电工、隆基绿能和TCL中环作为可比公司。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12x PE,对应目标价36.80元,维持“强推”评级。 一、公司介绍:主要布局光伏和农业,历史经营稳健 (一)公司主要布局绿色能源和绿色农业两大业务 通威股份主要布局绿色能源和绿色农业两大产业链。公司2006年进入光伏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拥有上游多晶硅、中游光伏电池片和高效组件,以及下游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的企业。截至2023年8月末,公司多晶硅产能达到42万吨,产量连续多年位于全球第一,2022年国内市占率超过30%;在电池片领域,公司电池片产能超90GW,其中N型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5.7%,行业内领先;组件业务方面,公司2022年下半年加速组件业务布局,2023年中组件年产能达到55GW。公司深耕水产饲料业务,同时开展种苗繁育、动物保健等相关业务。公司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是全球领先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 图表1公司布局绿色能源和绿色农业两大产业链 (二)股权结构集中且稳定,众多子公司分工明确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且稳定。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股东占比53.95%,第一大股东为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汉元、管亚梅夫妇,其中刘汉元持有通威集团80%股权,其妻子管亚梅持股20%,两人通过通威集团合计持有公司43.85%股权。 拥有众多子公司,分别开展光伏和饲料两大业务。截至2022年末,公司直接及间接持股子公司共251家,直接持股的子公司34家,间接持股的子公司217家,主营业务分为光伏和饲料两个板块,光伏板块业务主要由永祥股份、通威新能源、通威太阳能等子公司经营,其中永祥股份2022年净利润达342.96亿元,为公司带来显著增量;除此之外,公司还拥有8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负责饲料产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 图表2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集中 (三)经营业绩稳健,光伏业务占比逐年提升 公司历史经营业绩稳健,2022年实现高增长,2023Q1-3增速放缓。2014年-2022年公司营收从254.09亿元增长到1424.23亿元,CAGR达到32%,主要受益于近年来光伏业务快速发展;2023Q1-3的营收为1,114.21亿元,同比增长9.1%。2014年-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从3.29亿元增长到257.26亿元,CAGR达到72%;2023Q1-3公司归母净利为163.02亿元,同比减少25.0%。2023Q1-3业绩增速放缓,主要系自2022年年底以来,硅料供需关系逐步从紧缺转至宽松,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 图表3 2023Q1-3公司实现营收1,114.21亿元,同比增长9.1% 图表4 2023Q1-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3.02亿元,同比减少25.0% 公司光伏业务占比逐年提升,饲料行业稳中有进。公司光伏业务主要包括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及电站业务。2018年-2022年公司光伏业务营收从102.00亿元增长到1098.26亿元,CAGR达到81%,2018年-2022年光伏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38%/49%/52%/61%/77%,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光伏业务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9%。 图表5 2023H1公司光伏业务营收占比79% (四)公司盈利显著提升,控费能力优秀 公司近年来盈利水平逐年提升,2023Q1-3有所下降。2022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为38.2%/22.7%,同比上一年分别提高10.5pcts/8.9pcts,主要受益于1)2022年光伏行业产业链供需不平衡,在终端需求强劲支撑下,产业链价格上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公司产能布局扩张,规模效益显现,整体成本水平优化。分行业来看,光伏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的23.19%提升至2022年的47.09%,农牧业务毛利率稳中略有下滑,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2023Q1-3公司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9.3%/18.8%,同比降低9.3pcts/6.9pcts,主要系硅料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 图表6公司近年来毛利率逐年提升 图表7 2022年光伏业务毛利率达到47% 公司控费能力优秀,期间费用率呈下滑趋势。公司期间费用率从2021年的10.3%下降至2023Q1-3的5.4%,主要受益于光伏板块技术工艺不断完善,产能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成本水平优化,非硅成本优势凸显。2023Q1-3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1.2%/3.8%/0.3%,成本优势显著。 图表8控费能力优秀,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五)多年来多次融资,产能稳步扩张 积极融资扩产,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自公司2004年上市以来,通过IPO、定增和可转债等方式积极融资扩产,稳步扩张自身产能,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2023年4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160亿元,用于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2023年9月,受股价低迷的影响,该定增发行计划被公司终止。 图表9上市以来公司融资扩产规划情况 (六)公司分红慷慨,累计分红比例超40% 从历史分红情况来看,2004年-2022年,公司累计分红总额达211.36亿元,占公司累计归母净利润的44.4%。其中2016年-2022年,连续七年股利支付率超30%。上市公司分红是实现投资者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也体现了公司健康的财务状况以及优秀的治理能力。2022年公司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8.58元。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达128.67亿元,股利支付率高达50.0%。 图表10公司保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达211.36亿元 二、硅料:价格进入底部区间,公司成本行业领先 (一)公司市占率第一,成本领先同行 多晶硅属于光伏产业链中的上游,是产业链中扩产周期最长、投资金额最重的环节,具备一定的进入壁垒。一般硅料环节扩产周期在1-1.5年,在产业链中扩产周期最长。根据CPIA数据,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