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电子行业深度报告:碳化硅车型密集发布,关注国产衬底厂商扩产、器件厂商上车进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碳化硅车型密集发布,关注国产衬底厂商扩产、器件厂商上车进展

电子设备2023-11-21李璐彤、马天翼东吴证券郭***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碳化硅车型密集发布,关注国产衬底厂商扩产、器件厂商上车进展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电子 碳化硅车型密集发布,关注国产衬底厂商扩产、器件厂商上车进展 增持(维持) 关键词:#新产品、新技术、新客户#稀缺资产投资要点 800V车型密集发布,碳化硅是800V高压快充标配。碳化硅耐高压特性适配800V高压快充车型,同时SiC方案可实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降本、增效。23年有小鹏G6、极氪X、智己LS6等多款20-25万元价格段的标配碳化硅车型上市,可见新势力车企的高性能策略已强势拉动碳 化硅渗透,未来仍将有同价格段车型如极氪007等上市。碳化硅市场未 来将由新能源汽车主导拉动,预计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6亿美元,22-28年CAGR高达32% 衬底端,国产产能释放拉动降本,重视各厂商产能实际交付能力。1)SiC价格较高限制应用放量,21年衬底占成本比例约46%、是产业链的核心降本环节,24-25年国产衬底厂商市场释放是产业链降本、打开需求空间的关键时点。2)根据Yole数据,2022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 中,Wolfspeed、Ⅱ-Ⅵ和SICrystal三家合计占据约72%市场份额,国产厂商天科合达、天岳先进加速追赶,22年导电型衬底合计实现营收1.04亿美元,合计占比15%,同比+5pct。3)尽管各国产厂商规划产能增速极高,但由于碳化硅衬底存在降低缺陷密度等技术门槛,因此并非所有规划产能均能如期实际交付,部分厂商未来可能出现技术落后将导致盈利能力不佳,从而放缓扩产节奏,尾部厂商将主动或被动完成产能出清。 器件端,国产厂商研发、扩产并举,24年有望成为国产化元年。1)根据Yole数据,2021年SiC市场份额前�厂家均为欧美日企业,合计占据93%的市场份额,其中意法半导体依靠与特斯拉的合作占据全球40%的市场份额。2)国产设计厂商持续推出导通电阻更低、性能更优的碳 化硅芯片产品,同时传统设计公司已开始涉足碳化硅晶圆制造产线建设,拟完成碳化硅IDM能力构建。国产代工厂商持续提升工艺平台能力、扩建产能。3)可比国产IGBT上车历史,凭借供应本土化优势,国产碳化硅模块厂商有望加速上车,24年有望成为器件国产化元年。 投资建议:碳化硅市场高增长趋势吸引业界激进投资,远期规划产能合计数已超远期需求,未来供过于求将导致尾部厂商被出清,技术(降本能力)、产能(有效产能)、客户关系为决定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客户先发优势的国产厂商,推荐天岳先进(衬底龙头扩产、拓客并举,业绩拐点将至),建议关注晶升股份(长晶炉)、中芯集成(代工厂)、斯达半导(器件)等。 风险提示:碳化硅在车端、桩端渗透不及预期风险;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扩产进程不及预期风险;价格战的风险。 2023年11月21日 证券分析师马天翼 执业证书:S0600522090001 maty@dwzq.com.cn 研究助理李璐彤 执业证书:S0600122080016 lilt@dwzq.com.cn 行业走势 电子沪深300 14% 12%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2022/11/212023/3/222023/7/212023/11/19 相关研究 《华为赋能自动驾驶,国内智驾产业发展加速》 2023-11-08 《库存去化与AIPC浪潮加速PC行业复苏,华为PC份额提升趋势明显》 2023-10-29 1/42 东吴证券研究所 内容目录 1.解决里程焦虑,碳化硅是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快充标配5 1.1.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引领主驱搭载碳化硅,其他主流厂商上车潮渐进6 1.2.充电桩:800V车型渗透,桩端升压、提效需求拉动碳化硅应用10 1.3.光伏:应用碳化硅可提升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二极管率先开启渗透12 2.产业链各环节迈向国产化,技术、产能、客户三要素制胜14 2.1.衬底:国产衬底产能释放拉动降本,重视各厂商产能实际交付能力15 2.2.长晶炉:受益于国内衬底厂商扩产潮,碳化硅长晶炉需求高增长20 2.3.外延:外延炉逐步国产化,上游衬底、下游代工厂商均向外延环节延伸23 2.4.器件:国产厂商技术研发、产能扩建并举,24年有望成为国产化元年25 3.海外大厂风向标28 3.1.扩产:海外大厂积极扩建碳化硅产能,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收购频发28 3.2.技术:8英寸普及尚需时日,平面与沟槽器件结构共存31 3.3.衬底龙头Wolfspeed稳中向好,海外大厂均积极看待行业前景33 4.投资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客户先发优势的国产厂商35 4.1.天岳先进:国产碳化硅衬底龙头扩产、拓客并举,业绩拐点将至35 4.2.晶升股份:国产碳化硅长晶炉龙头,受益三安、F等大客户扩产37 4.3.中芯集成:国产车规级代工龙头,扩产碳化硅、功率IC打开长期空间38 4.4.斯达半导:国产IGBT模块龙头,自主芯片的碳化硅主驱模块小批量39 5.风险提示41 2/42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目录 图1:碳化硅器件分应用领域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6 图2:SiC器件和Si器件能量损耗对比6 图3:SiC器件的应用可减小主驱系统体积6 图4:碳化硅渗透率预测9 图5:碳化硅车型销量预测(单位:万辆)9 图6:SiC器件适配高功率充电模块需求10 图7:采用ViennaPFC转换器拓扑的纯电动车三级充电桩11 图8:采用SiC二极管替代Si二极管有望使效率提升0.3%13 图9:SiCMOSFET可以改善光伏逆变器性能13 图10:SiC的主要替代方案13 图11:碳化硅产业链各环节现状15 图12:碳化硅产业链15 图13:碳化硅衬底制造的主要难点16 图14:2021年碳化硅功率器件成本结构16 图15:21-22年全球SiC衬底市场格局16 图16:衬底晶体缺陷图示17 图17:衬底晶体缺陷会延伸至外延层17 图18:8英寸SiC衬底提高芯片产出17 图19:公司D碳化硅业务营收及净利率20 图20:公司L碳化硅业务营收及净利率20 图21:天岳先进前�大客户营收占比20 图22:天岳先进客户资源优质20 图23:国内衬底厂商梯队图22 图24:国内主流衬底厂商净利润情况(单位:百万元)22 图25:2020年SiC外延片竞争格局24 图26:重投天科年产10万片碳化硅外延项目公示25 图27:2021年全球SiC功率器件竞争格局25 图28:海外大厂2022年扩产投资额(单位:亿元)28 图29:全球企业8英寸SiC晶圆进展32 图30:降低晶圆成本的多种途径32 图31:平面型与沟槽型SiCMOSFET结构示意图33 图32:两种结构的SiCMOSFET性能目前没有显著差异33 图33:Wolfspeed营收及毛利率情况34 图34:天岳先进营收情况36 图35:天岳先进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情况36 图36:天岳先进期间费用率情况36 图37:天岳先进毛利率、净利率情况36 图38:天岳先进分业务营收情况(单位:亿元)37 图39:天岳先进分业务毛利率情况37 图40:晶升股份营收情况37 图41:晶升股份归母净利润情况37 图42:晶升股份分产品营业收入(单位:亿元)38 3/42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43:晶升股份分产品毛利率38 图44:中芯集成营收情况38 图45:中芯集成归母净利润情况38 图46:中芯集成期间费用率情况39 图47:中芯集成毛利率、归母净利率情况39 图48:中芯集成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情况39 图49:中芯集成分产品产能情况(截至23年中报)39 图50:斯达半导营收情况40 图51:斯达半导分应用领域营收占比40 图52:斯达半导主营业务分产品营收占比40 图53:斯达半导主营业务分地区营收占比40 表1:三代半导体性能指标对比5 表2:碳化硅在汽车主驱、OBC、DC/DC的应用情况7 表3:主流车企已上市及待上市碳化硅车型一览7 表4:主流碳化硅车型一览(红底为23H2/24年上市车型)8 表5:全球新能源汽车SiC器件市场规模预测10 表6:充电桩SiC器件应用进展11 表7:全球充电桩SiC器件市场规模预测12 表8:光伏逆变器SiC器件应用进展14 表9:全球光伏SiC器件市场规模预测14 表10:不同碳化硅器件对衬底的品质要求17 表11:各厂商8英寸SiC衬底研发成功及量产时间17 表12:碳化硅长晶方式对比18 表13:发展液相法的碳化硅衬底厂商情况19 表14:国内主要碳化硅材料厂商扩产规划(万片/年)19 表15:23-26年碳化硅单晶炉市场总空间测算20 表16:国内外碳化硅单晶炉厂商竞争格局21 表17:国内主要半导体硅片厂商计划自产或在研晶体生长设备情况21 表18:各类晶体生长设备的共性基础技术22 表19:SiC外延分为异质/同质两种类型23 表20:SiC外延常见的缺陷类型23 表21:国内外碳化硅外延厂商产品/产能布局24 表22:国产厂商碳化硅器件设计&研发进展26 表23:国产厂商碳化硅产线建设进展26 表24: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单位:万套)27 表25:2022年国外SiC项目进展概况28 表26:今年以来海外大厂合作事件29 表27:2019年至今全球SiC企业并购案件31 表28:SiC龙头企业产线情况及产能规划34 表29:SiC龙头企业业绩预期及重大合作/订单35 表30:斯达半导SiC相关产能规划41 4/42 东吴证券研究所 1.解决里程焦虑,碳化硅是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快充标配 SiC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性能参数优异。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饱和电子漂移速率高、热导率高、击穿电场强度高等优势: 1)更大的禁带宽度可以保证材料在高温下,电子不易发生跃迁,本征激发弱,从而耐受更高的工作温度。碳化硅的禁带宽度约为硅的3倍,理论工作温度可达400℃以上。 2)饱和电子漂移速率指电子在半导体材料中的最大定向移动速度,决定器件的开关频率。碳化硅的饱和电子漂移速率是硅的两倍,有助于提高工作频率,将器件小型化。 3)高温是影响器件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热导率代表了材料的导热能力,碳化硅的高热导率可以有效传导热量,降低器件温度,维持正常工作。 4)临界击穿场强指材料发生电击穿的电场强度,一旦超过该数值,材料将失去绝缘性能,进而决定了材料的耐压性能。碳化硅的临界击穿场强约为硅的10倍,能够耐受更高的电压,更适用于高电压器件。 表1:三代半导体性能指标对比 指标参数 硅(第一代) 砷化镓(第二代) 碳化硅(第三代) 氮化镓(第三代) 禁带宽度(eV) 1.12 1.42 3.26 3.42 饱和电子漂移速率(1E7cm/s) 1.0 2.0 2.7 2.7 热导率(W·cm-1·K-1) 1.5 0.46 4.9 1.3 击穿电场强度(MV/cm) 0.3 0.4 2.8 3 数据来源:天岳先进招股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碳化硅器件旨在为应用系统“增效+降本”,新能源汽车贡献主要市场。根据Yole的数据,2022年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为18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89亿美元,22- 28年CAGR高达31%。碳化硅功率器件可应用于汽车、能源、交通、工业等多个领域,其中汽车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规模占比超过七成,2022年市场规模为13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66亿美元,22-28年CAGR高达32%。 5/42 图1:碳化硅器件分应用领域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 20222028E22-28年CAGR 70 35% 6030% 5025% 4020% 3015% 2010% 105% 0 汽车能源 0% 交通工业其它 数据来源:Yole,东吴证券研究所 1.1.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引领主驱搭载碳化硅,其他主流厂商上车潮渐进 SiC方案可实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降本、增效。碳化硅凭借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优异特性,为应用系统“降本+增效”。以新能源汽车主驱